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

时间:2024-04-07 12:59: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的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

  教学例4:小黑板出示:

  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问: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师:根据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列方程,要按照题意把文字叙述的内容“翻译”成等式。通常是按照题目叙述的顺序写出等式。你试一试,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学生试做,板书:6x-35=13,让一学生到黑板上计算。)

  提高练习:(出示)一个数的6倍减去7和5的积,差是13,求这个数。

  学生试做。提示:在“解”字的后面先要写明设哪个数为x。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

  教师行间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做,问:这里前两题与后两题有什

  么不同?

  3.做练习二十七第8题先让学生读题,第(1)题,问:这道题里包含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出来吗?(原有的+又运来的=现在一共有的)下面两小题,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做完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7题。

  课后小结: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3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学习了解简易方程,这节课练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且能进一步掌握过去学习的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列方程的依据,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7题第一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一题是怎样做的。

  指出:解这样的方程,可以先求出左边是几个J,再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可以怎样检验?

  2.做练习二十第7题第二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都是先算的哪一步?

  指出:解简易方程,可以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能先算的先算出来,不能先算的'就先看做一个数,然后按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这两题做得对不对呢?你们能检验吗?

  学生口答上面两题的检验过程,老师板书。

  3.判断下面方程的解对不对。

  (1)3.2-4J=0.8的解是J=1........................()

  ·(2)1.5工+6.5=24的解是J=3·......................·()

  (3)2J--1.9J=0.25的解是J=2.5·...........。.。..·()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8题第(1)小题。

  学生读题,要求在练习本上设未知数J,列出方程。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个方程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有时候可以根据计算公式来列出方程。

  2.做练习二十第8题第(2)小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按刚才的解题过程,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哪一步?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先设未知数,接着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再解方程,最后检验并写出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题里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才能依据这种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3.根据下列条件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苹果和梨一共214千克。

  (2)苹果比梨多卖31.5元。

  (3)苹果的千克数比梨的3倍少4.8千克。

  (4)甲车和乙车从相距12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四、练习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解简易方程,还带着练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在解简易方程时,按运算顺序要先算的应该先求出来,再一步一步求方程的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最重要的是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样才能依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来解答。

  五、讲解思考题

  出示题里的竖式。

  提问: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几位数?

  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6位数,说明第一个乘数最高位的A和3相乘有没有满10向前进?

  A和3相乘不满10,A最大是几?最小呢?如果A是1,对不对呢?我们在竖式上试一试。

  A=1,积个位是几?(板书:1)3和F相乘个位是1,个位F等于几?(板书:7)向十位进2。积十位上加上进的2是F,并且F=7。(板书:7)3和被乘数十位上正相乘本来个位就是5,那么正等于几?(板书:5)3乘5得15向百位进1,积的百位正=5,那么D等于几呢?(板书:8)

  请同学们这样推下去,看看A=1对不对。如果A=1,每个字母各是几。

  接着还可以按A=2、A=3去想一想,A可以等于几,竖式是怎样的。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8题第(3)小题。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4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36+17 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设计意图】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3.2=4.6, x+19=30。

  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1.8=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含有( )的( )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方程的解。

  (3)求( )叫做解方程。

  (4)x-15=20 这个方程的解是( )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 x-1.5=4

  x-6=7.6 x+5=32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50 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 元,2支钢笔多少元?

  2. 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 =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6

  教学内容:

  解简易方程例2和例3(课本第109页)练习二十七第1一4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简易方程的转化思路。

  2.能正确地解答并掌握检验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⒉解下列方程:

  2.5X=600.8÷X=10X-43=1000X+15=41

  教师小结:①解方程要注意格式;②要想好根据什么关系来求调;③检验应当代人原方程;④检验要认真,不能走过场。

  二、新授

  1.揭示新课内容,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2.例2的教学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图略)

  (1)先让学生看清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3X+4=40

  (2)讨论一下解法:

  解:把3x看作一个加数

  3x=40一4

  3x=36

  x=36÷3

  x=12

  检验:把x=12代人原方程

  左边=3×l2+4=36+4=40

  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4)小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化难为易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思路。)

  (5)下列各方程先写出你的第一步转化方案,暂不往下解:

  ①3.6+2x=11.8②13.5一2x=11.8③6x一11=36

  集体订正后,师简评。

  3.例3的教学

  解方程6×3一2x=5

  (1)分析:这题与上题比较,怎样?

  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可以先算6×3的积吗?

