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9篇(集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稻草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稻草画一幅、稻草若干、颜料、笔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稻草画,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幅画怎么样?美吗?为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是用稻草捏贴拓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稻草拓印的方法:
1、师:“那这么漂亮的稻草画是怎么制作的呢?
(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师:“小朋友说的很好,首先我们先要思考用稻草贴一幅什么样的'画,然后选择稻草开始捏贴,贴好后选择你喜欢的颜料涂上去把它拓印下来。在印的时候我们的小手是不能移动的,要按住,而且颜料取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就影响画面效果。”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注意构图,思考再进行稻草捏贴。
2、颜料的取舍适量。
3、注意卫生。
(四)作品评价。
1、师:“请小朋友来说说哪幅作品最好?为什么?”
2、作品展览。
设计意图:
秋天,是稻谷丰收的季节,根据季节特点及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小朋友对稻草比较熟悉见得比较多而且又容易收集,于是我设计了版画《稻草捏贴》这个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
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名称:大班故事《小狐狸请客》
执教单位:广西师大附属实验幼儿园
执教教师:李敏
二、设计思路:
《小狐狸请客》这一语言故事取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幼儿园主题式课程《让我告诉你》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分主题“我用声音告诉你”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小狐狸请客》这个故事的特点是语言浅显、生动地讲述了小狐狸搬进了新家,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教参中提供这个语言故事,目的在于让幼儿初步认识到要将一件事情表达完整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孩子讲述故事的兴趣和自信,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故事,通过故事,知道把一件事情说完整地重要。
2、尝试根据故事内容,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较完整地表达出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
3、能大胆地尝试续编故事,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四、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知道把事情说清楚的重要性。
五、活动难点:
能根据故事情节,用绘画和语言的形式较完整地表现表达出小狐狸的家的外型特征和周围景物的分布位置。
六、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1~10。
2、故事活动教具盒,小狐狸头饰一个。
3、幼儿添画材料若干。
4、欢快的
七、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及情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1、以小狐狸的出现,引起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狐狸,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挂图1)
(2)小狐狸搬进了新房子,真高兴,他想请好朋友们来家里玩,他会请谁?他是怎么邀请好朋友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挂图2~5,根据画面,大胆讲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知道把事情说清楚的重要性。
1、教师边操作故事盒边讲述故事1~5段。
2、引导交流:
(1)小狐狸都请了谁?他是怎么说的?好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3)第二天,好朋友们都去了吗?为什么?
3、出示挂图6,教师讲述故事第6段。
4、引导交流:
(1)小狐狸都准备了什么招待好朋友?可是好朋友们来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啊?
(2)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好朋友没有来做客的原因。
(3)出示挂图7~10,引导幼儿发现和说说好朋友们没来做客的原因。
(4)教师小结:当我们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说其中的一个方面,要把各个方面说清楚,这样才能让别人分辨清楚。
三、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完整地表达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
1、画一画、说一说小狐狸的家,重点引导幼儿尝试完整地说出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和周围景物的分布位置。
2、交流分享。
3、以扮演小狐狸鼓励幼儿大胆介绍小狐狸的家。
四、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请幼儿想象好朋友们又遇到小狐狸 ,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一起到狐狸家做客,表演《朋友来了真高兴》,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4、为故事取名字,自然结束活动。
附故事:《小狐狸请客》
小狐狸搬进了新房子,真高兴,他请好朋友们来家里玩。
小狐狸对小兔说:“小兔小兔,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屋顶是红色的。”小兔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狗说:“小狗小狗,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门窗是绿色的。”小狗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熊说:“小熊小熊,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门前有条河。”小熊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松鼠说:“小松鼠小松鼠,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屋后有棵树。”小松鼠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第二天,小狐狸准备了萝卜、骨头、蛋糕、松果等招待好朋友。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晚上,好朋友们都没有来,小狐狸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活动难点:
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
活动过程:
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的魔术。
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
2、摸一摸,数一数
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的定义。
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吗?小结圆柱体定义
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
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
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
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四、形体搭建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子?该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讲述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培养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散文,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春景图一张、电教软件、文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提示幼儿,说出冬天之后什么季节来了。
2.出示春天的景图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3.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4.分小组讨论,让幼儿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春天的特征。
5.出示图片和相应的文字卡,指导幼儿用字来组词,再用词来造句。
6.根据画面内容,有顺序地把春天的景物描述出来,语言越优美越动听越好。
7.听录音机姐姐的描述。
8.根据录音机姐姐的描述进行表演。
9.让幼儿自由摆弄卡片进行讲述,进一步学习、巩固。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绘画春天的景色。欣赏表现春天的音乐,并让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
五、生活中渗透 吃饭时注意卫生,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春天的环境图,展示春天的各种景物。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家里丰富孩子的词汇,了解春天的景色。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看图列算式。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考虑到孩子对减法应用题理解有难度,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次自编减法应用题。首先运用了挂图让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方法,然后让幼儿结合图片练习自编应用题。再过渡到联想生活实际编应用题,最后让幼儿根据图片,编题、说题、写题,由浅入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减法应用题。
(2)根据数字或算式进行仿编、创编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图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
活动过程:
一、巩固复习加法应用题,以问答形式回答所提问题。
二、学习看图自编减法应用题。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美丽的挂图请小朋友们根据内容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并能把图中内容说出来好吗?
