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01 08:14: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材料准备:

  音乐区:钢琴、铃鼓、响板

  动手区:编制板、细纸条

  认知区:小动物图片若干

  实践区:火腿肠,小刀

  游戏区:娃娃家所需材料

  计算区:数字卡片、计算题板、水笔

  探索区:鸡蛋若干

  生活区:筷子、小碗、菜、鞋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玩区角活动吗?(在上次的活动中袁嘉怡学会了系鞋带的本领,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了磁铁的许多秘密)

  2、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3、介绍新增设的区域: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等会请小朋友动脑筋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4、活动记录:

  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并要求幼儿利用教室里的各种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活动刚开始时,一起玩的几个幼儿都徒手想让蛋宝宝站起来,试了好些时间也不行,于是黄天成想起了去拿一块长方形,中间有镂空的积木,结果蛋宝宝站起来了,经他的提醒,旁边几个幼儿也想到了用积木让蛋宝宝站起来,后来,他们又找到了杯子、瓶盖、瓶子等各类材料,都能让蛋宝宝站起来。

  三、师生交流共享:

  1、教师在电视机上展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照片,与幼儿一起讨论那些习惯好哪些习惯不好。

  2、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栏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体验并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及成果。

  3、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励大家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4、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活动反思:

  通过切身体验、操作,使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不同材料的操作运用,让幼儿尝试、发现,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自我、总结!整个过程,幼儿不但亲自体验了操作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让幼儿在、体验、理解、反思、领悟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基本能达成预设目标,较全面的考虑各个细节的处理,使得活动方案比较完整、全面。但在实际中,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在,将这一活动作一下反思,总结,以便查漏补缺,更好地开展工作!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礼物的意义

  2、学习包装和装饰礼物。

  3、体验赠送和接受礼物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用纸包着的神秘礼物;彩色胶带、色纸、画笔、剪刀等

  幼儿中班社会教案《神秘礼物》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欣赏挂图《我喜欢……我会……》,结合幼儿用书中的内容,请幼儿想想自己对喜欢的人会做什么,与图中是否一样。

  2、告诉幼儿,老师今天收到一个神秘礼物。向幼儿展示经过包装装饰的神秘礼物,请幼儿自由猜测里面是什么。

  3、打开神秘礼物,让幼儿体验里面的礼物与猜测的是否吻合的惊喜或遗憾的心情。

  4、与幼儿一起谈论礼物的意义。

  (1)你们收到过奖品吗?

  (2)收到礼物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3)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赠送礼物或收到礼物呢?

  5、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想给谁送礼物。

  6、将幼儿分组,采用不同材料做“礼物大包装”。包装好礼物后可以帮助他们写好卡片,然后将礼物分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教学反思

  1、材料礼物盒的准备不够合理孩子打开时比较麻烦

  2、个别幼儿在数物对应上经验欠缺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2.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动物的特长,大胆联想。

  3.乐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袋鼠、犀牛、海狮等动物的特点有一点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介绍图书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喜欢?

  --出示图书封面《了解名称》

  师:鼠小弟站在苹果树下,望着红红的大苹果,想一想鼠小弟用什么办法才能摘到苹果?(幼儿大胆猜测。此处突出鼠小弟的小和矮)师: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吧!

  2.看图阅读,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1)集体阅读小鸟,小猴摘苹果,学说句型

  ①师:(出示图1)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关键词:鸟、飞)看到乌鸦吃了一个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2),看!鼠小弟在干什么呀?(给与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包括学学动作、表情,教师都给与肯定)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鼠小弟就是这么想的:要是我也有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鼠小弟,我们一边说一边做。

  ②师:(出示图3)谁也来摘苹果了?(猴子)猴子是怎么摘苹果的?(爬树)看到猴子摘了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4)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在干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对,鼠小弟想:要是我也能爬树……我们也来学学这只鼠小弟!

  (2)自主阅读画面,观察大象、长颈鹿摘苹果,引导幼儿表达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来摘苹果?等会把你看到的告诉我们!

  (播放图5、6、7、8)师:你看到了什么?鼠小弟会怎么想?请你用"要是我也……"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引导)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小鸟会飞,猴子会爬树,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长颈鹿也有长长的脖子,他们都能轻松地吃到苹果,而鼠小弟没有这些本领,费了很大的劲儿也没能吃到苹果。

  (3)发挥联象,大胆创编袋鼠、犀牛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摘苹果师:袋鼠,犀牛也来了,他们又会用什么本领来吃苹果呢?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看了又会怎么做,怎么想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回倾听、引导。

  师:谁愿意来说说袋鼠怎么摘苹果?鼠小弟会怎么想?

  师:犀牛呢?是这样吗,我们赶紧看一看!

