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30 08:20:3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

  2、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活动重点:

  自主尝试用材料做陀螺。

  活动难点:

  探索发现怎样让制作的陀螺转的快且时间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陀螺范例,启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联想

  师:说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出示陀螺,引出话题。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大转盘等。

  2、你们看这是什么?陀螺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历史了呢!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真棒啊!你们知道陀螺怎样玩吗?是不是要转动?你见过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提供幼儿制作陀螺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指导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特殊材料,请你尝试做一个陀螺(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怎样做才能让你做的陀螺转起来?

  注意观察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并把它记录下来。

  2、幼儿自主尝试制作陀螺,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做好记录。

  3、幼儿转动自己制作的陀螺。

  4、提问:你是怎样做的,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棉签应插在圆形萝卜切片的中心点,陀螺才转的稳)

  三、动手试验,自主探索。

  1、再次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记录、交流。

  怎样做才能让你的陀螺转的更稳?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们动手试验吧!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把棉签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样。

  师:

  辅助性问题:

  (1)圆形萝卜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

  (2)牙签插在萝卜片的中心和插在萝卜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萝卜片上的位置有关系。

  5、玩陀螺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师要提几个问题。

  (1)陀螺转动时,从上方看是什么样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陀螺快速旋转后它的.外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种转的更快,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马上得到验证。

  我们大家一齐带着问题去玩陀螺,老师还在桌子上准备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转一转陀螺,观察一下在什么上面转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准备!玩陀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6、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1)接触面不同,旋转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转的时间更长,更快,更稳。陀螺接触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转动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变化。

  (3)陀螺旋转后,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圆形。

  7、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我们玩过了会转动的陀螺,也知道了关于陀螺的一些知识。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好的)。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支简易的陀螺,并让它转动起来。

  四、转动比赛,发现问题

  问题:怎样转的快,并且转的时间长。用水彩笔在萝卜片边缘上画一个红色圆点,作为记号。

  1、师:大家都选择了形状一样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棉签都插在萝卜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萝卜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水彩笔和彩色纸片,我们给陀螺画上彩色之后,转动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将圆形或圆形变形后进行组合粘贴制作。

  2.发挥想象力,能创造性使用材料制作自己的作品。

  3.培养幼儿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会通过折.剪.画.粘贴等方法将圆形或圆形变形后进行组合制作,想办法解决困难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范例:图画纸,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纸,剪刀,胶棒,棉棒,大小不同的瓶盖。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幼儿观察讨论: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出示范例,这些图画是怎样做成的.?它们是用什么形状的纸粘贴成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示范

  1.范画蘑菇:一个大的半圆做蘑菇伞,几个小圆形做蘑菇上的花斑,圆柱形做蘑菇柄。

  2.结合幼儿讨论,教师取一些不同的圆形,相应的粘贴出果树,公鸡,金鱼等.

  3.尝试圆形的变形方法:

  (1)出示范画,幼儿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弧形,萝卜,小草,花等)

  (2)引导幼儿尝试圆形的变形法

  4.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作品。

  (2)正确使用剪刀,把剪下的废物放在指定的地方,注意桌面地面保持清洁。

  (3)鼓励幼儿设计有独特型的造型粘贴组合成完整的画面。

  三、讲评

  请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教师给予评价并贴于小巧手画廊.

  活动延伸:幼儿根据已掌握的剪贴方法自己独立设计一幅图画并编上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了幼儿好奇好动喜欢探究的心理,让幼儿在自由想象的同时又约束了幼儿的乱想,幼儿想象力丰富,画面完整情节生动,如:七星瓢虫在花朵上晒太阳,喜羊羊在草地上做游戏,小鸟在天上飞,热气球升上了天,小鱼吐泡泡等。幼儿想象力极其丰富,敢于挑战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效果很好!不足之处是少数幼儿动手能力弱,自己操作时有些不知所措,需要老师的不断提示和帮助,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每一幼儿都能在手工活动课上感受到快乐。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并能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

  活动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同伴之间不能争吵、打闹,要懂得相互谦让。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故事内容,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词:独木桥。

  3、能力目标: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的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故事录音,小黑羊、小白羊头饰各一个。长板凳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走小桥桥”进入教室。(一条长板凳)

  师:你们刚才走小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1)幼儿说感觉。

  (2)老师总结。

  2、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谁?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它们两个小伙伴过桥的故事。出示课题《小羊过桥》。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听故事录音,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听后,回答两个问题:

  (1) 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 两只小羊过桥了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会请能力差的幼儿回答,培养他们学故事的兴趣。

  2、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桥中间过不去的课件,让幼儿理解独木桥的窄,只能走一个人。学习词:独木桥。

  4、展示对话课件,让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我会请口语表达力较强的两名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其他幼儿小声地学说。

  5、展示两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课件,让幼儿懂得: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的道理。

  (三)结束部分

  1、玩独木桥游戏,探索怎样过独木桥。

  ⑴ 两人一组尝试过桥。

  ⑵ 你过桥了吗?怎样过桥不掉进河里?

