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教案

时间:2024-01-02 07:52: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禁毒防艾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禁毒防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5.、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让同学们了解火灾危害,远离危险,增强安全知识。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禁毒防艾教案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20xx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 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 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 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 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自救方法:如在使用煤炉、炭盆取暖或使用石油液化气热水器洗澡时,有感到头晕、胸闷的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时,可在地上匍匐爬行(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迅速打开门窗逃生,同时呼救。

  2、急救他人方法: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人员赶到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将可能极大地减少伤亡。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救护人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伏入室,关煤气,禁用明火和开关电器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六、总结

  大家学到了什么?

禁毒防艾教案3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20xx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 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 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 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 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自救方法:如在使用煤炉、炭盆取暖或使用石油液化气热水器洗澡时,有感到头晕、胸闷的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时,可在地上匍匐爬行(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迅速打开门窗逃生,同时呼救。

  2、急救他人方法: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人员赶到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将可能极大地减少伤亡。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救护人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伏入室,关煤气,禁用明火和开关电器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六、总结

  大家学到了什么?

禁毒防艾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2、通过教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给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会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学会自我保护。

  3、让学生从平时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会预防各种常见的传染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

  1、保障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及与铅中毒

  2、合理用药,远离不良嗜好

  三、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卫生方面的知识,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

  (一)教学饮食卫生。

  1、学生表演小品(音乐)

  刚才他们表演精彩吗?大家想一想,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肚子疼?

  拿出塑料小熊演示什么叫暴饮暴食。(教案来源:)如果这样肠胃负担过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说明"一日三餐"的重要性

  找学生自由发言。

  3、问答题

  早晨时间紧,可以不吃早餐吗?

  4、总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二)保障饮食安全,铅中毒。

  如何防止铅中毒?

  防止铅中毒应该在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下手。

  首先在饮食上不能把报纸等印刷品用作食品包装,用食品袋盛装食物时,应避免袋上的字画、商标直接与食物接触,特别是与酸性食品接触;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洗净,能去皮的尽量去皮,以防残留农药中的铅成分。

  在居住方面,尽量不要采用含铅油漆装饰家中的墙壁、地板和家具等,否则,一旦漆屑剥落,油漆中的铅极易造成居室铅污染。尽量选用无铅化妆品、染发剂等。

  此外,不要在汽车往来多的`道路附近散步,因为汽车尾气和道路周边的土壤中就有大量的铅存在。

  膳食中应包含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如蛋类、瘦肉、家禽、鱼虾、黄豆和豆制品等应占1/2以上。在膳食调配时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较为重要。适量补充维生素c,不仅可补足铅造成的维生素c耗损,减缓铅中毒症状,维生素c还可在肠道与铅结合成溶解度较低的抗坏血酸铅盐,降低铅的吸收,同时维生素c还直接或间接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

  适当吃些驱铅食物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排出。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阻止铅吸收、降低铅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无机阴离子或酸根如碘离子、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等都能与铅结合,促使其从大便中排出。

禁毒防艾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四、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五、措施

  1、开窗透气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

  6、联系医院

  七、小结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入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系。

禁毒防艾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3)(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问的形式)

  引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

  新课:

  一、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computer security)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科学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一般软盘、光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隐藏在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2)传染性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病毒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贝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3)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能力,它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开始破坏活动,叫做病毒发作。

  (4)可激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激发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某个时间、日期、特定的用户标识、特定文件的出现和使用、某个文件被使用的次数或某种特定的操作等。

  (5)破坏性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通过病毒程序的运行,实现破坏行为。

  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计算机病毒有很大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每年为防治计算机病毒投入和耗费了巨额的资金。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删除或修改磁盘上的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2)修改目录或文件分配表扇区,使之无法找到文件。

  (3)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之丢失全部信息。

  (4)病毒反复传染,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四、计算机病毒的表现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知道了病毒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

  常见病毒的表现一般有:

  (1)屏幕显示出现不正常。例如: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等。

  (2)系统运行不正常。例如:系统不能启动、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现象等。

  (3)磁盘存储不正常。例如:出现不正常的读写现象、空间异常减少等。

  (4)文件不正常。例如:文件长度出现丢失、加长等。打印机不正常。例如:系统“丢失”打印机、打印状态异常等。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如果发现了计算机病毒,应该使用专门的杀病毒软件及时杀毒。但是最重要的是预防,杜绝病毒进入计算机。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

