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23 11:04:2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2.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讨论

  讨论后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5.学生齐读。

  第三板块:学习作比较的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2.教师小结第-2题。

  (1)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2)明确拟人的修辞手法。

  (3)强烈的对比效果。

  (4)再次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第四板块:世纪老人的述说

  1.展示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图片。

  2.畅想表达: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lOO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三、课后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认识8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

  2、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季和秋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是体会雷鸟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可爱的跳跳和快乐的雷鸟太太,她们的对话让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接下来的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注意“催、搜”是平舌音,“空”是多音字。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夏天到来了,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2、闭眼想象森林的美景。

  3、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夏季部分)。

  1、创设情境,师口述第二段:小松鼠正在玩得起劲,忽然他听到了一阵“咕、咕、咕”的声音,那声音又低沉又温柔,让人想起妈妈的催眠曲。咦?是谁在树下轻轻地唱歌?赶紧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吧!

  2、反馈。

  3、师生合作读5、6自然段。

  4、师贴图(一只没涂颜色的雷鸟在树丛中孵蛋),师:这时雷鸟又会穿上什么样的时装呢?请你们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

  5、指名上台给图上的雷鸟涂上颜色。师问:你是从哪知道的呢?

  6、出示“背部是……”,指名读。

  7、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么给咱们介绍你的夏装呢?(生自由说)

  8、雷鸟太太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第8段,引导学生读出雷鸟太太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秋季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思考: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知道的?

  反馈,指名读17段。

  过渡:哦,原来她的秋装和地上的落叶一个颜色了!可这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谁能看图来描述一下?(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模仿前文描述)

  小组活动:配合读14—18段或试演此情景。

  汇报:学生读(或演)完后,师随机采访几位读(或演)雷鸟太太的学生:雷鸟太太,为什么你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采访完后:同学们,你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吗?

  三、生字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

  2、选出你觉得难写的字。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写。

  四、拓展交流。

  还有哪些的动植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二)

  夏天————像浓浓的树影

  避开敌害 适应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 若 / 泰山 洋洋兮 / 若 / 江河 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四、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6、感情诵读2——4句。

  7、而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称赞)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

  8、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9、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11、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

语文教案 篇4

  一、自读要求: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难度又比较大,因此教学中设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文。

  三、教学用时:2课时(总第课时)

  四、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入题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1、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1、播放民歌、渲染气氛。(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说说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2、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他们的民歌都不相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朗读课文

  1、朗读文章(播放朗读音乐),思考:看看本文写了什么事?有几个场面?

  2、指名回答: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个唱歌的场面?分别在哪段?

  3、虽然同是唱歌,但它们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个年轻妇女的?(齐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象?

  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位唱歌的妇女呢?

  4、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

  思考讨论: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①写了些什么景物?作者写这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②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③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赶马女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唱出什么样的歌?(齐读第4段。)

  5、“金满斗会”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齐读第5段。)

  6、讨论: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情感?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四、小结

  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吧!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并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能力目标——加强朗读教学,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和青年杜甫所表达的雄心壮志、远大抱负及豪迈情怀。

  2学情分析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初见泰山高兴,兴奋、惊叹、仰慕的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感受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体会诗人的形象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是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诗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特别是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领会青年杜甫所表达的雄心壮志及豪迈情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望岳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比如我们熟知的“大李杜”——李白杜甫。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的沉郁顿挫的历史鸿音。

  二、杜甫简介及诗歌创作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沉郁顿挫是他诗歌的特点。这些诗篇像一面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代表作品就如本文《望岳》。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朗读,赏析诗歌意境

  1、听录音范读(以乐配诗),注意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诗歌韵味。

  3、反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歌内容,小组回答,互相补充,教师可适当归纳总结:四联要点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眶。“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四、诗歌炼字、写作艺术点拨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五、诗歌主旨归纳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和青年杜甫要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及豪迈情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六、背诵、吟咏全诗,进一步领会诗歌精华。

  望岳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望岳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望岳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比如我们熟知的“大李杜”——李白杜甫。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的沉郁顿挫的历史鸿音。

  二、杜甫简介及诗歌创作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沉郁顿挫是他诗歌的.特点。这些诗篇像一面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代表作品就如本文《望岳》。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朗读,赏析诗歌意境

  1、听录音范读(以乐配诗),注意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诗歌韵味。

  3、反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歌内容,小组回答,互相补充,教师可适当归纳总结:四联要点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眶。“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四、诗歌炼字、写作艺术点拨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五、诗歌主旨归纳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和青年杜甫要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及豪迈情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六、背诵、吟咏全诗,进一步领会诗歌精华。