(1) 出示挂图边提边问回答,图中有什么?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谁能把这一幅完整复述出来(个别幼儿复述)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落下2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
(2) 提问,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请一名幼儿把算式写出来,刚才老师让小朋友根据挂图完整的吧这幅图复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减法应用题,应用题有他必然条件,一件事,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那么老师让小朋友根据老师给你们讲的上述条件请小朋友们看图编一编减法应用题。
(3) 出示小鸟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仿编应用题,并把算式写出来
三 尝试用数学创编减法应用题
为了加深对减法应用题的理解,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两个数字进行创编如8.2请小朋友利用这两个数字创编几道不同的减法应用题,鼓励创编好的幼儿
四 探索用减法算式创编应用题
进一步加深巩固,让幼儿根据减法算式进行创编 如9-3=?
五 自由发挥编减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六 游戏操作练习:
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带来一个小礼物,但是礼物上是有要求的,必须根据礼物上的内容编出减法应用题才能把礼物送给你
七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带着礼物回家给爸妈编应用题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比赢”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的来源之一,而孩子往往在“比”的过程中只看到比较的某一向度,因此争强好胜,产生争执。本活动借助绘本《阿比,比一比》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在看看、说说、比比的过程中体验同一件物品如果比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从而了解每件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比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PPT、实物李和梨、毛线球、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兴趣激发
1、结合PPT1、2讲述绘本:梨和李比多少,可以怎么比?梨和李除可以比多少还可以怎么比?
2、教师:原来,相同的东西,比的内容不一样结果也会不相同。
二、比比游戏,拓展体验
1、出示PP3讲述绘本提问:小猫和小兔还可以比什么?
2、游戏比一比。
你和朋友比什么可以赢?
介绍记录要求:比什么?结果怎样?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分享:赢了吗?你和朋友比了什么?
教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希望我们不仅能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发现朋友的长处。
三、回归绘本,感受情趣
1、阅读绘本结局。
3、出示阿吉尾巴,好长好长……,感受绘本情趣。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在幼儿园平时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跷跷板,自转几圈不让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现象的体现。但是,孩子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多为无意识的,为了激起孩子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注,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探索,了解两边重量相等能使物体保持平衡。
2.鼓励幼儿运用习得的科学经验制作玩具。
3.体验尝试过程的快乐,感受活动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学具:人手一份操作器材(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丝分别绑在两根筷子上连接成斜线,筷子的一头插入在装有沙子的罐子里,制作成一个架子)、人形纸卡、橡皮泥。
2.教具:利用平衡原理制作的玩具 (一块方形胡萝卜、三根牙签、一些橡皮泥制作而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1.小朋友见过杂技表演"走钢丝"吗?他们是怎样的`?
2.(出示人形纸卡)瞧,有一位冒险小子,它也想来学走钢丝,它想先学着让自己跨在钢丝上不摔下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孩子运用以往的经验进行发散思维、联想回答)(二)教师介绍材料,探索"冒险小子"跨钢丝的方法。
1.用教师准备的一种材料--橡皮泥,帮助冒险小子跨走钢丝。
2.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使"冒险小子"跨在钢丝上不摔下来的?(绑、粘等固定的方法)
(三)探索"冒险小子"跨走钢丝的方法及奥秘。
1.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冒险小子跨在钢丝上平衡地滑动呢?
2.幼儿尝试后演示:
(1)请将冒险小子固定在钢丝上的幼儿上台演示交流;
(2)请将橡皮泥包裹在冒险小子两只脚上,两边重量相等的幼儿上台演示交流;
(3)请将橡皮泥包裹在冒险小子两只脚上,两边重量不等的幼儿上台演示交流。
3.讨论交流:为什么用同样方法(都是将橡皮泥包裹在冒险小子两只脚上),有的成功了,有的却没有成功呢?(让幼儿了解两边重量相等能使冒险小子保持平衡的道理!)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为幼儿在区域中投放材料,制作平衡小玩具继续探索科学奥秘。
活动建议:活动结束不是结束,而是探索的开始,建议教师在探索区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制平衡玩具继续探索平衡的奥秘,逐步养成幼儿爱探索、爱操作的习惯和不成功不罢休的精神。
活动反思:
此活动借助橡皮泥这一材料,让孩子通过多次尝试、交流,在操作摆弄、做做玩玩中使一些本来含糊的、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慢慢变得明晰起来,不知不觉就习得了平衡的经验。而活动中反复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让幼儿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一种不成功不罢休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善于尝试,敢于实践,成功就会属于自己!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读汉字:汤、江、洗、泪、泳、汗。
2、让幼儿知道以“ミ”为偏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并组字说句子。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难点:用与“ミ”有关的汉字组词或说句子。
活动准备
1、有喝汤、长江、洗澡、流泪、游泳、流汗的图片。
2、已学汉字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汉字
(1)全体认读已学汉字。
(2)板书海、浪、沙、河在黑板,让幼儿认读并找出相同处。
2、学习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1)出示图片喝汤,引出“汤”字教幼儿认读
(2)出示游泳图片,引出“泳”字教幼儿认读
(3)用同样方法学认“江、洗、泪、汗”等汉字
让幼儿集体认读一次后,提问: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汉字都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每个字的构成都与水有关。)
3、巩固所学汉字:汤、江、洗、泪、泳、汗并让幼儿给它们组词或说一句话。
(1)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个字都表示一个意思。如果把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词,意思就变了。今天就请小朋友玩一个组字的游戏,请小朋友给字宝宝找个朋友或是用字宝宝说一句话,谁说得好就有奖(请个别幼儿组词或说一句话)
(2)归纳认读内容
认字竟赛采用小组形式,帮助幼儿复习认读内容,老师举字,让幼儿认读,然后老师念汉字,让幼儿举出相应的.字卡。看哪一组多认对准,那组就为优胜组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图片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特别是在用字宝宝说一句话时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5
【经典】大班教案10-1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9-16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