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学习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三拍子歌曲,并尝试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培养幼儿歌唱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真切体会到歌曲的美,然后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柳树,据歌词绘制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听听(歌曲感受)
(1)教师范唱,幼儿听赏。
(2)教师边播放歌曲边随着音乐做律动,幼儿试着跟着做动作。
(3)幼儿第三遍听赏歌曲,尝试着用母音模唱或跟唱。
2、想想(情感交流)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回忆有关生活经验:这是什么树?它的枝条是怎样的?像什么?枝条随风甩进池塘里,给你的感觉怎样?让你想到了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力所能及的方法学唱。(如:拍拍子、拍节奏、律动、打击乐等等。教师可以再次播放歌曲。)
3、唱唱(词曲自学)
(1)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唱。(唱一句或两句都行,再请其他幼儿评议,补充或纠正,师鼓励)
(2)齐唱歌曲。
(3)师提问:还有不会唱或是不懂的地方吗?(如果还有,请幼儿举手站起来说,最好请其他幼儿帮他解决)
(4)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这首歌用各种方式基本上学下来了。现在大家完整地唱唱,注意情绪,用自然的声音歌唱。注意:开头两句说柳姑娘拖着长辫子,随风轻轻摆动,很美的样子,应该怎样唱?(优美地)柳树姑娘高兴地洗头发,又应该怎样唱?(活泼轻快地)指导幼儿用对比的声音演唱歌曲。
4、演演(歌曲演绎)
师:请大家想想用什么形式演唱呢?(表演形式将音乐的美表现出来)
(1)分组讨论:选择表演形式和创新。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采用幼儿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加以评价,老师抓住时机,给予表扬、鼓励)
反思: 《柳树姑娘》,是一首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作品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来,柳枝甩进池塘轻歌曼舞的'这一景象,向人们展现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在教学之前,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幼儿对花草、树木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感,他们闻闻花香,摸摸小草,甩甩柳枝,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柳树的柳枝真软,风轻轻一吹,就飘起来了;有的说:柳树的枝条还长着呢,快要碰到池塘的水了……孩子们的谈话,让我想起了歌曲《柳树姑娘》,何不用歌曲来延续幼儿对柳树的兴趣,用歌声来表达对柳树的喜好呢?因为通过了观察,幼儿对柳树有了很深的感触,再进行歌曲的教学,幼儿就会有了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第一环节,我设计了律动《郊游》,幼儿自由结伴,以郊游的形式进入教室,引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友爱、快乐,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投入活动,并能够活动了幼儿的身体,从而引出课题的相关内容——春天。再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春天的景色,引出柳树这一事物。
第二环节,我先出示了各种柳树的图片,请他们来观察柳树的形态,让他们对柳树进行一下描述。幼儿的说法很多,有的幼儿说他看到柳树发芽了;有的幼儿说看到柳树的枝条很长的;有的幼儿还用手来比划了一下柳树是怎么样在风里飘动的……幼儿的议论,让我感觉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那么关心周围的事物,观察得是那么得仔细。我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一下柳树的特点,并把柳树这种优美的身姿比作了漂亮的柳树姑娘:柳树姑娘静静地坐在河边,她那长长的辫子随风飘动着,一阵微风吹过,她的头发就被甩进了池塘,不停地摇摆着,好像是要把自己的秀发清洗地干干净净似的,引起了幼儿的共鸣,再通过对歌曲的欣赏,让幼儿先感受《柳树姑娘》这首歌旋律的美。
第三环节,那就是学习歌曲了,幼儿在欣赏了歌曲之后,被歌曲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的旋律所吸引,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认真地学习歌曲。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其中的一句掌握起来有一点难度:后半部分中的一个字唱几个音,幼儿容易拖拍或者是抢拍,造成了歌声不整齐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经过了多次的范唱,并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提醒幼儿可以在长音的时候在心里默数三拍,这样的话就不会拖拍或是抢拍了。经过幼儿的多次练习后,难点就解决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故事内容,初步理解常见的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内在联系。
