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在理解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 点: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7×8+8= 4×6+9= 5×7+9=
3×6+8= 3×9+5= 5×9+8=
7×6+9= 9×4+7= 2×9+5=
指名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列竖式计算。
216×3 73×3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体验。
1.观察情境图。(出示教材第62页的情境图)
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
(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问题“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组织学生列出算式。板书:24×9=
2.探究算法。
(1)估算。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9箱矿泉水大约有多少瓶?学生独立估算后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算法:
①24接近整十数20,可以把24看成20来估算,因为20×9=180,所以24×9大约是180,也可以把24看做30,乘9后得数是270,那么24×9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②先算10箱就是240瓶,那么9箱一定比240瓶少。
(2)探究笔算方法。
①教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的瓶数,该怎么办?请同学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全班交流。
请用竖式做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学生交流)
a.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b.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分析错误原因。
(提示:9与2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写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3.比较分析。
教师:这道题与前一节课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三、巩固深化
1.教材第6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
(2)教师:竖式书写时要把数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对准位置,向十位进的数要写在十位上。
(3)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练习。
出示:49×8= 69×8=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算完后,比较这两题有什么区别。(49×8:8与十位上的4乘得32,还要加上进位数7;69×8:8与十位上的6乘得48,加上进位数7得55,应再向百位进5,十位写5。)
3.练习十三第1~3题。(课堂独立练习、板演齐练、分组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计算时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深刻的体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多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练习中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多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2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2课时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3.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
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 点: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口算接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题目:
5×7= 6×4= 9×3=
20×4= 300×3= 30×8=
1×3+2= 2×4+1= 3×2+5=
2.教师:刚才你们口算题做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看你们笔算乘法学得怎样,敢不敢试试?
列竖式计算。
12×4432×2
学生从中选一道独立完成。反馈时,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教学例2。
16×3=
教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说说算式的含义。
2.探究“16×3”的笔算方法。
(1)尝试计算16×3。
教师:16×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摆摆小棒。
教师板书:
教师:比较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的.确,就像大家所说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与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看来借助学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
(2)规范格式,理解深化。
教师:为了书写简便,竖式可简写为:
16×348
课件演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现在你会说16×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教师:在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谁能提醒大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
(1)做一做第1题。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边展示边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2)做一做第2题。(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你们愿意试试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有8盒羽毛球,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
(2)一辆小轿车可以坐5人,15辆可以坐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1.今天的竖式和之前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怎样进位?
3.还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忘记在横线上写上进位的数字,以免漏加)
【教学反思】
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通过“试着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说清楚自己的思路,使学生不只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
2、使学生结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进一步熟悉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连续两问应用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表内乘法练习
4×5=
3×8=
6×7=
9×9=
6×5=
4×8=
9×3=
5×5=
8×3=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两题
436×67×185
(1)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练习。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笔算乘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改错题
出示一些学生的错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错在哪里?并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独立改正。
3、笔算比赛
小组进行笔算比赛: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做一题,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做,依次往后传,速度最快并且全对的小组获胜。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练习五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上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要求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
(3)学生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2、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6题。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03-21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12-01
《笔算乘法》教案03-04
《笔算乘法》教案优秀11-21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03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9-10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05-07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设计05-13
笔算乘法教案(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