  (2)思路理清,可由学生自行解题,指定二生板演,余在练习本上解答。

  解:18一2x=5.........先求积

  把2x看作减数

  2x=18一5

  2x=13

  x=13÷2

  x=6.5(口头检验)

  4.总结、师生共同进行,最后由师总结板出:

  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把ax看作一个数,分析这个数的解题依据进而转化为ax=b型的方程再求解是我们这节课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

  第一个层次练习:完成课上2的⑤中三道方程的解题,集体订正后,转入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这个层次的练习要点是训练解题程序。(强化转化的思路规范的.练习。)

  师讲评:知道对谁转化,还要仔细琢磨一下根据哪个关系进行怎样的计算,因此对四则计算的相互关系应熟练在胸。

  第二层次练习:要求正确、熟练地解题。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3两题的左列各题。

  师评讲。

  四、全课总结

  复杂的方程的解法,关键是什么?(议一议)

  作业设计

  一、完成练习二十六第1J题的右列各题和第4题。

  二、解下列各方程。

  ⑴要求写出解题的根据

  x+15=41x一430=1289十x=600.98一x=0.7

  6x=7.8x÷16=40.8÷x=10x÷4.5=12

  ⑵要求写出转化的思路说明,并检验。

  ①6x+3=9②4x一2=10③5x一39=56

  ④15一2x=7⑤12.5一6x=2.9⑥4.8+0.5x=6.3

  ⑦3x一4×6=48⑧9×3一1.7x=13.4⑨7x+12×5=102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①x加上85等于91,求x。

  ②x减去1.5等于3.7,求x。

  ③62减去x等于6,求x。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例23X+4=40例36×3-2X=5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头解下列方程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

  2、出示例5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3、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知道上午运土的吨数,下午运土的吨数,可以求一天运土的吨数。)

  4、要求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上午下午一天

  5、教师说明:这个式子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三)

  6、这个式子怎样计算呢?(学生分组讨论)

  (1)表示4个,表示3个,一共是个,也就是。

  (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个。

  7、教师说明:两种思考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教师板书:

  答:这一天共运土吨。

  8、思考:上午比下午多运的吨数是多少?怎样列式?

  提示:1个,可以写成。“1”可以省略不写。

  9、小结: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计算出结果。

  10、练习:

  (二)教学例6解方程

  1、观察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这个方程等号左边含有两个)

  2、应该怎样解答?(先计算等号左边的)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板书:

  例6解方程

  解: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

  左边,右边,左边=右边

  所以是原方的解。

  4、练习解方程3.6-0.9=5.4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表示()加(),一共是()个,得()

  (2)表示()减(),是()个,得()

  (3)()

  2、直接写得数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2)()

  (3)()

  4、用线段把下面每个方程与它的解连起来

  +13=33=0

  3-=80=10

  1.8=54=20

  6.7-60.3=6.7=30

  9+=0=40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2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8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三个目标将为后面的教学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

  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

  (1)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难点是:

  (2)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定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复习铺垫;2、探究新知;3、例题解析;4、巩固练习;5、归纳小结;6、布置作业。)六个步骤

  1.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提问的目的: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这样做的目的: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2、探究新知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看书上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这样做的目的: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

  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目的: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57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勾上这两句话并齐读三遍。

  这样做的目的:学生齐读的时候,我可以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例题解析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

  师:这个方程用天平怎么表示呢?

  生:天平左边放X个和3个球,右边放9个球。(电脑显示)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5、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是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电脑显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2.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1)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抛出问题,什么叫方程?什么是方程的性质?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2)由例题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解方程:X+6=7.8;X-6=7.8;6X=7.8;X÷6=7.8。

  讲解例题。说明在方程的两边什么情况应该同时加,什么情况该同时减,什么情况该同时乘,什么情况该同时除?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接下来,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情景图:

  X元X元X元

  18元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然后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①列出方程并解答: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②看题回答:1.6X=6.4(要解这个方程,方程两边应同时?)

