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与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快与慢教案1
课题: 《和时间赛跑》
授课时数:2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等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自制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小书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程老师也喜欢收集名言,课下要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书签。(出示课件:)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3、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吗?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今天的学习对“珍惜时间”会有更深入的感触。
二、情境导入
(配乐出示古诗:)《长歌行》
师:这一老一少立于江边,昭示着人生短暂,转眼百年,时间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是呀!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而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时间赛跑》。
三、领悟文章
1、带着问题,快速的读一遍课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题: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 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结合着学生的汇报问: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对“我”说了什么话?边读边画在书上。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
2、指名读爸爸的话。爸爸想让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话朴实,深奥。“我”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3、理解两句关于时间的谚语。(体会时间的宝贵)
4、爸爸的话比这些谚语还让人震动,还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话是什么呢?再读。
5、爸爸的话始终围绕在耳际,爸爸的心愿从此埋在了“我”的心底。“我”发现时间果真过的是那么飞快,“我”是怎么明白爸爸的话的?
“我”不仅明白了,还非常着急、非常悲伤。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伤的是什么?”“决定的是什么?”
6、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他认为和时间赛跑就像在做游戏,多么紧张、多么快乐,赢过时间又是多么自豪。能体会着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读。
7、因为他时常能够赛过时间。这种游戏可能就是最好的珍惜时间的方法了。听了爸爸的话,不仅不为外祖母的去世而伤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他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指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受益不浅”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再读爸爸的话。
“我”理解了爸爸的话,爸爸的话已不是一个谜语。而且还找到了谜底: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这句话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所有的人。让我们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吧:(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8、你能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9、这么多人都懂得珍惜时间,那我们做得如何呢?我们算一算:每天有24小时,睡觉大概用去9小时,吃饭要用2小时,上学时间用6小时。那大概还剩7个小时,哪里去了?我们来做个实验:我计时间,你们轮流来读这篇课文,看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结果出来了,同学们大都能读三百字以上)我们算一算:一小时我们可以读一万八千字,7小时呢?(十多万字!)带着你们新的感受再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课文拓展
像作者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就像我们课前说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样,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们看:(出示图片)
1、矿难救援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救援工作与时间争分夺秒。
2、中国的宇宙飞船与时间赛跑,三峡工程和时间赛跑,中国的发展和时间赛跑。
未来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设计师们……你们一定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新的启发。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学生动笔写后进行交流。)
三、总结
孩子们,时间无处不在,它正悄悄地从你身边流逝,如果你听到了时光奔走的声音,请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时间赛跑吧!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后贴在写字台前,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
2、发给每人一个小书签,继续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
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
永远不回 ―――― 可怕 不是滋味
过得飞快 ―――― 着急 悲伤
赢得时间 ―――― 高兴 激动
养成习惯 ―――― 受益不浅
快与慢教案2
活动目标:
1.探究纸片下落时的不同状态和速度,乐意交流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感知纸的形状改变会使下落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页《快纸片和慢纸片》。
一样长度、不同颜色的纸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纸片落下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纸片,老师来玩一玩这个纸片。
2.纸片是怎么落下来的?(弯弯扭扭地落下来;斜着落下来,等等)
3.可以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二、快纸片和慢纸片
1.今天老师给每人都准备了两张纸片,一张是红色的一张是绿色的`,它们要比赛看看谁是快纸片谁是满纸片。我们一起来比赛吧。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两张纸片同时落下。幼儿观察谁快谁慢。
3.看看哪些纸片落得快,哪些纸片落得慢。(不一定,有时这张快,有时那张快)
三、快速降落的纸蜻蜓
1.黄纸片也来了,黄纸片说我要做落的最快的纸片。
2.黄纸片想了一个最快的办法,它要来个大变身,我们一些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边示范纸蜻蜓(“y”形纸片)的制作,边讲解方法(详见示意图和方法说明)
3.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事先做好的纸蜻蜓。
4.幼儿让未折的纸片与纸蜻蜓一起下落,看看哪个快哪个慢。
5.纸蜻蜓和纸片是怎么落下来的你们发现了吗?教师出示记录纸交代记录要求及方法。
6.和幼儿一起描述纸片与纸蜻蜓下落的情状,如“纸片飘呀飘呀落下来,纸蜻蜓转着圈儿落下来”,再用简单的图示记录它们的下落状态。
7.讲评.你是怎么记录的?你看出纸蜻蜓是怎么落下来的吗?