  师:刚刚我们相互谦让就过了独木桥,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方法告诉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让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3、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小朋友,你们想对两只小羊说些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给同伴听。我巡回指导,听听小朋友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小朋友,以后你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教学反思:

  本课是幼儿大班的语言活动课,故事内容是讲两只小羊在过独木桥时,互不相让,然后都掉进河中。这一节课的主要目标的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并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相处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在本堂课中,我先设讲了过桥的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关让幼儿通过过桥理解独木桥的“窄”后面埋下伏笔。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两只小羊的方位,和两只小羊对话争吵的场面,让幼儿能够直观感受故事内容。在一堂课中,幼儿的兴趣都比较浓,后面参加讨论都比较积极。角色表演这些孩子也演得非常有兴趣。总的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孩了年龄较小,个别孩子还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谦让的含义,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做不到与同伴间玩而的时候相互谦让。而且后面自由计论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不知道说什么,我没有更多的去引导,到结束的时候课堂纪律有点混乱。以后一定更加注意在引导方面多下功夫。争取做到更好。由于我是刚从小学转入幼儿行业,所以其他听课的老师说我在上课的时候,语速有点过快,语言也不够亲切,有点生硬,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改正。

大班教案 篇4

  一、说主题选择的依据首先,“下岗”是改革的必然产物,“下岗”的概念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周围的环境中,我们都会经常谈论或是听到“下岗”这一词,受环境的影响,孩子们有时在幼儿园也会谈论“我的下岗了”“我的也下岗了”看着他们谈论时高兴的样子,不在乎的表情我们就应知道,他们只会说,还不能真正理解“下岗”的真实含义,更不会知道下岗对成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不了解成人的心理感受。为了让幼儿理下岗的含义,特别是让幼儿通过活动能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情心与爱心,教师紧抓教育的契机,师生共同建构的学习内容由此产生了。此节教育活动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忧患意识,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次,纲要中提出“”社会情感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幼儿教育从强调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发展到学会关心,只有当人类能关心自己的社会、关心自己的生存空间、关心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而“关心”作为一种情感、技能及行为是需要从小加以培养的,是社会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社会领域的教育是培养“完整儿童”以及使幼儿“学会关心”的重要途径。

  二、说内容的选择:此次教育内容来自于幼儿的周围生活,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让幼儿了解社会、了解周围生活中的人、事所发生的变化与现象,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己了解身边的人,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与生活困苦,调动幼儿充分参与与了解、观察的兴趣,特别是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别人的情绪,学会帮助、关心别人,提升幼儿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活动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占主导作用,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情感不能灌输,不能手把手的教,只能靠不断的体验,形成心理“积淀”而成,因此并不是通过一节教育活动就能调动的。在活动中内容广泛,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在设计时让幼儿从调查身边的人开始,引导幼儿一步步理解“下岗”。

  (一)活动目标的确定

  1、鼓励幼儿大胆参与社会调查,了解人们的现状

  2、学习做调查记录

  3、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下岗”的含义

  4、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别人、理解他人,体验别人的情绪、分担他人的忧愁,培养幼儿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说内容的选择一、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目标:通过幼儿对周围的人进行调查,让幼儿初步知道“下岗”

  二、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验别人的情绪,分担他人的忧愁三、我来帮助他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下岗的含义

  2、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培养幼儿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

  三、说活动过程:

  1、欣赏录象小朋友的妈妈下岗了,他们家的生活怎样了?发生了那些变化?

  2、看录象妈妈下岗再就业----自寻出路当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后来怎样了?现在在干什么?她怎么会有工作的?3、戏“点字公司“小朋友我们知道身边有许多的人下岗了,让我们想一些好点字帮助他们好吗?你有什么好点字,可以把它画下来,我们成立一个点字公司帮助他们吧!

  4、论:我长大怎样才能不下岗?

