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07 15:03:3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范例(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镇定并选择安全地带逃离。

  2、幼儿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幼儿园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观看讨论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暴力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提问:"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图示解释

  (1)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3、实践演习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大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2、用剪、撕、折、拼贴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3、能够用吊饰美化环境,激发幼儿美化生活。

  二、活动准备:

  瓶子(药瓶、酸奶瓶)、剪刀、糨糊、彩纸和彩线各若干 ,风铃和自制的风铃各一个,制作步骤图。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风铃,请幼儿说说风铃由哪些部分组成。

  T:这是什么,喜欢吗?

  T: 这是风铃,风吹吹一下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出来。

  T: 我们开看看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支架、吊饰、挂线)

  T: 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2. 出示教师制作的风铃,请幼儿猜猜制作方法。

  T: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你们想不想看看?

  T:你们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T: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教师总结制作方法:(1)、先把单个的瓶子进行美化:用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瓶子系起来。(3)、固定到支架上。同时教师出示制作步骤图。

  T:你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纸风铃?

  3. 幼儿制作,请幼儿自选材料来做做风铃。

  T: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铃。

  4. 展示、欣赏幼儿的作品。

  T:小朋友的风铃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来看一看,请你说一说,想把你的风铃挂在什么地方?

  让智慧火花在孩子的指间闪烁 ――活动《独特的风铃》反思

  结合子课题:利用幼儿玩具“做中学”进行环境创设的研究的内容,我开展了大班自制玩具活动《独特的风铃》。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在活动开始之前,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怎样让这些材料发挥作用,制作出精美漂亮的作品出来呢?我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思考,操作材料是开展手工活动的主要载体。孩子们熟知的、适合于具体活动内容的材料有利于他们立即上手,并将思维重点放在制作形象上,更有利于幼儿进行创新思维。

  (一)一种材料,多种操作手法

  对于幼儿来说,一次手工活动,难点不宜过多,材料不宜过杂。在活动《独特的风铃》中,为了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注意力的多重性,我特意让幼儿收集各种在碰撞情况下能发出声音的物体――瓶子类,而减少其他种类的干扰。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们在材料的提示下有针对性地制作,二来有利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进行相应的制作,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二)多种材料,完成一项操作内容

  在活动中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就是装饰吊饰,那么我提供类似的多种材料,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的欲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利用许多纸张类材料(大小、长短、硬度不同),大胆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装饰吊饰。一阵忙碌之后,一条条精美有创意的'吊饰就在我们面前……

  活动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提供的材料越多,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到发展呢?我觉得材料投放要有层次,依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以提供半成品材料、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幼儿获得成功感,培养幼儿继续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和不断进行创造。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依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要是对幼儿来说,他(她)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做法等即为创造。手工是幼儿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借助各种材料,动手动脑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幼儿对美的另一种创造。无论是幼儿在初学一些基本手工技能,还是在进行综合创造,我们都不能用成人的技能标准去要求、代替他们。教师要尊重孩子,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位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也只有调动了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创造力得以培养、发展,把每位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所以,要使幼儿的创造力真正的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客观地依据幼儿的原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可以但从制作的材料多少来说明问题。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抛接球的技能。

  2、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敏与协调。

  3、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球与幼儿的'人数相同,场地布置,球筐。

  三、活动规则:

  1、每次只能取一个球,传一个球。

  2、幼儿之间必须是抛接球,不能传递球。

  3、重新游戏时,将队尾的幼儿当排头,使每个幼儿都能练习抛接球。

  四、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活动,尽量让幼儿的身体活动开,以免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受伤。

  2、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在场地上排成“十”字形。在场地中央队列前面放一大球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队尾放置一个空筐。

  3、游戏开始,老师发出“传球”信号,各队第一名幼儿迅速取球向后面的幼儿抛出,后面的幼儿接住后继续抛给后面人,队尾幼儿将球抛进筐内,一个接一个,直至把筐中的球全部抛完。哪队的球多胜。

