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
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能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运用不同语气,动作,表现作品的角色特征。
2、同伴间轮流扮演角色。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表演及各角色。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语气,动作特征。
活动准备:头饰,布置场地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上节课表演时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这次表演的.重点,要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性格特征,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2、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说说角色的出场顺序,师和幼儿共同复习故事情节,鼓励幼儿用连贯语句复述。
3、幼儿游戏,提出要求:
(1)在游戏中能相互谦让。
(2)能形象生动地扮演角色。
(3)爱护头饰,在游戏中能做到“三轻”。
(4)懂得互换角色。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5、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个别角色。并问小朋友他们扮演好在哪里?
活动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演的场地比较小,表演冲动内化为主动活动,教师及时因势利导,创设良好环境,提供自由空间和丰富材料,扩展表演内容和形式,确保游戏展开,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引导幼儿自制服饰道具,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使之不断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在手、口一致的的数数时,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我想让他们具体的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特别选择了这个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
2.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
3.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其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
难点: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
活动准备
数字卡 各类物品、食物卡。
活动过程
一、从《拍手歌》导入
复习数字宝宝1—10,并随机抽取数字卡,让幼儿念出来。
二、按顺序排列
让幼儿到黑板上把数字卡从1排列到10。
三、数一数
让幼儿数一数物品(铅笔、蝴蝶、小鸭子等)的数量,并能用数字几来表示它。
四、 点数
给相应数量的圆涂上颜色,并把数字圈出来。
1.请小朋友到嘟嘟牛家做客,嘟嘟牛拿出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如玉米、西瓜、糖果等。
2.点数:请幼儿到黑板手、口一致的点数。
3.嘟嘟牛忘记了这些好吃东西的数量,请幼儿用涂圆圈的方法标识起来,并把数字圈出来。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点数、涂色、圈数字。
4. 请幼儿把课本翻到P11页,教师详细讲解,幼儿作业。
5. 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掌握诗歌内容,丰富词汇“轻轻”“慢慢”能发准字音。
2 能完整的朗诵诗歌,并用相应动作进行表演。
3 幼儿懂得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投影仪 图片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愿望。
2 教室示范朗诵诗歌。
3 教室提问诗歌名称,角色,内容。
4 教室再次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5 教师分句朗诵,幼儿学习诗歌内容(重点 难点)丰富词汇,注意纠正字音“跳”“炮”“好”“草”
6 幼儿分男女两组进行朗诵(提示幼儿声音洪亮,发准字音)
7 启发幼儿添加相应动作进行表演。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
2、引导幼儿学习准确的衔接歌唱,并能边唱边按节奏做打击乐器的模仿动作。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鼓、镲、三角铁、碰铃、沙锤、铃鼓等。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练习:
《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小手爬》、《洗手帕》。
2、发声练习:
《小小蛋儿把门开》
《蜜蜂做工》
《春天》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敲鼓后问小朋友,真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鼓)小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咚咚咚)我们一起说说,我的小鼓咚咚咚。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2、这个乐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锵锵锵),那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原来它叫小嚓。引导幼儿一起说,我的小镲锵锵锵。
3、这又是什么乐器呢?它像什么形状?(三角形)这叫三角铁,三角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叮叮叮)引导幼儿说三角铁叮叮叮。
4、这又是什么乐器(碰铃),发出什么声音?(当当当)引导幼儿说,小碰铃当当当。
5、这是什么乐器呢?像什么?(锤子)对了,这叫沙锤,发出什么声音?(沙沙)那锣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哗哗)我们一起说说,沙锤沙沙,锣鼓哗哗。
6、小小乐队开始演奏了,我们一起把他们发出的声音说说。
7、这些乐器不但可以发出声音,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字就叫《小小乐队》
先听老师唱唱,仔细听你听到歌曲里唱了那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把歌词完整的告诉老师。
8、教师示范歌曲。
提问: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有哪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把歌词完整的说出来。
9、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琴声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念小声,老师念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念大声,老师念小声。
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两遍。
第一遍请幼儿唱小声,老师唱大声。
第二遍请幼儿唱大声,老师唱小声。
10、小朋友唱的真好,引导幼儿边唱歌曲时把歌词唱清楚。
跟着老师没有琴声再完整的唱一遍,看看谁的歌声最好听。
11、师幼边做打击乐的模仿动作边唱歌一遍。
三、结束部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2、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分苹果》。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量词:一个XX、一条XX、一根XX、一串XX、一片XX。
2、 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3、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树叶和橘子若干;动物挂饰与幼儿数量相同。
活动过程:
一、 利用情景活动,引进幼儿兴趣。
今天我请小动物到小二班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二、学习量词
1、 师:“看,我今天准备了很多食物请你们吃呢,我们看看,都有写什么,好吗?看这是什么?”(苹果)“有多少苹果啊?”(一个苹果)学习量词:一个苹果。
2、 用以上的办法分别学习一条香蕉、一根骨头、一串葡萄、一片树叶。
3、 游戏:我吃了……
1) 师:“你们看,桌子上有许多的食物,你们喜欢吃什么就去拿什么吧!”
2) 幼儿去拿食物,然后回位置上做好,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食物,教师可以巡回检查,看幼儿有没有说错。
3) 教师请个别幼儿起立回答,他拿了哪些食物,要正确的说出量词。
二、 游戏:玩玩具
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玩具,并说出他拿的玩具是什么?如:我拿了一根球棒。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低幼喜欢做游戏,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幼儿乐学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全身地投入,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春游的快乐,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2、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培养开朗、勇敢的个性。
3、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灵活性,快跑时会闪躲,不碰撞。
活动准备:
1、开展过春天主题的系列活动,有相关知识经验。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布置好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春游过吗?心情怎样?是怎样进行的`?