2.技能目标: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分析不同动物的特点,考虑“介绍”合适的工作,并能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完整的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喜欢听故事,体验不同职业的乐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知道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
2.活动难点:对故事进行续编,根据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关系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社会中各种常见职业有所了解,如医生、老师、消防员、警察等。
2.物质准备:音乐《大猩猩》、动物图片、职业服及职业用品纸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导入,引出大猩猩
师:小朋友们,教室里面来了一只大猩猩,让我们跟着它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乐,师幼唱跳。
《大猩猩》
师:我们跟着大猩猩一起跳舞吧。
大猩猩,大猩猩,凹凸不平的大猩猩,你是怎么走路的
大又长的胳膊呀,晃啊晃啊,摇啊摇,就是这么走路的
大猩猩,大猩猩,凹凸不平的大猩猩,你是怎么跳舞的
大长胳膊举起来,肩膀一颤一颤的,就是这么跳舞的
大猩猩,大猩猩,凹凸不平的大猩猩,你是怎么吃饭的
大大的盘子装满了,果实,树叶还有草,我最爱吃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大猩猩上电视了。让我们一起去凑凑热闹。
(二)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1.完整讲述故事,运用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动物的特征和职业的`内在联系。
(1)出示图片,讲述并表演故事开头部分。
(左图:大猩猩上电视) (右图:大猩猩的动物职业介绍所)
(2)出示图片,继续讲述故事,并伴随有效提问,完成板书,见下图。
①第一个上门咨询的小动物是——龙虾。
师:小朋友们,你觉得龙虾先生适合做什么职业呢?
总结:因为龙虾的大钳子像把剪刀,所以它适合当一个好裁缝。
②第二个上门咨询的小动物是——青蛙。
师: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帮助大猩猩想一想,袋鼠适合什么职业?
总结:因为青蛙的水性很好,所以它适合当一个好的游泳教练。
③第二个上门咨询的小动物是——袋鼠。
师:袋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职业适合它?
(3)讲述故事结尾,出示图片,并进行续编。
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大猩猩根据动物的所长,帮他们找到了什么好工作。
教师出示小狗、小松鼠、大象、蚯蚓等动物的图片,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续编。
最后鼓励幼儿用“因为动物的哪个特点,所以它适合做什么工作”的句型进行概括。
2.创编儿歌,巩固故事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提取故事概要,根据图片创编儿歌,并朗读儿歌。创编儿歌参考如下:
《动物的职业》
龙虾适合做什么?
龙虾钳子大又长,
龙虾适合做裁缝。
青蛙适合做什么?
青蛙游泳本领强,
青蛙适合教游泳。
袋鼠适合做什么?
袋鼠有个小布袋,
袋鼠适合做邮差。
小狗适合做什么?
小狗鼻子特别灵,
小狗适合做警察。
松鼠适合做什么?
松鼠能尝小粮食,
松鼠适合管仓库。
大象适合做什么?
大象鼻子能喷水,
大象适合去浴室。
蚯蚓适合做什么?
蚯蚓能知晴雨阴,
蚯蚓适合报天气。
……
3.分组比赛——《小动物的工作服》。
(1)师:小动物们马上要工作了,我们来为小动物们选择好看的工作服。
(2)教师组织分组,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小朋友又快又准确的为小动物们选择好工作服。教师分发动物图片和工作服及职业用品纸片,组织幼儿进行拼贴。(分发材料参考下图)
(3)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总结。
师:感谢小朋友给动物们选择的工作服,它们穿着新的工作服开开心心的要去工作的。
(三)结束部分——谈话活动《我未来的职业》
教师组织谈话活动《我未来的职业》,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谈谈未来想要做什么职业。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师幼来到美工区,教师组织幼儿将未来的职业画出来,并粘贴在美工区的画墙上。
教学反思:
《动物职业介绍所》故事篇幅较长,角色众多,社会事物繁杂,有游泳教练、邮差等,对于小年龄班幼儿较为有难度,因此,该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理解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内在联系,以及喜爱参与续编故事,创编儿歌等活动,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安排。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观察过夏天的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以及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通过总结、对比,感受儿歌中优美的画面,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材料准备
夏天景象的图片、字卡、配乐曲子。
活动流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欣赏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A、树上有什么在叫?告诉小朋友夏天来到了。
B、小树上长满了叶子,像撑着一把什么?