语文教案 篇7

  妈妈,不要送伞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字9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

  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识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知道了我们班的学生能自己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能告诉大家吗?(3-4名学生谈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自己能做这么多的事,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他用一首小诗,告诉我们他想怎样做,大家想听吗?(学生答:想)(课件出示课题)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妈妈,不要送伞来》。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好吗?你们看,我来写(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范读课文。(出示课件)边看大屏幕,边听小诗,想想丁丁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尝试读。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

  生:先划出来,再练习上下文猜一猜。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问别人,也可以查认字条中的音节。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试着把课文读两遍。

  3.同桌互相读。相互学习,纠正不认识的.字。

  4.检查读:指名读(3人,每人一个小节)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读准字音、读得好听)

  5.随文识字: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你能很快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吗?像老师这样(示范)看谁划得又快又准。边读边划。

  6.脱离课文,独立识字。这些词语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气的娃娃从小诗中飞出来,你还认得吗?(出示课件)如果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不认识可以再来读小诗,想一想。

  7.检查识字:指名读、领读、抢读。你能说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对“裹、伞、丝、灵”强化,有必要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丝、灵”。

  生:“伞”就像一把伞。(出示课件)

  生:“裹”就像口袋里装着一个果子。(课件显示)

  8.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1.这些淘气的生字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再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听,试着读一遍。

  2.小声跟师朗读,齐诵读。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咱们一起来说说收获,好吗?你可以谈从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师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开始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四、拓展练习。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发言:3人),也可互相说。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说的都很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相信大家做的比说的更好。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2. 反复阅读,整体把握课文。

  3. 比较阅读,了解鉴赏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

  1. 把握文章主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2. 培养鉴赏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读

  1.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 诵读课文,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课堂阅读

  (一)引领学生读懂课文

  1. 导入。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今天我们不妨打破这个格局,老师不讲,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学任务。

  2. 请大家对照讲义一(讲义一:把课文内容写在页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给学生写点评),针对画线的句子或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写出你的点评。

  3. 交流评议(理解的正误,文采的优劣)。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D.“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等等。

  4. 归纳课文主题。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生命的真谛在于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断前进的过程。

  5. 放声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语段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多读几遍。

  6. 然而,现实中却有两种戕害生命的暴力行为层出不穷: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为;二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教师随机点评)

  (二)比较阅读,领会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1. 阅读法国作家蒙田的《热爱生命》,用他的生活态度为讨论作个小结。

  作者是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要求人们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2. 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相同点:

  两篇文章的主题相似,都谈到积极进取的生命观。

  不同点:

  A.文体和表达方式不同。一篇是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而议论文则是侧重于运用概念、判断进行逻辑论证,文学性和情感性较弱。课文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达生命的意义;这篇文章通过对比论证,批判悲观厌世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给人以警醒;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给人以启迪。

  B.作家风格不同。冰心,我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以细腻、清新的诗歌、散文见长。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辩”“精于心理分析”“文风简朴”。

  C.语言风格不同:前者细腻、含蓄、清新;后者朴素、明辩,富有逻辑性。

  3. 齐读《热爱生命》

  附:

  热爱生命

  法国 蒙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的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他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见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却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三、课后拓展

  1.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2. 品味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能在自读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梳理课文思路把握结构,通过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体会文章主旨和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自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故事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节选部分通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之间却意外获得成功的经过,告诉读者,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成就大业的道理。小说人物形象极其富有个性,生活气息浓厚,作者的生活积淀丰厚,故事贴近生活,人物贴近生活,情节安排巧妙,叙述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不少地方采用夸张手法,读来妙趣横生,叫人忍俊不禁时陷入思考,对于中学生很有现实意义。因此,这样的小说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课文,探求课文主旨,明白课文的主要创作意图,寓教与学,赏析文章与学会写作、怎样做人结合起来。

  三、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说,是一篇非讲读课文。内容贴近中学生生活,情节不复杂但是趣味横生,语言轻松幽默,主题鲜明深刻但不费解。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主要表现手法,学会自己欣赏小说语言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适合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而非详细分析,教师不宜过多讲解。

  四、课时数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既顽皮,又善良,对生

  活充满了幻想,喜欢新奇冒险生活的孩子,那么他的身上是否具有伟人的素质

  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评价)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立足课文,整体感知

  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教师指导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语气语调,并口述三次经历。

  1.复述交流:学生小组内互相复述,再全班交流

  2.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设计了一段贾里的日记,他与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起什么作用?

