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2 08:51:0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常用【7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目标

  1.识记

  A.关于《彷徨》

  B.烟霭等词语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复习)

  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5.三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我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

  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卫家山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5.见板书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五.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情节内容 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叙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一

  参考角度:A、没有名字B、小十岁的丈夫C、工钱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1〉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C.四叔与我见面的情景表现什么?大骂新党,S在书房里表现什么,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

  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尽管封建制度已S终正Q)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A、在结构上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B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的软弱性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祝福》知困录

  在执教《祝福》一文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一些地方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困惑,并通过思索,对这些困惑产生了一些想法,兹录如下。

  一、鲁四老爷为什么偏偏要骂康有为?

  当我来到鲁四老爷家后,一见面是寒喧,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这一段叙述,描写了鲁四老爷的伪善与反动,这种大而化之的理解未尝不可,但它可能掩盖了鲁迅先生的另一层深意。

  《祝福》写于1924年,故事的背景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农村风景依旧(人教社《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必修)教学参考书》)。按理说,鲁四老爷大骂其新党骂的应该是孙中山,那么为什么鲁四老爷不骂孙中山,偏骂康有为呢?这里鲁迅先生是否另含深意?特别是在康有为之前还加了一个还是,更值得深思。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翻阅了不少资料,但在所有能查阅到的资料中并未查到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论述。经过思考,笔者认为,鲁迅先生的他骂的还是康有为确实另有深意。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本来对辛亥革命抱有满腔热情的鲁迅先生困惑了,彷徨了,甚而至于沉默了,当他在别人的启发与感召下,拿起笔来作小说,进行呐喊时(见鲁迅先生《呐喊》自序),他用他力重干钧的笔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形象化的总结,这些总结有小说,也有杂文,其中就有《祝福》,所以《祝福》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揭露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并未触及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和封建礼教,尤其农村更是如此。鲁四老爷骂的还是康有为的深意正在于此。

  深意一在于,鲁四老爷骂新党不骂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而骂康有为,说明鲁四不知道如今领导革命的是孙中山,倘若他知道是孙中山,反动透顶的鲁四肯定要骂孙中山的,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领导人是谁,一般人都不知道,可见革命之局限性。

  深意二在于,鲁四是鲁镇的头面人物,且是一个教书的老监生,他都不知道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那就更不要说普通的百姓了,作为把目标定位在大清的天下是咱们大家的(夏瑜语)的辛亥革命,普通百姓连革命的领导人是谁都不知道,革命能不失败吗?

  深意三在于,康有为是一位改良主义者,后来成了保皇党,也就是成了辛亥革命的反对派,如此的人物,鲁四老爷尚且骂,那更不要说要革皇帝命的孙中山了,可见鲁四老爷之反动的程度。

  二、鲁镇人的看戏心态

  在鲁镇人(包括祥林嫂的同路人)看来,祥林嫂最大的罪过是她是一个回头人(卫老婆子语),尽管她为反抗回头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说她第一次来鲁镇,大家还允许她做稳奴隶的话,那么她第二次来鲁镇,她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鲁迅语)。

  她第二次到鲁镇后,鲁镇人先是音调和先前不同,笑容总是冷冷的,可是当她的狼吃阿毛的'故事传开去,鲁镇人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男人们,女人们,甚至连不大出门的老女人也特意寻来,在陪出早巳停在眼角上的眼泪之后,才满足的去了,但好景不长,她的悲惨的故事成了鲁镇人的渣滓,她又一次地落人了又冷又尖的冰窟里。

  可是,自从和柳妈谈了天后,鲁镇人又发现了新趣味,这一次专在她额上的伤疤了。

  二次来鲁镇的祥林嫂,因再嫁的原因,成了鲁镇人的口香糖,当狼吃阿毛这一片被鲁镇人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无味道之后,就被呸的一口吐在地上,踩在脚下了,然后换上额上的伤疤这一片,重新咀嚼与赏鉴。

  那么如何来描述鲁迅笔下鲁镇人的这种阴暗、残酷的心态呢?笔者给它一个名称看戏心态。

  看戏心态的实质可以这样描述:看者想在他平淡而平庸的生活中,从被看者的身上寻找一些刺激,想在他自己乏味的生活中增添一些佐料,这一切的快乐都是构建在被看者的痛苦之上的。

  鲁镇人的生活太平淡了,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大变化,单是老了些;鲁镇人的生活太乏味了,他们一年到头的日子没有任何变化,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所以鲁镇永远是过新年,旧新年与新新年之间的日子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他们要寻求刺激,寻求乐子,寻求佐料,可恶的是他们的刺激、乐子、佐料全都是构建在祥林嫂钻心的痛苦之上的。

  多么残酷的鲁镇人,多么可恶的阴暗心理,多么丑陋的看戏心态。

  这种看戏心态能不能用看客心态来替代呢?这是不能的。鲁迅先生多次描写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药》)的看客心态,其特征是精神麻木、爱看热闹。这种特征与看戏心态的特征是大相径庭的,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取代。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给一个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本单元学过的新字,在组成词语这样的练习,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同时渗透一种学习生字的方法。

  2、通过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使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3、通过为句子中的“深”选择恰当的解释,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据词定义的能力。