  四、说学法幼儿的学习是在观察、动手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幼儿亲身感知、观察,形成的情感要比说教坚固

  五、说教法情感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学习内容,要能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情感是联系双边的纽带,教师对幼儿的满腔热爱与爱护,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老师提出的要求易转化成幼儿学习需要的动力。教师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的作用把课进行的有声有色,以带动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学习区分里外。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素材(孩子的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

  2、反映家中房间的图片。

  3、礼品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声音素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咱们平时都能在哪儿听到这些声音呢?——引入家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图片——感受家的舒适,了解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去参观一个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欣赏各个房间图片——感受家的美,了解房间的名称。

  提问: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房间叫什么名字?我们会在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2、第二遍(快速)欣赏图片——感受自己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同,喜欢自己的家。

  教师:你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有和别人的家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家是幸福的家。

  (二)组织幼儿游戏——初步感知物体的里外

  教师:房子的主人为了欢迎我们,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一件礼物,请看这个漂亮的礼品盒,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教师当着幼儿的`面打一礼品盒,请幼儿说说礼品盒里有什么?(好多好多的龙眼)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龙眼在盒子的里面。

  (三)、每个幼儿1个龙眼——初步感知里外的相对性。

  发给每个幼儿1个龙眼,请幼儿触摸感知并说一说龙眼最外面的这层是龙眼的什么,能吃吗?(龙眼皮)

  龙眼皮的里面有什么?请每个幼儿剥开看一看。——感知龙眼皮、肉、核三层的里外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肉和皮、肉和核的里外关系。

  教师小结:果肉和果皮比较时,果肉在里面;果肉和果核比较时,果肉又在外面了。

  小朋友一起品尝龙眼,一起将龙眼皮放在垃圾桶里。

  (四)、完全《操作册》——区分里面和外面

  图中哪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请用红色笔圈出来,哪些小朋友在教室外面,请用绿色笔圈出来。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里面、外面的物品——进一步感知物体的里外及里外的相对性。

  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里面、外面的物品时,请幼儿特别注意感受里外的相对性,如柜子在教室里面,书本又在柜子里面等。

  四、活动延伸

  1、结合体育游戏玩大纸箱的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放在柜子里,并爱惜自己的物品。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品德。

  2、增进彼此间的情谊。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懂得用现代的手段去联系彼此的感情。

  活动准备:

  白纸、彩笔

  活动步骤:

  1、幼儿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好的伙伴。

  2、游戏:猜猜他是谁?

  (1)一个幼儿站在前面展示他的作品。

  (2)其他的小朋友,根据他所画的,猜一猜这是谁?

  (3)这个幼儿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提示大家猜想。(例如:他天

  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他是男孩或是女孩等等)

  3、音乐游戏:找朋友(音乐:P34)

  游戏方法:

  请全体幼儿站在大圆圈里随音乐一起找朋友当音乐停止时每两

  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对小朋友。请幼儿双

  数: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4、制作:K4班通讯树

  (1)每人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头像。

  (2)在头像下面,写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3)将写好的挂在班里的通讯树上。

  活动评价:

  1、此活动充分地让孩子们感受到毕业的离别之情,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去和将要离别的小伙伴保持联系,使他们懂得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

大班教案 篇7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的想象里及歌曲的创编能力

  游戏准备:

  有关的母鸭小鸭、母鸡小鸡、母猪小猪贴画

  游戏玩法

  1、教师弹奏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听旋律拍手,观看"母鸭带小鸭"的贴画,听赏歌曲理解歌曲,并能跟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那些动物妈妈带着孩子来了。如"噜噜噜,噜噜噜,走来走去(睡来睡去)真快乐,这是母猪带小猪。"当孩子提出一种动物,就集中遍唱,并出示贴画。可将母鸭小鸭贴中间,编唱的动物贴周围,看的好看,唱着有趣。

  3、待编唱歌曲熟练后,教师也可以在复习活动中,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游戏规则:

  能将动物的.叫声与动作编进歌曲中。

  教学反思

  根据中班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节奏明快,内容简单,便于孩子掌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兴趣非常浓厚。回顾刚才我组织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动画激励的方法,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更专心地倾听,幼儿唱完一遍时,我邀请一两个唱得好的幼儿来到老师的身边一起唱,还鼓励其他幼儿看谁能和她们唱得一样好听,老师也请他上来和老师一起唱。这样反复几遍后,幼儿已经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我先请幼儿自主表现,然后请能干的幼儿把动作教给其他幼儿。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不局限于向老师学,更多的是自己大胆想象,向同伴学习,师作为参与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炼出规范、创新的动作,帮助幼儿更好表现。

