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04 08:32:11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3、体会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花片、图画纸,水彩笔

  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1)教师带幼儿玩"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模仿游戏,最后把双手放在背后。

  (2)启发诱导,你们把什么放在背后去啦?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基本部分:

  一、观察手的外形特征:

  ①数手指及手指的名称。

  ②比较手指的长短及粗细。

  ③观察手指上长着什么?(指甲)并教育幼儿指甲长了要剪,进行卫生教育。

  ④引导幼儿再观察,每只手除了有手指外,还有什么?(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合起来就是手掌。

  教育幼儿手脏了要洗干净,洗手时,要把手心、手背、手指都要洗干净。

  ⑤巩固练习:发给每人一个花片,教师分别说用手指把花先拿起来,把花片放在手心、手背上。

  二、认识手的功能:

  我们都有一双手,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你的小手会做什么?(让幼儿自己说)你用小手都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穿衣服、穿鞋袜、洗脸、刷牙还要帮助别人做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画手的图形画:老师把手放在纸上花出手的轮廓。幼儿也画出自己的手的轮廓画。?

  结束部分:小朋友的画和老师的比一比看看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活动延伸: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手花变成其他的东西,看老师的把它变成了手套·······小朋友可以自己想象变化自己的画,可以添画可以加画。

  活动反思:

  《认识手》是幼儿园中班的认识内容,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观形象,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够通过伸出自己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又结合教育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认识手》人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通过从自身的认识,幼儿对自己的手既熟悉,又直观形象,幼儿容易接受。

中班教案 篇2

  课程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恩自然的馈赠;

  2、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课程准备

  柿子(软硬各若干,部分硬柿子提前削皮)柿子树照片及生长过程照片 颜料 画纸 画笔 尼龙绳

  课程过程

  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

  对啦!是柿子!

  继续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是从哪里见过柿子呢?引导幼儿利用已知生活常识,积极参与到讨论分享中。

  展开

  (1)了解柿子

  老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柿子是长在哪里的?”

  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并积极讨论、表达。

  出示柿子树照片。

  柿子是长在树上的。

  老师:“我们现在看到的柿子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橙色)

  老师:“那可爱的小柿子是怎么变成橙色的呢?它原来是什么颜色的呢?有没有知道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呢?或者你认为它原来会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能说出自己的原因与依据。

  出示柿子成长过程图:长叶子—开花—绿色的未成熟的柿子—柿子慢慢变黄到成熟—叶子脱落。

  总结:柿子和其他的农作物一样,都是经历了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坐果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让我们品尝到甜美可口的柿子,而且农名伯伯为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会留一部分柿子在树上,这样到了冬天,小鸟们就会有吃的`东西,这就叫“来源于自然,反馈给自然。”

  (2)画柿子

  老师:“小朋友已经了解了柿子,知道了它是怎么成长的,也知道了它每个阶段的颜色以及形态,接下来,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画一画小柿子。”

  帮助幼儿完成作品,并拍照记录。同时可以把孩子们的作品做成展板进行展示。

  教育活动延伸:做柿饼

  请小朋友们用尼龙绳把削好皮的柿子绑起来,挂在班级的窗户边,不仅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请小朋友们做观察记录,通过口述记录、图画等方式记录柿子变化的过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学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

  二、课件演示

  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

  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头、胸、腹)

  (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

  (眼睛、触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

  (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

  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

  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课件演示:蜂产品

  四、认识蜂窝

  课件演示

  1.你们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

  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

  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

  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五、品尝蜂蜜

  六、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新教师过关课课后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通过每一节课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每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磁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很新奇的物体,在区域活动中,也经常会见他们拿磁铁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据《纲要》精神,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借助自主探究,亲历记录磁铁的特性的过程。借助着幼儿对于磁铁这样新鲜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我选定这节科学课。再说教学过程:在确定了本节课后,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感受磁铁的性质而后利用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考虑到我班幼儿没有尝试过利用记录表记载所以这个想法被耽搁了;导入活动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但是由于自己在准备的时候磁铁的位置摆放的过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儿能直接说出了我的这个秘密,这是我今后在准备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小细节;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我让幼儿初步感受磁铁吸物的性质,为幼儿提供了道具——回形针,让磁铁宝宝与回形针宝宝做做游戏,初步感受磁铁能够吸物。可能从科学领域的角度看,我比较直观的像幼儿透露出了磁铁吸物的概念,而在这过程中少了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缺少了这种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的乐趣;再话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尝试找找那些东西可以和磁铁宝宝成为朋友的,

