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

时间:2024-04-09 14:17: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

  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中国学习联盟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错误)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2

  教学目标:

  1、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笔,右手2支笔。说说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题目意思。说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组织小组讨论:谁多?多几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代表发言。(允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3、列出算式:11-7=

  4、研究算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题。“11-7=?”

  (2)交流11-7=411-7=411-7=4

  101因为4+7=11

  10-3=711-1=10所以11-7=4

  3+1=410-6=4

  (3)小结算法

  5、运用知识,尝试练习。

  (1)独立完成,试一试。

  (2)选几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知识

  1、指导练一练第1题。

  (1)独立计算。

  (2)选2题说说思考过程。

  2、指导第2题。

  (1)让学生观察图画独立填写。

  (2)交流

  3、指导第3题。

  (1)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观察题目,说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

  4、指导第4题。

  (1)计算,交流结果。

  (2)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四、总结

  五、板书:

  飞行表演

  11-7=411-7=411-7=4

  因为4+7=11

  10-7=311-1=10所以4+7=11

  3+1=410-6=4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3

  课标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飞行表演,是要求学生在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它是为以后学习二位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及动手操作,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蜗牛和蜜蜂要举行飞行表演,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板书)

  师:看,小狗、小兔、松鼠、猴孒竞然爬到松树上观看表演。小狗说:“我来数数蜗牛和蜜蜂,谁多,多几只?”小朋友们,愿意帮帮小狗吗?

  生:愿意。

  生:多4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分别用小圆圈和小三角代表蜜蜂和蜗牛,然后把它们重摆一下进行比较。

  师:用前面所学“一一对应”方法。

  师:解答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生:算式是11-7(板书)

  二、合作学习,研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只看算式,想一想怎样计算“11-7”?下面分组交流一下。(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先算10-7=3,再算3+1=4。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7+4=11”,“11-7=4”。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1-7”。无论用哪种方法结果计算都等于几?(板书:“6”)在今后的学习中,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人人动脑,动中、算一算。

  (2)同桌互说计算过程。

  (3)较差的学生用他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一练第一第二题。

  学生先自己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重点说出思路)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说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在计算;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先观察算式发现规律,然后写出得数。

  5.全文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相关文章:

《小小飞行员》教案及反思03-02

中班健康教案教案:小小飞行员03-16

小班表演教案03-16

大班游戏教案:小小飞行员01-17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03-26

大班语言教案《青蛙飞行员》01-09

大班语言教案:青蛙飞行员04-28

中班时装表演教案12-25

《大班表演赛》教案05-13

大班表演游戏活动教案11-16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

  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中国学习联盟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错误)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2

  教学目标:

  1、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笔,右手2支笔。说说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题目意思。说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组织小组讨论:谁多?多几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代表发言。(允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3、列出算式:11-7=

  4、研究算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题。“11-7=?”

  (2)交流11-7=411-7=411-7=4

  101因为4+7=11

  10-3=711-1=10所以11-7=4

  3+1=410-6=4

  (3)小结算法

  5、运用知识,尝试练习。

  (1)独立完成,试一试。

  (2)选几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知识

  1、指导练一练第1题。

  (1)独立计算。

  (2)选2题说说思考过程。

  2、指导第2题。

  (1)让学生观察图画独立填写。

  (2)交流

  3、指导第3题。

  (1)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观察题目,说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

  4、指导第4题。

  (1)计算,交流结果。

  (2)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四、总结

  五、板书:

  飞行表演

  11-7=411-7=411-7=4

  因为4+7=11

  10-7=311-1=10所以4+7=11

  3+1=410-6=4

一年级数学飞行表演教案3

  课标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飞行表演,是要求学生在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它是为以后学习二位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及动手操作,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蜗牛和蜜蜂要举行飞行表演,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板书)

  师:看,小狗、小兔、松鼠、猴孒竞然爬到松树上观看表演。小狗说:“我来数数蜗牛和蜜蜂,谁多,多几只?”小朋友们,愿意帮帮小狗吗?

  生:愿意。

  生:多4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分别用小圆圈和小三角代表蜜蜂和蜗牛,然后把它们重摆一下进行比较。

  师:用前面所学“一一对应”方法。

  师:解答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生:算式是11-7(板书)

  二、合作学习,研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只看算式,想一想怎样计算“11-7”?下面分组交流一下。(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先算10-7=3,再算3+1=4。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7+4=11”,“11-7=4”。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1-7”。无论用哪种方法结果计算都等于几?(板书:“6”)在今后的学习中,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人人动脑,动中、算一算。

  (2)同桌互说计算过程。

  (3)较差的学生用他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一练第一第二题。

  学生先自己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重点说出思路)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说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在计算;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先观察算式发现规律,然后写出得数。

  5.全文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