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21 16:28:4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 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

  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

  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活动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复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的节奏型,并看懂乐曲图谱。

  2、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3、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学习协调的演奏乐曲。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大鼓一面,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

  3、其中前三种节奏幼儿已在第一课时学习过。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3、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过渡语: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X---|,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3)|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重点询问幼儿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4、幼儿听乐曲演奏,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6、幼儿再次演奏,教师出示大鼓与幼儿一起演奏。

  7、教师请幼儿交换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大"。

  结束语: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大》,让我们下次在一起和乐器宝宝一起演奏,好吗?

大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幼儿认识到小鸟家的各种形态。

  2、通过听、看、想、说、做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使幼儿能够较成功的表现出自己对小鸟的家的真实感受。

  3、通过小鸟的家的综合活动教学,加强幼儿的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增加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幼儿对小鸟家的认识了解,也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理解。

  教学难点:组织好幼儿的各种表现活动。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挂图等。(我是一只小小鸟|感恩的心)二只曲子。

  2、家长自备制作鸟巢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小鸟在森林里欢声歌唱。} 引出小鸟的家在美丽的树林里 。

  小朋友你们看到、听到了什么?小鸟家在哪?(在美丽的树林里,小鸟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地歌唱。)

  二、新授过程:融入角色,启迪想象。

  1、教师播放《爱欢笑的小鸟》课件,让幼儿观看小鸟在树林里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幼儿感受小鸟的欢乐)

  2、我们来看看小鸟为什么会这么快乐?(有家:美丽的树林、温暖的窝;有爸爸、妈妈所以幸福、快乐)

  3、教师插入被砍得光秃秃的森林课件。

  讨论:"呀!小鸟的家到哪儿去了呢?"(转折,引出小鸟失去了家)

  4、思考:"小鸟为什么会没有家?""你,能为小鸟做点什么?"结论:出示遭到破坏的树林。(引导幼儿找到帮小鸟解决痛苦的办法:重建美丽的家园。)

  5、看课件小鸟的家,知道鸟类各喜欢什么样的窝。

  三、提出创作要求

  1、老师为鸟儿设计这样一间小窝,"你们想为小鸟设计一个什么样子的家?

  师:在坐的父母和孩子们都有一双十分灵巧能干的手,能将废物变成漂亮有用的东西。现在小鸟有了困难(没有了家),相信大家一定愿意帮助它们对吗?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桌子上为鸟儿做窝吧。

  四、自由结伴进行制作。 老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放音乐《感恩的心》。

  五、欣赏,交流作品 。

  教师随机采访:你想把小鸟的窝安在哪儿?小鸟最喜欢住哪儿呀?(引出喜欢住绿绿的树上)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小鸟住在树上呢?(幼儿说出种树、保护树、给小鸟造一个树的家园等)

  六、小结:绿绿的大树上小鸟们有了新家可高兴了,小朋友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听大家说了那么多的好处,看来我们人类不但不能乱砍树,而且应该多种树,既让小鸟有舒服的家,也让我们大家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小狐狸孤单和开心的原因。

  2、了解与朋友产生矛盾后的和解方法,体验友爱带来的快乐。

  3、感觉故事异想天开、富有童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挂图4号。

  活动过程:

  设问引题提问:一只调皮的小狐狸,最近很孤单,这是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讲述故事一段至“怎样让小动物们再和自己做好朋友呢?”

  提问:小狐狸对它的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朋友们被捉弄以后,怎样对待小狐狸的呢?

  提问: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心里是怎么想的?

  讨论:如何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幼儿依据生活经验,提出办法。(学习词语:和解)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故事“”小狐狸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好主意“至”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小动物们看到了小狐狸的枪都怎么样了?

  为什么小黄狗挨了小狐狸的一枪,还说小狐狸想和大家和好呢?

  为什么小动物们直嚷嚷“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出示挂图二,教师讲述故事从“小狐狸没办法了”直至结束。

  小狐狸往自己的枪里装进了一颗大炮弹,朝天开了一炮,结果怎么样?

  小狐狸找回自己的朋友了吗?

  为什么故事中小护理打出的子弹是甜甜的?

  为什么小狐狸觉得这次的笑,是真正的开心?

  教师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再次感受友爱带给小狐狸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今天的这节语言课《甜甜的子弹》,小朋友在中班早期阅读中也接触过,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小狐狸的枪和炮》。

  在活动中,我直接开门见山地引出主人公“小狐狸”,然后再设置悬念:“有一只调皮的小狐狸,他做了一把抢、一门炮,他想用枪和炮干什么呢?”让幼儿思考片刻后自由想象猜测,再自然而然地引出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第一小节来介绍小狐狸:小狐狸很爱作弄人……听了介绍后再向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由于没了朋友,小狐狸很难过这一故事情节而接着设置了讨论:怎么才能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呢?这个问题为了是让幼儿能够开阔思维,组织语言清楚地表达而设。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做错事情要知错就改”这一道理,贯穿活动目标。接着我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再对故事内容做出相应的提问,以便幼儿能够更好的完全掌握故事内容。最后再请小朋友讲讲你对这故事里的小狐狸有何看法。我认为开放式的提问可以拓展了幼儿的空间,孩子们说的多,讨论的多,孩子有很多奇异的提问和答案,有创意的想法我都给了鼓励。