  4、游戏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健康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的手指》这节活动来自上海市张红老师的一节大班综合活动。手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它能够做许多事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 手指的每一个名字都不一样,每个手指还会做事情呢!选自幼儿熟悉的事物,并为幼儿提供实物,幼儿亲自实践,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明白:我们的每个手指都很了不起;然后通过手抓黄豆,实验感知五个手指是一家。在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下,多方面的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视觉,触觉上的交流。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熟悉五个手指,尝试运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2、借助作品和实践尝试,感知五个手指是一家,相互配合可以做更多的事。

  活动准备:

  1、PPT制作手指做的事。

  2、小实验材料准备(黄豆一盒、钥匙若干、铅笔若干等。)

  3、手指记录的图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快乐游戏—手指的名字

  1、手指游戏歌。

  2、幼儿感知熟悉每个手指的名字。我的手指会说话:伸出一个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手指会说话吗?引导幼儿作出各种不同的手势,并说出这样表示什么意思?

  (二)观察记录——手指会做的事

  1、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名字都不一样,每个手指还会做许多事情呢!

  2、 (PPT介入)下面看看手指可以做哪些事?

  3、幼儿实际再操作一下。

  4、幼儿尝试用符号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操作。

  5、教师随机抽查幼儿的记录并突出感受 (图片的秘密就藏在里面,你回答对了,他回告诉你的。)

  (三) 设疑讨论——哪个手指本领大

  1、幼儿讨论:你认为哪个手指本领最大?

  2、实验感知五个手指是一家。(手抓黄豆)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够一次取出很多豆子?(两只手一起捧豆子——许多只手共同捧)

  大班综合活动 《我们的手指》活动反思

  手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它能够做许多事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本节活动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话题,然后告诉幼儿:生活中我们的手指还会说话,每个手指还会做事情呢!在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下,多方面的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视觉,触觉上的交流。 然后让幼儿在实践的基础上尝试记录,最后设计的环节通过手抓黄豆,实验感知五个手指是一家。 在设计活动环节时,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张红老师的设计基础上有所改动,原来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给幼儿充分的实践机会,所以我在这次课上为幼儿提供了钥匙、铅笔、筷子、积木等材料让幼儿亲自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第一次学习记录,没有很好的听要求,记录的不是很好,并且耽搁了很长时间。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活动准备: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2、出示PPT,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3、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PPT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6、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大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猫(下)

  一、活动背景:

  分享阅读作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图书,能引起幼儿较大的阅读、编故事的兴趣,当分享阅读的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的时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设计思路:

  瑞吉欧提出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皮亚杰有“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这观点自制图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强调幼儿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图书。在孩子已经有了创编故事的基础上,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它变成图书。《纲要》中也指出应:“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开展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能理解和初步运用自制图书的基本要素,能与其他人进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三)能进行自我评价,并能较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

  四、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学具:自制图书自评表、图书内容表、水彩笔、绘画纸

  2、教具:自制图书评价表

  (二)前期经验:根据读本已创编故事

  五、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切入主题

  1、教师用一本书直接切入:“今天我们要制作图书。”

  2、教师:“一本好的图书应当具备那些要素?

  3、观察自评表,讨论图书要素的条件

  (二)教师出示自制图书自评表,请幼儿说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图书,这些图书的要素应该达到什么条件?

  (三)分组商量,将故事融入图书,填写图书内容表。

  1、组织幼儿按编故事的小组分组,讨论上一次根据《贪吃的小猫》所编的故事该怎样编成小书,将故事内容融入图书,成为图书的一部分,填写图书内容表,商量图书每一页的内容是什么?

