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优选[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2、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1)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
(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
(2)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
(1)师: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谁愿意来试试?
(2)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3)师: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4)师: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5)教师出示数字卡1-10: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6)师:他选的数字对吗?
(7)师: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8)引导幼儿用"……大于……,……大于……,……大于……"的句式表述。
4、梳理规则
(1)师:再来看下面的三个'大嘴鱼'的方向和上面三个一样吗?(不一样)
(2)那你知道要怎么来拍皮球卡片吗?(要从少排到多)
(3)你会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数字卡吗?先做什么?(任选4张皮球卡片)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鱼'的要求排一排)最后要怎么样?(填上数字,读一读)
5、介绍巩固活动
(1)依次出示"数的邻居——画圈"和"烧烤一串串"的活动材料。
(2)今天老师还准备了'数的邻居'和'烧烤一串串',看看你们桌上的材料。老师放在了哪些组的桌子上呀?
6、提出操作要求
师:请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以后,再换组操作。
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分组操作
请幼儿开始操作,并提示:"玩'数的顺序'的小朋友,要注意看'大嘴鱼'的指示方向来排皮球卡片和数字卡。
2、观察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能否按步骤进行操作,看幼儿能否按正确的顺序排雷物群卡并填放数字。提示完成的幼儿读一读,看看填得对不对。
3、提示常规
教师提示幼儿:做完要请好朋友检查;换组前好检查操作才来哦是否撒落,及时捡起并还回材料盒中,上述检查完成后再换组。请最后做"数的顺序"的'幼儿保留操作结果,以备交流环节用。
三、集体交流并纠错,引导幼儿思考数量关系的传递性,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
展示一幼儿的操作结果: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做的,大嘴鱼要求按什么顺序排呀?
2、看看他放的数字卡对吗?顺序排对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如果有出错的情况,教师则组织幼儿纠错。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小于号、大于号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照片和婴儿,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教育幼儿关心、体贴父母。
2、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照片(小时候)一张、幼儿衣服(小时候)若干、三个月大的婴儿一位。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
“老师带来张照片,请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们班的谁?”
二、让幼儿试穿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体在长大。
“老师这儿有许多小衣服,谁来穿穿试试?穿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三、请来婴儿和妈妈,让幼儿在和她们的交往谈话中理解体会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1、请婴儿进场,让幼儿初步熟悉婴儿。
“老师请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宝宝和她的妈妈,你们想见见她们吗?”
2、启发幼儿提问,了解宝宝的生活情况。
“宝宝现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么问题问宝宝吗?”
四、通过谈话、比较等方法,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我们大家小时候都和刚才的可儿一样,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妈妈帮忙。在老师小的时候,还闹过一次笑话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2、通过婴幼儿比较,引导幼儿畅谈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变化。
“就这样,我们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从什么都不懂,到惭惭长大,学会了许多本领……小朋友,你们现在有什么本领?能告诉我们吗?”
五、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老师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想当一名教师,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们评课,我明白了我的这节课上的比较的狭隘,在课堂上只是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长辈,老师,同学,朋友的爱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要让孩子在慢慢长大的历程中感受到这些不同层次的爱才更深刻,更丰富。在课的设计上应更全面些。毕竟孩子的成长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本次活动中,我以“让谁先吃好呢”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的递进建构。在开始部分,让幼儿拿出动物卡片按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给五个动物排序,这是动作水平的排序;然后,通过让幼儿观察排序图,从毛毛虫的角度用语言表述出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的排序.这是表象水平的排序;最后,让幼儿找出自己能得第一的优势(这需要幼儿调动自己所有的排序经验,并在头脑中自如地进行逆向思维,才能很快找出让自己先吃到“桃子”的“长处”),此环节的设置意在发展幼儿感知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帮助幼儿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事物、在抽象层次上学习数学的目标。
目标:
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准备:
课件“让谁先吃好呢”,小动物卡片每人—套。
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话题。
师:看,这是一个又大又香的桃子。你们想吃吗?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动物,请你们来说一说。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你们看,这是长耳朵的小兔,还有什么样的小动物呢?(幼儿用“xx样的xx”的句式说一说小动物的特征。)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五位朋友。)
(析: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动物的最明显特征和名称,使幼儿对这五种动物的重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按多种特征排序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的高矮、长短等排序。
师:五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它们决定来比一比。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们猜,它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幼:长颈鹿想比谁最高。
(析:一个“猜”字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
师:不错,长颈鹿就是要比身高。(教师点击课件:长颈鹿说:“比比谁最高,谁就先吃桃子。”)
师: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请你们比比小动物个子的高矮,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用图片操作。)
师(出示排序图,如图1):你们看,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你排对了吗?是怎么排的?
(析:让幼儿在操作后说出排序的方法,能帮助幼儿内化排序知识。)
(教师点击课件:“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桃子就该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准备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一个反对的声音响了起来。是谁呢?)
(2)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教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长耳朵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师:猜猜看,兔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比比谁的耳朵最长,谁就先吃桃子!)
师: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请你们比比小动物耳朵的长短,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用图片操作。)
(析:幼儿必须排除动物大小的干扰,才能正确地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师(出示排序图,如图2):你们看,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你排对了吗?
(教师点击课件:“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桃子就该我先吃!”小兔子说道。)
师: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吗?有没有其他动物反对呢?我们来看看。
(3)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教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
师:猜猜看,猴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比比谁的尾巴最长,谁就先吃桃子!)
师:请你们比比小动物尾巴的.长短,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用图片操作。)
师(出示排序图,如图3):你们看,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你排对了吗?
(教师点击课件:“我的尾巴最长,桃子就该我先吃!”猴子说道。)
(析:幼儿在猜想一操作一验证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按动物特征排序的方法,更体验到了学习数学要有严谨的态度。)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师:猴子有没有吃到桃子呢?我们来看看。
(教师点击课件:“不行!”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地跺着脚说。)
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它会怎么说?(比比谁最重,谁就先吃桃子!)
(幼儿操作图片,按从重到轻排序。)
师(出示排序图,如图4):看看,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你排对了吗?
(教师点击课件:“看,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教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一点也不起眼的毛毛虫大喊一声。)
师:毛毛虫那么小,它会想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得第一呢?
师(出示前面4张排序图):这些图中,小动物在比什么?是谁想的办法?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帮助幼儿回忆4个动物排序的方法。)毛毛虫也想先吃到桃子,它会和别的动物比什么才能得第一呢?你们想想看。
(析:排序图的出现使幼儿在回忆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排序的基础上,想到了毛毛虫可以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排序,让自己得第一,从而化解了逆向排序这一难点。)
师:你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毛毛虫想的办法和你们一不一样。
(教师点击课件,如图5:毛毛虫说:“要比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名;要比谁的耳朵最短,我也是第一名;要比谁的尾巴最短,我又是第一名;要比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还是我!我得了四个第一,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我先吃!”)
师:毛毛虫得了几个第一?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小动物们为了得第一想尽了办法,拿自己的长处比。聪明的毛毛虫只是改变了比较的方法,按照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的顺序比,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品尝桃子
师(点击课件):毛毛虫得了4个第一,它一边说着,一边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5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的桃子。
师(小结):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肯动脑筋,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比较方式。不仅可以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排,还可以反过来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排,这样遇到问题时我们解决的办法就会多一些。
四、拓展活动
师:你们想不想学学小动物比一比?请同桌的5个小朋友为一组,假设每组有一个桃子,想一想你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得第一,先吃到桃子。
(析:在数学学习中,幼儿需要不断地操作和应用,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的问题,使幼儿在应用中内化了正逆排序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