  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孩子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也上过这个绘本课,所以我提的一些问题,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没有太多的悬。在对目标定位上和难点的把握方面都欠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来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复解释提问一遍,导致话语重复变罗嗦,其实提出的问题只要我放慢速度,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孩子们大都也能懂,不必再去重复为他们做解释阐明,有些问题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为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极力的控制自己的教学用语,大胆放心地把问题抛给幼儿,去相信他们!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让自己更上一台阶。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的外形特征及有关月饼的知识。

  2、了解制作工艺,乐意自己尝试制作月饼。

  3、创设情景,体验大家团聚一起品尝月饼的和美、喜悦之情。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过程:

  1、活动前联系好月饼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饼的相关材料若干。

  3、各类月饼若干。

  4、摄像机一台,组织幼儿收集各类月饼图片。

  5、幼儿制作邀请书,邀请家长参加此活动。

  活动:欣赏、了解月饼

  1、展示幼儿各自带来的`月饼,请幼儿仔细观察月饼

  提问:你看到的月饼是什么样子的?

  月饼上都有些什么?

  闻一闻,是什么味的?

  2、幼儿交流讨论: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

  月饼馅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人们为什么要吃月饼?

  人们不仅自己买月饼,为什么还买月饼送给自己的亲人?

  3、听录音:吃月饼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全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4、幼儿品尝月饼,放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体验大家团聚在一起品尝月饼的幸福、快乐之情。

  教学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前几天,天气突然变冷,一阵北风吹过后,幼儿园的院子里落满了树叶,孩子们在帮清洁工奶奶捡落叶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男孩玩起了落叶,树叶被大风刮个不停,他们气喘吁吁地追逐树叶,并兴奋地凑在一起说树叶:“我捡到的法国梧桐叶变黄了”“你看我的这片叶子像小鱼的尾巴”“大风把树叶吹到天上了,像一架绿色的小飞机”等等。这不正是主题四中有关植物叶的话题吗?既接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又十分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小树叶》。旨在帮助孩子们初步认识自己周围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态、结构及其功用等。

  活动目标

  1、观察树叶的特征,简单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认识枯叶和绿叶,通过动手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叶是树叶的一种。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枯叶和绿叶;

  2、石臼、擀面杖、剪刀、鹅卵石、记录表;

  3、茶叶包一个、茶壶、热水、布;

  4、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小树叶》进入活动室。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知道它们是怎样飘落下来的?(幼儿可以用语言、动作等表现)让我们一起来和小树叶跳个舞吧!(教师一边和幼儿舞蹈,一边洒落树叶,幼儿每人捡起一片树叶。)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师:“叶宝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演示树叶外形结构的课件,使幼儿知道大多数树叶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

  2、幼儿讨论,初步了解树叶每部分的`作用。师:叶宝宝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的,那他们对叶宝宝来说都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教师演示树叶每部分作用的课件,向幼儿分别讲解叶柄、叶片、叶脉的作用。

  (三)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绿叶和枯叶的区别,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如果叶宝宝从树上落了下来,慢慢地它会发生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结:使幼儿知道叶宝宝离开了树妈妈,就会一天天地干掉,枯死,变成一片枯叶。

  2、教师出示一片枯叶:枯叶和小朋友手中的绿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回答)教师介绍记录表,教会幼儿记录的方法。幼儿选用桌上的工具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你刚才是用什么工具,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结:使幼儿明白枯叶与绿叶的根本区别:易碎、不易碎;没有叶汁、有叶汁。

  (四)使幼儿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师幼讨论,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变魔术,知道茶叶是树叶的一种。小结:茶叶是一种特殊的树叶,它可以泡水喝,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而且有些树叶可以制成药材,给人治病;有些树叶可以制成树叶食品、树叶饮料,有利于人体健康。

  (五)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户外搜集落叶,做叶子粘贴画。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大班“奇妙的植物”主题中有关叶子的一个分支,我选择的是孩子们最常见的也是现在这个季节有明显变化的叶子——树叶。

  从整个活动设计上来看,内容非常丰富,它是由几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内容组成的。我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相关内容和同领域中不同内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乐体验,又有动手操作;既利用了多媒体,又添加了小魔术,使孩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从整个活动过程中来看,孩子们通过不同的表征方式,表现出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有肢体语言、有实验记录、有语言描述等等,动手操作的小实验更让孩子的乐不思返,我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开放性的材料,发挥了他们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们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像此次活动中有的孩子发现枯叶是干的,没有叶汁,但是他却不知道怎样记录下来,当他得到老师的引导帮助后,很快地记了出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孩子思维的一个成长过程,使他们逐步地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同时,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也动了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记录,在每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知道了枯叶和绿叶的区别,进一步了解了树叶。

