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8 07:1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联系及互逆关系。

  4.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互逆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5台8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用两种方法解答)

  2.全班同时口算:

  24×5×835×2×918×2×5

  64÷8÷4120÷6÷4160÷5÷8

  订正1题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改为:5台织布机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像这样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2。

  5台织布机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1)观察、比较,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复习题中的条件是例2的问题,复习题中的问题是例2的条件。)

  说明这两种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

  (3)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根据题意,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再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4)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①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

  160÷5=32(米)

  ②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32÷8=4(米)

  (5)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做在本子上)

  160÷5÷8(每台8小时)

  =32÷8(每台1小时)

  =4(米)

  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

  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6)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页。

  在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把分步列式的标题填在书上,并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思路。

  160÷8÷5(5台1小时)

  =20÷5(每台1小时)

  =4(米)

  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

  3.师生共同总结。

  (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今天学习的是连除应用题)

  教师把“连除”二字板书在课题的前边,即连除应用题。

  (2)通过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道题,你发现这类连除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题中的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这类连除应用题的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是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学们所说,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因此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台8小时织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台1小时织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数量关系。

  4.对比。

  (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

  (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1辆汽车1天运货多少吨?

  同学们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二人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订正:

  (1)20×5×4(2)40÷4÷5

  =100×4=100÷5

  =400(吨)=20(吨)

  [两道题的区别:(1)题是连乘应用题,(2)题是连除应用题。这两道题又有内在联系,(1)题的已知条件是(2)题的问题,(1)题的问题是(2)题的已知条件。]

  教师给以肯定后,再进一步明确说明:连乘和连除这两种应用题是互逆关系,应用这种互逆关系还可以对应用题进行检验。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计算基本题。

  (1)3辆汽车4次可以运288筐苹果,1辆汽车1次可以运多少筐苹果?

  (2)光明中学的团员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了1260平方米,平均每人每小时平整多少平方米?

  2.叙述条件有变化。

  一份稿件共960页,8个打字员共打12小时才完成,平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可以打字几页?

  3.改编题。

  每只鸡每天吃饲料4500克,照这样计算,6只鸡5天吃饲料多少千克?

  把上题改为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4.变化提高题。

  4台碾米机3小时可以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如有困难可稍加提示;从问题入手分析,要求1台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1台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四、作业

  练习三第1─5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的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用口算卡片或小黑板出示口算题,指名让学生计算。

  9300÷300=650-350=5400÷600=

  12×500=4800÷800=370-190=

  240+260=700×30=80×5×2=

  二、混合运算练习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题目,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时,指名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说出得数。

  (44+36×5)÷32400÷(632-27×16)

  33×(60-168÷3)(54+14×9)×2

  三、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9题。

  请一位学生读第(1)题后,先指名让几名学生说这题的两种解法,并且说出每种解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接着让学生做第(2)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让学生说出不同的解法,并且说出每种解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2.做练习五的第10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如果有学生列的算式是:(7+8)×6=90(个),要让列出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讲清算理。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教师可以提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为什么?

  4.做练习五的第13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并且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5.做练习五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6.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第1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这道题有一般解法和简便解法。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原来计划每天做多少件玩具:9060÷4=2265(件),再求出现在每天做多少件玩具:(9060+120)÷4=2295(件),最后求出现在每天要比原来多做多少件玩具:2295-2265=30(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读题,一步步分析出解法。这道题的简便解法是:想现在总共要多做120件玩具。而这120件要平均分配到每天做的玩具数中去,因此,每天做的玩具数就增加了:120÷4=30(件)。所以,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做30件玩具。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3

  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8页练习三十的`第4-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做练习三十的第4题。

  这道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要注意括号的使用。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注意巡视,发现有的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有困难,可以指导他们先分步解答,再改成综合算式。

  2、做练习三十第5题。

  先分析题意,再独立完成。

  3、做练习三十第6题。

  指名三个学生在投影片上演算,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订正时,可以先选择其中-份典型的投影片让全体学生评判。还可以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做练习三十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注意巡视。进行集体订正。

  5、做练习三十的第8、9题。

  可小组讨论完成。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0-13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三十一的第l一4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2.35+1.53.7×1004.05×8

  7.4-3.583÷1001.2-0.5

  18+4.91.6×503.9×5

  22.5-8.51.56÷3540+98

  二、自学新课

  1、自学例1。

  教师:“我们解答过很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三步计算的。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解答应用题时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一般需要经过那几个步骤。”做完后,讨论。

  小组讨论:

  (1)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要做什么?我们以前学过用哪些方法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板书)

  学生:“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或教师板书如下。)

  (3)弄清题意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教师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着学生说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板书。