8.和幼儿一起念完儿歌“往上拋,落下来,慢纸片翻筋斗,快纸片旋得快,还像蜻蜓飞下来”后,让纸片和纸蜻蜓一起落下来,反复感受两者下落的不同速度。
9.红纸片和绿纸片也想变成快纸片请你们帮帮它们吧!
快与慢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力: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得快的方法告诉其他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学难点:在比较实验中学习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具准备:秒表、玩具小车、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动物的运动”单元,初步认识动物运动的快慢。
二、感受快慢
1、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分组,每4至6人为一组,在规定的一段距离内,进行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2、回到课堂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谁跑得最快,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在同等距离下,谁最先到达终点谁跑得最快。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得快与慢的。
三、比较列车的快慢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列车运行时刻表”,明确表中所列的车次、始发地点、到达各站的时间等信息。
2、计算每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最后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3、互相交流,说明自己排列的结果及理由。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关键是看比较的对象。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认识“T”字头的列车一般为特快列车,以增强学生外出时的生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检查学生自带的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
说明自己的小车是怎样动起来的。
二、研究小车的运动快慢
1、引导学生如何定量地判断小车运动的快慢。(参照教材所给出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学生分组活动
按照自己选择的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各种数据。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比较哪组的小车运动的最快,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明理由,即相同时间内小车经过的距离最长,或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最短。)
3、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
(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改造自己的小车,让它跑得更快一些。
评:探究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材料的层次性还有利于对学生有层次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感到感性认识的不足,并急于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变被动的思考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记录在卡片上。可利用教材中第2页的资料卡片进行记录。拓宽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知识面。
课后小记:
一种想参加到学生的研究团体中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对研究更有信心、有激情,学生肯定会因为教师的加入感到做此件事的意义重大而倍加认真仔细
八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4、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2、 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其它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列车的快慢
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
2 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 认识列车时刻表。
4 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第二课时
玩小车
1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
2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
3 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
4 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
5 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
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快与慢教案4
活动目标
1.探究纸片下落时的不同状态和速度,乐意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感知纸的形状、厚度改变会使下落速度发生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样长度、不同颜色、不同厚薄的纸片人手各一张,记录纸和笔一份。
活动过程
(一)纸片落下来
1.幼儿猜测纸片落下的样子(可以用动作表示,教师图示记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纸片,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纸片,如果我现在放手,它会怎么样?你们猜它是怎么落下来的.呢?
2.幼儿实践。
3.提问:你的纸片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画图示。
4.教师小结:纸片落下来的时候是摇摇摆摆的、转着圈圈的。
(二)快纸片慢纸片
1.两张厚度不同的纸比快慢
我这里还有一张绿纸片,两张纸片来比一比谁会落得快?你去试一试。
2.幼儿比较两张纸片下落的快慢,并交流发现。
3.教师小结:纸片的厚度不一样,下落的速度会不一样。
(三)变形后的快慢比较
1.想办法让红纸片变快
(1)红纸片说:刚才绿纸片都比我快,我想比它落得快。”谁来帮红纸片想个办法?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探索使纸片变快的方法,比一比谁最快。
2.了解变身的方法
问:你的红纸片变快了吗?你是怎样变的?