  (幼儿说完分别看图阅读)小结:袋鼠能一下跳的`很高,犀牛力气非常的大,他们也都能吃到苹果,而鼠小弟还是没有这些本领,不但吃不到苹果,反而搞的自己鼻青脸肿的。

  师:看着动物们一个一个摘走了苹果,他会怎么样?(很伤心,不开心)

  3.续听故事,感受乐趣

  (1)教师继续讲述,幼儿猜测结果师:就在鼠伤心难过的时候,来了一只海狮,鼠小弟问它: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海狮回答说:不过,我有一个本领……)师:咦?!海狮有什么本领呀?他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合理想象)

  (2)揭晓答案师:看看猜对了吗?(顶、合作)有趣吗?

  4.完整感知欣赏故事,经验迁移师:故事名字还记得吗?我们来完整的欣赏吧!

  --完整倾听,并提问师: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喜欢海狮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小朋友和鼠小弟一样还小,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友好合作,就能把平时不能做到的事完成。很鼠小弟一样不要放弃、勇敢地尝试、努力学习,一定能成功。

  活动反思: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本书内容生动而有趣的。在这个愉快的故事中,孩子们翻开一页一页的图画,和许多的动物交朋友,每个动物都有它可爱之处,孩子们随着故事的发展去猜测,下一页上场会是谁呢?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怎样能吃到呢?小小的悬念牵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翻开过去。故事采用了重复的结构方式,故事的画面也生动便于幼儿能理解画面的内容,这样的绘本是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在选材设定后,从活动的设计中,一反面针对绘本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根据中班幼儿发展水平采用一些策略并根据具体的实施进行反思:

  1、从本次教学活动中,选材较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目标还是基本的达成,活动的层级性也较为的清晰。

  2、故事的结尾事先在幼儿第一次的自由阅读中先是用夹子夹好,没有公布的。在看完前半部分后,让幼儿猜测,再进一步引导让幼儿根据海狮的特点进一步的猜想,当出示结果,看到画面鼠小弟被海狮高高地抛到空中的画面时,孩子们发出了满足的笑声,噢,原来如此。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充分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且也能有效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效果较好。

  3、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也考虑了层次性的,一共有六个动物出场的画面,前两个是我完整讲述,第三个是讲一半,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后面是尝试让幼儿完整的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效果较好,但在今天的教学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的语言讲述能力了解不多,因而也出现了部分孩子不是能积极的在集体面前讲述。回答问题的孩子比较的局限,孩子的积极性也没能完全的调动上,和我在本园的试教中有些差距。在教学过程中也较急。这也为以后借班上课中积累经验,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及时地调整,适当的进行引导。

  4、多媒体的设计、运用、经济、高效、服从教学的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看,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较体现了媒体教学的优势的。在对媒体的设计中不是仅做为一本大书用,在设计中采用了链接的手段,在幼儿说到哪一个画面在课件中能很快地呈现。在讲述故事中,根据已有自己的水平PPT的制作采用了“动画”的手段,使画面能更直接的向幼儿反映出每一个动物取苹果的过程,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较强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5、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是与阅读活动靠的较为的密切,因而导致出今天活动中的问题,首先是在图本的准备上,由于数量有限,我采用了两人一本的方式,效果不是很理想,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互相的干扰对方。不能给孩子一个阅读的条件。而且自身对领域了解的不透彻,导致了活动语言教学和阅读教学有些混在一起。在张老师的指导中,阅读活动要求图文相结合,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没有突出这一点。这也是自身的专业技能上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学习。

  6、在教学中,同行们也提出了在故事讲述后,可以提炼一些情感,让幼儿明白“只要想办法,人小也没关系。”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也会在本园进行尝试教学。反思实践再反思使自己能够更快的成长。

中班教案 篇4

  案例背景:

  11月29日,当湖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讨课。夏竞舟老师进行了一堂科学活动《蔬菜一家》的课堂展示活动。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技术增进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在科学活动中不仅学习科学,还要发展语言。但是幼儿受到经验的局限和自身发展的影响,词汇比较贫乏,往往会出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积累语言素材,幼儿研究表明,语言与经验密不可分而经验的来自观察。多观察使幼儿扩大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幼儿语言的内容,幼儿说起话来就会“言之有物”,《蔬菜一家》的案例中教师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认识各种蔬菜外型特征,并在探索感知的技术上充分的给予表达的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培养孩子想说、敢说、大胆自信的个性品质。

  案例分析:

  1、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环境进行导入。环境是幼儿学科学竟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幼儿园课程》也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就能使他们金钟台精力去尝试和探索。执教的'老师就以青菜奶奶过生日,蔬菜朋友来庆祝生日来进行导入,让幼儿在富有节日气氛的环境中,很快的被带入主题,并且在短时间里就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前期的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经管这些经验比较直观、肤浅、但是由于是幼儿亲身感受的,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的联系,总能激活幼儿的兴奋点,使科学探索活动顺利的展开。所以在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我们可以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此:执教的老师让小朋友,你们猜猜看,会有谁呢?为幼儿陈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回忆对蔬菜的已有认识这一活动做为铺垫,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3、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活动中的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材料,归根底是为幼儿感知、观察、操作准备的,幼儿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摆弄活动,会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执教的老师在活动中为幼儿各种个样的蔬菜使幼儿专心的摆弄自己面前的蔬菜,很自然的进入探索的过程。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通过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的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形成想法,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知识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会逐渐懂得学习语言的意义和重要性。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孩子们乐于表达和交流,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反思

  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适合幼儿,教师进行了仔细考虑,周密安排。从活动的生成,活动条件的创造,材料的准备,问题的提出,到幼儿探索过程中切入等等,都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考虑,这样才能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蔬菜是我们日常活动中经常接触的食物,现在又是蔬菜丰收的季节。既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乐于去探索蔬菜的多样性。

  情景创设体会:情景创设能调动幼儿的心向,教学情景有鲜明的形象,伴随教师的抒发、渲染,能调动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这心理场中,产生一种驱动力,使幼儿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操作活动既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又是教师、引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自身要以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来感染幼儿,并参加幼儿的操作活动。教师的参与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回使幼儿感到大家都是平等呢感的,因而就能积极的去探索。为活动能顺利展开,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操作活动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材料,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任何一丝一毫的怕麻烦的思想都回影响操作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还有注意积累资料,不断总结深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幼儿的科学活动的开展。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盒子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物品,不管是家中还是街上都随处可见,因此,我选择了以“盒子”为主题在中班开展一次体育活动,我觉得此活动比较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中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借此让幼儿对盒子的玩法进行创意,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以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等幼儿到大班时能开展更多更有趣的盒子玩法。

  二、活动目标

  1、喜欢体育活动,乐于与同伴交流,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分享游戏中的喜悦。

  3、学会听指令在场地做集体游戏,并能听提示迅速的将皮球放在盒子内,提高幼儿注意倾听的反应力和手脚的灵活性。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纸盒。

  2、纸制皮球若干。

  3、活动所需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准备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活泼、轻松的准备操。

  (二)展开部分。

  1、 幼儿自由玩盒子,激发幼儿对玩盒子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带来了一个盒子,咱们现在就跟盒子一起做游戏好吗”?(请幼儿自由玩盒子)。

  2、学习、探索不同玩法。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有趣的玩法。

  教师:“你刚才是怎么玩的?(请个别幼儿演示,讲述自己的玩法,其他幼儿也学习这种玩法)。

  3、学习障碍走。

  教师;“刚才老师也发现了一种新的玩法,我们一起来把盒子摆起来走一走好吗”?

  教师示范:一只脚站在第一个盒子里,第二只脚站在第二个盒子里,依次这样走下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对游戏的反应程度更新游戏的玩法)。

  4、游戏:“听音捡球”。

  幼儿在听到音乐响起后拉着自己的小货车(纸盒)将老师散落在地上的彩球放在自己的小货车里。(游戏可重复直到彩球全部被幼儿抢完)。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到老师的跟前来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2、幼儿将玩具归位,幼儿排队离开活动场地。

中班教案 篇6

  说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新学期刚开始就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经常听见小朋友说: “我的邻居家有个小弟弟,经常来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邻居,xx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边,我们是好朋友”我的好朋友XX就坐在我的旁边。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我设计了这堂《我的邻居朋友》的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说分析:

  我班经过了托、小、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的序数》、《5以内数的形成》等,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法则应避免由教师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给他们,而是应该安排成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

  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将通过故事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相邻数的过程中,我们将以帮助小动物找房间为导线,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说目的: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说过程:

  开始部分:通过拍手游戏和幼儿讲讲说说,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基本部分:

  (1)“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讲述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并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并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定义。

  (2) 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通过抛出问题,找秘密,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操作,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活动中采用、故事讲述法、模仿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小组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让幼儿在听听、猜猜、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价值。直到有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

  2、通过对保护色的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小灰兔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他身上的颜色跟泥土的`颜色很像所以没有被发现

  2、出示图片

  师:小动物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看你们找找看,他们是什么小动物?(师逐一出示图片)

  师:你们在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师小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

  师提问: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他们有保护色?(幼儿讲述)

  3、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找找,谁使用了保护色

  师小结:一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他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也保护了动物。

  4、出示图片,看看环境的破坏,说说这样对小动物有什么影响?激发幼儿保护环境。

  5、结束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仅要告诉别人保护环境,而且要自己用行动告诉大家保护环境。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发展追逐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性。

  2、乐于参加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小偷家;警察局

  1、活动前布置游戏场地如图:

