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

时间:2024-04-09 07:10: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到鼎湖山泉声的多美响,感受到泉声的丰富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在读中感悟。

  2.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变化多端,体会泉的趣味。

  三.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板书“听”字。(聴)猜猜这是什么字。

  2、揭示:它是“听”的繁体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都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看看这个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这个字的结构上你能看出些什么?仔细看看它的组成。像这“听”字带个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听,你们尝试过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耳朵、带着我们的心一块到鼎湖山听泉去。

  板书:鼎湖山听泉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把描写泉水的词语画记下来。

  (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2、交流找到的词语。(交流过程中理解:不绝于耳交错流泻)

  3、同学们画记了不少词语,老师归纳了一下。

  课件出示:

  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

  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

  4、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比较一下这两组词语,你会发现——

  (第一组描写的是听到的泉水的声音,第二组描写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样子。)

  板书:(不绝于耳)

  师:泉水不但清纯悦耳,而且形态多样。

  5、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浓阴、繁花似锦、草丰林茂、古木参天

  师:这是写什么的`?

  生: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是的,你们看,鼎湖山上绿树成荫、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古木参天,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对“草丰林茂”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谁能找出来?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指导朗读这句话。[

  设疑:绿从脚下伸展开去,漫山遍野,郁郁苍苍,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这些景物的蓬勃生机和泉水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泉水滋润了万木。)

  6、教师小结:看来泉水不仅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的万木,蕴育出蓬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这美妙的泉水和泉声吧。

  (出示课件)

  7、再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

  8、配乐朗读。

  9、过渡:是啊!在这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悦耳的声音,谁不为之倾倒呢?所以作者忍不住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并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板书:用心品味

  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声音?

  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作者把它们比作了哪些声音?(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乐)

  2、你听过这些琴声吗?(课件出示音乐声音及特点)

  小提琴:轻柔琵琶:清脆

  大提琴:厚重回响铜管乐:雄浑磅礴

  (相机指导:试着读出轻柔的感觉,其它可学生自读)

  3、照着一二两句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4、让我们闭上眼睛,和作者一起去用心聆听、辨识、品味......

  课件出示音乐,教师范读。

  5、泉声汇聚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大自然就是这交响曲的作者,泉声就是一个个跳动的美的音符。让我们通过朗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配乐、分角色:教师引读开头,第一、二组女生读小提琴声,全体女生读琵琶声,第三、四组男生读大提琴声,全体读铜管乐声)

  6小结: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那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折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咦,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开。)为什么它要在花间流连呢?

  7、再听音乐,想像一下它好像还像什么声音?它们在干什么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走进了山泉的世界,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于是体会到泉水的生命之美。作者谢大光在文章的最后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来一起读。

  蒙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鼎湖山听泉,我们用耳朵去听,我们更用心去听,于是我们便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美。此时,老师只想借作者谢大光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借助朗诵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直接揭题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鼎湖山听泉》,读题。

  二、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者披着薄雾,踏着泉水,来到了岭南古刹庆云寺,一路上,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清泉,大家一定还记得,刚过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这是描绘的白天的泉声,那么,入夜之后,泉声又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

  2、指导读第一句

  (1).课件出示第一句

  (2)“万籁俱寂”是什么意思?读出那种意境。

  (3)如果我们是客人,那么鼎湖山就是主人,他不仅慷慨地捧出他那动人的声音,还一直把它传送到耳边,多热情,多好客啊,读出来。

  3、指导读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听是不够的,所以作者说要用心细细地聆听、辩识、品味!