  4、排列错乱句子的练习,训练学生读懂一段话,并且知道按照先后顺序这段话应该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懂得说话要通顺连贯。

  5、通过阅读短文的练习,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6、通过这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使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认识到平时应该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本次的习作,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空白的第2幅图的图意补充完整,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培养学生看图写话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据词定义的能力,以及阅读训练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给一个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本单元学过的新字,在组成词语这样的练习,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同时渗透一种学习生字的方法。

  2、通过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使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3、通过为句子中的“深”选择恰当的解释,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据词定义的能力。

  4、通过阅读短文的练习,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渗透学习生字的方法,提高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据词定义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给字加上一部分变成本单元学过的新字。

  1、读一读这些字。

  2、思考,看看本单元都学过哪些和这些字相近的字。

  3、独立完成。

  二、选词填空。

  1、出示:希望 愿望 盼望 问:这三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区分用法。)

  2、指名读句子,口头填空。说明理由。

  3、独立完成。

  4、根据此法,分辨乖巧和灵巧,并进行填空。

  三、给下面句子中的“深”选择恰当的解释。

  1、指名读“深”在字典中的解释。

  2、根据词义,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四、排列错乱的句子。

  1、自由读一读短文,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那么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么?

  3、那么你能不能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一下。

  4、独立完成。

  5、集体订正。

  五、作业:在课堂练习本上抄写本单元的字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 )( )( ),把小鱼( )( )( )( )。他想,到了秋天,( )( )( )收到( )( )( )( )。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农民种( ),收到( )。农民种( ),收到( )。小猫种( ),收不到(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①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④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⑴ 按要求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⑶ 深入理解感悟: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让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母亲── “冷漠”处理 尽责的“爱”

  儿子── 独自看病 “路线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领略《牧童》一诗的意境,欣赏《舟过安仁》的童趣。

  2、会流利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且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扩写古诗。

  3、感受童年的绚烂与快乐。

  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1、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

  2、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忙什么呢?

  3、质疑引入,学习新课。

  二、学习《牧童》,领悟诗意

  1、初读古诗,了解内容

  ①指名读一读吕岩即吕洞宾的诗,指出易错字“蓑(suō)”的读音与写法。

  ②再读古诗,你能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填一填、说一说吗?

  在一个()的地方,耳边似乎回荡着()。当()的时候,一个牧童到外面()了。

  ③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的牧童呢?为什么?从哪句诗哪个字最能领略他的'悠闲与惬意?

  2、品读古诗,走进诗境

  围绕“卧”,品味“卧”。

  ①卧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六七里”:虚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广阔,一望无边。

  “铺”:结合诗句理解扩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

  看到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在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听一听,你听到了()的笛声?(悠扬的、时断时续的、远处飘来的、忽隐忽现的)

  理解“三四声”:虚指,形容笛声时断时续。

  这笛声是谁逗弄出来的呢?你能猜出来吗?

  ②卧在一个怎样的时候?

  黄昏后: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夜空……

  归来:牛羊入圈,该空闲了,无忧无虑了。

  饱饭: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

  ③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里诗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呢!读读诗,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盏灯,看;

  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气,呵!闻到了;

  是我的被子,我还有好多被呢!有有;

  是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我喜欢的小夜曲,你听,有,有,有,还有,它们都在为我唱歌呢!

  ④轻轻地读一读诗歌。

  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此时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着了,梦里又会梦见什么呢?

  是呀,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的牧童?

  3、吟诵诗歌,领略意境

  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指名读诗。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过渡下文。

  此时此刻,牧童虽然没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风明月的草坡上照样怡然自得,让人羡慕。他享受到了只属于他独自一人的恬静与快乐。如果两个小孩子在一起,那情况又会怎样?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感情朗读1~5自然段。总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4.小男孩让高尔基干什么,高尔基就干什么。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摆弄”,指小男孩调整相机,解决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作准备;也可以理解为“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停当”,是指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准备,全部做完做好。“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体会到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费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也可以体会出孩子的认真,对高尔基的无比敬爱之情。(齐读这句话)

  (2)理解词语:“吩咐”、“侧过脸”,体会到高尔基积极配合。

  (3)指导朗读6、7自然段。

  ①学生练读。

  ②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突然,在这里又一次出现,意思是说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与前文的“突然”进行区别。

  (3)用“突然”说话。

  6.朗读“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有很多胶卷。”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热爱,以及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8.“请转告他,我(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 ),就( )让他( )。”

  (1)学生填空。

  (2)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解、看法。

  (3)教师小结: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真令人钦佩!

  (4)齐读这句话。

  9.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充足的理由根据,说“小男孩会不会再来”。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杂( )

  2.组词

  贴( ) 秘( ) 胶( )

  粘( ) 密( ) 校( )

  3.理解词语

  吩咐:

  打量:

  摆弄: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启发谈话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知道高尔基的作品。

  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自学探讨,朗读课文,师生互动理解问句,使学生明确重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热爱,理解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盼望小摄影师再来和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探究活动

  1、以“小男孩会不会再来”为线索,练习续写。

  2、可以借阅或购买高尔基发表的一些作品静下心来读一读。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教案(精选)10-03

【经典】语文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