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梳子的外形,初步感知汉字“梳子”,使幼儿正确地认识汉字笔划“︱”。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从上往下连点描画“︱”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前书写活动的认识。
3﹑教幼儿学会正确的握笔,逐步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
长毛绒玩具狗一只,梳子一把,幼儿描画练习纸人手一张,彩笔人手一支,幼儿已认识的汉字卡片若干张,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利用故事“送你一把梳子”,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想像出送一把梳子给长毛狗的好主意。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想)出示长毛狗。“瞧!它是谁?”(狗)“这只狗身上的毛长长的,我们叫它长毛狗好不好?”
“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这只长毛狗的故事。”
有一天,长毛狗去河边散步,一路上看见小河里的水哗啦哗啦地响,河里地小鱼跳出水,对它说:“你好!你好!长毛狗。”长毛狗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我一定长得很漂亮,小鱼才会跟我打招呼!”于是,它走到小河边,对着河水照了照:“呀!这水中的影子是我吗?乱糟糟的头发像稻草一样。”高兴的'小脸蛋不见了,长毛狗露出很生气的样子。怎么办?怎么办?
“小朋友,你们帮它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长毛狗的头发变个样呢?”(送它一把梳子)
“小朋友真聪明!知道送一把梳子给它梳一梳,它的头发就不会乱糟糟的了。”
教师出示梳子。提问:“这是什么?”。(梳子)出示汉字“梳子”。(幼儿学习新词:梳子)
“那么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梳子的什么?”(把)
“这是梳子的什么?”(齿)
“梳子有把和齿,它的齿是怎样的呢?”(是一根一根的,直直地排列着,很整齐,)
二﹑与幼儿一起阅读﹑讨论“︱”,知道竖的名称,了解其特点,扩展幼儿的想像。
1﹑“它的齿就像这个符号。”(出示“︱”)“这是什么符号呢?老师告诉小朋友,这是汉字笔划‘竖’。”
2﹑“这个‘竖’它像什么呢?小朋友找找看它像我们教室里的什么?平时我们在家里还看见什么东西像这个‘竖’呢?”(筷子﹑牙签﹑铅笔﹑面条﹑吸管……)幼儿讨论交流。
3﹑“请大家仔细看看,竖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下,使幼儿知道竖是从上往下的一条直线。
三、围绕阅读重点活动。
组织找找竖线在哪里的活动。出示已认识的汉字请幼儿认读。(大、小、上、中、下、人、口、手)请幼儿仔细看一看,找出哪些字里面有笔划“︱”,让幼儿交流讨论,并说出来。
四、归纳阅读内容。
“小朋友讲得真好!长毛狗看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这么会动脑筋,也为小朋友高兴呢!可是长毛狗的头发到现在还是乱糟糟的呀!”(教师拿出真梳子)
“谁愿意来帮它梳一梳呢?”(请一幼儿上来为长毛狗梳头发)
“你们看,现在长毛狗漂亮了吧!长毛狗啊每天都会和很多好朋友在一起玩,它想让它的朋友们也变成漂漂亮亮的,所以想请我们小朋友每人帮它做一把梳子,它好带回家送给它的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它这个忙?”(愿意)
“可是它有个要求:漂亮的梳子它才要,不漂亮的它可不要。”
1、出示梳子画面,这梳子怎么做呢?
利用投影仪,教师示范从上往下地连点添画梳子的齿,进行竖线描画练习。“梳子的齿是直直的,而且很整齐的排列这,所有小朋友画的时候也要画成直直的,也要让它们排得很整齐好不好?”
2、幼儿人手一张描画练习,让幼儿进行画竖线做梳子送给长毛狗的活动。
3、教师讲评。
长毛狗收到这么多漂亮的梳子,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们送给我这么多梳子,我的朋友们一定非常高兴,谢谢小(1)班的小朋友,谢谢!再见啦!”“再见!长毛狗!欢迎你下次再来玩!”
【活动反思】
整节课以幼儿感学趣的长毛狗贯穿始终,较有趣味性,所以幼儿比较投入。基本完成了活动目标。但是,由于幼儿小,知识面还较狭宰,所以当问到家里有什么东西像竖线时,幼儿回答还不够踊跃。看来以后还应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故事《森林里的饼屋》以童话的口吻,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所熟悉与喜爱的动物形象,采用反复的手法给孩子们讲述了小猫分别给小老鼠、小绵羊、大象制作不同造型的饼干的故事,情节清楚,对话简单。小班幼儿词汇贫乏,说话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不会合理使用文明、礼貌的话进行交流。而这个故事中反复的情节、简单的对话为幼儿提供了学习说话的机会,因此,我觉得它非常适合在小班开展。
【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语言领域“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预设的目标有: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小猫做饼的过程。
能力目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乐意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情感目标:在体验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础上,体验分享、共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饼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学习小猫做饼动作的语言。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森林里的饼屋》,你知道饼屋是卖什么的吗?那这家森林里饼屋是谁开的呢?
