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云和风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云、风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雨是这样形成的。
1、教师故作神秘的说:我听到笑话、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鱼的叹息声,他们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
2、有个朋友是一定要来帮忙的,他就是云,你们知道他能帮上什么忙吗?
3、原来会变。他把自己变成了什么?云能自己变吗?是谁帮助了他?怎么帮他?许多云聚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
4、无数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当谢谢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负荷太重、漂浮不动就会嘀嗒一声掉下来。那就是雨。
二、游戏:云彩和风儿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风或扮演云彩。
2、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生活中不能没有笑声。
2、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以及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
3、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重点难点
知道生活中不能没有笑声,学会用积极乐观开朗的情绪面对生活。
活动准备
箱子、笑声磁带、随身听、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你们想看吗?(想)现在我就去给你们拿过来。咦!怎么不见了呢?快帮我找一找吧!(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猜猜我藏在哪了?你能找到我吗?“请幼儿找)
2、出示箱子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他吗?你想有一个这样的箱子吗?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我想用他它装书和水彩笔……)
3、这只箱子可不能给你们,它是我的一个朋友的',关于这个箱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听故事
1、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出示教具,当讲到第二段打开箱子一大串笑声从箱子里传了出来(放笑声磁带),继续往下讲故事。
2、提问:鼹鼠大夫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都有谁来找鼹鼠大夫呢?他们来找鼹鼠大夫干什么呢?小动物们为什么不会笑了?他们的笑声被关在了那里?
3、如果在生活当中我们没有笑声会怎样呢?(不开心、不快乐、身体不健康…..)
三、律动《幸福拍手歌》
四、情景表演
小朋友们,动物宝宝们经过鼹鼠医生的帮助,他们都开心了,可是有几个小朋友可伤心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让他们开心吗?瞧!他们来了……
1、小朋友摔伤了怎么办?
2、绘画时找不到橡皮了,怎么办?
3、自己穿不上衣服怎么办呢?
五、送礼物
不用鼹鼠医生的箱子,你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动物宝宝们和小朋友让他们开心呢?将你们的想法画下来吧!
六、活动延伸: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开心快乐的事。
七、律动《甩葱歌》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往下跳,能根据指令变换动作。
2、在活动中,萌发幼儿学习解放军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情感。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高低不同的椅子;平衡木、轮胎、木梯、钻圈;装满物资的书包; 汶川地震救灾的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开飞机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我们小小飞行员准备好了吗?出发咯!(放音乐)
2、通过观看汶川地震救灾资料引出课题 一边让幼儿观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谈话。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四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地震)
教师:对了,当时我们小小飞行员也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爱心,给灾区的小朋友们捐了钱呢,但是现在灾区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们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住房和食品都不够充足。加上他们那里又是边远的山区,道路又被阻断了,汽车、火车都进不去。就只有飞机运送生活用品和吃的东西等进去。现在有一批生活用品和食物急需运送给灾区的人们,小小飞行员们你们愿意做一名勇敢的小伞兵为灾区人们送去吗?(愿意)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自由练习从高往下跳的动作
1)教师:我们要成为一名勇敢的小伞兵,首先就要练习好跳伞的本领。“跳伞”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前脚掌要轻轻落地,落地时双膝微微弯曲,下蹲,保持身体平衡。现在我们现在训练场练好本领再去执行任务。(幼儿自由在平地练习)
2)幼儿选择高低不同的椅子练习跳伞 我们在训练场把本领练得很好了,现在让我们再飞到山林中去练习。我们的前面就有许多高低不同的小山和高山。现在就要求我们小伞兵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去选择高低不同的山进行“跳伞”练习,练习好了以后,我们就出发去给灾区的.人们运送生活用品和食物,好吗?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2、幼儿练习跳伞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在观察的时候及时表扬跳得好的幼儿,还让幼儿互相观摩学习跳伞地方法,教师还可根据幼儿实际水平,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从更高的椅子上往下跳。(要求:提示幼儿如果物体超过自己的腰部就不能往下跳,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
3.游戏:我是勇敢的小伞兵
(1)教师用高低不同的椅子及体育材料设计一条运送物资的线路。
请小伞兵背好救灾物资,听着指挥员的指令运送物资。小伞兵们从飞机上下来后还经过一段非常难走的路才能到达灾区将物资送给灾区的人们。
(2)请幼儿分成二队,从起跑线上出发,每人背着小书包,走过独木桥,经过一座长桥,再钻过山洞,把东西送到灾区后,从两边返回,和第二个小朋友拍一下手后,然后第二个小朋友出发,比比哪队能又快又平稳的把东西送到灾区,好吗?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小飞行员真了不起,把这么艰难的任务完成了,真棒。现在我们开着飞机回家吧!
活动反思: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对于跳,合作跳非常感兴趣。
这次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在相互的鼓励,帮助中学会了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探索到了一些有关跳的玩法。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预测,并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
3.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ppt 、统计表“最受欢迎的糖”.
学具:统计表(4张)、标记(每人5个)、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ppt出示糖果店:你们瞧,这儿有一家商店,看看这家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商品呀?
2.这么多的糖果,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糖果店)3.ppt出示蜘蛛:糖果店里还有个朋友呢,看,是谁也住在糖果店里,蜘蛛在糖果店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我们来听故事《蜘蛛和糖果店》。
二、大胆猜测——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果。
1.(ppt画面一)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买糖记录。
提问:(1)同意蜘蛛的猜测吗?
