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19 07:49:0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四、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16的练习。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一日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特色:外教(口语)

  一、晨间活动:复习字词:绕、春、雨、草、街……

  二、教育活动:

  1> 语言:儿歌《橡皮筋游戏》

  目标:1、学习理解字词:橡皮筋、变、飞、走、咬、剪刀、石头

  2、能够说出橡皮筋都可以变成什么东西,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数学:复习《相邻数》及《等差关系》

  目标:1、能够熟练的说出10以内的相邻数。

  2、能按照数量等差关系推理物品数量。

  3>礼仪:《分享玩具》

  目标: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礼仪。

  4>主题《故事里的声音》

  目标: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如瓶子、玻璃杯里装上水,揉塑料袋等。

  2、让幼儿尝试用这些自制乐器给故事配置相应的音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要好地与同伴相处,感受和体验交好朋友的方法和乐趣。

  2、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说出自己的道理,争取公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过程: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小老鼠和大老虎》画面,并欣赏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师:图片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讲述故事。

  2、师幼一起讨论什么是“公正”。

  师:为什么小老鼠不想跟大老虎做朋友了,但后来又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小老鼠是怎样做的?大老虎又是怎样做的?

  师:你觉得大老虎做的对不对,为什么?小老鼠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应该怎样一起友好地玩?

  师:我们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要说出自己的委屈,争取得到公正待遇。

  3、迁移生活经验。

  师:你受到过委屈吗?你是怎么做的?

  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为自己争取公正待遇。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我是一只老鼠,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

  我们俩是好朋友。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问题…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每次分甜面圈,大老虎分到的那块总是比我的大。大老虎说:“这样分才对嘛!” 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儿,大老虎总是命令我跳下去采给他。大老虎说:“好美的花啊!”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有一天,我用积木搭了座城堡,这是我搭过的最大的一座城堡!“快看!大老虎。”我得意极了。大老虎头也不回,只是怪声怪气地说:“呦,不错嘛。”突然,他跳起来,大吼一声“呀——”用他刚刚学会的空手道把我的城堡踢飞了!“够了!”我气得大叫起来,“我再也不跟你玩了!虽然我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但是,你也不过是个很大的大坏蛋!哼,拜拜!”我好生气,好伤心啊!其实,我更多的是害怕。以前,我哪敢这样对大老虎大喊大叫?只是这一次……

  大老虎找到我了!我的心吓得“咚咚”直跳。完了,这下他会像踢飞我的城堡一样,一脚把我踢飞。“走开!”我冲他叫起来,“我才不怕你呢!别过来!”奇怪的是,大老虎并没有踢我。原来,他重新搭好了我的城堡。真的呐!可是,我告诉他:“我还是不想跟你做朋友。”大老虎说:“玩不玩‘西部牛仔’啊?这样吧,你当好人,我当坏人。”

  哈,我终于可以当好人啦!可是,我告诉他:“我还是不想跟你做朋友。”大老虎又说:“吃不吃甜面圈啊?这样吧,你吃大的,我吃小的。”哈,我终于可以吃大的那块啦!可是,我告诉他:“我还是不想跟你做朋友。”最后,大老虎说:“要不要花啊?这样吧,我下去给你摘!”哈,我随便指了一朵,他就勇敢地跳了下去……“嗯……可能吧。”我闻着花香告诉他,“我可能会再跟你做朋友,不过,只是有可能喔。”大老虎听了,很开心。

  从那天起,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有时候我当好人,有时候他当好人。有时候我去摘花,有时候他去。对了,吃甜面圈时,我们一人一半了!这真是太好啦!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活动过程:

  1、看一看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

  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2、做一做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方法。

  3、玩一玩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4、比一比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5、想一想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的时候带领孩子玩自己制作的风车。

  活动反思:

  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了解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的工作,知道 向他们表达谢意。

  与小朋友合作设计感谢卡, 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皱纹纸、图画纸、胶水、彩笔。

  了解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叔叔阿姨的'工作。

  活动内容

  形式:集体/小组

  1. 请幼儿事先调查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叔叔阿姨的工作,在班上交流调查结果。

  2. 请幼儿合作设计心意卡,送给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叔叔阿姨。

  3. 示范做心意卡的方法:

  ·在图画纸上画图案。

  ·利用皱纸搓小纸球。

  ·把小纸球贴在心意卡的图案上。

  4. 请幼儿一起合作,制作心意卡。

  5. 请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叔叔阿姨来幼儿园,幼儿给他们赠送礼物,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 能合作设计心意卡。

  · 能向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叔叔阿姨表达谢意。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进入意境,感受诗歌所表现的内容。

  2、学习诗歌,能迁移已有生活经验表达喜欢。

  3、愿意用动作、语言等进行大胆表现,体会表现乐趣。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句一个背景挂图,翻跟头的卡片,荡秋千的卡片,蚂蚁搬家的卡片,朵朵小水花的卡片,小点心的卡片,牵爸爸的大手的卡片,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3分钟)

  导入活动,引出“喜欢”

  师:“今天,我带来了桃心,你觉得它代表什么意思呢?”(爱、喜欢)“是的,喜欢;你喜欢做什么?(鼓励幼儿用“我喜欢”说一句完整的话。 预设:幼:我喜欢玩;师:在哪里玩?;家里;师补充:请完整的说,我喜欢在家里,快乐的玩耍。)你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喜欢呢?”(比心,头顶比心)

  二、欣赏诗歌《我喜欢》,感受诗歌内容(示范,语速慢)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张老师喜欢什么呢?

  (放音乐,朗诵,2分钟)

  师问:①师:“听完《我喜欢》这首诗歌,张老师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

  (请小朋友说一说;4分钟)【提示幼儿句式完整,在翻图片的时候,再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整说一下这句话】

  预设1:小朋友说到翻跟头(我就出示卡片翻跟头),并提问:“我喜欢在哪里快乐的翻跟头?”(幼:草地上,师: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我揭开这张背景图,并将整句补充完整:看(指画),和我一起朗诵出来,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翻跟头。)

  预设2:小朋友说到“在花园里”(我就出示这张背景图),提问:“我喜欢在美丽的花园里做什么?”(幼:荡秋千;我出示荡秋千的卡片。并将整句补充完整:我喜欢在美丽的公园里,慢慢地荡秋千)

  预设3:小朋友没有把全部的所有的诗歌内容回忆出来,把回忆出来的图片揭开,没有回忆起来的诗歌就用白纸继续蒙上。

  预设4:小朋友都没有说出任何一句诗歌,师:“看来小朋友都没有听清楚,那我们再来仔细听一次《我喜欢》,诗歌里说了我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

  ②“(没有全部揭开的情况下)有的小朋友可能听得不够清楚,咱们再仔细听一次《我喜欢》,诗歌里还说了我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

  三、第二次欣赏诗歌(2分钟),并通过手势帮助幼儿记忆诗歌。(放音乐,加手势朗诵诗歌。注:更喜欢的手势动作在头顶上比心)

  师:“孩子们,诗歌里还说了我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没有说完整的老师帮忙补充,老师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揭开没有被说出来的诗句的背景图;4分钟)

  四、第三次欣赏诗歌,完整跟ppt学习诗歌(2分钟)

  师:“听,孩子们,让我们随着这柔美的旋律一起来感受一下诗歌《我喜欢》,请你们用响亮又好听的声音来试一试” 【老师逐图指出每一句诗句,不做动作,跟图朗诵一遍】

  五、理解诗歌内容(4分钟),手势表演诗歌(2分钟)。

  师:“你最喜欢诗歌《我喜欢》里的哪一句呢?请加上你的动作、表情”(出示图文挂图,幼儿回忆说一说)

  预设1:幼:我喜欢在草地上,翻跟头(幼儿加了动作),师补充:“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边说边补充图片);他做了动作,很棒,我们再加上表情,一起来试着说一说(指一下相应的图夹文,老师加上动作,要求幼儿一起来做做)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

  预设2:(没有人主动举手),“张老师最喜欢第一句(指一下),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翻跟头(边说边补充图片)我想请一个能干的小朋友做好来说第二句的准备。注意看我的动作、表情和语气。来,跟着我一起来试着做一做,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翻跟头(带动作、表情、语气朗诵第一句)”

