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大班教案 篇2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盐水》老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常见、熟悉的现象沉浮入手,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每一个幼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材料选择合理有效
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能促进幼儿的思考。此活动我们尝试了多种材料,如小番茄、山芋、莴苣这些材料在盐水中很容易浮起来,对盐越多浮力越大,很难让孩子感知,而土豆块虽实验现象也是比较明显的,但由于是切开的很容易吸收盐份,浮起来的土豆块吸收盐后又会沉下去,这里面的知识很多,对孩子来说不易理解,反而会让孩子混肴。最后我们选择了葡萄,葡萄的色、形对幼儿更具诱惑力,更重要的是实验操作结果明显。能帮助幼儿发现实验现象,了解科学知识。其次提供水的多少、勺子的大小都不能随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材料的`准备不容忽视,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材料的投放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巧妙的投放安全、适量和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那么科学活动一定会让幼儿感到更精彩。
二、活动过程自主开放
老师创设了宽松的环境氛围,积极为幼儿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操作材料,多途径的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首先让幼儿知道葡萄在水中是沉的,然后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让葡萄浮起来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之后,老师又故弄玄虚的施以魔法让葡萄在另一只杯子中浮起来,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到杯中的水上,这不仅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而且大大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接着进行了两次实验,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尝试中发现现象,然后再揭示其隐含的科学知识。一次次的实验让孩子获得了一次次的惊喜,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两次实验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自主组合、合作默契。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老师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和递进式的提问。所有的实验结果及其隐含的科学知识都是和幼儿一起归纳得出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经验迁移激发兴趣
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相应的科学经验后,将话题延伸到自然界的现象中(死海之谜),让幼儿了解更多与此活动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满足幼儿对知识的渴求。活动结束时,教师又将幼儿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一是材料的迁移(葡萄—土豆),其次是大、小土豆块在同一盐水中的不同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活动终而不止。整个活动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爱好、情感和态度,重在激发幼儿的发现兴趣和探究欲望。最后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舒坦、欢畅”等词汇,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词句
2、尝试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与同伴合作表现散文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种植植物的嫩芽,并观察记录小芽的生长过程。
2、散文诗挂图 。
3、《春野》背景音乐。
4、阳光、春风、雨露、嫩芽的'头饰。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请幼儿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发芽生长情况
(1)从土里钻出来的芽像什么?
(2)怎样才能让小芽快快长大?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一遍,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意境
(1)小嫩芽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谁来迎接她了?他们是怎样对待小嫩芽的?
(2)小嫩芽慢慢的变的怎样了?
3、结合挂图欣赏散文诗,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容
(1)小嫩芽像谁?太阳的照耀使他温暖,春风的抚慰使他亲切,雨露的滋润使他舒坦,可他为什么还害怕?
(2)太阳、春风、雨露分别对他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3)小嫩芽为什么变的勇敢了?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说小嫩芽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了?
(4)阅读幼儿用书,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4、鼓励幼儿与同伴分角色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装扮,自由表演散文诗的内容
(2)引导幼儿随背景音乐《春野》相互欣赏各组的表演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小芽在阳光、雨露、春风下成长的情景。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2、懂得防止雷击的基本知识,并知道雷雨天要待在家里,不做危险的事。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课件《响雷时我不出去》;音乐《打雷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谈话。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过打雷看见过闪电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学一学。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看PPT,让幼儿初步理解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围绕刚才观看的.视频进行提问: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吗?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雷电有什么危险?
三、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怎样防雷电。
教师小结:
(1) 在室内怎么防雷。
(2) 在室外怎么防雷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跳跃的节奏带来的愉悦,分辨出乐曲特殊的乐句结构,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
2.学习创造性地用绘画、身体动作等方式表现笨老狼走路、回头的音乐。
3.享受活动的快乐,学习有克制地按规则做游戏。即该走的时候走,该停的时候停,不与他人相撞,上位时不与他人争椅子。
活动准备 :
1.音乐光碟及CD机,凳子围成半圆形。
2.头饰一个,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
1、倾听故事。
(1)教师出示头饰,有表情讲述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故事。
(2)提问帮幼儿理解:“聪明孩子在笨老狼回头时是怎么做的?”
2、逐步熟悉游戏规则。
(1) 站住不动。
教师扮演笨老狼,慢慢无声地向前走,突然站住并回头,重复几次,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站住不动的幼儿。
(2) 寻找预示教师回头的信号。
师:请注意看,笨老狼在什么时候会回头看?