(2)从记录表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呢?
(3)验证(4)小结:咪咪每次来买都是买一种糖,说明她最喜欢的就是棒棒糖,下次很有可能也会选棒棒糖,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蜘蛛的这个办法真好!
2.(ppt画面二)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买糖记录。
提问:(1)从记录表里可以看出,菲菲买了几次糖果?买过什么糖?
(2)她会更喜欢吃什么糖呢?
(3)验证(4)小结:喜欢吃的糖果买的次数一定会多一点,记录表上花生巧克力糖出现了5次,所以买这种糖的可能性会更大。
3.(ppt画面三)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东东买糖记录。
提问: (1)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记录表,这次请大家猜猜他会买什么糖?
(2)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3)验证4.有什么好办法预测顾客要买什么糖?
小结:仔细观察记录顾客购买的`糖果名称和购买的次数,经过统计,就能推测出顾客喜欢的糖。
5.(ppt画面四)嘟嘟来买糖,蜘蛛出示嘟嘟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
(2)买哪种糖更有可能?为什么?
(3)验证。
小结:买的次数多并不是唯一的预测标准,排列的规律也需要考虑。
6.(ppt画面四)老奶奶来买糖,蜘蛛出示老奶奶的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为什么?
(2)验证。(为什么买泡泡糖?)小结:有时预测的结果也会意外,这也是有可能的。
三、观察统计——最受欢迎的糖果1.阿姨决定请蜘蛛留下来,预测什么糖果卖得好。
2.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才是最受欢迎的糖呢? (大家讨论)3.幼儿进行集体统计。
4.小结: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情况,正确预测未来。
四、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测出结果。
2.介绍小组合作要求。
3.幼儿合作练习、尝试、交流。
大班教案 篇5
玫瑰花
【活动目标】
1、能熟练独立完成圆形的制作压扁。
2、学习圆片转圈黏合,制作玫瑰花朵。
3、愿意与同伴分享拼接花瓣的经验。
【活动准备】
泥工板、泥工工具、泥块、小棍、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泥工作品,观察其特点。
1、教师出示范例,幼儿认真观察。
请幼儿说说玫瑰花的外形特点
2、讨论:怎样制作玫瑰花?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帮助小结。
如:用哪些造型,怎样粘合等。
二、学习制作郁金香。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先将彩泥分成均匀的8份,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成凹面的圆片,逐个围着小棍粘合,粘合时凹面向内,一个一个交错粘贴。
2、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扁圆凹面的制作方法:两只手捏圆片的边,大拇指在里,转圈压捏即可。
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粘合粘贴;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进行再次制作,最后组合一束花。
三、作品交流与分享。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同伴作品
说说喜欢哪一朵花,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总结制作效果较好的技巧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活动效果】
本班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基本造型掌握的很熟练,但在对形态的组合方面还需要多加锻炼,通过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对于基本型的压扁和制作凹形面已基本熟悉,能够独立完成花瓣的制作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将制作好的花瓣进行组合、黏贴,完成玫瑰花的制作活动,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束梅花的制作。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认识温度计,学会使用温度计,学会记录温度,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常见温度计人手一支,每组热水、冰水各一杯。
2.记录表、水彩笔。
3.统计汇总表一张。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谜语:直直一条小红河,河水从来无波浪,天热水位就上涨,天冷必定往下落。(温度计)
2.提问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用途。
“小朋友见过温度计吗?在哪里见过?温度计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小结:温度计分很多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测量体温的温度计,测量室温的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温度计上的标示、线条和数字,认读记录温度。
幼儿观察温度计上面红线的位置,记录下来。
4.分组操作,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请幼儿将温度计依次放入盛有热水、冷水的杯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能大胆表述。
5.游戏“我是温度计”。
通过游戏,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温度计遇热上升,遇冷下降,进一步感知温度计与冷热的关系。
6.幼儿自由探索测量温度的变化,小组合作记录。
请幼儿自由选择地点(活动室、寝室、盥洗室、走廊等)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与同组的同伴合作记录温度,知道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温度。
7.温度统计汇总,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温度是会变化的,阳光、风、活动室的大小等都会影响温度的'变化,所以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温度。
8.活动延伸
(1) 请幼儿连续一个月观察教室内温度计变化,记录每天的气温,感知气温在一个月内的变化幅度。
(2) 根据气温变化,请幼儿调查统计冬天取暖的方式和用具。
大班教案 篇7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习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尝试辨认左右位置关系。
2.感知对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1.提供对称的实物,图片若干,展示在活动区域。
2.纸、笔、剪刀每人一份。
3.事行画好游戏场地,提供会跳的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以握笔绘画,拿筷子吃饭、敬礼等引出活动主题。
2.游戏活动:看谁点得快又准。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域的对称实物,说一说它们共同的特点。
4.倾听幼儿的发言,从中选择有价值的观点,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5.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地方是对称的,如眼睛,耳朵等。
6.游戏:动物跳方格。
7.引导幼儿两人一组,以猜拳的形式,决定角色。请扮演小动物的`幼儿戴好头饰,站在格子中间的方框内,听口令跳入前后左右四个相应的方格中。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经典)大班教案09-16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09-07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