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乖凭职痒淘辟勃;会写性格等13个生字;积累无忧无虑、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抓痒、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稿纸、踩印、梅花、跌倒、撞疼、开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找出作者喜欢猫的文句与他人交流。
4、会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造句。
5、能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课前发动学生带来自己家饲养的宠物或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照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插图揭题
1、课前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贴在班级的墙上,临时布置一个小小动物角。
2、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吗?(师挂上课文插图)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吧!
师板书课题:
猫
3、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猫,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猫,它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请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请标注记号。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互抽字卡,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3、出示填空题:
这是一只_________的猫,我是从_________看出来的。
⑴ 学生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上述填空题。
⑵ 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尔后全班交流。
(预设:若学生回答既古怪又可爱的猫,师此时应进一步启发: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若学生认为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猫,师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势利导,追问学生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读古怪,体会情感
1、细读第一自然段:
尝试用既又,既又的句式来归纳猫的古怪表现。
2、出示两个句子,深入理解,体会猫的古怪特点: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⑴ 用自己的话说说任凭屏息凝视非不可的意思。
(建议:屏息凝视用表演的方式来突破。)
⑵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⑶ 用任凭也非不可口头造句。
3、用个别读、师问生答式、赛读、齐读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之处?
⑴ 生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⑵ 理解丰富多腔与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协同表演的方式加以理解。)
⑶ 出示: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① 让学生把无论也与任凭也换词,问:
能否把二者对调?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② 用无论也练习口头说话。
③ 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A、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段中的:号有什么作用?冒号前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B、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说具体。
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A、师范读,问: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猫的古怪了吗?
B、生齐读,营造师生赛读的氛围。
四、小结课堂,鼓动背诵
1、师: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的古怪之猫,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
五、布置作业
1、熟记并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选做:
尝试用简笔画把这只猫的古怪样画下来,并用简单的文句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诵课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听写本课的部分词语。
二、学习末段,体会可爱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评议:
小猫的可爱,你感受到了吗?
2、挑战前面朗读的这位学生,学生再评议,尔后全班齐读。
3、比较并积累词语:
⑴ 谁能说出与生气勃勃相似的词语呢?
(生机蓬勃、生机勃勃)
⑵ 这些词语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建议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较。)
三、回读课文,感悟喜爱
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自己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的,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全文,用笔描画。
3、指名学生交流。
4、师生共同朗读学生交流的文句。
四、阅读链接,学习写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提供的阅读链接。
2、与课文相联系,说说课后选编的两只猫与老舍笔下的这只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师小结:
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⑵ 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细描。
五、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评析】
这份教学设计重在凸显以下特色: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
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
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语文教案-劝 学。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把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写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自理的能力。
3.学生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教学过程:
一、从孩子的切身体验入手,导入课文
1.问:长大了好不好?长大的感觉怎么样?
课上,老师让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共同来感受长大的感觉。
2.适时引出:有一位小姑娘却不愿长大,我们一起去认识她,好吗?板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阅读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内涵
指导学生读课文(可以出声读,也可以默读),边读边想:小姑娘不愿长大的原因?(让学生从书中找一找)。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把和妈妈说话时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1.先让两个朗读能力强的进行示范,再同桌两人分角色读。
2.在班里读,把小姑娘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3.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办呢?
生1:这次不去,一定让妈妈别的.时间领我去。
生2:哭着非得去。
生3:不理妈妈了,非得领我去才行。
生4:不去没关系。
4.读读书中小姑娘的话,你的感受如何?(很多学生都表明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知道该怎么做)
小结:小姑娘对妈妈的做法和我们许多同学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妈妈爸爸为了全家而忙碌,我们自己更要体谅他们,不再让他们操心,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投影仪显示:小姑娘做了什么?帮助妈妈做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并认真读一读,把重点词语、句子画下来,认真体会。
1.在小组里讨论,你从小姑娘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2.在班内集中谈感受。
生1:小姑娘和我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2:第8自然段小姑娘和妈妈的对话,我很感动。这点我做的不好,以后我应向她学习。我想把这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开始读,因为联系自己的生活,语气读得很好)
生3:我觉得10?11自然段母女之间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她才那么小,就知道关心妈妈,照顾妈妈。我想让女生和我一起读她们之间的对话。(语气读得很好)
生4:书上写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能洗碗、洗衣服、晒衣服、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这么多件事她都干,我真是太佩服她了,我读这些句子时要带着佩服的语气来读。(读)
生5:我从小姑娘做的那么多工作中知道了词语怎么搭配。
生6:我想给大家读9―11自然段(读),小姑娘和我差不多大,她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过去这些事情我都让妈妈帮我做,并且我也不关心妈妈,以后,我应该向她学习,争取让人们也夸奖我!
生7:读了课文,我觉得懂事了才算真正的长大!