  明确:贾里的日记是对课文中贾里种种行为的一个总解释,正因为贾里对“伟人”的理解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才会用他的方式来进行"伟人形象"的塑造,才会有很多出现在他身上的、让人捧腹又不得不让人喜欢的趣事。设计贾里的日记并放在篇首,是为了增强角色的真实感。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班级内学生互评。)

  三发散思维,探究主旨

  1、赛一赛,看谁辩得清(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指导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贾里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成立两大组,赞成贾里的作法是正方,不赞成贾里作法的是反方,双方开展辩论赛。

  要求:评委由班干部组成,最后要评出最佳辩手和最佳口才奖,最佳提问奖,辩论双方可互提问题,也可直接陈述意见。

  明确:正方的贾里:有成就伟人的志向;

  以大师风度律己;

  运动会上反对播放软绵绵的流行音乐,有正义感;

  在实施“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中,主动推荐自己,勇于实践;

  在处理破书事件中,主动拿破书,不怕吃亏。

  反方的贾里:为成就伟人不能把同学当敌人来恨,恨的对象定位错误;

  矮个风度与伟人风度不相联系,认识错误;

  对伟人的成就过程并不了解,只知道要“一鸣惊人”;

  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

  (教师适时点拨。)

  2、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教师指导语:从贾里的失败和成功经历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个不切实际,但有上

  进心,本质不错的人,那么你从贾里的故事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必须从小事做起,才能干成大事。

  (学生写下来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内部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直接导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演读,角色体验

  教师指导语:贾里个性十分鲜明,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又充满幼稚,容易一时冲动。下面请同学自读第三个打工计划,并编出舞台对白。

  要求:语言旁边要加上动作,神态,便于表演。

  (学生编好后,小组内修改,并挑一小组模拟演出,师生共评。)

  三折读,妙点揣摩

  教师指导语:本文语言幽默诙谐,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文章思想内容,请你细细揣摩,找到语言上亮点。

  明确:

  例如:林晓梅这丫头最不欣赏进行曲,运动会上,她放的都是流行音乐,软绵绵的,运动员不打瞌睡就万幸。

  “万幸”一词略带夸张的口吻,对林晓梅作了讽刺。

  例如:如果说需要设计师他还心服口服,连剪个线头都不相信堂堂的贾里?他猛一下脱掉西装,抄起把剪刀,眼疾手快地几下消除了羽纱上的线头。

  幼稚、滑稽的动作使人感到贾里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

  例如:“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在贾里心中,似乎自己已是“大师”,羞与小儿为伍,懒得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极为幼稚,这就产生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妙趣横生。

  (品读精彩句子,体会作者笔下表现出来的轻喜剧效果。)

  (学生在书上圈勾画,做笔记,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内部学生互评。)

  四写读,仿写片段

  教师指导语:作家描绘了贾里生活中的三个片断,记录了他点点滴滴的感受,你能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再依据贾里的性格,给文章再加一个实施伟人计划的片断呢?

  (学生仿写,交流,师生共评。)

  五作业

  你有过成为伟人的梦想吗?你曾经计划过吗?请写出你的梦想和你的计划。

  《伟人细胞》 教案之二

  八.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说中贾里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只有像普通人一样,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伟业的`道理。

  (2) 学习本文巧妙安排情节,人物描写个性化和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3) 体会注意生活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出好作文的硬道理。

  九. 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自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故事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节选部分通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之间却意外获得成功的经过,告诉读者,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成就大业的道理。小说人物形象极其富有个性,生活气息浓厚,作者的生活积淀丰厚,故事贴近生活,人物贴近生活,情节安排巧妙,叙述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不少地方采用夸张手法,读来妙趣横生,叫人忍俊不禁时陷入思考,对于中学生很有现实意义。因此,这样的小说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课文,探求课文主旨,明白课文的主要创作意图,寓教与学,赏析文章与学会写作、怎样做人结合起来。

  十.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说,是一篇非讲读课文。内容贴近中学生生活,情节不复杂但是趣味横生,语言轻松幽默,主题鲜明深刻但不费解。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主要表现手法,学会自己欣赏小说语言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适合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而非详细分析,教师不宜过多讲解。

  十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十二. 教学流程

  4. 学生或教师介绍作者当代女作家秦文君及其作品。

  5. 自由诵读小说(或分角色朗读),划出需要强化的字词。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己概括小说故事情节,解决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

  (1)讨论:简述贾里的“伟人计划”前三次失败的经过,简评他失败的原因。

  * 仇人变成朋友;追求“矮个风波”的失败;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的破产。

  * 对同学定位错误注定失败;想通过改变体型引人注目的想法本身幼稚可笑;做事冲动注定失败。

  (2)讨论:贾里是怎样意外获得成功的?成功的原因何在?给你的启示是怎么?