  (3)指导读

  4、指导读第三句

  (1)、过渡:

  作者是怎样用心去聆听、辩识、品味的呢?让我们设身乍的想一下,此时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作者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在心里不停地赞叹,读第三句,用(出示)“啊,这是的声音,多像一样啊!”哪种泉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就说哪一种。

  (2)、自由练说。

  (3)、指名回答。

  (4)、放泉声录音,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轻柔厚重回响

  清脆雄浑磅礴

  (5)、指导背诵。

  5、指导读第四句

  (1)、过渡: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泉声,又仿佛在欣赏一曲欢快活泼的响乐。

  (2)出示句子。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所以。

  2、同座互说

  3、指名回答。

  4、齐读最后一节。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3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齐读课题:鼎湖山听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2、4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进山观景听泉”和“夜宿古刹听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再次进入《鼎湖山听泉》。

  二、学习“进山观景听泉”

  1、从肇庆驱车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在游览的路上上作者“听”到了哪些泉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小节,画出描写泉声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师适时点拨。

  3、交流

  预设:“淙淙”(引导体会声音响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不绝于耳”(泉水多,还有那里可以看出来?联系上文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清纯悦耳”(清脆、纯净、没有杂质很动听)

  “欢快活泼”

  生:从“欢快活泼”这个词中我体会到泉声是跳动着的,富有节奏,象一个边走边跳,边走边笑的孩子。

  生:我也喜欢欢快活泼的泉声,特别是当泉声和钟声一起在山谷回响时的声音我觉得更美。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钟声和泉水声融合的“美妙的音响”,你听……

  (播放钟声和泉声共鸣的音乐)

  师:多么和谐,多么动听的声音啊,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彼此诉说,彼此融合,给世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悟将这两句再读一遍。

  4、启发思考:这一段中,除了描写了泉声之外还描写了什么?这些和泉水有什么关系呢?

  5、过渡:是呀,鼎湖山的泉水有情,它滋润了山中的万木,旺盛了古刹的香火,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晨钟暮鼓,作者决定“借宿在庆云寺”,于是有了“夜宿古刹听泉”(指板书)

  三、学习“夜宿古刹听泉”

  1、师引读“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品味。”

  这句话你是怎么体会的?

  生:我体会到山中的鸟儿啊,动物啊都睡觉了,游客也散去了,非常地宁静。

  师:文中有一个词叫做“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夜里,作者是如何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泉声的呢?

  2、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小节,从听、辨、品三个方面划出相关词句,说说作者是如何听、辨、品的,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交流

  作者听到了哪些泉声?(板书:听)

  用“泉声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说。

  这么多的泉声,作者是如何辨识、品味的呢?(为了降低难度,可以给出句式:作者觉得()的泉声是()发出的,因为()。)你来说说。

  “轻柔的”

  生:作者觉得轻柔的泉声是小溪发出来的声音,因为小溪在草丛里流淌,速度不快,很平缓,让人感觉很轻柔。

  师:作者将它比作像小提琴一样,你听过小提琴的声音么?让我们边想象着那轻柔的旋律,边把这一句读一读。

  “清脆的”

  生:作者认为清脆的声音是从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师引导:石缝间落下来的水多么?不多,一缕缕,一道道,所以发出的声音很清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么?

  指名读。

  “厚重回响的”

  生“作者认为这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因为有无数道细流汇聚在一起,最后都连成了片,所以这个声音听上去很厚重。

  生:而且落在了空谷里,有回音,所以说是厚重回响的。

  请你读出这种感觉。

  “雄浑磅礴的”

  生:作者认为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因为瀑布流的速度非常快,流量又特别大,从很高的山顶冲刷下来,跌入了很深的潭里,气势非常大。

  4、作者一连用了4个贴切的比喻,以排比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这四种泉水声,(指屏幕)我们该怎么读好它呢?指名说,你来试试。

  5、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来用心细细地欣赏这几种泉声吧!(播放音乐)

  6、

  现在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的.同学请举手!这样吧,我们第一组读出轻柔的泉声,一二两组读出一个清脆的泉声,一二三组读出个厚重回响的泉声,全班同学读出个雄浑磅礴的泉声。

  7、人多力量大,真是首充满气势的交响乐啊!你们每个人都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动人的音符。作者还听到哪些泉声呢?