2、“那小猫是怎么做饼的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演示,丰富幼儿词汇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幼儿学做饼。
3、师:小猫学会做饼了,它真想让所有的朋友们都来尝尝它做的饼呀,于是它就在森林里开了这家饼屋,那今天谁会来小猫的“讲屋”呢?
二、结合课件了解小猫为动物朋友做饼的情节。
(一)为小老鼠做薄饼。
1、听声音示“吱吱、吱吱”
师:谁来了?老师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高矮。小老鼠好想吃饼干啊,说:小猫,你好,我们想要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2、师:小老鼠是怎么对小猫说的?谁能来学一学?
3、小猫会帮小老鼠做吗?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二)为小绵羊做薄饼。
1、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会来呢?原来小绵羊闻到了香香的味道跑来了(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前后),小绵羊们也想吃饼干,可是它们不知道怎样跟小猫说,谁能帮帮小绵羊的忙?
2、幼儿学说:小猫你好,我们想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3、“小朋友学会做饼了吗?我们赶紧来帮小猫一起做吧。”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边念句子边做动作“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
4、提问:小猫帮小绵羊做了什么样子的薄饼昵?课件展示小绵羊薄饼。
(三)为大象做薄饼。
1、课件展示部分遮挡的大象,“看,是谁来了?”“对呀,是大象来了,它也想吃香香的软软的薄饼,谁来帮他告诉小猫?”再次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2、“大象的薄饼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猫吧!”全体幼儿一起练习。
3、出示课件,薄饼做好了,这回你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薄饼了吗?
(四)总结。
师:今天有哪些小动物来买饼干的?小猫给它们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师: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饼干,瞧,它们吃的多开心呀!
三、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运用对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想跟小猫一样开饼屋做饼干。我们也去买好吗?提问“我们到了老师的饼屋,见了老师该说什么呢?”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游戏活动,并赠送各式形状饼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老师为我们做饼干呀非常的辛苦,我们该对它说什么?我们小朋友也都学会做饼干,那我们一起来做饼干送给后面的老师吧!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3-13-2)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二、展开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习:比较长短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活动自然结束)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
3、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难点:了解救生圈的作用
活动流程:导入―完整欣赏故事―经验迁移
活动准备:ppt,小狗、公鸡、小鱼图片、背景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救生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t:这是什么?救生圈有什么大本领?
小结:救生圈可以帮助不会游泳的人游泳。
二、感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t:今天,我们一起来讲一个有关救生圈的`故事。请你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告诉我们,好吗?
图一提问:谁来了?小猫去干什么?
图二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刚刚看了两幅图,我们知道了,小猫去河边钓鱼,它发现了一个救生圈。
图三提问:小猫看见了谁?它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会怎么回答? 想想青蛙会怎么游给小猫看?请你学一学。
小结:小猫问小青蛙:“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青蛙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说完,小青蛙“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河里。
图四提问:小猫又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乌龟又会怎么回答?
小结:小猫问小乌龟:“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乌龟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
图五提问:小猫又碰到了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小结:小猫问小鸭:“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鸭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
图六提问:这到底是谁的呢?看看谁来了?它怎么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小结:小鸡着急得赶来了,小猫问:“小鸡,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鸡说:“是的,谢谢你,这是我丢的。”
图七提问:小鸡在干什么?小鸡怎么会游泳的?
小结:戴上救生圈,小鸡也会游泳啦!
总结:你们看着图片讲的故事真好听呀!我们把这些图片连起来,再来听听这个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谁的救生圈》
二、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现在,你知道这个救生圈是谁的了吗?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谁是会游泳的?谁需要救生圈?
三、迁移新的知识经验
1、t:除了小鸡,还有谁也需要救生圈呢?
2、游戏:谁的救生圈
t:潘老师这里有三个小动物,它们是小狗、公鸡、小鱼(出示小动物的图片),我这里也有一个救生圈,会是谁的呢?请把你觉得会游泳的动物贴到河水里,不会游泳的,贴在草地上!自己动脑筋哦!去后面的桌子上试一试吧!