  2、音乐1、音乐2。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的前期经验,激发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教师戴上警察帽,谈话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像谁?警察是干什么的?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老师来当警察,你们当小偷,准备开始吧。

  (二)尝试游戏新玩法,发展能力,体验乐趣。

  1、第一次游戏:初步尝试、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老师当"警察",幼儿当"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音乐1一响"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音乐2一响"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幼儿进行追逐跑游戏,直至音乐结束。音乐一停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懂得躲闪不被警察捉住。

  评价重点:是否能初步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第二次游戏: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音乐1一响"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音乐2一响"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幼儿进行追逐跑游戏,直至音乐结束。音乐一停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指导重点:

  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引导幼儿思考警察怎样把小偷抓住,小偷怎样才能躲开警察不被捉住。

  评价重点:

  1、是否能听清楚指令并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反应。

  2、是否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4、第三次游戏:难度挑战——避开“地雷”障碍进行追逐跑游戏

  玩法: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音乐1一响"小偷"出来活动,避开“地雷”陷阱四散跑开,音乐2一响"警察"避开地雷陷阱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双方当中谁踩到“地雷”谁就出局,剩下的`幼儿进行追逐跑游戏,直至音乐结束。音乐一停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跑的时候要注意避开看脚下的“地雷”。

  评价重点:

  是否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有好多小偷反应都特别灵敏,没有轻易被警察抓到;而警察们也表现的非常勇猛,开动脑筋,想办法快速的抓到小偷。这个游戏好玩吗?今天的游戏结束啦,我们下次再玩吧。

  教学反思:

  当天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如我所料。孩子们十分兴奋,孩子在塑料场地上快乐地奔跑着,跳跃着,达到了设计中的目标。但我在游戏中发现,对于孩子来说,光靠警察捉小偷,很难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最后一遍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有所减退,而被“警察”抓住的“小偷”,被抓后,就不能继续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规则不能很好的理解与遵守。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合作的情景。

  2、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会用欢快、有力的吆喝声表演小蚂蚁运馅饼的情景。

  3、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合作的情景。

  活动难点: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会用欢快、有力的吆喝声表演小蚂蚁运馅饼的情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观察过蚂蚁及蚂蚁搬运食物的场景,了解有关妈蚁的知识;

  2、活动前为幼儿播放蚂蚁王国的录像,感知蚂蚁的生活习性、分工特点等:

  3、幼儿在生活中合作、分享的快乐经历。

  物质准备:活动课件、“兵器”、“大馅饼”、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蚂蚁女王”带领妈蚁小兵们外出寻找食物的`游戏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1、蚂蚁小兵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美味的食物吧。

  2、调整队伍出发找寻食物,小蚂蚁们发现“大馅饼”,蚂蚁女王请小蚂蚁们想办法:怎样才能把食物运回蚂蚁洞。

  3、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我听说草原另一边的蚂蚁家族也想出了好办法,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结合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猜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并适时地进行简单的表演。

  1、讲述故事的前二段,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提问:狮子看到香肠是怎么说的?可奇怪的是两只小蚂蚁也发现了这片香肠,它们是怎么向女王报告的?狮子觉得不够填牙缝的,为什么小蚂蚁会说是大馅饼呢?

  2、讲述故事的第三段,提问:蚂蚁女王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向兵蚁下达了什么命令?我们来学学小兵蚁好不好?全体兵蚁请起立,一个跟着一个,拿好武器出发。幼儿随音乐表现兵蚁们整齐的步伐。

  3、讲述故事的第四段,提问:蚂蚁女王对工蚁们下达了什么命令?工蚁们是怎么出发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工蚁。幼儿随音乐表现小工蚁神气的样子。

  4、讲述故事的第五段,请幼儿猜想:来到了馅饼周围,兵蚁们是怎么做的?工蚁呢?抬馅饼的时候喊了句什么口号?我们也来试试好不好。

  5、讲述故事的第六段,提问:工蚁在抬馅饼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喊口号啊?幼儿初步感知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6、讲述故事的最后两段,提问:蚂蚁女王的心情是怎样的?它决定做什么事情?

  (三)播放视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1、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比较小,但是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一起合作,我们的本领就会变得很大,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2、你们想不想开“大馅饼”舞会啊?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四)团结合作“运馅饼”,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1、蚂蚁女王请两名巡逻兵外出巡逻,发现大馅饼后马上回来报告。

  2、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大胆进行表演,会用欢乐、有力的吆喝声表演小蚂蚁运馅饼的情景。

  3、搬运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鼓励小蚂蚁们团结合作、坚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

  4、随欢快的音乐开“大馅饼”舞会,进一步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中丰富头饰、道具、场景,鼓励幼儿深入表演故事。

  2、鼓励幼儿继续观察昆虫、了解昆虫,探究昆虫的奥秘。

  3、生活中继续观察并引发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行为,感受合作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12-30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