3.变形后的快慢比较。
(四) 小结延伸。
原来,把纸折一折、揉一揉,变小了,变紧了,变厚了,都会让它的下落速度发生变化。你们肯定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我们放在科学区域里,下次可以再去试一试。
快与慢教案5
综合活动:跑得快、跑得慢的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的行动速度。
2。积极参与谈话活动。
3。产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并模仿动物运动的速度。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头饰、字卡,音乐带。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电视中有关动物速度介绍的节目,丰富经验。
活动过程:
一。究竟谁快谁慢。
1。森林里有一只小羊在喝水。这时来了一只老虎,它先悄悄地靠近小羊,然后突然冲向小羊,小羊吓得奔跑起来,老虎能捉住小羊吗?
2。有的动物奔跑的速度很快,有的则慢一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跑得快?哪些动物跑得慢吗?(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动物名称,用多媒体进行引导或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
3。你能分出你带来的图片中哪只动物跑得快,哪只动物跑得慢吗?(幼儿自己先看图说一说,再和同伴交换讨论)
二。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行动速度。
1。集中讨论、判断那些动物行动很快,那些动物行动较快,那些动物行动较慢,进一步感知快慢的相对性。
2。动物什么时候跑得快,什么时候跑得慢?
放音乐,启发幼儿两两结伴,扮演一对跑动速度不同的动物,如老虎和牛,狮子和斑马。在根据角色需要控制速度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快和慢的含义。
快与慢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2、 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速度的概念
2、 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 、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快慢的比较
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学生用上述方法比较两者谁运动的更快?
提出问题:如果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
启发导出“速度”的概念。
师生讨论板书:
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单位:米/秒
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
单位换算:1m/s=3.6km/h
引导学生:
观察汽车仪表盘加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讨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两者的大小。
二、速度的大小
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质疑: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学生自主实验,3位同学从教室的一端步行到另一端,第4位同学利用秒表测出步行的时间,第5位同学利用皮卷尺测出步行的路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全体同学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只作适当指导,并点评刚才的学生实验。
利用学生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说明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与自己的步行速度相比较,增加感性认识。
三.例题
1、看课本25页书上的例题
2、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的成绩,夺得50m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本题,我们要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及要求
已知:s=50m,t=24.79s。
求:v=?
解:根据题意,
v?s50m??2.02m/s t24.79s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四项:已知,求,解,答。
学生板书练习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四、直线运动
下面看两个动画,多媒体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看图2-25,计算小汽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比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看图2-26,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要求,知道了有关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计算公式: v?s 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题
四、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测量自己回家时上楼的速度。
快与慢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度状态。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测量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学生回答:(1)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2)比一比,用相同的距离,看谁跑得远。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用来表示什么?(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2、速度的概念
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v=s/t速度=路程/时间)
4、速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师边讲解边板书两速度公式之间的换算关系。
1m/s=3.6km/h1km/h=(1/3.6)m/s
5、课堂巩固练习(写出换算过程)
54km/h=m/s15m/s=km/h
720km/h=m/s0.6m/s=km/h
三、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P25例一,观察计算方法与小学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板书解题过程,强调计算格式。
课堂练习
一物体在10min内通过600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四、本课,作业。
阅读例题,预习速度公式的应用。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km/hm/s
5、速度的测量
六、教学后记
快与慢教案8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跑得快、跑得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谈话活动,了解各种动物的行动速度,产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并模仿动物运动的速度。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的行动速度。
2.积极参与谈话活动。
3.产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并模仿动物运动的速度。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头饰、字卡,音乐带。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电视中有关动物速度介绍的节目,丰富经验。
活动过程:
一.究竟谁快谁慢。
1.森林里有一只小羊在喝水。这时来了一只老虎,它先悄悄地靠近小羊,然后突然冲向小羊,小羊吓得奔跑起来,老虎能捉住小羊吗?