3、引导幼儿迁移故事中的语言来问一问,说一说。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会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天气寒冷时,要多穿些衣服、多运动及吃热的东西。
3、能正确地给洋娃娃穿戴衣物,发展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想出并说出各种御寒的`方法,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能正确地给洋娃娃穿戴衣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感知冬天的特征
物质准备:洋娃娃人手一个,各种适合洋娃娃穿戴的夏季、冬季衣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
1.教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 “冬天,天气变冷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说出:天气变冷了,要多穿衣服,穿厚衣服,带上手套、帽子,围上围巾;要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二、让幼儿喝热开水
1.教师: “喝完热开水身体感觉怎么样?”
让幼儿体会:天冷了,喝了热开水好温暖、好舒服。
2.教师: “冬天里,你们还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
告诉幼儿,天气冷了,要吃热的东西。
三、给洋娃娃穿戴衣物
1.教师一边出示穿着薄衣服的洋娃娃一边说:“天气变冷了,洋娃娃冻得直发抖。小朋友,咱们快给她想个办法,怎么才能使洋娃娃不冷呢?”
2.组织幼儿讨论各种御寒的办法,如:穿上厚厚的衣服、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做一些活动、吃热东西等。
3.请每个幼儿给洋娃娃穿戴合适的衣物,并带领洋娃娃去户外做运动。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
活动延伸
幼儿带领洋娃娃在娃娃家“过冬”。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生体验来感受天气的变化。他们能根据平时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穿戴来感受冬天的到来。对于冷了怎么办,他们有了一定的经验了。通过互相的交流与沟通,幼儿之间能相互学习。因此,我也放了很多,耳套手套等冬天的物品,增强幼儿对冬天的感知与培养幼儿不怕冷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物体飘落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念。
2、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幼儿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活动准备】
泡沫垫、平衡木、鸡毛、雪花片、树叶、纸条、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及重点指导:
一、认识材料。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给了大家一些礼物,我们一起看看都是些什么?”小朋友一一认识这四种材料,能说出名字。“想想,这些礼物可以用来玩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1、“你们看看它是怎样落下来的?”老师示范树叶飘落,小朋友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如小朋友只能说出是飘下来或飞下来等,进一步引导其在空中的动作。
2、“我们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好吗?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篮子里的材料,但可别忘了玩儿过之后得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要不它们的爸爸妈妈得着急了”。
3、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个别能力较强幼儿引导其进行物体间的比较,先从飘下来的空中动作比较。接下来可引导幼儿比较物体飘落的快慢差异,“××小朋友,我们俩一起放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4、在飘落过程中先在地上进行,可能有小朋友会自己站到平衡木上去,引导小朋友发现站得高飘下来观察得更清楚,时间更长一些。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
5、“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在空中的样子,像是在干什么呢?”先个别引导,“那你能学学它的样子吗?”鼓励孩子在垫上学树叶落下的样子。激发其他小朋友想学的欲念。
6、放音乐伴奏:“咦!这个小朋友真有趣,他变成了××,是这样飘落下来的,我们也去试试吧!请在做动作的时候注意别撞着朋友了。”幼儿和老师一块用身体语言表现物体落下的动作。
三、做记录并介绍。
1、“小朋友,你们发现每种物体落下的动作,它们一样吗?那边有纸和笔,我们一起去把你们观察到它们是怎样落下来的情况做个记录好吗?请小朋友在贴有物体对应的下面记录,画好后将笔的帽子盖上,再送回家”。
2、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记录。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出示电插线板)
(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小朋友可以插电插线板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们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幼儿操作:谁做的对。
每人一套用电方法的图片,幼儿自己判断正误,并将笑脸贴在正确的图片上,哭脸贴在错误的图片上。
小结:小朋友不碰电插线板,不用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有节奏的利用彩绸进行开花和捉迷藏的动作,在游戏中感受律动欢快的情绪。
2、借助彩绸,学习初步创编动作,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跟随音乐表现自己的欢快。
3、喜欢用彩绸跳舞,初步感知道具在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用人手一份彩绸制作的一朵大花、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开场:听乐曲《红绸舞》入场围成一圆圈
一、赏花:
(1)看花:引导幼儿发现中间的“花”,“花在哪里?喜欢吗?为什么?”
(2)闻花:“请你来闻一闻,感觉怎么样?”