  (4)教师:“确定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列式计算了。谁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说,教师对照上面的问题写出算式和得数,如教科书第130页例1。)

  教师:“谁还会列综合算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计算。)

  (5)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下一步应该写答案,教师应提示学生再想一想。)

  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应该先检验一下做得对不对,再写答案。即使题目没有要求检验,自己也要认真检查一遍。谁来说一说怎样检验?”(指名学生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有没有错误。)

  教师:“除了按照题意和原来的计算顺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对不对以外,我们也可以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一下。”

  (7)分小组,合作完成。

  “这样计算的结果是75套,和原题中已知条件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相同,说明解答是正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写答案了。如果这样计算的结果和原题中已知条件不相同,那就需要再检查一下解答(或检验)的计算中哪里有错。”

  检验正确后,教师板书:“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

  2、归纳、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分小组,归纳总结。

  三、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31页下边的“做一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示学生检验时要用今天学的方法,要写出检验的`计算步骤。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归纳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目的不是让大家去死背这四个步骤的条文,而是让大家以后解答应用题时,要顺着这个路子去想。首先耍弄清题意,要分析数量关系,在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基础上列式计算,计算出得数后要先检验再写答案。不要在没弄清题意、没分析数量关系的情况下,就随意列式解答,或乱套解题的类型。

  2.作业:练习三十一的第1-4题。

  课后附记: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答应用题的-般步骤,提高脱式记算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有的题要求学生说一说有没有简便算法。)

  2.让学生做教科书第188页第(九)栏的口算题(直接写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四则运算指的是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哪些是第一级运算?哪些是第二级运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三条规定。)

  2.做教科书第151页第1题。

  先请四名学生说出这四道混合运算式题应当按什么顺序计算,再让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错误,注意纠正。

  三、复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151页第2题,教师巡视。做完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要用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复习应用题

  1.教师:“解答应用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指名学生简单地说-说。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151页第2题。教师巡视,要求学生用最近新学的方法写出检验过程(即把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往回倒推的方法检验)

  3.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并画出线段图。然后,结合线段图逐个分析这三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教师归纳:“这是有关联的三道题,最后要求的问题是柑同的,第一个条件也都相同,只是其余的条件不同。有的可以直接算出答案,有的需要先算一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有的.需要先算两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通过画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步骤。解答以后,还要进行检验。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三道题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六的第1-5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练习三十五的第9-15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2.7+1.54.5×20xx.2×80

  7.1-5.162÷l004.8-0.5

  l0.4-6.41.5×402.8×0.5

  31.5-9.590.6÷378+97

  2.做练习三十五的第9题。(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集体订正。)

  二、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第149页第12题。

  让全体学生看书,请一名学生读题。

  教师:“我们学过,解答应用题一般经过哪几个步骤?”(请学生简要回答。)谁来说一说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请一名学生说,教师画图。)

  请一名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着重说明,这虽不是相遇问题,但是通过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与相遇问题相似,也是用速度乘以时间,解答的方法有两种。)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十五的第13题。

  先让全体学生看书,并在练习本,试着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然后,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教师:“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因为两船是同时同向开出,由于乙船的速度比甲船快,所以经过8小时,乙船要比甲船多行一段路程。这段路程就是这时两船之间的距离。请大家想一想,这段路程应该怎样求?自己在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完后,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三、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进行了解答应用题的练习。大家要注意,无论是解答什么样的应用题,-定要在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当题目比较复杂时,可以画出线段图来帮助思考。”

  2.作业:练习三十五的第11、14、15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从条件开始想起和从问题开始想起的两种分析方法,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出示复习题,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明理由。

  指出: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板书:根据条件求问题)

  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答说数量关系式。

  指出:根据要求的问题,可以想数量关系式,找出需要的条件。(板书:根据问题想条件)。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根据条件想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方法来分析、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两种方法来学习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1

  (1)出示例1,学生读题。

  (2)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思考:第一步要先求出什么?第二步呢?第三步呢?

  (5)把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6)学生自己看书上的有关内容,质疑问难。

  2.学习“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

  (2)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3)引导学生比较例1与“想一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做“练一练”的题。

  指名学生用两种思路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样想?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讲评。

  课后感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类似的题目,所以教起来比较轻松,完成得也比较好。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20-21页练习五3-8题与15。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4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计算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法都对不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如果没有不同的解法,教师可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找出另一种解法,集体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5题。

  先请一位学生读题,说一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要想求出平均每人做几朵花,先要求出什么?(先要求出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能不能直接求出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不能。)

  还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二班做花的朵数。)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想出的不同解法。

  3.做练习五的第6题。

  教师可出示第6题的挂图: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借助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楚“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出发。”是什么意思。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接着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要想求出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先要求出什么?(先要求出甲、乙2小时后各行了多少千米。)

  能不能直接求出?(不能。)

  还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20×3×2-20×2=80)

  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提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引导学生想出可以先算出甲、乙二人每小时相距多少千米,再算出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教师让学生自己试着列式计算。(20×3-20)×2=80

  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提出问题:上面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一些呢?(第二种解法更简便一些。)

  二、增加条件的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7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计算。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这是一道需要几步计算的应用题?(两步。)

  你能改变题里的条件,使它变成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吗?