2.有的动物奔跑的速度很快,有的则慢一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跑得快?哪些动物跑得慢吗?(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动物名称,用多媒体进行引导或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
3.你能分出你带来的图片中哪只动物跑得快,哪只动物跑得慢吗?(幼儿自己先看图说一说,再和同伴交换讨论)
二.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行动速度。
1.集中讨论、判断那些动物行动很快,那些动物行动较快,那些动物行动较慢,进一步感知快慢的相对性。
2.动物什么时候跑得快,什么时候跑得慢?
放音乐,启发幼儿两两结伴,扮演一对跑动速度不同的动物,如老虎和牛,狮子和斑马。在根据角色需要控制速度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快和慢的含义。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快与慢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玻璃棒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两颗、食盐、勺子1、水槽1。
六、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在液体中看不见颗粒,看不见沉淀,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师引入:我们都喝过牛奶,在冲牛奶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生答:把奶粉放入杯子,然后倒开水,搅拌就可以喝了。
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搅拌?(因为可以让奶粉溶得快一些)
师:搅拌真的能让溶解加快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如何做呢?
让学生小组谈论,制定出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将试验计划补充完整,并将表格投影。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30毫升的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杯,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指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提出新的条件:我们冲奶粉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开水呢?(因为开水也可以让奶粉溶得更快些。)真的是这样么?那么我们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证明吧。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补充完整:取大约30毫升热水(60摄氏度左右)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实验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食盐溶解的更快。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热水能让溶解加快。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压碎成小块更容易溶解。
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 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七、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溶解的因素:搅拌
温度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分布在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也就是对比搅拌和水温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整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从“问题—假设—验证—证实”这个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从提出问题,到让学生假设都比较顺利,但是在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时,没能够抓准本节课的主线,学生的回答和方法偏离时没能够用简练到位的语言将学生牵回到主题中,导致在本环节耗时过多。而这一部分由于学生自身还没能很好的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因此本环节更多的是我在引导,指向性提问较多。根据课本设计,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为“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本环节意为让学生经历过第一部分的实验后,让学生借鉴其方法来完全自行经历一个“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本节课我在前面耗时过多,在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拥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整的经历这一过程,导致本节课很多学生没能较好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此外,在课堂中我提问的指向性太明显,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学生更多的时候被我的提问所困在较为狭小的思维空间中,虽然课堂进行的较为顺畅,但学生的感受更像是在上数学课,无法充分感受科学课的真正魅力。
快与慢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
(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
4.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生甲: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生乙: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教师启发学生思维:
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
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
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v=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教师板书。
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教师板书。
师:速度单位“m/s”与“km/h”之间换算关系如何?
师边讲解边板书:
1km/h==m/s
1m/s==3.6km/h
72km/h=72=72m/s=20m/s
10m/s=10=103.6m/s=36m/s
三、课堂巩固练习(用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具体换算过程。
(1)54km/h===m/s
(2)15m/s===km/s
(3)7m/s===m/s
(4)0.5m/s===km/h
2、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师:请同学们阅读例一:课本P25的例如……,与你小学数学学过速度计算有什么不同?
生:阅读、比较回答: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不要带单位,而物理学计算要带单位
师:强调物理量单位的重要性:没有单位的数字,就没有物理意义。例如“5m”代表路程是5m,而“5”代表什么物理量?
师:速度公式是v=,如果已知v、t,求s那么s=?
生:s=vt(速度公式变形)
师:如果已知s、v,求t。那么t=?
生:t=(速度公式变形)
教师板书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例1(课本P25例题)。
生:你觉得这道例题值得注意的是哪几点?
生:(1)路程单位km要换成m。(或将速度单位换算成km/h)
(2)不能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的,应先写出原公式,再写出变形式。
(3)计算过程要带单位。
(4)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
(5)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
师补充。
例二:一辆公共汽车以4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经过第一站牌时是8时32分,经过第二站牌时是8时36分,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教师说明解答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要求拿出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教师按课本格式规范板演:
已知:v=45km/h=12.5m/st=4min=240s
求:s=?