  最后利用“角色游戏”来巩固歌曲,提升技能。学唱歌曲。创编动作环节结束后,教学课堂进行到了松懈阶段,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游离活动。这时候,我设计了有趣的《母鸭带小鸭》游戏,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巩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没能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意,尽量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了解12月份中哪种鱼最多,味道最鲜美。

  2、 课题组教师向海边渔民和民间老艺人了解渔歌的由来和歌唱特点。

  3、物质准备:鱼的图片 海螺 双响筒 渔网 自制的海螺木鱼 贝壳响板贝壳串铃 磁带 录音机 教室外墙大海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 律动 :幼儿学小鱼游进入活动室。

  师:“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鱼的世界,让我们学小鱼游起来吧。”

  二、呼吸训练:学小鱼吹泡泡

  师:“哇!鱼的世界真奇妙,有各种各样的鱼。瞧,还有鱼儿在吐泡泡。”

  (教师提示从小鱼到大鱼的顺序让幼儿作相应的呼吸训练。)

  三、练声—拉网号子

  1、引导幼儿倾听螺声(一长三短),

  师:“讨海回来了!大家来扛鱼啊!”(闽南语)

  2、教师当拉网的头人和幼儿拉起纤绳,以对唱的形式唱拉网号子:

  师:“6-----↗↘‖(闽南语)

  嘿......

  师:今日好天气呀! ︳6 5 3 ︳ 6 0 ︳

  幼:嘿 呦呵 嘿

  捉来很多鱼呀! ︳6 5 3 ︳ 2 0 ︳

  嘿 呦呵 嗨

  吃鱼按时令呀! ︳1 1 2 ︳ 3 0 ︳

  嗨 呦呵 嘿

  会晓最聪明呀! ︳3 3 1 7 ︳6 0 ︳

  嘿嘿 呦呵 嗨

  四、幼儿了解东山渔歌的由来,并初步熟悉歌曲。

  1、请幼儿从渔网中把鱼类和海产品找出来,按哪一月份哪种鱼最多最好吃的顺序张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丰收了,捕到了这么多鱼,看一看捕些什么鱼,请一些小朋友把它们拿出来,看看这些鱼是哪月份最多最好吃的,把它们贴在它们的月份下面。

  2、教师讲解十二月渔歌的由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师:“我们东山是一个海产品十分丰富的地方,我们东山有很多人以捕鱼为生,渔民伯伯们经过长期的捕捞生活,最后发现原来大海里的这些鱼藏着一个很有趣的秘密,你们都知道,一年当中有十二个月份,在每个月份里都有一种鱼或海产品既多又好吃,于是他们就把这个秘密编成一首好听的《东山渔歌》,不断的传唱,让更多的人了解海里的秘密。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鱼的图片和序号,教师清唱歌曲。

  提问:刚才我唱的这首《东山渔歌》跟以前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五、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引导幼儿分句学唱。

  提问:你们跟唱这首歌的时候,你最想学歌曲中的哪一句?

  3、幼儿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师:你觉得哪一句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你?

  师:我们来试看看,你们唱得对不对。

  4、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演唱。

  5、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海螺、贝壳等打击乐器,指导幼儿为歌曲配上伴奏。

  师:刚才老师在唱《东山渔歌》的时候用双响筒伴奏,你们觉得听起来怎样?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伴奏使它更好听?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乐器,我们边唱边拍试看看能不能使这首歌曲更好听。我们先用小手试一下,比如第一句你会怎么拍间奏呢?(幼儿徒手排一次了解两种节奏型,再配上乐器演奏)

  6、师生一起配上乐器完整演唱。

  六、游戏:捕鱼

  1、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当渔民,幼儿戴上胸卡自由扮演鱼的种类,第一遍音乐时,当唱到该月份的鱼时,扮演鱼的幼儿就要自觉游进“海里”。当“捕鱼”的音乐开始后,“渔民”拿着渔网进行捕鱼,被捕到的“鱼”要退出游戏。

  2、师生交换胸卡共同游戏。

  七、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了用东山方言唱的好听的东山渔歌,东山还有美丽的大海,还有这么多好吃的`鱼,好玩的贝壳,这些都是东山的特色,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家乡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