3、幼儿倾听音乐,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1) 幼儿倾听音乐。
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走了多久笨老狼就回头了?
(2)听第二次音乐,幼儿听到笨老狼回头的音乐就可以拍出节奏。
(3) 教师指图,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4) 幼儿指图,其他幼儿寻找音乐中的重音。
(5) 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4、跟随音乐,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游戏。
(1)教师做笨老狼,幼儿跟随教师坐着玩游戏。
(2)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幼儿离开座位集中在教师身后,引子时,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做起床、梳洗动作,拿上好吃的东西准备出门。在第四大句的第五小句开始时,教师用语言提醒已穿过森林,应赶快跑回家把门关上。
(2) 请一名幼儿做笨老狼,玩音乐游戏。
5、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下雨之前》。
2、知道有许多动物都有预测气象本领。
3、了解气象与动植物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定联系。
4、在活动中教育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动、植物在下雨之前的变化,了解天气状况。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听讲故事,了解动植物气象预报天气的方式。
难点:说说还有哪些动、植物能够预报天气,怎样预报的?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下雨之前》。
2、幼儿用书《找不同》。
3、含羞草、南瓜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一些动物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吗?(如:蜻蜓、小鱼、蚂蚁),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请听故事《下雨之前》。
二、活动指导
(一)听讲故事《下雨之前》。
1、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内容。
2、讨论:
(1)故事中谈到哪些小动物?(小公鸡、小蜻蜓、小鱼、小蚂蚁)。
(2)下雨之前,小公鸡感到怎样?(又闷又热)
(3)小公鸡走着走着,看到谁飞得很低?(小蜻蜓飞得很低)
小蜻蜓为什么飞不高呀?(天快下雨,空气里有许多水汽、小飞虫的翅膀沾满了水气、飞不高)。
(4)小公鸡又看到了谁游到水面上?(小鱼)
小鱼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到水面吸收新鲜空气)
(5)小公鸡又看到谁在往高处上搬运东西?(小蚂蚁)
小蚂蚁为什么要往高处搬运东西呀?(小蚂蚁说:天快下雨了,我们家原来住的地方太低会被水淹没的)。
3、教师小结:小公鸡走出家门想去玩一会儿,看到小蜻蜓飞不高,小鱼游到水里,小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往高坡上搬运东西,打听到天快要下雨了,就连忙跑回家了。当我们看到这些小动物有这种动态时,就知道天气要变化了对吗?
(二)讨论
1、教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天气呢?它们是怎样预报的?
启发幼儿说:还有青蛙、蚯蚓在叫,好象在唱歌。
2、教师:植物可以预报天气吗?你觉得哪些植物可以预报天气?(有含羞草、南瓜苗儿)边讲边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教师:这些植物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会有什么的反应呢?教师告诉幼儿,含羞草的反应是半开半含,南瓜苗儿往下垂。
(三)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这些动物或植物的`动态,从小学会观察、探索,做个气象员,为人民服务好吗?
(四)比一比。
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找不同》,教师:左右两幅图有4处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找一找并圈出来,比一比谁找得快?谁找到的不同多?(教师评讲幼儿练习)
三、活动结束
简要小结:通过学习《下雨之前》,知道有许多动、植物有预测气象的本领,我们要学会观察、探索,了解天气的变化状况好吗?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2、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玩陀螺的快乐。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制作陀螺的方法。
2、难点是找出圆的中心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彩笔、剪刀,供画图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教师以谈话的方法提问: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第三部分: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地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制作强的'幼儿及时给与表扬,引导。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自由选择探索活动,给了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1、活动背景
“我为什么会长肚脐?”相信很多孩子都会问家长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可是,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例如:不爱刷牙,喜欢用手扣自己的肚脐……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结合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通过有趣的故事,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科学地知道肚脐的重要作用,了解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并知道一些保护肚脐的好方法。
2、素材分析
活动中运用的绘本《肚脐,你好吗?》是“可爱的身体”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优秀的幼儿读物。故事的内容温馨、有趣、可爱。它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儿童的问题。读《肚脐,你好吗?》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慢慢长大的全过程,更能以此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在活动中,我尝试以整合的思路来设计学习活动的内容,将孩子的需要化作活动的整体过程;有对脐带是如何传送营养,帮助宝宝发育长成的知识点拨;有妈妈爱宝宝,留给每个孩子爱的印记的情感渗透;有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识促发……
3、幼儿前期经验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我自己”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已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所了解,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保护肚脐的方法。
2.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表达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录像。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引发幼儿的讨论
1.教师提问
(1)在每个小朋友的肚子上都有一个很奇妙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肚脐眼)对,它的名字呀叫肚脐。
(2)那我们每个人的肚脐都长得一样吗?(出示各种各样肚脐的图片)
(3)我们的肚脐都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有的人的肚脐是圆圆的,有的人的肚脐是扁扁的,有的人的肚脐是鼓鼓的,还有的人的肚脐是瘪进去的,有趣极了。
<<<123>>>
3.过渡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肚脐,你好吗?》说的就是小小肚脐。想听吗?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从猜猜,看看,讲讲中导入,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起平时容易被孩子们忽视的小小肚脐。除了了解肚脐的真正名称,还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每个人肚脐的形状不同,各种各样的肚脐一下子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有趣极了。很自然的引出了故事《肚脐,你好吗?》也激发起了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
二、理解绘本,了解肚脐的秘密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师提问
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小宝说肚脐一点用处都没有,可小青蛙却说肚脐是非常重要的。肚脐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2)过渡句:肚脐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接着听故事。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听清楚了吗?