  教师要求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改。引导学生想出只要把原题中的一个直接条件变成间接条件就可以了。(例如:把“五月份生产了2199件”改为“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359件”或者把“四月份生产了1840件”改为“四月份比五月份少生产359件”。)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改成的三步题,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解答出来。解答之后,可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五的第8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可出示这一题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这是一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想求出扩建以后的操场面积,应该先求出扩建以后操场的长和宽;要想求出扩建以后操场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只要用扩建以后的操场面积减去扩建以前的操场面积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第15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试着编题、改题。首先编一道完整的一步应用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0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法、改变问题等,把这道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改编成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如两步应用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05千米,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这辆汽车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三步应用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05千米,一辆自行车4小时行60千米。这辆汽车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三、作业

  练习五的第3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敏学内容:教科书第133-134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求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的求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块写好应用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出示小黑板(写好教科书第133页上的复习题和例2,例2先用纸盖住)。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解答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2。

  教师揭开盖在例2上的纸,出示例2。并出示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

  (1)这遭题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

  (2)这道题求每天一共有多少人,必须要先知道哪两个条件?

  讨论完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比较例2和复习题的异同。

  学生讨论:比较例2和复习题,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汇报:它们的.前一个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也相同,只是第二个条件改变了。所以,在例2中要先算出四年级有多少人,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解答,并写出检验。然后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已是怎样检验的。

  学生完成例2的不同解答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同时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134页上面”做一做“的第1、2题,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种应用题只是在以前学过乘加应用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所以,以后解答应用题时,遇到没有做过的题目,只要我们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经过认真思考,就可以解答出来。

  2,作业:练习三十二的第1-3题。

  板书设计:应用题

  例2: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

  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

  40×4=160(人)

  (2)――――――――――

  38×3=114(人)

  (3)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

  综合算式:40×4+38×3

  课后附记: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页例5和“做一做”的第l、6题,练习三十四的

  第1-2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有关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使学生了解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学习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其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

  1.8×50.78-0.330.6÷0.12

  6.3+2.90.08×0.77.3-0.7

  4.8÷0.62.4+0.521.5×40

  2.做教科书第187页第(七)栏的口算题(直接写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4。

  教师出示例4:“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小组讨论:1、这遭题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题中告诉我们计划烧40天,为什么又问可以烧多少天?

  3、怎样算出实际每天烧多少煤。

  讨论后,独立完成。

  学生解答例4时,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列式。最后集体订正。

  2.改变例4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练习分析解答应用题。

  教师;“如果我把这道题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改了,你们还会解答吗?”

  教师板书改变后的'题目

  “学校食堂运来土吨煤,计划烧40天。改进炉灶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了10天,实际每天烧多少千克?”

  先由学生自己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做在黑板上。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41页“做一做”的第1、2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答有关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而且还通过改变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进一步研究了怎样分析和解答应用题。-道题是三步应用题还是两步应用题,要在分析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后才能确定。以后我们还要做这方面的练习。

  2.作业:练习三十四的第1-6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三步应用题--教材第14-15页例3,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四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应用题,掌握它们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口头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列式解答。

  ______,2小时行多少千米?

  有两辆汽车运货,每次______,一共运多少吨?

  ______做40道数学题,需要几分钟?

  2.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填上适当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解答之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自己是怎样想的,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二、新课

  教师把复习题改成例3(四年级的人数不直接给出,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38人”)。

  一个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想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教师提问:“要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什么?”(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多少人。)

  指名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第一步要算出三年级有多少人。由“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算出三年级的人数:

  40×4=160(人)

  第二步要算出四年级有多少人。由“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算出四年级的人数:

  38×3=114(人)

  第三步把两个年级的人数合起来,求出两个年级的人数。

  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解答完后,再让学生复述解题过程。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让学生独立解答,解答之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15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2题,练习四第1题。

  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做完以后,教师可以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四、课外作业

  练习四第2、3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7页例5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怎样使用中括号,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怎样使用中括号.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将练习三十的第l题、第2题和一些复习题制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

  32.8+190.42×0.5

  3.06×0.20.51÷17

  8.2÷0.011.82-0.631.6×0.4

  2.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6.88十[(15.4÷8.7)十2.7]

  二、新课

  1.自学例5。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1、这里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我们以前学过哪两种方法呢?