解:据v=s=vt=12.5m/s240s=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课堂巩固练习:
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它5min能跑多远?
3.速度的测量。
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小车、刻度尺、停表,请你们动手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在测速度前,请你们先讨论如何正确地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
生:小车从A处运动到B处时,小车通过的路程S=SAB-l车。为了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时间、在月处最后放一个金属挡板,小车于挡板碰撞发出声音,马上按表,这样比较准确。
师:下面各小组开始测小车运动速度。
学生探究活动:测小车运动速度。
师:还有其他测速度的方法吗?
生:用速度仪直接测汽车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26图2—23、图2—24汽车速度仪和利用超声波测速仪直接测量速度讲解图2—22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速度。
师:请大家看课本P28:人和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图2—25所示,一辆小汽车在乎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时间,请你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生:V1=V2=V3=20m/s
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始终不变。
生乙:在这各段路程中,小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
生丙:小汽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线运动的物体是不常见的。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生: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图2—26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若在天鹅飞行途中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这3段路程的运动时间,请你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天鹅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生:v1=10m/sv2=13.33m/sv3=20m/s
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天鹅在空中作直线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生乙:天鹅在空中作变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生: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四、归纳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公式:v=,变形式s=vt,t=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单位:1km/h=m/s
1m/s=3.6km/h
5.速度的测量:(1)据v=,测出s、t,求出v。
(2)用速度仪直接测。
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7.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课后练习
1.课本P28,作业1。2。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定义式)
s=vt,t=(变形式)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关系1m/s=km/h1km/h=3.6m/s
5、速度的测量
(1)据v=,测出s、t,求出v。
(2)速度仪。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七、课后反思
快与慢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几种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重点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课时】1课时
【教具】电脑多媒体、投影
【教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总结: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的,只是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第二种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
1)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
快与慢教案12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吃过水果糖,今天我们来做个吃水果糖比赛游戏。把同样大小的两颗水果糖分发给甲、乙两位学生。设定条件是:
甲同学放在口里含着不许动,让糖果自然溶解后咽下糖水。乙同学把糖果放在口里,允许舌头动,牙齿咬待糖果溶解后再下咽。
结果是:甲同学吃糖果度较慢,乙同学吃糖果速度较快。
师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吃糖果慢,一个吃糖果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探究新知:
1、实验一: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的维生素B2片〈黄色,最好是带有颜色易溶于水的药片,便于观察〉放入盛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透明杯最好〉
设定条件是:同时放入药片,水温一样,水量一样;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强调设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对比公平与公正,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是:经搅拌的那杯药片溶解的快,未搅拌的那杯溶解的慢。
2、实验二: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将温度不同的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再放入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各一片。
注意设定条件是:药片一样,水量一样,都不搅拌或都同时搅拌〈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同的是: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水温不一样。
实验结果是:冷水中的药片溶解的慢一些,热水中的药片溶解的快一些。
3、实验三:是否粉碎溶解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其中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再同时放入盛同样多水的杯中。
注意实验设定条件是:①药片同样;②水同样多;③水温一样;④都不搅拌或同时搅拌。不同条件只是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实验结果是:粉碎了的药片溶解的快些,未粉碎的药片溶解的慢些。
三、师生共同总结