  预设3:如果小朋友没有加动作也没表情的朗诵完了一句诗(老师补充完整这一句的.图片),师:“这位小朋友朗诵得很完整,要是能加上动作、表情效果会更好!来,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表情说一说这一句(手指一下这句的图夹文)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

  预设4:如果这位小朋友加了面部表情,没有动作,能完整朗诵这一句老师补充完整这一句的图片),师“他笑得很灿烂,我相信他是真心的喜欢这一句,要是能再加一点肢体动作来表现诗歌就更好了,来,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手指一下这句的图夹文)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

  预设5:如果有小朋友和我做的手势不一样,并更有创造性,那么及时进行鼓励,老师提出来,并引用她的动作重复这句诗(老师补充完整这一句的图片)。师:“你这个动作用得特别好,我们一起来跟她学一学,来,准备,我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的翻跟头”(念诗,做动作)

  师:“我看看谁的小眼睛看着我,谁的小手做好了准备(提醒幼儿站好,不乱动),让我们用最甜美的声音跟随柔美的旋律,用我们的动作、表情,从上往下的顺序来表达《我喜欢》这首诗歌,准备,诗歌《我喜欢》……”(小朋友记得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指一下图夹文提示)

  表演完后:我喜欢在宽敞的教室里,看小朋友认真表演的样子。

  六、迁移生活经验,根据诗歌句式说一说我喜欢。(2分钟)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句式不完整的,老师进行补充或提示,和小朋友再一起完整的说一遍。请一两个幼儿说一说)

  七、结束活动(1分钟)

  师:孩子们,回去以后请你们仔细的想一想,你们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下次把你的喜欢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诗歌:《我喜欢》

  我喜欢(出示桃心)在青青的草地上,

  快乐地翻跟头(出示娃娃翻跟头)。

  我喜欢(出示桃心)在美丽的公园里,

  慢慢地荡秋千(出示荡秋千)。

  我喜欢(出示桃心)在高高的大树下,

  看成群的蚂蚁搬家(蚂蚁搬家)。

  我喜欢(出示桃心)在细细的小雨中,

  踩出朵朵小水花(出示小水花)。

  我喜欢(出示桃心)在休息的日子里。

  吃妈妈做的小点心(出示小点心)。

  我更喜欢(出示大一点的桃心)在郊游后,

  牵爸爸的大手一起回家(出示牵爸爸的手回家)。

中班教案 篇7

  作品分析:很多大人都很关注如何开发宝宝想象力的问题,似乎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孩子天生就生活在想象世界之中,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适当的引领,一点小小的启发。怎样找到这个最佳的契机呢?无疑,芙娜?凯米莱斯卡的《小脚丫》了很好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瞧,十个淘气的脚趾头一会儿变成台阶,一会儿变成小岛,一会儿在海边的沙滩玩耍,一会儿去冰雪世界凉快凉快,它们还会变成石拱桥、宫殿、好吃的食物、多彩的画笔、柜子、电视机……它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幻想的故事,简单、奇妙、有趣,它告诉我们:不必拘泥于时间地点,也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工具,厨房、客厅、卧室,吃饭时、游戏时、睡觉前……我们都可以尽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给孩子一片幻想的蓝天。和孩子一起游戏吧,想象的风筝能穿越时空的疆界,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永远激情洋溢的童心。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大胆想象讲述,感受故事中的小脚丫不断变化的快乐。

  3、积极与老师和同伴互动,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脚丫》PPT、小脚丫模型、垫子

  活动过程:

  (引子:脱袜子。“缩起小脖子,拉长小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一、出示小脚丫,引发幼儿想象。

  1、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动自己的小脚丫。

  师:小脚小脚动一动、小脚小脚翘一翘、小脚小脚绷一绷、小脚小脚摸一摸,我的小脚真可爱。

  2、出示模型脚丫,让幼儿数一数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这是谁呀?(小脚丫)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朋友也数一数自己的脚趾头。

  3、以魔术为主线,激发幼儿想象

  师:到了晚上,小脚丫应该干什么呢?”(躺在被窝里睡觉)可是调皮的小脚丫还伸在外面,它要干什么呢?

  师:原来小脚丫要和我们玩魔术呢,想看吗?

