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

时间:2023-12-31 08:31: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

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1

  设计背景

  本班儿童五岁了,有少数只有四岁。他们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基本都已经知道名称了,但是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没有特别去关注它们,还不知道利用它们能玩出什么好玩的游戏或动作。通过《健康歌》这只活泼有趣的歌舞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多做运动能强身健体,同时创造给他们动手动脚动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

  活动目标

  1. 感知舞蹈(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2. 知道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3. 培养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的交往能力、好品质。

  4. 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 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重点难点

  1. 能感知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2. 能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

  活动准备

  教师对《健康歌》歌舞的熟知。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方向的复习:左、右。

  2、身体各部位的熟知: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3、韵律活动《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脖子、屁股。

  2、请学生说说哪些生活习惯对身体有好处。

  3、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三、歌舞教学

  1、教师先一边演唱一遍把舞蹈动作(第一节)完整的展现给幼儿(2-3遍)。

  2、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舞。

  3、幼儿尝试展示。

  4、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步骤一致。

  5、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完整这支歌舞,直至他们对动作相对熟知。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考虑幼儿的年龄个特征,决定上这一课时本以为会很有困难的,因为他们才四五岁,因为这个班有五六十人那么多,因为教室活动空间实在太小太小。我又怕他们会觉得难而不喜欢跟我学、不愿跳......后来我发现,这一切的顾虑都属多余。他们非常的喜欢这个运动,而且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反而特别轻松。他们很快就学会的唱和跳这支歌舞,而且兴致非常高,全班幼儿都表现得从未有过的认真。

  2.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对幼儿的鼓励。不管他们跳得怎么样,他们都用心来学了,所以,我都表扬他们干得棒,鼓励他们做得更棒。我自认为这个是必须的、是正确的做法。我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 有一点很需要改进和提高。就是对歌舞的熟知。特别是对舞蹈动作,需要教师备课时更加熟练。

大班教案《健康歌》反思2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五官,识记儿歌内容。

  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好习惯。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创编动作。

  4.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五官图卡.《健康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 课前导入

  1. 课前律动:教师播放音乐《健康歌》,全班一起做律动。

  2. 教师出示五官图卡,让幼儿说一说,摸一摸自己的五官。

  二. 学习《健康歌》

  1. 教师出示图卡耳朵,让幼儿说出名称和作用,如: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师问:“耳朵能不能掏?”全班幼儿作答。师将儿歌内容导入“耳朵不要掏”,将图卡贴在板书内容的对应位置。

  2. 教师出示图卡眼睛,教学方法同上。

  3. 美丽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小朋友们感到幸福吗?(师带幼儿一起做律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4. “鼻孔切勿挖”师要重点讲解,让幼儿理解意思。

  5. 耳朵.眼睛.牙齿.鼻孔相关内容学习完之后,全班律动《拍手拍手叉叉腰》。

  6. 幼儿根据贴图将儿歌内容说一说,教师可教读几遍,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7. 全班进行儿歌表演。

  三. 你一句,我一句。

  教师说出儿歌前一句,幼儿说出后一句,接儿歌游戏。或分组进行也可。

  四. 延伸:

  1. 师播放音乐《健康歌》幼儿创编动作。

  让幼儿说一说今后怎样保护自己的五官,师可介入引导。

  教学反思

  幼儿对儿歌内容掌握较好,喜欢律动环节,自己创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