(3)亲花:“花儿真美丽,用你的小脸蛋来亲亲花吧”
(4)学花:“你会开一朵美丽的花吗?”(指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
二、学习律动第一段
1、创编“开花动作”
(1)发彩绸:教师边唱改编的“找朋友”的歌曲,边发幼儿人手一块彩绸。
(2)观察彩绸的颜色,形状。
(3)玩开花游戏,指导幼儿用彩绸开成一朵花:“请让彩绸在你的手心中开成一朵美丽的花。”
(4)指导幼儿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开花,并结合音乐有节奏的做开花动作。
2、学习跳转、挥彩绸动作
利用风爷爷的情节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此动作。
3、学习挥彩绸转一圈,结束时用身体动作开一朵花定格。
4、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一段。
三、创编律动第二段
1、幼儿自由用彩绸创编动作。
彩绸真美丽,你还想怎么玩呢?请你听着音乐玩一玩。
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动作提取并集体学习。
2、玩捉迷藏游戏。
“彩绸怎么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
指导幼儿盖在头上做新娘子及蒙住脸躲猫猫等捉迷藏的的动作。
3、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二段
加入幼儿自创的动作及捉迷藏的动作。
四、完整表演律动
“花儿该休息了,让我们跳一段最美丽的舞送给花儿吧”
五、幼儿听音乐排队,有序的将彩绸放入绿叶中出活动室。
评析
1、晓燕
听了周老师的课,我用几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妙、妙、实在妙,无论是创设的意境还是环节的`组织都是非常的到位,最让我纳闷的就是小小的绸带竟然让这节课添色了不少,虽然小朋友比较的激动,可是老师能用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或者是一个亲密的动作来提醒幼儿,整堂课把握的到位及了,我想对你说:我很庆幸有你这样的导师!!!
2、闪烁的小星
第一次听周老师上课,感觉真好!真是一次享受呀!真让忍意尤未尽!
周老师的特点就是“美”,美的音乐,美的舞蹈,连教具做成的花都是那样美!孩子在这样美的氛围中都变成了“小仙女”和“小王子”,都象生活在美丽的童话世界中。
周老师也有让我意外的地方,原本看着周老师柔弱的外表,想来周老师上的课也肯定是给人“柔弱”的感觉,但周老师对语言的组织却是非常的到位,对于教学要求说的是简练、干脆,决不拖泥带水,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随着小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萌芽,他们想要长大,想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在幼儿园生活中表现为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语言,喜欢参与娃娃家的游戏等,主题活动《小不点儿》,让幼儿看到了万事万物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经历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正好符合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我想通过小班艺术表现活动《魔镜啊!魔镜》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由小变大的变化,让幼儿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作为我实施建构式课程的一次尝试。
活动目标:
1、能用肢体动作和表现自己由小变大的变化。
2、通过魔法游戏,让幼儿感受由小变大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对“大”和“小”有一定的了解:如大、小不一的动物等。
2、通过收集照片,了解自己是慢慢长大的。
3、课前了解父母的工作。
物质材料准备:
1、“魔镜”一面,户外活动的场地;(看天气定)
2、不同性质的音乐磁带若干;
3、道具:胡子、眼镜、小包、领带、围巾等。
活动过程:
一、“魔镜”与“魔语”
1、在音乐声中发现魔镜,了解魔镜的威力。
2、一起学说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小,变小、变小,小小小!”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变小 。
3、 一起学说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大大大!”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变大。
二、魔法《时光隧道》游戏
1、念念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变变变!”,穿越时光隧道——变成大人
2、幼儿 用小道具进行简单装扮。
3、用一些小道具模仿父母做事情的动作。引导幼儿说说:你长大,你会做什么事情?你的理想是什么?
魔语、魔镜、魔法这类神秘事物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富有想像而神秘气息的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满足,产生主动表现的`愿望。
由于小班幼儿想象力水平有限,因此,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让幼儿感知“小”和“大”,以丰富他们的表现内容。
通过游戏,形象地模仿了婴儿和成人的动作,强烈的对比下,萌发幼儿想长大的愿望。
引用和成人使用小道具,促使幼儿更生动地、幽默地进行表现,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的延伸: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由小变大的带来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出幼儿对声音的好奇,提高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2.幼儿能完整的语句表达对声音的感受与联想。
活动准备:ppt,声音,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与小朋友们打招呼
师说“小朋友上午好,小朋友们喜欢大森林么?”
幼儿说:“喜欢!”
2.导入活动
师说:“好!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大森林里看动物,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动物今天在开大会,但是小朋友们都知道小动物的声音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个是小动物的声音好不好?”
3.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主动发出动物的声音
PPT点小喇叭,分别有小狗,小猫,小鸭子,小青蛙的声音。
每个声音之后,幼儿回答正确会有相应的小动物出现。
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
播放PPT,师说:“那上面的小动物的声音你们知道么?”
(让幼儿活跃的发言,并表扬他们)
师说:你们真棒!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物的声音么?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3
小班教案【精选】07-25
小班教案(经典)08-10
(精选)小班教案08-18
小班教案12-20
小班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