C、小朋友为什么戴着凉草帽?
D、太阳公公看着小朋友,脸上怎么样?
3、教师总结图片上的.内容,并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
4、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儿歌2遍。
5、教师教幼儿手指点读,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
6、认识儿歌中的:我、草、夏天、小树、太阳。
7、男孩、女孩读儿歌。
8、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渗透给孩子们: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冰淇淋,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游泳、打水仗,可以聆听夏天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荷塘中美妙的奏鸣曲。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意图:
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数的守恒是指物体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数目与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疏密没有关系。大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郊游》。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使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能不受排列形式、空间距离、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因素的影响,理解体验10以内数的守恒。
2、在活动中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歌曲《去郊游》、习题卡片、一些图片。
1、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数量在8-10):两排树---数量大小形状相同,排列的间距不同,判断是否相同;三种菊花:形状大小颜色各异,其中两排数量一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小动物们要去郊游了。
瞧,兔妈妈,猪妈妈和猫妈妈都来了,它们的宝宝也都排好了队准备出发了。
(评析:这个环节只是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但也为幼儿提出了具体的观察要求:小动物的排队)
(二)引导幼儿理解体验10以内数的守恒。
1、小动物排队(数量8不受排列形式的影响)
引导:(课件展示三种排列形式,猪---圆形,兔---三角形,猫---一横排)
师:小动物们都排成了什么队伍?
我们用眼睛来看看,你觉得三种动物宝宝的数量是一样多吗?谁多,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样才能正确知道那种动物宝宝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集体点数,分别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是8个)
小结:虽然猪宝宝、兔宝宝和猫宝宝排成了不同形状的队伍,但是它们的数量都是8个是一样多的。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请幼儿仔细观察——猜猜谁多——验证结果,层层升入使幼儿了解了物体的数目不会因为排列的形状而发生改变。)
2、分帽子(数量不随空间距离变化而变化)
师:要出发了,猪妈妈怕自己的宝宝晒伤,帮宝宝们准备了很多太阳帽和太阳镜(课件展示数量为8的帽子和眼镜,帽子叠在一起,眼镜一竖排)
师:哎,你觉得太阳帽和太阳镜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
有没有其他想法的?你们觉得那个方法好?(数的方法最好。)
哎,你们发现了吗?原来是一样多的呀!都是几个呢?(8个)
小结:原来我们光用眼睛看并不准确,一定要亲自去数一数,这样才能准确。
让我们把太阳帽分开来。
小结:原来刚才太阳帽只不过是叠起来了,但是数量还是8个,和太阳镜是一样多的。
(课件一一对应)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眼镜和太阳帽的数量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眼镜叠起来了)叠起来了数量变了吗?
小结:不管太阳镜分开放还是叠拢放,队伍的长短变了,但是数量都是8个,没有变。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幼儿设定了一些难题:(1)帽子是叠起来的,眼镜是分开放的。在这里幼儿首先是用肉眼观察感觉眼镜多,然后通过数来验证。(2)帽子分开放了,眼镜却叠起来了。这时候有的幼儿就觉得是帽子多而眼镜少了,最后通过验证发现其实不管物体排列的是紧还是松,它们的数量是不会改变的。并在这个环节中渗透了数量词的运用,使幼儿对量词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提高。)
3、拔萝卜(数量不随大小变化)
引导: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了哪里呢?(课件展示萝卜地,兔子在挖萝卜)
兔妈妈和兔宝宝来到萝卜地准备干什么呢?