  (学生可以讨论)

  2、应该怎样列式?

  让学生独立写出分步算式和列综合算式,并解答出来。教师注意巡视,特别察看中、差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问题及时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然后,让大家将算式列在例6的第二种解法下面,并把解答过程写出来。

  教师注意巡视,重点察看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是否已经掌握,对还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还可以让学生把列出的两种综合算式进行对比,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出它们的联系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这时,可以再问学生:“从这里你们能看出括号和运算顺序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概括出: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4.做第12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2题需要用两种方法解答。可以让两个学生在投影片上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可以先指名学生对投影片上做的情况进行评判;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分析错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2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并对该题的图进行一定的说明。再让学生根据图中每一步的要求,列成一个算式。

  2、做练习三十第3题的(2)、(4)小题。

  这是一道文字题,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由于每题的文字叙述都比较长,要提醒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题中的含义。

  四、作业

  练习三十第3题的(1)、(3)小题

  板书设计:例5: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3.5小时,如果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铺路队一天铺路多少米?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分布列式

  综合算式

  课后附记: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按解答应用题的步骤解题,学会列出演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通过应用题的解答,对学生进厅’两史一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练习十五,通过练习来检查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

  (二)基本训练

  1.复习。

  (1)请学生说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

  (3)问:如果第①小题去掉直接做第②③小题,应该怎样解答?

  2.练习第二题。

  (1)投影出示线段图,请学生理解图意。

  (2)根据图意,请学生口头编应用题。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辅导中下学生。

  (4)集体校对作业,比一比,哪组学生做得好?

  3.练习第5题。

  (1)学生读题、审题。

  (2)分析:要求光这两个条约,我国就被索取白银多少万两?必须先知道什么?怎么求?

  (3)学生列式回答,校对答案。

  (4)通过计算,你懂得了什么?

  4.练习第6、7题。

  (1)、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校对答案,教师针对题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思考题教学

  1.读题、审题,请学生说说题意。

  2.分析:要求四人一共消灭苍蝇多少只,可以怎样思考?

  提示:假如大春和俊俊消灭的苍蝇总数与小敏和小荣的总数相等,都是235只,那么四人共消灭苍蝇多少只?现在大春比小敏多54只,俊俊比小荣少15只,实际上四人共消灭苍蝇多少只?

  3.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35×2+54-15

  =470十54-15

  =509

  4.问: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上54减去15?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3、4、8题。

  (五)课堂总结

  要能正确解答应用题,必须读懂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列式计算是解题的重点;检验和写答案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六)作业:《作业本》第50页(五十)。

  (3)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

  (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

  (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类推学习例4

  (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

  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

  120÷3=40(米)

  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饭?

  102÷3=34(米)

  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40-34=6(米)

  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多46人.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

  四、巩固发展

  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

  五、布置作业

  应用题: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第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

  板书设计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回答“归一”和“归总”的发展应用题。

  2.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比较,搞清两步计算应用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例题教学

  1.准备题①:(投影)

  (1)学生练习,指名回答,间:你是怎样思考的?

  (2)小结,这是一题简单的归一应用题,要求7次搬砖多少块,必须先求一次搬砖多少块。

  2.出示例2:

  (1)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2)数量关系式可怎样列?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每次搬的块数×一共搬的次数=一共搬砖的`块数

  (3)综合式又应怎样列?板书:20告4x(4+3)

  (4)还有其他方法吗?板书:20+20今4x3

  (5)学生练习计算,教师巡视,校对答案。

  (6)如果把例2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应怎样解答?

  ①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②校对答案,指出注意点。

  3.出示准备题②。(投影)

  学生解答后教师小结,这是一道归总应用题,它的特征是总量不变。

  4.出示例3:

  (1)讨论: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2)借助投影(抽拉投影片),请学生说说基本关系式。

  (3)学生完成书本例3。

  (4)问:还有其他解法吗?板书:4×4÷(12一4)+4

  5.问:把例3的问题改成“每行排8人,可以多排多少行”应该怎样回答?学生列式回答,教师结合学生作业板书两种列式方法:

  12×4÷8一4(12一8)×4÷8

  (二)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同学们首先应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确定正确的数学关系式,再列出综合式进行计算。

  (三)作业

  (1)书本中“练一练”。

  (2)(作业本)第51页(五十一)。

【应用题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应用题》04-04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加法应用题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11-24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教案及教学反思03-17

《分数应用题》说课稿05-05

《应用题》教学反思04-28

两步应用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4-04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02-03

《连除应用题》说课稿范文05-0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