  8、出示“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体会泉水的变化万千,流动的)

  9、如果说“进山观景听泉”是作者用耳听的话,那么“夜宿古刹听泉”则是作者在用心去听、去辨、去品!(相机把听改为简笔画)

  4、想象说话:此时,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到枕边。作者躺在床上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有难度,提醒:愿望啊、赞美啊、心事啊)[

  四、理解“清泉流进了我的心田”

  1、夜深了,出示“蒙胧中,那滋润着……流进了我的心田。”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A谁来说说,什么是“朦胧中”(1、作者陷入了沉思2、作者快进入梦乡了3还可以用“恍惚中”)?

  B理解“清泉滋润了万物,孕育出生机”。

  C这是一个长句子,怎么缩句?为什么说清泉流进了我的心田?你是怎么理解的?

  (泉声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净化了我的心灵、洗去心头的疲劳、烦恼)

  2、希望这汩汩的清泉也能流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涤荡我们的,洗去我们的彷徨,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怀着这美好的希望,把这句再读一遍。

  3、同学们,作者不仅用心细细的去聆听、去辨识、去品味,还用笔写了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出示第4节),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泉声的特点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的?(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方法)

  你能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写写雨吗?

  小练笔:《听雨》提醒:可以从四季雨声特点的角度写;可以从雨点落到不同地方的角度写;选取一个好的角度来写,只需要写一小节。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4

  一、揭题

  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谁会用它来组词?

  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2、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

  3、写题

  4、齐读课题

  5、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

  6、检查预习:预习了课文,你觉得鼎湖山的泉声怎样?课文哪几节写了泉声?

  二、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我们只是预习了课文,就感觉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如果我们用心细读课文,一定会对这泉声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来读课文描写泉声的第二节和第四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方式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

  三、讲读第二节

  (一)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作者白天听泉。他听到了怎样的泉声?

  1、(找句子)点出:淙淙指读

  2、(找句子)点出:不绝于耳理解词意读词读句

  3、(找句子)点出:清纯悦耳指读齐读句子

  4、(找句子)点出:欢快活泼齐读句子

  (二)教师小结:

  在轻纱似的薄雾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错流泻,时隐时现。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在每一位游客的耳边、心头回荡。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四、讲读第四节

  到了晚上,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看第四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泉声呢?

  1、媒体点出:小溪、涧水、无数道细流、飞瀑急流

  2、请你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听听这是哪一种泉声?(播放媒体)

  3、作者主要写的就是这四种泉水的声音。齐读这段话。

  4、夜是那么的寂静,作者身处山中,耳边传来丰富多彩、不绝于耳的泉声,他不但在用心聆听,更在细细品味。下面老师给大家放一段画面,请大家和作者一样细细品味。注意:我们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心听,更要用心品味。一会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播放媒体,师配乐朗读)

  5、学生谈体会。

  6、师相机播放乐器声,同时媒体出现: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

  7、读好这些词。

  8、引说:这轻柔的声音其实是——小溪的声音;

  这清脆的声音其实是——涧水的声音;

  这厚重回响的声音其实是——无数道细流的声音;

  这雄浑磅礴的声音其实是——飞瀑急流的声音。

  9、鼎湖山的泉声真像音乐一样妙不可言啊!这就是作者用心聆听、品味的结果。

  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觉放到文字中,通过读来表现。

  11、指读。

  12、分角色读。

  13、师通过提问.总结“这小提琴是谁拉响的?这琵琶是谁弹响的?这大提琴是谁拨响的?这铜管齐鸣是谁奏响的?(大自然)

  14、引读: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一些泉声——

  五、.总结。

  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声如歌、如诗,多姿多彩,不绝于耳。美吗?妙吗?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它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它。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

【《鼎湖山听泉》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鼎湖山听泉》教案03-19

鼎湖山听泉教案03-06

[推荐]《鼎湖山听泉》教案11-30

《鼎湖山听泉》教案(精选20篇)06-02

《鼎湖山听泉》教案6篇10-18

精选《鼎湖山听泉》教案3篇10-28

说课稿鼎湖山听泉01-06

鼎湖山听泉说课稿01-07

《鼎湖山听泉》说课稿12-31

《鼎湖山听泉》教案(通用10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