  师:小脚丫要变魔术了,猜一猜小脚丫有可能会变什么呢?幼儿猜测,想象回答。

  (指导策略:通过玩小脚丫,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再通过小脚丫变魔术引导想象:小脚丫会变成什么呢?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

  二、初步出示故事图片,在想象中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师:小朋友真棒,猜了这么多。小脚丫要变魔术啦,那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好老师的口令才能睁开哟。

  1、师:小脚丫变变变,变出了什么?(出示桥洞)小脚丫怎么不见了?哪去了?

  :小脚丫变成了一座拱桥,有10个桥洞。

  2、师:变变变,小脚丫又变成了什么?(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幼儿很快迁移,能发现画面的细微之处。)

  :变出了10级台阶,跳上来,跳下去,真有趣。

  3、同样的方法出示小脚丫变化的图片,逐一让孩子观察小脚丫变成了什么?

  4、回忆小脚丫变出了哪些东西。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点击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变出10个XX,10个XX------”。

  师:小脚丫变出来的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小秘密,谁的小眼睛最亮,能把它找出来。幼儿议论。

  教师:小脚丫变出的东西都是10个,而且是中间的最高,最高的是谁变的?

  都是往两边对称而且越来越矮,两边最矮的是谁变的?(小脚趾头)最高的是谁变的?(大脚趾头)

  (指导策略:在这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边观看图片内容,边猜测故事内容,幼儿进入了积极讨论,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共同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同伴说话的习惯。教师更注重的.是引发幼儿异想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和联想,将活动组织得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发力,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完整欣赏故事。

  师:看了小脚丫变了这么多魔术,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脚丫》的故事吧。

  教师边播放PPT,边完整讲述故事。

  (指导策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让孩子去创造,只是让孩子们安安静静的欣赏故事,在欣赏的同时,他们很放松,一幅幅图翻过,仿佛跟着作者一起骑着梦的野马,在想象的大草原上自由奔驰,眼花缭乱。脚趾头图形的变化始终依据着第一幅图上十个小脚趾的基本形状,保持了整体轮廓的不变,从而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故事,在现实世界和想象空间中自由进出。)

  四、和“小脚丫”做游戏,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猜猜小脚丫还会变什么魔术,好吗?小脚丫真是太有趣了,我们也来和我们的小脚丫玩玩吧。

  教师边念儿歌变带领幼儿做动作。(垫子上贴一些小脚印,让小朋友跟着音乐)

  儿歌:两只小脚丫,十个脚趾头,点点头,摇一摇;两只小脚丫,十个脚指头,跳一跳,蹦一蹦。(走过树林,跨过小桥……)

  (指导策略:使孩子们沉醉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

  (尾声:穿袜子。“缩起小脖子,伸进小洞洞,拉长小鼻子,住进小房子。)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基本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仿编并学说句型"我给奶牛吃ХХХХ的蔬菜,就挤出Х色的牛奶"。

  重点难点:基本了解故事,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仿编并学说句型"我给奶牛吃ХХХХ的蔬菜,就挤出Х色的牛奶"。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来到我们中(5)班的奶牛,它是一头神奇的奶牛,它究竟神奇在哪里?引出故事《彩色牛奶》。

  二、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牛大叔带来的那头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啊?

  3.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小动物啊?

  4.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一起看看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后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啊?

  三、演示PPT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小白兔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谁给奶牛吃了紫紫的茄子?灰狐狸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红狐狸?

  四、讨论。

  小动物还能变回以前的颜色吗?怎么变?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让自己变成什么颜色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想变回原来的颜色就只要再喝一杯和自己原来一样颜色的牛奶。

  五、学习句式 我喂奶牛吃XXX挤出XXX的牛奶。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像小动物那样变变颜色啊,你想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六、结束这神奇的奶牛除了喜欢吃各种颜色的蔬菜,还喜欢吃各种颜色的水果。

  教后反思:

  从幼儿创编的情况来看,幼儿乐意尝试创编,但在创编时对于角色的转换模糊不清。我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小动物,然后以小动物角色来创编故事。如:小黑猫给奶牛吃了缕缕的蔬菜,就挤出绿绿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小绿帽。这样幼儿创编起来比较容易些,也解决了角色模糊的困惑。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4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8-19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