  2、小组共同协商分工合作。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分工,将封面、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具体分工,防止出现抢着绘制封面、第一页的情况,并将商量结果显示在图书内容表上,分工后接下来的页数按照绘制的速度来分配。

  (四)分工合作,绘制小书,并进行自评。

  每一组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始绘制图书,教师将自评表发下,让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对照,并在结束后进行自评。

  (五)共同分享,阅读自制图书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合作绘制的图书,分享孩子的阅读乐趣。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组的故事。教师出示自制图书互评表,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六、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和幼儿将图书装订好,并将文字进行补充。

  2、在图书后面附一张红花表格,放在阅读角,幼儿阅读后,喜欢就画上一朵红花。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二、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

  三、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活动准备

  一、《好朋友》歌曲磁带,录音机。

  二、《拍拍手、点点头》磁带,《举你的右手摆一摆》磁带

  三、幻灯片(图片)一套,(梳头、扣纽扣等图片)。

  四、音游:小兔躲雨(音乐及材料)。

  活动过程

  一、入场《拍拍手、点点头》及练声《小鸭和小鸡》。

  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拍拍手、点点头、跳跳舞,真高兴。引入练声《小鸭和小鸡》。

  二、引入游戏《举你的'右手摆一摆》让幼儿感受在一起玩的欢乐。

  三、今天,我们除了玩游戏以外,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幻灯片(或图片)问: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梳头、扣纽扣),欣赏其动作。学句子: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边动作边学句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还可以怎样互相帮助?请你用“你帮我来……我帮你来……”说一句话。小结:大家都怎样?(引出团结友爱)怎样用动作表示团结友爱?(手拉手),让幼儿学动作,学句子。边手拉手边提问: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学句子,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同伴间除有玩具大家一起玩,还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四、学唱歌曲《好朋友》

  1、欣赏一次,幼儿个别、集体分别学讲歌名。

  2、欣赏二次,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打拍子。

  3、集体跟唱(在位置上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4、集体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五、音游:小兔躲雨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了一首什么歌?(好朋友),你们看小兔子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也和它们做好朋友吧。音乐开始:这是什么游戏?(小兔躲雨),请幼儿听音乐戴好头饰,准备游戏。小兔音乐:(小兔跳)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玩吧!(轰轰轰……)雷声兔妈妈:下雨了,小兔子快躲进山洞吧!(小兔马上找洞避雨),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帮助未找到洞避雨的小兔。小兔:让我来帮助你,小兔子快快来。小兔妈妈: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晴了,小兔子,我们回家吧!(小兔跳音乐)。小兔子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团结友爱手拉手。小兔跳音乐离场。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四季变化与小猪服饰的联系。

  2、讲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故事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四季背景图和小猪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ppt1)

  1、森林里有幢小木屋,里面住着谁?

  2、让我们一起来叫醒它!

  3、有几只小猪?哎呀!谁来了?大老虎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森林里有幢小木屋,里面住着三只小胖猪。大老虎看见了小胖猪……

  4、小猪会想什么办法来对付大老虎呢?让我们跟着小猪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段讲讲议议,理解故事

  1、ppt2——春天

  1)春天,山坡绿了,树叶绿了,三只小猪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呜找不到小猪。

  2)为什么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找不到小猪,大老虎只能饿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2、ppt3——夏天

  1)春天过后,是什么季节?

  2)夏天,猜猜小猪会穿什么衣服呢?为什么?小猪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小结: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的,山坡上开满了花,小猪穿上了花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3、ppt4——秋天

  1)大老虎还会来吗?

  2)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哪些水果成熟了?

  3)秋天,小猪会想什么办法来让大老虎吃不到自己?

  小结:秋天,山坡上的果子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小猪穿上了红彤彤……的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Ppt5——冬天

  1)最冷的是什么季节?

  2)冬天,小猪会穿什么衣服才能不让大老虎发现呢?为什么?

  小结:冬天,山坡上一片白茫茫的,小猪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呜找不到小猪。

  三、欣赏故事

  1、你们喜欢小猪吗?为什么?聪明的小猪战胜大老虎的事情被森林里的一些动物知道了,他们把它编成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聪明的小猪》,你们想听吗?

  2、完整欣赏故事。大老虎想问大家:为什么一年四季我总是找不到小猪呢?