  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一定还存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及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我将在大家诚恳的指导与帮助下继续努力!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手臂控制能力及目测能力。

  2、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彩球、球棒、弓形的门。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利用球棒做操,做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运动等。

  2、基本部分。

  (1)幼儿在线后站一横排,教师示范打球门的方法:将球放在地面,身体略弯,两手持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击球进门。

  (2)幼儿先来年系击球动作,然后分组找一球门练习,要求站在线后。

  (3)请个别击球较好的`幼儿示范,然后再分散练习,可调整球与球门的距离。

  (4)分组进行比赛,选一优胜者,以击准球门次数多者为胜。

  3、结束部分。

  让幼儿自由结合用球棒摆成直线、小树、房子等图形练习走、跑、跳等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后感:平时我们晨间活动的时候玩过打棒球,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次此活动幼儿的手臂控制能力得到了发展。幼儿最后用球棒摆图形练跳跑走的时候,很感兴趣。

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大班教案 篇9

  一、说教材分析

  ·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诗歌《梦》,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梦》。教材选自《幼儿教育》95年第6期第16页。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学安排以外的教材呢?一是因为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优美、温柔的梦境。它无论从意境还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为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二是因为这篇作品想象神奇美妙,能使幼儿从巧妙的构思中获得丰实的美感。大班幼儿由于词类范围的扩大,思维的不断发展,他们分析理解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我把这精炼而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及饱含丰实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大班幼儿,这也就是我在反复慎重的比较挑选教材的过程中,最终确定诗歌《梦》作为说课、执教内容的原因。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一次创造性地选用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机会。

  这首诗歌通过对优美、温柔梦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歌颂美好生活的

  心愿。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具体是:

  (一)向幼儿渗透热爱珍惜美好生活的教育。

  (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及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诵。丰富词汇:柔柔的、甜蜜。

  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为其优美的意境所感叹,而且更为作者构思的美妙所叹服:小花被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舞,树叶有了被挠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更接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孩子们都喜欢穿漂亮衣服,小女孩更喜欢跳舞,且多数孩子都有被大人挠痒的经历。课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在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诗歌。诗歌中的结尾说到:不,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美好的梦,又说这不是梦呢?难点就在这儿,即如何渗透思品教育就是课题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为使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意境的优美和丰实的情感,结合语言活动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欣赏、讲述和谈话进行教学。诗歌本身就含有诸多美的东西,它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一味地让幼儿重述语句,那幼儿就会学得索然无味。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诗歌"这一重点,我借用电教手段,利用配乐诗歌录音的形式,并根据诗歌内容自制投影片,将音乐、诗歌、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感官,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能让幼儿自发地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之中,它所呈现出的视听效果,不仅可以丰满诗歌本身的魅力,而且对于引导幼儿积极地欣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看和听,幼儿很快就可以体会到诗歌中动人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挚热情感。所以,我选择了视听同步欣赏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为了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激发幼儿欣赏的愿望,培养幼儿欣赏的能力,教师就需要运用语言的速度、语言的变化、感情色彩和叙述的条理性,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讲述以恰当的表达不同情节,引导幼儿分析理解作品内涵,使幼儿获得鲜明的表象和概念,所以讲述法为另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种方法相互并存,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解决教材重点的有力手段。在突破教材难点"为什么说这不是梦"时,采取谈话法。因为谈话法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谈来进行的,由于能相互交谈,有问有答,因此能把较复杂,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化为若干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问题,对开拓思路,激发幼儿有系统的思维,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多益处。此外,还有表演法,幼儿个个爱表现自己,当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时,我带幼儿进行即兴表演,你演给我看,我朗诵给你听,一起将诗歌的内容表现出来,幼儿的兴趣会非常高。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直观、形象且便于演示的投影片和配乐诗歌录音磁带作为主要教具。

  三、说学法指导

  诗歌教学中教师容易重复述而轻欣赏,其结果,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少,机械复述占用了大部分时间。那么,文学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学形式的美便消失在机械复述之中。众所周知,欣赏文学作品是幼儿园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如何去欣赏,欣赏的程度如何,既检验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我注重为幼儿提供会欣赏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会倾听。为了避免幼儿在反复的欣赏中注意力分散或产生厌烦情绪,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安静欣赏教师朗诵;播放录音,幼儿闭目欣赏;视听欣赏等。培养幼儿这种良好的自觉地倾听习惯,为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对于作品中那些重点的语句,教师对照画面,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帮助幼儿分析。幼儿看着色彩鲜艳的画面,听者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这种良好的语境,启迪了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从中也孕育着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规程》中明确指出: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就问题的设计着重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进行究因性、假设性、连问的提问方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积极鼓励,正面教育的方法因人施教。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看、听、想、讲,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认真倾听及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