  将其放入有“笑脸”的篮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脸”的图标呈现可能不能够直观的体现“好朋友”这个概念,可以将其换做“手拉手”的图标,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让幼儿知道磁铁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师总结的这个环节中,我逐一验证了幼儿的操作结果,但是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儿的材料是夹子,有些可能是硬币等等,在验证的这个环节中,我是否可以尝试性的多叫几名幼儿来验证其他组的东西是否能和磁铁成为朋友,不应该只是教师在讲,应多让幼儿尝试探索并验证。在此过程中,我还忘记了一个细小的环节,我没有请每一组幼儿的小组长将各个组的小篮子拿上来,这是我忽略的一个小问题。最后说说我的延伸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分别验证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将其呈现在黑板上;中间有一组幼儿的东西里有“钥匙”,可是钥匙既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为什么不能和磁铁宝宝做朋友呢?可能这样的延伸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更有探索意义。

  经过了本次新教师过关课,我想较于第一次亮相课相比,自己认为是有进步的,课后在与指导老师的认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与亮点。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总是在不断的充实自我、学习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听取别人给予你这节课的评价,才能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加油吧!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准备:故事图片。纸、胶水、色彩笔等操作材料。

  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破皮鞋的图片。“这是什么呀?”

  2、 出示小兔、松鼠、鼹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松鼠、鼹鼠看见这只破皮鞋会说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

  1、 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我们来听听它们是什么说的.吧”。

  2、 幼儿猜想:鼹鼠会怎么打扮破皮鞋呢?

  3、 欣赏故事的第二部分。印证幼儿的猜想。请幼儿说说,小鼹鼠是怎么打扮[破皮鞋的。

  4、 幼儿猜想:鼹鼠送小兔去上学,小兔会怎么说?鼹鼠给小松鼠送松果,小松鼠会怎么说。

  5、 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6、 完整欣赏故事。一边欣赏故事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鼹鼠?

  三、 幼儿创作。

  1、教师:“如果你也遇见了这样一只破皮鞋,你会把它打扮成什么呢?“

  2、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操作或者绘画。

  3、教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创作想法。

  四、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创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求。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初步了解煤气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如何知道在我们发生危险时,如何处理、自救的一些方法;

  2、学习煤气泄露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一些煤气发生的事故、录像、图片;

  2、关于因漏气而造成的一些小故事。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先让幼儿观看录像,了解煤气及煤气的危险性,煤气的种类;

  2、老师提问:刚才小朋友在录像中看到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谁能告诉老师?举手回答,幼儿回答:这是煤气灶和锅,能煮饭、炒菜、洗澡……;

  过程

  1、老师在让幼儿看一些图片,使幼儿初步了解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2、请幼儿分组讨论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所知道煤气造成的危险性有哪些?

  3、老师结合幼儿的讨论告诉幼儿怎样来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以及发生以后的自救方法:

  (1) 怎样安全使用煤气?

  (2) 怎样知道漏气了?如何辨别?

  (3) 我们人体吸进了这些毒气体会有哪些反映呢?

  结束部分

  1、老师结合我们生活中具体情况、重点给幼儿讲解几个问题,并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1) 当我们的父母在厨房使用煤气煮饭、炒菜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里去;

  (2) 小朋友在家中,不要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 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父母注意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

  2、让幼儿分组进行演练煤气漏时的情景。

  教学反思

  小朋友开始上课时积极性相当高,对煤气知识的认识也很高,但是很多幼儿对煤气发生泄漏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还不是很清楚,在下一节时我应继续在本课后延伸,让大部分幼儿学习懂得煤气泄露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教案12-26

中班教案12-26

中班教案12-26

中班教案12-26

中班教案12-26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