  (看来解法掌握得不错,下面看谁的反应最快。)

  ①选择正确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X+8=30的解是()A.X=22B.X=38

  0.3X=0.21的解是()A.X=7B.X=0.7

  X=5是方程()的解。A.15X=3B.6X=30

  X=30是方程()的解。A.0.2X=6B.2X=15

  (5)总结结论: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6)变式延伸: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行重构,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优等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有能力接受的学生)

  (7)板书:略

  (8)布置作业。P66第5—7题。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9

  教学内容:解简易方程例5、例6(课本113...114页)练习二十八第l...4题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通过实例、借助插图,根据运算的意义,从直观上理解形如aX±bX的计算方法。

  ⒉在例6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ax±bx=C的方程解法。为继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列各方程,说说怎么想。

  ①5X=14.4②5x+6=14.4③5x+2×3=14.4

  ④5X一2×3=14.4⑤X一4.8+6=14.4⑥x+4.8一6=14.4

  想一想①一④的方程有什么联系,方程的解法随之产生了什么局部的变化;⑤一⑥这两题的转化与②一⑤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⒉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4车,下午运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只列式,不计算)

  分析题意后,学生不难得出以下两种思路的算式:

  ①5×(4+3)②5×4+5×3

  让学生口述两种不同思路的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导人新课:

  在上题中,如果每辆车运X吨,又怎样解答呢?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个问题及其由这个问题构成的方程的解答思路问题。

  师板课题:解简易方程(三)

  二、新授

  ⒈例5的教学

  回到刚才的变题--例5

  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⑴引导学生看图,再联系复习题2的题解,进行算理的推导:

  ①每车运土X吨,上午运4车,上午运土多少吨?(4x)

  ②同样下午运上3车,下午运土的'吨数是多少吨,(3x)

  ③这一天运土吨数就是多少吨?(4x+3x)

  进一步讨论:

  ④4x表示几个X?3x呢?

  ⑤4x+3x一共是(4+3)个X,也就是7个X。

  综上得:

  4x+3x=(4十3)X=7x

  答:这一共运上7x吨。

  (2)总结性提问:

  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

  4x+3x=(4十3)x

  实际上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2.若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几吨?自己能解决吗?试一试。

  4x一3x=(4一3)x=1X=X

  仍要求学生口述算理。

  师重点对1x=X作出解释。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中,已经很清楚,4x指4个X,3x指3个X,而且4个X中减去3个X,得到1x,1与任何数的积得到原数,所以1X=X即1x前的1可以省略不写,实际上任一字母前的因数1都可以略写。

  3.练习,完成P115的做一做:

  4x+5x=8a一3a=7b+b=

  3.5t一t=12a一2a一4a=3x+6x一8x=

  针对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精讲。其中3.5t一t学生比较易错,订正时着重从t表示几个t人手,书写时省略1,计算时应把1还原出来即:

  3.5t一t=(3.5一1)t=2.5t

  进一步,让学生从“做一做”练习中总结出ax±bx的计算方法:

  ax±bx=(a±b)x

  4.教学例6

  解方程7x+9x=80

  (1)让学生自己试解,并作出检验。

  (2)请几位学生代表性板演,师再作针对性讲评

  解:(7+9)X=80熟练后,可直接口算出:

  16x=80

  x=80÷16

  x=5

  检验:把x=5代人原方程

  左边=7×5+9×5=35+45=80右边=80

  左边=右边

  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5.练、完成做一做的题练:

  解方程3.6x一0.9x=5.4(要写出检验)

  小结:(议一议)ax±bx=c型的方程虽然含有两个x,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它们整理化简成(a±b)x,从而转化为最简单的方程解答。(指导读书第115一116页)。

  三、巩固练习

  第一层次练习,熟悉ax±bx的计算方法和ax±bx=c方程解法,完成练习二十八的第1一2题的作业。

  师根据作业情况作出讲评,着重了解学生的解题困惑点。

  第二层次综合应用练习,完成练习二十八中第3一4题。

  师针对第4题所得解的检验,提出检验可以从几个方面人手的问题,让学生议一议,最后师可提出最简捷的方法:

  解x+3x=80

  4x=80检验:20+60=80符合题意

  x=20xx÷20=3

  3x=20×3=60

  答:成人20人,儿童有60人。

  四、全课总结(略)

  作业设计

  一、计算。

  (1)2x+7x(2)1.8x一0.72x(3)6x一6x

  (4)18.5x一17.5x(5)x+3.2x=0.5x(6)3t一2.7t+t

  二、解方程。(写出检验)

  (1)2.5+x=4.8(2)l.9x=5.7

  (3)5.4+4.2x=7.92(4)1.71一x一2.1=1.6×0.8

  (5)5x+12x=5.1(6)3.1x一1.3x+0.4=7.6

  (7)0.27×(3x+5x)=5.4(8)2.5×(14.2一x)=12.5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例6:⑴这一天共运土的总吨数:例7:7X+9X=80

  4X+3X=(4+3)X=7X解:16X=80

  ⑵上午比下午多运土的吨数:X=5

  4X-3X=(4-3)X=X检验:把X=5代入原方程

  左边=7×5+9×5

  =80

  右边=80

  左边=右边

  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3~114页的例5、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投影出示复习题:

  (1)2x=24.42x+10=24.4

  (2)2x+2×5=24.42x-2×5=24.4

  每做完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5。

  小黑板出示一道一般应用题: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一共运土多少吨?