让我们来看一段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视频,看看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的那根脐带吧。
(2)播放视频录像。
(3)教师提问
你们看到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4)教师小结:原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会儿动动脚,一会动动手,还会眨眼睛与吃手呢,可爱极了。
那么可爱的宝宝也正是通过这根脐带从妈妈的身体里得到养分,排出废物。有了养分,宝宝就会越长越大。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
脐带剪断了,剪断后的脐带是怎样变成小宝宝的肚脐的呢?让我们赶快去医院看一看吧。
(2)播放医院的视频
(3)教师提问
现在你们知道宝宝的肚脐是怎么来的了吗?
(4)教师小结
医生会把连着妈妈的脐带剪断,在涂上药水,用纱布包好,过两天脐带头就会吧嗒掉了。就变成了肚脐。
所以肚脐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的重要标志,也是妈妈留在我们身上的爱的印记。
(5)教师提问
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怎么知道妈妈很爱很爱你呢?(引导幼儿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那么爱你,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妈妈说呢?
(6)教师小结
小朋友都说了许多妈妈爱自己的故事,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对宝宝就充满了浓浓的爱,每个宝宝肚子上的肚脐就是妈妈留给小朋友的爱的印记。
【设计意图】
教学第二环节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充满爱意的视频,使孩子们从疑惑到探讨
,从探讨到视频解答来直观感受,层层拨笋式的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故事。感受肚脐,脐带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引出小小的肚脐是妈妈留在每个孩子身上爱的印记。
三、保护肚脐好方法
1.过渡句:肚脐是妈妈爱的印记,也是我们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关于肚脐你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幼儿现场问题进行讨论、互动
2.我有一个问题,怎样保护好我们的肚脐呢?
3.出示好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也可以有几张伤害肚脐的行为(比如拳击,用手抠)
4.教师小结
肚脐弄湿后,如果不擦干,就会感冒。
洗完澡出来一定要用干毛巾好好擦;
睡觉的时候如果把肚脐露在外面,就会肚子疼,盖好肚脐,宝宝睡得可香啦。
希望小朋友都好好保护我们的肚脐哦。
5.提出任务:关于我们自己的身体,今天讨论的肚脐,你们还想讨论什么呢?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把落脚点放在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上,回归了孩子的生活。“肚脐是妈妈爱的印记,也是身体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该怎样保护好妈妈留给我们爱的印记呢?”自然无痕的过渡,激发了孩子们要好好保护自己肚脐的决心。通过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提升了3个保护肚脐好方法,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积极表达对时间先后的想法。
2、体会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
3、增强时间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答相应关于时间顺序的问题。
(1)请幼儿按照画面说一说兔宝宝是怎么画画的。
教师:宝宝兔在做什么事情?小朋友在画画时要做哪些事情?宝宝兔应该怎样画火车?
(2)请幼儿观察右边的图画,并说一说嘟嘟牛在做什么。
教师:嘟嘟牛仔干什么?请你看看这是几点?钟的指针现在指向了哪些数字?你能为嘟嘟牛的生活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吗?(引导幼儿用先--然后--再--最后的方式进行简单陈述)
3、分发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1)分发幼儿用书教师:请小朋友轻轻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到桌子旁边来。
(2)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4页上半部分的图画,请幼儿逐一观察和回答每一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是怎么生长的?请你按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3)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4也下半部分的图画,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教师:请你观察画上面有什么,同样请你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4、检阅操作手册完成情况,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小于号、大于号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