萝卜挖好了,让我们来看一看是妈妈挖得多还是宝宝挖得多?(幼儿集体回答)(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两排萝卜)
同样是8个萝卜为什么让人觉得妈妈拔得多,宝宝拔得少?
(验证的时候可以两个两个数。)
小结:兔妈妈拔的是大萝卜排的队伍长,兔宝宝拔的是小萝卜排的'队伍短,但是都是8个萝卜,所以是一样多的。(师生一起小结)原来一定数量的物体不会因为它们的大小,排的队伍的长短和排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啊。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较前面2个环节简单了,而且请幼儿来帮助一起总结,使幼儿的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个环节中的验证也有了一个提升——幼儿用两个两个的数来验证,这样不仅能力提高了也不会感觉那么枯燥。“原来一定数量的物体不会因为它们的大小,排的队伍的长短和排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啊。”这一句总结是对前面3个环节的总结,使幼儿的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操作活动
1、了解操作内容和要求
课件展示,引导:这时候,猫妈妈带着宝宝们来到了树林里,哎呀,他们正在烦恼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呀?
课件展示:原来他们发现有两排一模一样的树,到底这两排树是不是一样多的呢?一样多的就在后面的小方框李做个标记。
课件展示:他们还看到树林里有三排菊花,这三排里有没有一样多的菊花呢?如果有,请在两排一样多的菊花后面画个相同的标记。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提醒幼儿数清每一排的数量,鼓励快的幼儿完成两个操作。
(四)结束
交流操作结果,明白数量相同的东西不受空间距离和颜色、大小形状的影响。
提问:你发现了树和菊花的什么秘密?
你怎么知道两排树是一样多的?
你找到哪两排菊花是一样多的?
先请一个孩子上来,然后问其他孩子是不是和他一样的。
(枫树虽然两排不一样长,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一样多的,椰子树虽然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但是数量却是不一样多的。原来,并不是看上去两排不一样长短的树就是不一样多的;而两排一样长短的树,就是一样多的,做事可不能光看表面哦。)
(菊花的讲解可以稍微简单点了,可以让孩子来说)
(评析:交代操作要求和讲解幼儿作业时,教师都能由繁入简的为幼儿讲解;并适当的请幼儿来进行讲评,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这一活动的掌握。)
(五)延伸
小动物们排了那么多的队伍,我们也来排排看吧。
师:现在我们有XX个小朋友,是什么形状坐的?现在请小朋友排成3排,每排10个小朋友,变成一个长方形。
现在我们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刚才半圆形上的人数是不是一样多?
原来我们不管排成什么形状都是30个小朋友,数量没有改变。
我们还可以排成其他的形状吗?那我们一起出去排排看吧。
教学反思:
活动是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去郊游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斑斓起来。一些叶子被秋风吹落在墙角,草丛、路边……给大地增添了色彩。一叶而知秋,孩子们眼里秋天会是怎样的呢?带大班的孩子拾落叶、看落叶、玩落叶,会有什么的发现和惊喜呢?孩子们通过亲近自然而获得感受和体验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表达?于是我们设计了以树叶为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树叶的感知经验,也会从情感上对秋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可以在科学、艺术领域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叶子的特征,发展想象和组合造型的能力。
2.尝试利用叶子的外形,用画、剪、装饰等方法粘贴出组合画面。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1、重点:利用叶子的外形,用画、剪、装饰等方法粘贴出组合画面。
2、难点:根据叶子的外形进行想象和组合方法教学。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材料准备:铅笔、彩笔、水粉颜料、剪刀、双面胶、透明胶、A4卡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萌发用叶子作画的愿望
1.播放课件《叶子的旅程》,重点引导幼儿观赏叶子在什么地方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形的。
2.交流讨论,引发参与制作的愿望。
3.提问:秋天到了,叶子宝宝离开树妈妈去旅行,他们到过那些地方?变成了什么?你想不想也来帮助叶子宝宝去旅行呀?