  请一名学生读题,投影片出示下图。

  指名学生说出题里的已知条件,然后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做完后,根据学生回答板

  解法一:5×4+5×3解法二:5×(4+3)

  问:如果每辆车运5.5吨该怎样解答呢?(将图中的5吨改为5.5吨。)

  板书:解法一:5.5×4+5.5×3

  解法二:5.5×(4+3)

  问:如果每辆车运x吨该怎样解答呢?(将图中的5吨改为x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解法一:x×4+x×3

  解法二:x×(4+3)

  师:省略乘号,x×4+x×3写成4x+3x;

  x×(4+3)写成(4+3)x

  板书:解法一:4x+3x解法二:(4+3)x

  问:那么4x+3x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观察一下图上的内容,结合上面的两种解法,想一想4x表示什么?(表示4个x。)3x表示什么?(表示3个x。)4x+3x就是(4+3)个x,也就是7x。所以4x+3x=7x。这一天一共运了7x吨。

  问;在上面的计算中,4x+3x=(4+3)x实际应用了什么定律?(乘法的分配律)

  想一想,如果我们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列出算式:4x-3x或(4-3)x。4x-3x计算结果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4个x减3个x就是(4-3)个x,所以4x-3x=x。这一天上午比下午多运x吨。)

  指导看书,课本第113页例5。

  2、课堂练习。

  (1)P113”做一做“

  着重讨论:如:7b+b就是7个b加1个b,等于(7+1)个b,是8个b即8b)

  (2)练习二十八第1题。着重讨论b-0.4b=0.6b

  3、教学例6。

  投影出示: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上的内容,看图列方程。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x+9x=8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再让学生说一说检验过程。

  指导看书,课本114页,例6。

  4.课堂练习。

  教科书114页”做一做“。

  5.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解方程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相加或相减的两个数都含有未知数x。)解这样的方程应怎样做呢?(运用乘法分配律,把未知数前面的数先加、减,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数,再求出未知数x的值。)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八第2题第一栏,第3、4题。

  课后小结: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1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以及解含有二、三步计算的简易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及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基础训练

  1.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八第8题。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八第6题。

  二、练习指导

  1.揭示课题,巩固练习(板书)。

  2.指导练习。

  (1)解方程,请说明解题思路:

  ①4x一2.5=1.1

  ②17+x一5=18

  ③12×15一4x=112

  ④6.2x一3.5x=54

  ⑤x+0.36x=13.6

  ⑥5x+7x一3=9

  让学生观察思考,进行讨论:

  题①把4x看作一个被减数进行转化得出:4x=1.1+2.5

  题②可把17+x看作一个被减数转化为:17+x=18+5

  题③先整理后得180一4x=112,再把4x看成一个减数转化。

  题④先求出剩下的X的个数把左边式子化简即可转化为最简单的方程:2.7X=54。

  题⑤先求共有几个X,把左边化简得:1.36X=13.6(X表示1x即1个X)

  题⑥先处理左边为12x一3=9,再把12x看作被减数进行转化。

  通过以上多种转化方法的实施,最终都使一个多步的方程转为最简单的一步方程。这就是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2)教材116页练习二十八:

  ①第7题,每小题要求把x的值代人两个式子分别求出数值,再同①右边的数比较大小。练习时可以先以第1小题第一个式子为例,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及思考过程,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第9题,题目的问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解题方法也比较灵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算出了什么就能知道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道题有哪些不同的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共同讨论,订正:

  解法一:可求出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再和计划天数比较。

  1200÷(560÷16)≈34.3天,34.3<40,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解法二:可以分别求出计划的日产量和实际的日产量,然后加以比较。

  1200÷40=30560÷16=3530<35,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解法三:先求出实际日产量,然后乘以40,得出的.积与计划产量比较。

  560÷16×40=1400个1400>1200,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③第10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答案多种多样,且有无数种。对能动脑筋编出二、三步运算方程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中差生可引导他们参照已学过的类型编,并要求学生通过检验,判别所编的方程是否符合要求。

