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古文教案

时间:2024-02-02 07:37: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劝学古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学古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劝学古文教案

劝学古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

  预习:

  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当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当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

  吕蒙——

  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

  ——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

  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

  七、总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八、作业。

  1、小练笔(任选一题):

  (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

  2、新学案第15课。

劝学古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文本:通读文章,掌握大意。

  2、文言:掌握“于”、“而”这两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日”、“水”、“一”等词类活用。

  3、文章: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文章结构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4、文化:学以致用,能够引用荀子名言,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进行说理。

  【教学重点】

  1、文本:通读文章,掌握大意。

  2、文言:掌握“于”、“而”这两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日”、“水”、“一”等词类活用。

  3、文章: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文章结构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4、文化:学以致用,能够引用荀子名言,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进行说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54天。高三的同学们,此刻正在向自己理想的大学发起冲刺。作为高二的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紧张呢?

  你们的父母在鼓励你们学习时会说怎样的话呢?

  现在,老师请大家帮我一个忙,老师有一个外甥,今年高一,是大家的学弟,学习成绩不太好,家长很头疼,这个外甥最近告诉我不想学了,老师来请你帮我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文本——梳理大意:

  1、刚才这两个同学说得真好,你们真懂事。谢谢你们!你们说得有道理,但好像没有深入,也缺乏劝说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看一看荀子是怎样“劝学”的。

  2、我们来看一看,题目“劝学”。谁来说说,“劝”是什么意思呢?“劝”勉励。“学”呢?“学习”。

  3、知人论世: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荀子。

  教师补充: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的名气最大。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儒家代表人物有三个,孔子、孟子、荀子。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代表著作《荀子》,作者是荀子和他的弟子。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三、文言——整体感知:

  二读,读准节奏,讲解重点文言知识:(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找三个同学来读,一个同学一段。读完后,教师讲解字词。

  请学生朗读。

  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名作状)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名作动)

  用心一也(专一,数词作形容词)

  三读,读出语势: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教师范读

  四、文章——结构分析:

  1、毛泽东在《反对八股》一文中指出,任何问题要想解决都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步,才能很好解决办法。通俗地讲,这三步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荀子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学不可以已

  2、分析问题,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不能停止?

  五组比喻:

  青——蓝

  冰——水

  木——轮

  木——直

  金——利

  结论是,学习的意义:知明而行无过矣。

  3、解决问题,怎么办:怎么样学习呢?

  作者用了几个比喻呢?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学习方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第四段用了哪些比喻句呢?

  积土——风雨

  积水——蛟龙

  学习态度:积善成德。积累

  跬步——千里

  小流——江河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结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样是一组比喻句)

  学习态度:锲而不舍。坚持

  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学习态度:用心一。专心。

  五、文化——学以致用:

  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能够发现荀子在论述“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时,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展开,采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1、在语言特点上: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参差错落,变化流畅。整个来看:气势充沛,议论透彻。

  2、荀子说,“君子善辩”,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较好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思维能力的体现。下面回到开始那个问题,请你来劝劝我那个不爱学习的外甥,请你来帮帮老师吧!老师给大家示范,抛砖引玉: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只要你坚持学习,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就会离不优秀的自己越来越远,而离优秀的自己越来越近。”

  同学们,谁来说说呀?

  学生回答……

  齐读文本。

  六、文化——拓展提升:

  1、观看书上图片:“荀子卷第一,劝学篇第一”

  《劝学》是整个《荀子》这本书的第一篇,这与荀子的思想有什么联系呢?

  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2、关于“(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周锦华)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况认为蟹性浮躁,心不专,自己不能挖洞,没有蛇鳝的洞穴就不能安身,这是不符合蟹的生活规律的。据老农说,蟹是会挖洞的。生物研究者说,蟹会挖洞,蛇鳝也会挖洞。但蛇鳝是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的。蟹偶尔存身于蛇鳝之洞穴,并非自己不会挖洞,认为蟹不会挖洞,是观察不全面造成的错误认识。(摘自《〈劝学篇〉正误》,1963年12月7日《文汇报》)

  七、文化——作业:

  引用荀子的话,并采用比喻、对比论证,来写一段话,论证学习的重要性,来劝劝你这个学弟吧!

【劝学古文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教案03-04

劝学的教案03-28

《劝学》教案03-10

孙权劝学教案03-03

《劝学》优秀教案02-16

关于《劝学》教案02-18

《劝学》教案范文02-06

《孙权劝学》教案03-20

关于劝学的教案03-06

《劝学》的优秀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