小结:小树叶落到水里,小鱼,把小树叶当成伞。小树叶落到岸边,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运动场,跑步。小树叶飘到空中,小燕子,把小树叶当成信。
真有趣,没想到,小树叶去了不同的地方,开始了有趣的旅行。
二.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进行想象并尝试组合画面
1.观察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叶子,说说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启发想象,用叶子把自己想到的情景拼摆出来,为下一步组合粘贴叶子画作准备。
提问:请你想想叶子宝宝还会到什么地方旅行,他们会看到什么?会变成什么?
三.动手动脑进行想想粘贴,教师指导帮助
1.自主选择主题和材料,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拼摆出各种图案或场景,组合粘贴在卡纸上,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添画,完善作品。
2.提醒幼儿安全使用见到,及时帮助又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并欣赏作品,分享制作经验
1.将制作的叶子组合粘贴画展示在秋季主题墙上,相互欣赏并评价。
2.评选优秀作品奖,请获奖的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活动反思】
活动的亮点:在欣赏感受部分,我通过背景音乐和课件的有效结合,向幼儿展示散文,使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的冲击下,充分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不足之处:
1、让幼儿欣赏完散文之后,我直接让他们说说散文中小动物们说的话,并没有强调句式,导致后面的流程孩子对句式把握不是特别准,所以我应当考虑到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可以先举一个例子或者再次欣赏一遍散文。
2、在想象仿编环节,还是有很多孩子的想象偏于实际,应该事先让孩子们理解小动物们需要这片树叶做些什么?让他们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去想象仿编。
3、最后的延伸环节相对于想象仿编环节,层次递进性不高,可以省略,然后夸大幼儿想象仿编的内容。可以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情境或者提供不同的动物,给予幼儿充分选择的空间,最后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鼓励幼儿仿编散文句式,使得散文更加优美。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这种幼儿园活动,让孩子正确认识每个物体之间的不同,锻炼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不仅在幼儿园可以开展这种活动,家长有时间在家陪孩子时,也可以进行这个数学活动游戏。
大班教案 篇7
目标:
1、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2、尝试按标志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养成看标志的良好习惯。
准备:
1、交通标志的PPT及律动音乐。
2、每组交通标志图片若干,胶水、白纸等操作材料。
3、交通道路操作图。
过程:
一、 律动出场《去郊游》
师:小朋友们集合啦,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坐上我的大巴,我们出发啦!
二、出示PPT,引出主题
1、出示PPT,教师导入
师:路上的风景真美丽,我还看见马路上有许多交通标志,
你认识他们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2、幼儿自由发言
三、幼儿自由按标志特征进行分类
1、小组探索,按特征分类标志
师:除了这些,马路上还有许多交通标志,你们能按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吗?
2、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小组汇报,展示分类结果,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按标志的颜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分好标志牌)。
四、学习新的交通标志含义
1、幼儿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标志含义
师:在这些标记里你有哪些是不认识的?
你见过他们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2、教师新授新的.交通标志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另一种分类方法
师:这些标志都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统称为什么呢?
4、教师小结
师: a、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一类,表示提醒司机的意思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警告标志”。
b、圆形、白底红圈黑图案,表示禁止司机行为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禁令标志”。
c、蓝色方形的或圆形的,告诉司机道路方向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指向标志”
五、交通标志作用大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现在我们就可以帮助司机叔叔认识路啦。
1、出示交通道路图,教师引导幼儿投放正确的标志,并在活动中运用这些标志。
2、师: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3、教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六、延伸拓展
1、交通标志能告诉司机前面的地形,给司机指路并对司机提出要求,那我们小朋友在出行时要注意什么呢?(看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教师小结,提倡幼儿做“小小宣传员”,为身边的人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12-25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5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大班教案08-27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