  ④第11题。“填人相同的数”,只要把□换成X,就很容易求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⑤第12题:方程两边都出现了X,怎么求解?借助天平平衡的图示,容易想到:两边各拿走一个“X”,可得到2X=100求解。也可把等号右边看作两个加数,根据和减去一个加数得另一个加数,得3X一X=100,再求解。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115一116页练习二十八第5、6题。

  作业辅导

  1.教材116页练习二十八第7、9、10、11、12题。

  2.找一找右边的方程是从左边到右边的哪个方程转化而来的,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4x十5=197x=13十8

  7x一8=134X=19一5

  1.3x÷3=2.65x=1÷8

  1÷5x=81.3x=2.6×3

  2.5×4一4x=14.8÷x=6.6+3

  4.8÷x一3=6.64x=2.5×4一1

  0.7x+3x=7.43x=12+3

  5x一2x一3=123.7x=7.4

  3.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先用算术方法解答:

  如果设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完成下列方程:

  +=36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依次出示各习题

  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2、写出下面各题的式子

  (1)一个足球元,3个足球多少元?

  (2)减3的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方程的意义

  1、出示天平:(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介绍等式:在天平的两边上重量相等的物体,左边放20克砝码和30克砝码,右边放50克砝码。请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这时天平平衡,说明了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等式为)

  教师说明:这是一个等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3、引出方程。(改变天平上的物品和砝码)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请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来表示就可以写成。

  教师提问:这个等式和上面的等式有什么不同?(这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4、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出示第三幅图)

  教师提问:

  (1)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2)每个篮球的价钱是元,3个篮球多少元,怎样用式子表示?(3)

  (3)3个篮球是234元,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5、总结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6、举例说明什么叫方程。

  强调两点:一:含有未知数

  二:等式

  7、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方程与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

  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二)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教师提问: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2、教师引导: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谁是方程的解?(是方程的解)

  谁是方程的解?(是方程的解)

  3、30是上面方程的解吗?为什么?

  (30不是上面方程的解,因为它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4、引导学生说明:,是怎样求出来的?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例1解方程-8=16

  教师提问:

  (1)解方程先写什么?等号怎样写?(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根据什么计算?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教师板书: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6、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是方程的有()。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2)方程都是等式。()

  (3)是方程的解。()

  (4)也是方程。()

  3、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的解是()

  ,(2)的解是()

  ,(3)这个式子是()

  是方程是等式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是方程()的解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四4题。

  六、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例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1解方程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教学设计示例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3

  教学内容:解简易方程例4(课本第110页)练习二十七第5一9题

  教学目的:

  ⒈进一步掌握转化的思路,正确解答二步计算的方程。

  2.在掌握ax±b=c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二步计算的文字题。

  3.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解下列各方程,并说明解题的思路与解法根据。

  (1)3.8一x=2.9(2)5x=12.5(3)3.8一4x=2.9(4)3×7十5x=42.5

  小结:(1)一⑵是最基础的简易方程。只要根据四则互逆关系,就可以求解;⑶一⑷比前二题稍复杂,只要把ax看作一个数,那么二步的问题就转成我们最熟悉的基本方程来解答。

  2.用方程表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填在横线上:

  (1)x的2倍与3.5的和是7.3:

  (2)从30里减去x的1.5倍,差是18:

  (3)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

  小结:这些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来解答,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但当我们用方程列式时,却没有那种难的感觉,在方程里,逆向问题变顺向;也就不难了。

  二、新授

  揭示新课内容;

  转化的思路,给我们的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节课我们沿着这样的思考方法,继续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1.教学补充例:

  解方程X一0.8+4=9

  (1)分析题意;能不能说出这个方程所表达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很显然方程表示X减去0.8的差加上4得9。

  想一想怎么转化,使得这个方程解得更顺些?

  让学生议一议,最后取得共识:是应当把X一0.8看作一个加数,问题就好办多了。

  ⑵议出了基本思路后,可由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师巡视,确定一生板演:

  解:把X一0.8看作加数,那么

  X-0.8=9-4

  X-0.8=5

  X=5十0.8

  X=5.8

  全班一块用口头检验一下:5.8一0.8+4=5十4=9(正确)

  小结比较:前面各题,我们通常把aX看作一个数,而本题则是把(Xl一0.8)的差看作一个数,把题顺利拿下了,说明转化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3)完成做一做的1一2解方程X+15一21=6和4(X一0.8)=9

  想一想:这两题方程表达的'是什么意义,可以把谁看作一个什么数来转化?

