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教案

时间:2024-01-14 07:17: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饮酒》教案锦集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酒》教案锦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酒》教案锦集

《饮酒》教案锦集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悠然洒脱的心境,读出诗歌的情感。

  2.将诵读与传统吟诵相结合,通过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体悟陶渊明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回归自然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品带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

  难点:理解陶渊明远离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吟诵法、品析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以酒引入本诗。

  2.初读感知,“酒”意微醺。

  (1)学生自由诵读。

  (2)全班齐读。

  3.品析感悟,“酒”后心声。

  (1)【小组合作交流】品析诗意,思考如何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朗读技巧:语气、语调、重音、语速。)

  预设:悠然南山(换字品析)。

  描绘写景句的画面,感悟意境及情感。

  (2)拓展思考:请结合理解,为本诗再拟一个题目。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拟标题的方法。教师简单讲解“饮酒”为题目的妙处,落脚朗读要读出酒后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语速舒缓,语气轻松愉悦。)

  4.吟诵品味,“酒”韵悠长。

  【小组合作读】设计一个诵读或吟诵展示。(个人及小组形式均可)

  (几位同学展示其他诗歌的吟诵。)

  教师指导吟诵本诗方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

  (小组合作展示诵读或吟诵。)

  全班一起吟诵。

  五、板书

  唐令西

《饮酒》教案锦集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重)

  2、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并初步感受本诗平淡自然却韵味醇厚的语言。(难)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和天人合一的人生追求。(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旧时代的许多诗人,因对现实不满,便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热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陶渊明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重)

  2、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并初步感受本诗平淡自然却韵味醇厚的`语言。(难)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和天人合一的人生追求。(重点)

  三、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简介。

  2、背景链接。

  四、一读品诗音韵美

  (一)读准字音、节奏。

  自学指导1: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请学生朗读诗歌,并请学生纠正字音、节奏及重音。

  (3)听朗读,画出本诗的节奏。

  (4)跟着朗读小声的再读诗歌。

  (5)齐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二)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中的画面进行描述。

  自学指导2: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内容

  五、二读品诗情感美

  (一)品“心远”

  陶渊明心远离了什么?“心远”之后获得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二)品“悠然”

  1、诗中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田园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看到了人的活动吗?

  2、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六、三读品诗语言美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2、“悠然见南山”的“见”能改成“望”吗?为什么?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七、探究主旨。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当堂检测。

  1、当堂训练。

  2、背诵全诗。

  九、小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在这首诗里,有“结庐人境”后心灵的宁静,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他这种于朴素的田园生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的生活模式,为后代文人指明了一条艺术人生、诗意人生的道路。这也许就是本诗具有永久魅力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