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溶解时搅拌就溶解的快一些;不搅拌就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2:热水中溶解的快一些,冷水中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3:我知道把溶解物粉碎的颗粒越小溶解的越快,颗粒越大溶解的越慢。
教师启发:谁能全面总结一下,溶解的快慢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4:我来总结: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溶解物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有关系。
学生5:我今后在溶解时,要想溶解的快一些,具体做法是把溶解物粉碎后放入热水中再快速搅拌,就可加快溶解;要想溶解的慢就不粉碎放入冷水中不搅拌就可减慢溶解的速度。
老师激励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习兴趣真高,不但能积极参与实验,而且能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所学知识,还能与现实生活联系,科学学习就需要这种学习精神,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目的是及时肯定评价,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巩固教学效果,首尾呼应
老师:现在你对吃水果糖快慢的原因弄明白了吗?谁能说说。
学生6:我知道了。牙齿咬就是粉碎糖块,舌头动相当与搅拌功能,口腔里的唾液相当于热水。所以溶解快的`几个因素:粉碎颗粒变小、搅拌、热水,都具备了,这样一来吃糖果就快;反之,含在口里不许动就缺少了粉碎、搅拌的作用,则溶解的慢即吃水果糖就慢。
老师:你回答的很棒。不但对书本知识学的好,还与实际生活小事联系,理由谈的很充分。
五、课后反思
1、把原教材中的食盐溶解替换成维生素B2片来溶解,因为是黄色药片,观察效果更明显,增强了直观感。
2、把课文中最后的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内容调整到开始进行吃糖果比赛游戏,使授课导入顺畅,又节省教学时间。从学生最熟悉又喜欢的情景入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疑吃水果糖快与慢的因素有哪些,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兴趣,为学生实验的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回答理由提前埋下了伏笔。
3、反复强调实验的设定条件,就是要保证实验两种对比的公平与公正,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科学实验结论不能出现误导和偏差,一定要事实求是,这是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这一点很重要。
快与慢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的概念和过程。
2、掌握溶解的快与慢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件。
2、溶解实验材料(如盐、糖、水)。
3、实验器材(如、勺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入溶解的概念,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溶解。 —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兴趣。
2、提出问题:
—提问:溶解的快与慢有哪些因素?—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
3、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一:比较盐、糖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二:比较不同大小的颗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4、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因素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5、扩展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或讨论。 —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6、小结:
—审视教学目标,进行简要总结。
—确认学生对溶解的'快与慢因素有了基本的了解。
四、研究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溶解现象,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对溶解的快与慢的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有了进一步思考的基础。
快与慢教案14
课题: 语文天地
授课时数:2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
2、学习“开卷有益”,感悟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笔下生花”习作指导,金钥匙。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词语句子,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学会提高效率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摘录笔记
(1)交流本单元的摘录笔记。
(2)评选摘录笔记小能手。
(3)教授有效摘录笔记的'方法。
2、读一读。(幻灯出示)
二、开卷有益
1、读课文,初谈感受。
2、你心目中的效率专家是谁?为什么/
3、你有什么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一、“笔下生花”习作指导。
1、出示幻灯片。
2、习作分析。
二、金钥匙。
三、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1、读懂要求 2、回忆往事
快与慢教案1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五个蛋糕分给两个小朋友,找出所有的分法。
2。愿意与同伴合作,互相分享不同的分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小蛋糕,盘子,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绘本故事《蛋糕长大啦》,并创设分蛋糕的情境。
教师:绘本里的佳佳上一次蛋糕没有做成功,可这一次她的蛋糕做成功啦!一共做好了5个小蛋糕。刚好,佳佳的好朋友琳琳和小茂来找佳佳玩,佳佳准备把这五个蛋糕全都分给琳琳和小茂吃,你们能帮助佳佳来分蛋糕吗?
二、操作实物进行分解
1。幼儿自主分解,记录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将蛋糕分给琳琳和小茂,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2。集体分享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看看大家的分法一样吗?
3。比较不同的分法。
师:有的小朋友有两种分法,有的小朋友有三种分法,那你们是怎么分的?
三、梳理经验
1。将所有的分法罗列,请幼儿寻找规律。
2。再思考还可以怎么分?如何分才不会漏掉?
【快与慢教案】相关文章:
快纸片和慢纸片教案03-07
快与慢高中作文02-01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2-27
快与慢议论文04-25
作文教学课--快与慢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快与慢议论文15篇06-25
快与慢议论文(15篇)11-28
高中快与慢的议论文11篇11-07
《扬州慢》教案03-13
快与慢议论文集合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