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

时间:2024-04-08 07:54: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1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任。作为“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的语文教学,要担当此重任,首先要在以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有目的地通过启发、点拨、唤醒,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学会探究、学会对应读写等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审美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文,继续练习独立识字,学会规范书写生字,练习写摘录笔记。

  2.理解“孕育、降生、抚养、宣报、聆听”等词语在诗文中的意思。

  3.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思考,了解散文诗内容,理清层次。

  4.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之情。

  5.启发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表达。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情分析:

  已上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花之咏》,语言轻柔、隽秀、清新,充满了诗情画意,要使学生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感悟内涵、体会情感、学会运用,更需要教师及时的唤醒、启发、点拨、提升。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表达。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以下展示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之情。

  2.启发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表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诵读导入

  1.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呢?为什么?

  2.正因为花带给了我们美丽、快乐、温暖,才有了那么多有关花的词语,引导学生诵读有关花的词语。也正因为如此,古代诗人才留下了许多有关花的名句,引导学生诵读有关花的诗句。

  3.那么,花在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花之咏》中,又有怎样的不同呢?相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课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导课能打开学生思路,使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本文主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回想自己喜欢的花,诵读有关花的词语和诗句,拓展视野,使学生渐渐感悟到花在人们眼里丰富的内涵,为感知作者散文诗的魅力奠定基础。】

  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

  1.花在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花之咏》中,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呢?引导学生大声读散文诗和另一篇文章《迎春花》,相互对比,发现《花之咏》的不同。

  根据学生对比品味,相机点拨,感悟不同:

  (1)重点引导学生明白《花之咏》用第一人称“我”把花当人来写,给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感情。花之咏其实就是花在歌唱,花在歌唱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它的一生包括生长、生活、追求。这是在内容上的不同。

  (2)从语言上看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感悟散文诗《花之咏》的语言像诗一样优美、不落俗套、新颖、清新。

  2.总结纪伯伦散文诗《花之咏》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用诗一般优美、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花的一生、花的生命。

  【设计意图:对比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为使学生充分感知散文诗《花之咏》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花之咏》和《迎春花》,在对比中思考鉴赏《花之咏》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感悟《花之咏》语言的优美清新。】

  三、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作者怎样用诗一般优美、清新的语言描写花的一生、花的生命呢?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写花生长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读中感知哪句话写得美、用得新,吸引了我们。

  哪句话写得美用得新,吸引了你呢?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启发:

  (1)从“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想象比喻句带给人们的情景,感悟其与众不同,体会语言的优美、清新。相机指导朗读。

  (2)从“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再次感悟比喻句带给人们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清新。相机指导朗读。

  (3)从“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优美。相机指导朗读。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起化作大地母亲怀中的小花,深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方法,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读悟结合,引导学生具体感悟到散文诗语言的优美、清新,达到自主建构语言的目的。】

  四、自主建构,运用语言

  1.同学们,花,这自然的骄子,这大地的精灵,这母亲奉献给我们的礼物,它又有怎样的生活呢?引导学生默读写花生活的中间三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觉得写得优美、清新的词句,尤其是画一些词语,想其美的原因,做批注。

  那个词用得优美、清新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启发点拨:

  (1)引导学生明白“礼品”象征着友谊、信任、尊重;彩冠象征着美丽、幸福、爱情、相伴一生;赠物象征着对死者的怀念、纪念、缅怀。一个词蕴含了那么多美好的感情,由此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优美。

  (2)引导学生明白“携手”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和好朋友一起把美好带给大地的情景,从而感悟语言的美妙。

  (3)引导学生懂得“舞姿轻盈”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草原上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美,进而感受语言的与众不同、清新、优美。

  (4)引导学生通过找“芳香四溢”的近义词,理解积累词语,体会优美的语言带给人们的美好情景,等等,并相机指导朗读。

  2.引读词语,启发学生品悟花无论是在草原上、空气里,还是大地上,都把美丽、快乐、幸福、友情、真诚等带给了我们,花就是真、善、美的化身。

  3.作者通过这些词语,运用比喻、拟人,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诗一般优美、清新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花的赞美,也是对真、善、美的赞美。引导学生再次化作大地母亲怀中的一枝小花,伴着音乐轻轻地吟诵,并展开想象。

  4.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有关写花生活的文段,引导背诵。

  5.那么,花的生活就仅仅只有这些吗?它还会生活在哪儿呢?引导学生选择一方面,也像作者一样运用比喻、拟人,融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交流学生所写,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建构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画词句,品味词句的优美清新,朗读背诵等进行自主建构,再及时把自主建构的语言规律运用到练笔中,达到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五、总结深化,拓展升华

  1.花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满足于打扮我们的生活,它还有自己的追求,它追求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思考理解花的追求。

  2.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表面写花,实际写人。他借花喻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朗读作者的《眼泪和微笑》中的另一篇散文诗,再次体会其语言的优美清新和他对梦想、光明的追求。

  4.推荐阅读《眼泪和微笑》,扩大阅读面。

  【设计意图:在学生建构文本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规律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后,水到渠成地引导他们明白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使学生较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再通过拓展朗读,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品味建构语言的目的。】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2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点评: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点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鼓励背诵,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对文本理解的呈现方式可多样化。]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点评: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要打通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点评: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想所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个人独特的“再创造”。]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花之咏》】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教案《花之咏》04-03

《花之咏》教案设计12-21

《咏华山》语文教案05-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咏鹅的教案05-06

咏华山教案03-05

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12-0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