  小结:原来,聪明的小猪在一年四季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把自己藏了起来,怪不得大老虎会找不到小猪。

  活动延伸:

  回家为爸爸妈妈讲讲《聪明的小猪》的故事。

  活动反思:

  《聪明的小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小猪对付大老虎的聪明,以及四季颜色的.变化等,因为故事中重复的语言比较多,也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仿编。通过创设一个声、形、色具备的动画情景有效地将幼儿引入其中,让他们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同时通过夸张、生动地模仿大老虎的口吻,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情景中主动地对话和学习。注重细节的把握,四个季节的导入和呈现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春天采用了故事情节直接导入的方式,从而为孩子提供一个经验的平台,为后面的续编打好基础;而夏天则采用问题的抛锚,由孩子的回答自然导入;秋天则是通过推测 “大老虎是否还会来”进入;冬天是引导幼儿观察雪白的画面进入的。不同的呈现方式使情节更具变化,避免了单一性;而且也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的兴趣一直保持着。

  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比较少。所以以后的活动中应该通过提问、组织游戏等引发生生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百科: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理解物体的次序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2、在单维判定物体排列次序的基础上,会二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习5以内的序数。

  材料准备:绘本课件,幼儿操作卡,设置场景:藏宝柜、钥匙牌、“魔法师”位置板。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十个魔术师,引导幼儿用序数(第一、第二等)正确表述每个魔法师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今天要举行魔法师考试,我们看看有几个魔法师来参加了。(十个)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戴ⅹⅹ颜色帽子的魔法师排在哪里?

  2、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理解物体次序的相对性,知道物体排列的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师:为什么戴ⅹⅹ颜色帽子的魔法师排的位置小朋友说得位置不同呢?

  出示不同方向的指示标志,让幼儿初步理解由于参照物的不同,物体所处的位置也不同。

  3、阅读绘本2—13页,复习一维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

  师:这十个魔法师要成为真正的魔法师要经过考试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绘本里面有什么考试。

  (1)第一轮考试——找钥匙: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魔法师会找错了抽屉。

  (2)第二轮考试——找明信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以“帮助魔法师找出抽屉里的明信片”为题,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出“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明信片”。

  4、阅读绘本14页,学习二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

  第三轮考试——找外套:教师引导幼儿分析绘本中找到外套的条件——

  5、游戏“我是小小魔法师”,应用二维判定物体的位置。

  (1)谈话引入游戏: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当魔法师啊?要成为魔法师也要通过考试。

  (2)介绍游戏玩法:

  师:每个小朋友椅子底下都有一张小卡片,里面写了要到藏宝柜的第几号柜子的第几个抽屉里面找到一把钥匙,找到钥匙后要根据钥匙上面的记号打开相应的“魔法之门”。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根据标记判断相应的位置。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借助绘本《真正的魔法师》,关注了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10之内的二维序数,清晰掌握了序数的概念,学习了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整节活动环节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楚,幼儿所学效果较好。具体体现在:

  1、数学活动游戏化,以绘本为主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深奥的序数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魔术师角色扮演的形式,从观看绘本中的“魔法师”考试到孩子的“打开魔法之门”游戏,教师把有关序数的知识渗透其中,让孩子在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得掌握了知识,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优化了教学情境。

  2、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问题。相对性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在序数判定中,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在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能用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戴绿色帽子的魔法师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说是在第5,而有的小朋友说是第6呢?”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点数,其结果是不同的。

  3、运用标志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虽然孩子已经在中班下学期学过了5以内的序数,但是孩子们对二维序数和序数的相对性问题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幼儿刚升上大班,还不能很好地分辨左右。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软件的优势,运用移动的箭头标志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从哪个方向数起,为孩子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4、推进式的教学设计。在本次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充分关注了推进式的教学设计。首先借助绘本,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序数的相对性。(出示一排的魔法师让幼儿自由讨论戴绿色帽子的魔法师排在哪里?利用箭头标志帮助幼儿理解。)其次以个别回答及人手一份操作卡的形式让幼儿复习一维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第三学习二维判断的方法,明确二维判断的两个要素。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应用二维判断的物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