  师巡视后,作简要的讲评。

  ⒉例4的教学。

  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分析:这个问题所提供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根据课复习的第2个题组的训练,学生不难得到,这样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只要在格式上注意强调设题即可。

  尝试作业后,师可规范板出:

  解:设这个数是X。

  6X一35=13

  把6X看作被减数

  6X=13+35

  6X=48

  X=48÷6

  X=8

  (口头检验)

  3,把例5改成“一个数的6倍减去7和5的积,差是13”该怎样解?(即“做一做”的题练)

  学生一看就明白它比例5仅是把35用7和5的积转换而已。虽然,第一步只消先算出7X5的积得35,其余就是完全的例5。

  人这个变式,也让学生充分看到多步方程的演变内幕,深化对方程变换的方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第一层次:形成性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5的前两行和6(l一2)

  其中第5题只要求写出转化的第一步方案,暂不解答。集体订正后,师做简要的讲评。

  第二层次:巩固性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第5题和第7题。

  师讲评

  四、全课总结

  1.到本课止,我们对二步解答的方程的解法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把积看作一个数,还能把和、差同样处理)

  2.应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它是提高正确率的重要环节;检验应当回到原题上,才是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检验。

  作业设计

  一、解下列各方程。(第1一2题要求写出检验)

  1.5x+32=672.8×15一12x=0

  3.0.85x一1.2=7.34.4.8×2.5+8x=20

  二、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1.甲数的3.5倍与乙数的差是2.8,如果乙数是0.7,甲数是多少?

  2.甲数的3.5倍与乙数的和是2.8,如果甲数是0.2,乙数是多少?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例4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4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30+X=150 X-54>80 65—45=20 7X=56

  2、根据题意列方程

  (1)山东省高中学历的人数是1002万人,是大专学历的3倍,大专学历的人数是X万人。

  (2)山东省总人口是9079万人,其中男人4595万人,女人X万人

  (3)山东省乡村人口是5629万人,比城镇人口多2179万人,城镇人口是X万人。

  二、合作探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及下面的信息,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0xx年6月1日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板书出来:20xx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根据提出的问题,同学讨论应该怎样列式解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个别学生老师指导。指名回答。用算术方法解答:860—600=260(只)除了算术方法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吗?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xx年的只数。用x表示增加的只数,可列方程:600+x=860)

  3、合作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程怎样求出x呢?

  让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瓶啤酒,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放上同等重量的东西,天平才能平衡。如果在左边加上10克重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加上10克重的物体,反过来在左边减去10克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减去10克的物体,看教材62页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桌看图讨论: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是x,右边的盘子里是20 ,这时天平平衡那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x=20的时候才能使天平平衡,也就是等号两边正好相等。

  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现来求出方程里面的未知数x。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就叫做方程的解,x=10是x+10=10+1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方程,体会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解600+x=860这个方程,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方程的步骤;

  先写个“解”字,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同时减去600,理解解方程过程的简化书写,并且解题时适当运用简化书写。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86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板书检验过程。

  5、课堂练习:出示:X―30=80 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三、综合练习:

  1、完成书本第64页自主练习1题,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

  2、括号里哪一个x的制式方程的解?

  43+x=62 (x=105 x=19) x-56=37 (x=19 x=93)

  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看图列方程。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看图列式。

  提问: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解出上述方程。

  四、学习回顾: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自主练习1、2、3

  2、拓展作业:一点通:部分练习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解;: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猴。

  600 + x = 860

  600+x-600 = 860-600

  X =260

  检验:方程左边=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边

  所以,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15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列方程解答文字题。

  使学生初步感受用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文字题的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入。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的3倍加1.6的和。

  2、12减x的6倍的差。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7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2减一个数的6倍,差是5.4,求这个数。

  2、分析讲解:

  (1)先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

  (2)再根据题中表述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求方程的解;

  (4)检验方程。

  解:设这个数是x。

  12—6x=5.4

  6x=12—5.4

  6x=6.6

  x=1.1

  3、做试一试。要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其余的做在纸上。

  一个数的5倍减14与3的积,差是23。

  解:设一个数为x。

  5x—14×3=23

  5x—42=23

  5x=23+42

  5x=65

  x=65÷5

  X=13

  三、巩固练习。

  见书本练一练。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p:60第(6)。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2-08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24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07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3-11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12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07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05

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05-02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3-27

《简易方程的解法》说课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