  1.隔离来计算机,如果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立刻从网上切断,以防止病毒蔓延。

  2.静态检查定期用几种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对于一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应记住文件的长度,一旦文件改变,则有可能传染上了病毒。

  3.动态检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常见的异常有: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运行速度减慢;内存空间减少;屏幕出现紊乱;文件或数据丢失;驱动器的读盘操作无法进行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将会以更巧妙更隐蔽的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因此每个人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掌握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六、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课堂提问: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给计算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2.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隔离来源、静态检查、动态检查等)计算机软件受哪些法律保护?(计算机软件受到以下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禁毒防艾教案7

  内容:冬天到了,农村的很多居民都采用煤火取暖。因为有些学生离家远,所以在外借宿,没有父母的督导,在防寒保暖时自理能力差,有缺乏一定的常识,往往把煤火抬到居室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为此,我班及时的召开了本次主题班会,内容包括:

  一.平时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2.没有使用回风炉的'学生一般在居室外使用煤火,夜晚睡觉时必须把火抬出居室。特殊情况在屋内使用时也要保证屋子通风。

  3、屋内务必安装通风口,通风口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通风口、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查。

  4、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6、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通风口是否畅通。

  7、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8、学会预防与急救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这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有很大好处。

  9、学生使用蜂窝煤时应先让其晾干后才使用。

  二.了解煤气中毒常见的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煤气中毒的基本现场急救

  当发现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禁毒防艾教案8

  教材分析:

  “艾滋病知识读本”是小学《健康与安全》课程中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艾滋病的国内外流行趋势;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整理、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通过学习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手段。

  (2)技能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行为,预防艾滋病的侵袭,并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为社会预防艾滋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教学重点:

  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指导日常行为。

  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的主脉络是:复习第一课时艾滋病的相关概念——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学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并能够用来指导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关注并投入全社会的预防艾滋病工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艾滋病病毒图片引出课题 ——艾滋病

  2.复习

  复习艾滋病名称来历、艾滋病毒、潜伏期窗口期等相关概念。

  3.内容深化

  通过有关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照片对学生产生强烈震撼,结合相关图表、事例以说明艾滋病的巨大危害性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工作的紧迫性。

  4.重点内容

  学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并通过分析日常行为具体事例进一步加强、巩固相关知识的落实。

  5.学习延伸

  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投入防治艾滋的实际行动中,以国际艾滋病日和“红丝带”为引线,进一步促进学生关注、参与防治艾滋的社会公益活动。

  6.学习拓展

  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多媒体课件的详细步骤,一步步进行教学。在导入部分、复习部分、延伸拓展部分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原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禁毒防艾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教学过程:

  一、12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0xx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20xx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

  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标题是“权益,责任,落实”,旨在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全面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普遍可及的目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

  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

  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二、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

  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三、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四、艾滋病病毒的特征:

  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体内存活。

  2.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3. 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五、艾滋病在世界和我国的蔓延情况。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身体一向很健康的青年男性同性恋中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者出现全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从而引发致命的感染和肿瘤,各种治疗均不能解决临床症状,患者很快死亡。随后,在吸毒者、血友病患者以及多性伴者中也大量发现了这个怪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很大的惊慌和恐惧,许多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研究病因,探索治疗方法。此“怪病”就是现在的艾滋病。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人(54万~76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约

  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疫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六、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如得了肺炎,就要及时把肺炎治好;得了感冒,要抓紧把感冒治好。而且,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七、为什么说艾滋病可以预防?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八、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

  九、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如果别人对他们感到恐惧,我们可以带头到他们的家里去,跟他们握手,帮助他们收拾房间,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惧感。

  艾滋病虽然凶险,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认识的它的危害性,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意意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希望今天大家学习后,可以把你掌握的知识告诉您的家人、朋友。让更多的人知道艾滋病、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禁毒防艾教案】相关文章: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10-09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11-15

山峡中(艾 芜)04-14

防溺水教案03-12

防溺水教案03-23

防溺水的教案03-23

《防溺水》教案04-18

防欺凌教案06-12

教案《防溺水》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