  * 屡次失败后,贾里开始思考。一件在贾里看来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主动要走一本破损的书,却让班上沸沸扬扬,引起轰动效应。贾里无意中做了看来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反让他做了一回“伟人”。

  * 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成就大事。

  * 不要一味着眼轰轰烈烈,追求一鸣惊人,不要不切实际地幻想,不做小事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3)讨论:小说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如何刻画的?

  * 自己以为自己才智非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具有伟人细胞;做事冲动,幼稚不够成熟,有时没有韧性,但是有上进心。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法刻画的。

  (4)小说的语言幽默轻松表现在哪些语段里?选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试做欣赏。

  * 采用大胆的夸张笔法,形成一种令人轻松一笑的轻喜剧效果。如“鲁智深提议拿小刀划邱力士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因为在贾里心中,自己似乎已经成为“大师”,羞与小儿为伍,懒得才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他自己本身还非常幼稚。这样的语言表达产生幽默讽刺效果,使文章妙趣横生。

  * 巧妙应用主人公日记片段,轻松形成幽默效果并发人深省。如文中引用了贾里的一段日记,日记内容是贾里关于自我的“伟人素质“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矛盾。贾里自己认为具有“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等“伟人素质”,而他人却对此“毫不察觉”,最好的朋友也只是说他“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庸人”,贾里对此十分愤慨,认为这种评价“不负责任”。这里的巧妙引用,意在告诉大家,伟人不是自己封的,也不是天生成就的,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逐步锻炼成长,才能逐渐为他人接受和承认。

  十三. 板书设计

  伟人细胞(长篇小说节选)

  秦文君

  故事梗概: 化敌为友 矮个风波 打工计划破产 意外成功

  贾里画像: 爱憎分明 稚气冲动 有上进心 却对自己要求不严

  小说风格: 轻松幽默 情节巧妙 人物形象鲜明 生活气息浓厚

  小说启示: 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十四. 作业布置

  (1) 书后探究题1—3;

  (2) 导学基础部分和阅读题;

  (3) 作业纸(解决字词和人物描写难点);

  (4) 作文 ( 从生活小事中去找寻写作题材)。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鸟岛。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鸟岛在哪儿?请哪位小导游来告诉我们?指读第一段。

  2、各位游客,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海西皮”这个小岛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中国人知道,连外国人也知道)说的真好!

  过渡:“海西皮”这个小岛为什么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鸟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景象吧。

  播放鸟岛录像。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看了鸟岛的情况,你有什么感想?(鸟岛的鸟真多啊!鸟岛上的鸟蛋真多啊!鸟岛真热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吧。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什么时候鸟岛才有这样热闹的景象?

  2、这么多的鸟儿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出示投影片,进行说话练习。

  3、在鸟岛上,天上飞的,地上跳的,水里游的都是鸟,的确,这里成了鸟的世界。说明了鸟儿——真多呀!

  4、鸟儿多了叽叽喳喳,怪不得六月的鸟岛最热闹了,那是什么时候都比不上的,“最”字就能说明。

  你能用“最”来说一句话吗?

  5、这儿仅仅是鸟儿多吗?指名读2—3句,其他同学看图,鸟岛上还有什么?

  6、出示句子,比较:

  (1)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鸟窝很多,鸟蛋很多。

  (2)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你愿意把第二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吗?

  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是什么?哪个词儿告诉我们蛋很多?

  7、一眼望去,这么多鸟窝,这么多鸟蛋,真让人眼花缭乱,六月的鸟岛可真热闹啊!齐读这一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鸟儿们从什么时候到鸟岛来的呢?

  2、春天来了,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都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是一起飞来的吗?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你从哪个词儿看出它们不是一起飞来的?(画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呢?(有先有后,一个连着一个)

  对啊,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早晨,同学们陆续走进学校。

  谁来读读这句话?

  4、鸟儿们一群接着一群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来干什么呢?

  5、出示词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春天,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这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7、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风光吧。重放鸟岛录象,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鸟岛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瞧一瞧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1、游人对鸟儿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

  2、你从那些地方看出游人爱鸟?为什么游人会这么爱鸟?

  3、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你真棒)

  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

  4、有感情地读描写人们爱鸟的句子。

  5、看图:如果我们也在鸟岛上游玩,这时看到有人去捉鸟,或去拿鸟蛋,你该怎么做?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

  爱鸟、护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呀!

  总结:只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鸟岛。

  现在让我们拿好书,来读读这篇课文,再仔细领略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书后练习三)。

  2、用“陆续”、“最”各说一句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阅读教案03-03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乐园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