(2)介绍游戏场地及玩法。
2、开始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做操:上肢、下肢、体侧、跳跃、放松等。
(2)幼儿在布置好的场地上快乐地游戏。
在“池塘边”:学小蝌蚪游、青蛙捉害虫。
过“小河”:下雨了,排队撑“伞”过“桥”(月亮板搭成)。
“草地上”:“抓蝴蝶”:教师带个别孩子扮演蝴蝶,其它孩子扮演抓蝴蝶的人。“放风筝”:教师扮演放风筝的人,孩子扮演风筝。教师说“风筝飞得高(低)”,孩子们往前(倒退)跑。
上“山”:钻过“山洞”(钻洞),上“山”跟“鲜花”合影。要求至少有四个伙伴,动作每次要变化。再下“山”回到草地。
3、(3分钟)放松身体,
活动结束。
游戏:“春风吹来了”;学“春燕飞”。
小班教案 篇9
目的:
1.复习有关五官和身体部位名称的汉字;
2.通过玩手指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
"头"、"耳朵"、"脸"、"眉毛"、"眼睛"、"鼻子"、"嘴"、"手"、"腿"、"胳膊"、"脚"等大字卡各一张。
玩法:
幼儿边说边用手指表演:"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小手拍两下。"这时,教师举起一个大字卡(如:头),幼儿用左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头上";教师接着举起另一大字卡(如:脸),幼儿用左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脸上"。游戏照此反复进行。
提示:
1.游戏玩熟后,可让幼儿用左手和右手轮换做爬的动作。
2.游戏可分组进行。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幼儿园周俊伶)
买菜
目的:
1.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蔬菜名称及相应的汉字:青菜、黄瓜、萝卜、茄子、蘑菇。
2.激发幼儿认字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蔬菜有营养,教育幼儿爱吃蔬菜。
准备:
1.实物青菜、黄瓜、萝卜、茄子、蘑菇;货架、玩具小兔、盘子等。
2.相应大字卡和幼儿用的小字卡各若干张。
玩法:
一、激发幼儿对认读汉字的兴趣
老师:
“小兔子家里要来客人了,它请小朋友去帮忙买一些菜回来。现在我们一起到菜场看看有些什么菜好吗?”
1.出示实物,引导幼儿逐一认识蔬菜:青菜、黄瓜、萝卜、茄子、蘑菇。
2.出示字卡和蔬菜一一对应,让幼儿逐一认读。
二、买菜游戏
“这些菜都很有营养,小朋友爱不爱吃?我们帮小兔子把这些菜都买回去吧。但是,卖菜的阿姨有个要求,每人只能买一种“菜”(字卡),而且要说清楚你要买什么菜。如:我要买青菜、我要买黄瓜……”(幼儿分组进行)
幼儿到货架前随意买“菜”(字卡),老师注意幼儿的.发音。
三、游戏:炒小菜
1.老师:
“小朋友都帮小兔子买到菜了。告诉大家谁买了青菜?”有青菜字卡的幼儿把字卡举起来,其他类推,待全部蔬菜点完后,老师说:“现在,我们来当小厨师,帮小兔子烧菜好吗?”
2.老师说什么菜到锅里来,手里有这种菜(字卡)的小朋友可以上来。老师依次和手持“青菜”、“黄瓜”、“萝卜”、“茄子”、“蘑菇”字卡的幼儿做炒菜的游戏:“炒青菜、炒青菜,青菜快到锅里来。”手持“青菜”卡片的幼儿一起上来,边模仿炒菜边说:“炒青菜,炒青菜,炒了一盘嫩青菜。”老师注意查看每次幼儿上来时手里的字卡是否对。
四、结束
“我们把炒好的菜给小兔子送去吧!”幼儿把字卡送到相应的蔬菜盘子里。老师:“今天我们帮小兔子做了好多事,你们开心吗?”小兔子说:“谢谢你们!”(不用谢。)
评析:1.本活动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手段,并结合“买菜”、“烧菜”、“送菜”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汉字,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活动使幼儿懂得了蔬菜有营养,使他们知道要多吃蔬菜。
3.通过“帮助小兔买菜、烧菜”的情节,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情感。
为字宝宝做记号
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笔、蜡笔或小红花。
玩法:
教师发给幼儿报纸后,让幼儿寻找自己认识的“字宝宝”,并给认识的“字宝宝”做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记号——或贴上一朵小红花,或给它穿件花衣服。
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精神。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透明杯幼儿人手一个;盛有热水的水壶若干,;木耳、银耳、紫菜;小盆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干和湿木耳),分别问名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干湿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湿湿的、软软的,)小结:干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湿木耳湿湿的、软软的。
2、提问:这两块木耳原来是一样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使其中一个变的大了,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哪?(木耳泡水变大),老师现在验证到底是不是泡水后变大的,木耳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今天带来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样的食物(银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他们是不是泡水变大的。分三组,每组4人
幼儿动手泡发食物,进一步感知验证。(注意:水很热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满,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变化)
过程中让老师出示自己验证的木耳泡发的变化(变大了、变胖了),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泡的食物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小结:像木耳、银耳这种泡水后变大的食物叫做泡发食物。
3、刚刚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胖大海、海参、干鱼翅等等)。
师;恩,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泡发食物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谁吧!
4、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小朋友,还有一些我们爱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发了之后吃的,比如小馒头,你比较想泡什么吃哪?(方便面、饼干、等)
5、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好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01-02
小班教案01-03
小班教案01-04
小班教案01-04
小班教案01-04
小班教案01-04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