  东山岛是福建省著名旅游风景区,拥有众多美丽迷人的热带海湾,沐海水、玩海沙、吹海风、尝海鲜、观渔火……东山岛优美的海湾成了人们避暑度夏的“天堂”。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一日三餐几乎都离不开鱼,但是天天享受着美味的他们却不太了解东山一年四季鱼的特点,更别提相关的传统民谣了。在园本课程研究《蝶岛乡土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中,我们挖掘了许多极具乡土特色的课程资源,《东山渔歌》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民谣。它来源于海边渔民的实际生活体验,再由民间艺人结合东山歌册和潮剧的曲风特点,谱上曲调,就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它不仅句式押韵琅琅上口,而且包含了地域的知识特点。在课题的推广中,我们发现有关家乡的民谣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歌唱活动——《东山渔歌》,旨在通过歌唱活动,巩固幼儿对东山一年四季鱼的认识,激发幼儿承唱具有传统特色的东山歌谣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让幼儿能从直观的歌曲中了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作为活动的难点。

  二、活动准备:

  1、《文具恰恰恰》的歌曲磁带、录音机。

  2、自制图画一幅(采用拟人化得手法画出各种文具,有微笑的细长铅笔,笔头下写出字,橡皮在擦掉错字,尺子画出直线,转笔刀正在削铅笔,挂着一串铅笔屑,四方的铅笔盒。)

  三、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小朋友都经常使用的文具是什么?你们都知道他们的用途是什么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轻松自然的过渡到教学活动中。

  ㈡、播放歌曲《文具恰恰恰》,请幼儿欣赏歌曲。

  幼儿在很好的表达自己对文具的了解之后,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现把幼儿的情绪带动了,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本次活动更好的衔接。

  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看图画,听老师慢唱歌曲,并记住歌词内容。

  直观法的运用,让幼儿能更清晰的了解图画所带来的魅力,因为这个年龄段得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从幼儿认识事物求了解物体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㈣、采用整体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以这样的姿态面向幼儿,使幼儿能够善于观察老师在教授歌曲时的表情,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并鼓励幼儿尝试跟着音乐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养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㈤、幼儿之间相互扮演“小老师”学习歌曲

  让幼儿做幼儿的“小老师”,让个别唱的正确的幼儿师范唱,让其他幼儿跟学,这样不仅让示范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能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的欲望,形成互动效应。

  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学跳双圈集体舞

  加入歌曲的烘托,夹杂自我创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处,及时引导幼儿做好衔接动作,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㈦、活动延伸:

  让家长带孩子选购部分文具,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平衡能力。改善运动过程中方位感知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数12人,20木质小椅子。 眼罩人手一个(教师自带)

  师引:孩子们今天的活动中有一些是不用眼睛的,必须依靠触觉和自己的思考和感知觉移动, 同时借助小伙伴的互相的帮助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接下来我们依次完成一些有趣的练习,(全体幼儿排成四路纵队戴上眼罩后将其推至额头)

  一、听觉和肢体的配合

  全体幼儿站立于凳上,戴上眼罩后完成向前后左右的看齐动作

  A、和教师相同的看齐

  B、和教师相反的看齐

  C、自己向二个方向的看齐

  D、和教师向二个方向相反的看齐动作

  要点:在很短和有限的反应时间内,用自己的.思考加以正确动作展现

  二、脚掌的探索

  A、幼儿不带眼罩,依次走过凳子

  B、教师适度提示幼儿,两两合作,一人戴眼罩一人不戴眼罩,行走时戴上的眼罩不能掀开。只能用脚的触觉感知凳面的延伸,依次通过直线道路

  C、教师:教师:现在让我们尝试一下“之”型的道路,全体幼儿戴上眼罩依次行走

  D、从现在开始道路有空隙了 ,走时要注意别摔倒了自己,全体幼儿戴上眼罩依次行走过有间隔凳子。在走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交错的地方,不能急躁

  要点: 用脚触觉感知地面变化及时调整步态、行走方向。

  教师:接下来我们分成2组、一组戴眼罩,一组不戴眼罩小朋友两两组合;互相配合完成以下练习

  两两组合在场地里自由行走不碰撞

  B、两两组合在场地里避开障碍行走不碰撞

  C、依次排成一路纵队绕场数周(注意角色互换)

  要点:感受同伴间彼此的信任感建立初步责任感。体验成功

  三、放松练习:全体幼儿经由教师拥抱拍打放松后和教师道别后回班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08

大班教案01-08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0

大班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