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难点是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和点拨来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讨论和交流来突破重难点。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通过理解课文,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探究活动
1.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想一想,写下来。
2.当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以及给人带来的思考。(原目标中还有一条“学习幽默的智慧”不要,学习中体会不明显)。
3、仔细观察漫画,弄懂画的内容,读懂课文的诗歌,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快。以及给人带来的思考。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漫画的内涵,感悟漫画的幽默和智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学期的报刊订阅中,有一种杂志同学们订的最多,那就是《儿童漫画》,你们谁愿意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愿意看这本杂志。
过渡:其实,看漫画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智慧上启迪。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版块内容就是漫画内容。板书单元版块课题《电子时代》(电子时代:电子,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漫画
二、欣赏漫画,感受漫画的乐趣。
出示第一幅图画。
1、提出欣赏漫画的要求:请同学们静静地看,一会把你看懂的内容告诉给大家。
2、学生汇报看懂的内容。
3、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想法。
4、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5、教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有些基本的能力是电子所不能替代的。
三、示第二幅图画。
1、提出同样的观察图画的要求。
2、说说发笑的原因。
3、从这幅漫画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说什么都可以)
这只是一幅漫画,表现的人的聪明,生活中如果是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体现公平。
教学参考:59页的关于展开讨论:如果不遵守规则,社会将是什么样?不进行讨论。
出示漫画的题目:休想赢我,认识生字“赢”记忆“赢”的口诀。
4、“休想”换词,(别想、甭想、休要)
5、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个题目。(肯定,藐视)
四、学习小诗歌。
过渡:通过刚才的两幅漫画的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的确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快捷,有一首小诗把计算机的功能概括出来,下面我们来学习。
1、学生自己读,弄清1个生字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棋”是形声字,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4、这首诗歌里,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5、你还能在生活中列举一些例子吗?
6、背诵诗歌。
五、书写生字。
注意“算”的结构。注意算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目”字。
“棋”是形声字,右上边不能加上卧人,中间是两个横。
六、课后题。
1、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的变化特点。学生想象,画一画,并说明这样画或想的理由。(注意后面的`用词“跑”“飞”)还知道哪些越来越好的事物。
学生自主创新,可以是已有的发展的事物,也可以是现在即将发展的事物,也可以畅想将来。
2、讨论交流(本节课的重点)电脑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统计一下,家中有电脑的有几人?谈一谈,电脑给你的家庭或个人带来的好处。你觉得电脑给没给你们带来苦恼?(网迷、眼睛的损伤、网络病毒)这些苦恼大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生活中感受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摘抄有关春的诗句,上课备用。
2、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3、老师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研读春草图,品味语言。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提到春,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从黄鹂、白鹭的角度来描绘春天;“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找到的诗句?(学生交流)。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来写春的。
2、配乐朗读课文:
要求:
⑴ 听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⑵ 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多媒体课件显示):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着力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 )
2、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些词语表现出?
(盼春 盼望 来 近。)
3、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
(草、花、风、雨、人。)
⑷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赞美 像刚落地的娃娃 像小姑娘 像健壮的青年。)
听读之后,学生朗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上述四个问题,全班交流。
3、检查预习:
注音:
捉迷藏 散在草丛 酝酿 应和 黄晕 披蓑戴笠
抖擞精神 繁花嫩叶 朗润
释词:
呼朋引伴 宛转 朗润 花枝招展
二、研读与赏析
1、第1节写什么?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
2、第2小节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有几个?
3、第3小节写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
4、除了小草以外,作者还写了谁的活动?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这些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完成。
明确:
1、写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盼望”连用,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没有 近
2、“朗润” 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山色由暗变亮,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
“涨”写冰雪融化、水位升高的特点。
“红”形象的写出了春日融融、给人温暖的特点?
3、“偷偷”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
“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嫩嫩”写出小草的质地。
“绿绿”写出小草的颜色。
“满是”写出小草范围很广。
4、人的活动。坐、躺、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这些动词写出了春回大地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孩子们嬉戏的情景令人陶醉,让人难忘。
5、背诵这三段。
三、联想运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在厚厚的土壤覆盖下等待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在春天到来之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与活动?写下来,不超过50字。全班交流,并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另外四幅图,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字词。(略)
2、背诵课文。(略)
二、研读与赏析
1、春花图:
默读课文,完成:
⑴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⑵ 本段文字描写非常细致,表明作者对春花作过细致的观察,说说作者观察了纯花的哪些情况。
讨论、交流:
明确:
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争春的热闹场面。更显得生机盎然。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体生动。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
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野花“眨呀眨”的“眨”,能够绘声绘色,刻画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态;“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带着甜味儿”是花的气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花里传出的声音。作者观察了春花的形、色、味、声,因此作者对春花的描写才会有态有声、有色有味。
2、按照上述的学习方法,分组学习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⑴ 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点拨:
春风图:
风是无形的,难以描绘,可作者却把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样做到的?
风是无形的,可作者调动了人的触觉、听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由此可见,观察大自然不仅仅用眼睛,还要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这样的观察才会细致,才会有细致的描写。
春雨图:
春雨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些特点?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谁能说说杜甫是怎样写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由静景到动景,从人物到景物,有近写到远。
本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看出的?
迎春图:
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⑵ 再读课文,仔细揣摩,试着背诵。
⑶ 这五幅图,你最喜欢哪幅,说说理由。
学生自己谈看法,全班交流。
3、比较五幅图:
⑴ 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之间的异同。
(从特征、写法、角度、修辞方面比较。)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写法 修辞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
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相同点: 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相关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⑵ 迎春图与其它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其它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衬托了迎春图。
4、最后三节的学习:
最后三节是赞美春天,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比喻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告诉人们,春天在发展、在成长。
5、综观全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⑴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的”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钻”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这样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的情景。
⑶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热烈开放时绚丽的色彩。生动感人,富有生气。
⑷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一个“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突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⑸ (野花)散在草丛里。
“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三、体验与反思
《春》是我们所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结构匀称,语言清新、生动、形象,使人充满向往之情。同学们是否想过,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小组讨论、交流:
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我们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四、拓展与延伸
交流有关春的诗句。
五、作业
根据这节课学到的观察景物的方法,认真观察我校的景致的布局、特点,抓住特征,以“春到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400字左右。
六、教学体会与反思
《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地春回,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发人们在大好的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本文声情并茂,适合朗读,因此读是讲授本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在讲授本文时,以读贯穿全文。采用听读、齐读、自读、默读、朗读比赛等方式,以读带讲,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拓展与延伸及作业的设置,五大版块的设置处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本文生动形象,明白易懂,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欲望很高,即使是平日很少发言的学生,也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学生熟悉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学生对本文的积极参与,对本文语言的玩味、赏析、运用中可窥见一斑。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材只是用来教会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运用。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那是老师的最大心愿。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二、联系生活,向往“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教案01-08
语文教案01-08
语文教案【经典】09-06
(经典)语文教案09-07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
[精选]语文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