3.小结:大家的体会很透彻,小姑娘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她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关心别人、照顾别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板书: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真正的长大
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4.让学生观看动画片,《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再来体会一下课文。
四、联系学生生活,拓宽延伸学生思维,畅谈收获
1.人们对小姑娘有什么评价?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自己会做哪些事,会帮别人做哪些事,让学生谈谈做这些事的想法。
3.教师应适时地表扬那些独立性强,懂得关心照顾别人的学生,鼓励每个学生都尽自己力量使家庭、班级变得更好,让学生懂得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五、识字、写字,渗透学法
1.认读的生字。(课件出示)
①用猜字游戏,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②在课文中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学会的生字。
①认读。
②掌握字形,了解字义。(注意让学生认识卧、养、虚)
③规范书写田字格的字。
六、课外延伸,思想认识再次升华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能手”、“凄惨”、“大吃一惊”、“惊弓之鸟”4个词语。
2、学会成语故事的学习方法,会笼统出寓意。
3、掌握角色的神情心态来朗读对话。
4、了解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一、字与词
1、字形与字音:
多音字“更”的两种读音,会组词;赢与羸的字形区别。崩与嘣的字形区别,会形近字组词。
2、词义与运用:
能手:对某项工作、事情、运动特别熟练,表示出很高才干的人。
俺们周围有很多能手,写一写:
(纺织)能手 (钓鱼)能手 (学习)能手 (写字)能手……
凄惨: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学会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区别与悲痛的不同。也可用生活举例的方式运用词语。
如:凄惨的(境遇) 凄惨的(处境) 凄惨的(下场)……
大吃一惊:用朗读来解读词义。想象魏王说话的神态、动作来做个小练笔。同时深刻理解词语意思。
惊弓之鸟:字面意思,被弓弦响惊吓的鸟。
比喻义:受过惊吓,吃过亏,后来遇到同样的`情境,就会惊恐不安的人。可以在课文阅读中笼统词语的寓意。
二、句段
1、朗读对话的复习:
更羸与大王的对话,可以在小组里讨论朗读的语气,作为第一单元知识的回顾。文中注上表示语气的词。标出说明人物神态的词语。
⑴ 更羸很有掌握地说:“大王,俺不用箭,只要来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从“只要……就”,看出更羸对射雁信心十足。
⑵ 魏王惊讶地说:“是吗?”从信不过自身的耳朵,看出。
⑶ 更羸说:“俺可以试一下”虽然比较有掌握,但更羸说“可以试试”证明他还是比较谦虚的。
小结:在文中圈出重要的词语,在文中注上自身的读书所得,这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2、体会短句的作用:
更羸射雁的描写,要体会短句的作用。这个语段,用“拿、拉、听、飞、拍、掉”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更羸动作的娴熟快捷,大雁的惊恐。抓住“忙往上飞、直掉”来体会。朗读练习重音及停顿。
3、了解根据现象推断实质的思维方式:
⑴ 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就射下大雁?
学习第8自然段。
更羸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得声音很凄惨,分析大雁是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推想出大雁一听到弦响,肯定会因害怕而掉下来。可用填空协助展示思维过程: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受到箭伤。
大雁叫得惨,是因为孤单失群。
大雁掉下来,是因为心里害怕,使劲往上飞,伤口裂开。
小结:更羸是通过观察现象:一只大雁边飞边鸣;分析原因:受过箭伤;进而推想结果:不用箭也能射下雁。
⑵ 笼统寓意:
大雁被射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它受过伤,对弦响十分害怕,所以才被射下来。概括出“惊弓之鸟”的寓意。
4、用“不是……是”、“只要……就”、“一……就”写话。程度好的同学可以用两对关联词写一段话。
三、篇的练习
1、按原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2、拓展阅读:
一则成语故事。例:刻舟求剑 会讲故事、笼统意义
3、写观察日记。
4、运用这种推理方法。说明句子的合理性:
锲而不舍,肯定收获匪浅。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技能: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本次的习作。
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眷恋之请。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级的小学生活,再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激起学生心中对老师的情感。
对策:用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表现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审题
1、小学六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举行了一次“话别老师”的活动。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重温了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给老师写过一封信吧!
2、明确写作的内容。
写信的对象——小学阶段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写信的内容——要说真心话,把最难忘、最感动的情景再现出来,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二、开拓思路,知道选材
1、看到文题,首先我们要想心里对谁说呢?再认真思考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有哪里让你感动的事呢?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修改:交流指导时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围绕所选老师的长处、特点写,不可面面俱到;围绕这位老师机给予学生的帮助、教诲、关爱进行交流;围绕师生之间的情谊,表现对分别的不舍之情。
4、教师点拨:写信要有个明确的中心,要在信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指导书面表达
1、撰写习作草稿。
2、交流、评改习作,评改要点如下;
(1)书信的格式要正确(要有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2)要有具体的情景。
修改:要把内心的话说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3、自由修改习作,教师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习作7给老师的一封信
书信格式要正确
要有具体的情景
要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篇6
一、导入新课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
(一)小组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1、 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3、 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4、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二)通过班级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1、第一节写的是: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这些景物构成的景象: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第二节写的是:天河──海雾──鲛人──流珠。给人的感觉是——空灵、美丽。突出了夜晚的“静”。
2、第一小节是写景(实写),第二小节是想像(虚写)。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3、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A、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
B、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nu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马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个性鲜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经典)语文教案08-12
语文教案03-17
语文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