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5篇[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活动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围绕《我会过马路》这个主题,在本组成员的共同研讨中,设计了此次活动。教案几经修改和试教后,上周四由我执教,展示了我们组的教研成果。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等,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体现幼儿的认知特点。
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呈现趣味性、综合性。
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画面生动活泼、直观,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执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回应不够及时
当幼儿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情况时,我未能及时回应获得的信息,“抛接球”处理不够协调,可见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重要。
2.细节处理欠妥
游戏规则讲解不够精炼,示范的方式过于单一,幼儿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因此,平时的活动中应关注细节,时刻注意创设合适的教育情境,使幼儿接纳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物体的大小
2能够正确的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积木块娃娃小熊及衣服卡片磁板等
活动过程
1.师生相互问候。
2.课前小游戏:“风车转转转”。
3.在操作探索中学习将物品按大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风停了,小熊一定要去买东西,最大的熊排在前面,请你帮他们排好队。
教师出示5只小熊,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大的、最小的,并试着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样排好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的。
(2)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到了商店,大熊说:“小熊,你最小,哥哥们让你先选,你排在最前面.”我们试着重新给它们排队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小的、最大的,并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独立操作,为积木和套娃按大小排序
教师:小熊先买了积木和套娃两样玩具,请小朋友也试着为它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还要说一说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序的'。
4集体操作,并渗透对应关系
创设环境:小熊又买了几件新衣服,每只小熊应穿那件衣服合适呢?请帮小熊和它们的衣服按一定规律排好队,再帮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5游戏:跳圈
请幼儿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依次双脚跳圈。
6、集体操作
教师:看,这里的正方形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摆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形在磁力板上按大小的规律摆出漂亮的图案。
7、结束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美丽的拼板拿给别的班级的小朋友看一看好吗?我们出发吧。”(带领学生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自主画圆的基础上,学习添画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表演音乐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导语:手拉手跳个大圆圆舞,一个圆圆来跳舞,两个圆圆来跳舞……(圆圆休息了,圆圆回家了)。
二、自由组合画圆。
1、教师示范画圆。
(1)导语:圆圆还想到画纸上来跳舞呢!
(2)教师:示范画各种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导语:一个大圆圆来跳舞了,两个圆圆手拉手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抱着一个小圆圆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背着两个小圆圆出来跳舞……。还有哪里可请圆圆来跳舞吗?(请2—3位幼儿范画并说说我请的圆圆是怎样出来跳舞的。)
2、交待要求、幼儿操作画圆、教师巡回提示。
(1)儿歌提示:一个大圆圆出来跳舞了……。
(2)鼓励幼儿画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3)提示幼儿尽量把作业纸画满。
三、想象、添画。
1、示范添画。
(1)出示水彩笔,示范添画太阳。导语:(水彩笔)魔术棒说:“变变变,圆圆变成大太阳”。提问:“圆圆怎么变成大太阳啦?”(画上太阳的光就行了)
(2)用同上的方法,逐一示范添画小鸡、金鱼、花朵。
2、欣赏范画,扩展想象范围。
(出示范画)导语:变变变,圆圆又变成了什么?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再与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3、幼儿进行想象添画,教师巡回。
(1)交代要求:请幼儿当魔术师,先看看圆圆像什么,然后再进行添画。
(2)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讲述。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画一些圆圆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4)用语言提示、启发能力差的幼儿想象、添画。
四、欣赏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经验。
展示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圆圆魔术乐园”。引导幼儿说说:圆圆变成了XXX,说的越多越好。
五、结束、延伸活动:
1、户外找圆圆。
教师:告诉你们噢!调皮的圆圆又跑到外面的魔术游乐园去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圆圆又变成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我和镜子一起玩》这一活动是根据主题“我们都是好朋友”延伸出来的科学活动。在本次活动前幼儿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认识了平面镜、凹凸透镜和放大镜,在我们的科学区角内也备有各种各样的镜子。本次活动收集了一些生活常用的镜子,做成幻灯片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镜子的用途,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并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体验科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目标预设:
1.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积极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
3.玩各类镜子游戏,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难点:玩找光斑的游戏,探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设计理念:
镜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了解其特征和用途,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了解“光斑”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对科学现象探究的热情。
设计思路:
我主要是借助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镜子的用途,并创设一种自然生动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认知的难点。
活动准备:
1.科发室场地布置《海底世界》
2.幼儿人手一枚平面镜,各中凹凸透镜,放大镜,三棱镜和万花筒若干。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平面镜。
1. 游戏:神奇的口袋。
师:神奇的口袋东西多,我请谁来摸一摸?
提问: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它可能是什么?
2.自由探索。
师: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摸起来怎么样?看看镜子里面有什么?
小结:镜子是用玻璃做的,反面涂了层金属漆就能照出人和物了,摸起来很平滑、凉凉的,它是平面镜。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1.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你在哪儿见到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PPT,了解各类镜子的用途。
师:谁来说说汽车上的后视镜有什么用?
商场里的镜子呢?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
(依次点出凹透镜、凸透镜、望远镜和放大镜等图片。)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镜子帮了大忙呢,平面镜可以让我们整理仪容,后视镜让交通更方便,放大镜让爷爷奶奶看东西更加清楚,镜子真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
三、玩镜子游戏,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
1.在阳光下玩找光斑的游戏。
师:你在阳光下玩过镜子吗?
为什么墙上会有光斑?怎样可以让墙上的光斑动起来?
小结:阳光照射在镜子上,通过折射就会在墙上产生光斑,我们只要改变镜子对着阳光的角度就能让墙上的光斑移动起来。
2.游戏《海底寻宝》。
师:现在请小朋友玩找宝藏的游戏,试一试,你怎样把光斑移动到海底世界里的宝藏上?找一找,海底世界里有哪些宝藏?
四、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像来?回去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好伙伴。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捏、闻、听、做,丰富对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过听说交流,丰富对泥土的联想,建立对泥土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3、通过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锻炼动手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了解,并初步认识体验泥巴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教学难点: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有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师:泥巴、教学课件一个、泥塑工具五套(教师一套,学生每组一套)、水桶
生:围裙、毛巾
七、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感知泥性
老师在你们的抽屉里放了一样挺好玩的东西,找一找。每人拿一块放在桌上,看看谁先和泥巴成了好朋友。
2、体验泥性,探究方法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觉去体验,把你的感觉告诉同学。
(感觉:冰冰的,凉凉的,凉爽,很舒服,很柔软。)
(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班级交流对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说说自己的感觉。
(2)用鼻子闻一闻,体会、想像泥巴散发的气味。(器官体验,逐渐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参与体验)
用鼻子闻时,一定要用心去体验。
闻闻泥巴,把闻到的气味告诉小朋友。
班级交流:你闻到了什么味?(泥土味、臭味、草根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还有稻香、菜香、果香味??)
(3)亲亲泥巴,用小耳朵听一听,体会、想像泥巴在说什么?亲亲泥巴,可以缩短学生与泥巴的距离,让学生喜爱泥巴。(思维与想像体验,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 小组、班级交流:用小耳朵听听泥巴在说什么?
a教师引导:从泥巴与水、泥巴与陶器、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去讨论、思考和体验。 b小组讨论:你听见泥巴在说什么。
c班级交流:我听见泥巴说??
亲近泥巴,探究使泥巴听话的方法。
玩玩泥巴,可以使用泥塑工具。你用哪些方法让泥巴听话,泥巴愿意做我们的好朋友,你多亲近亲近它,让它听话,看谁的办法多,先试一试再与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班级交流,展示让泥巴听话的方法:搓、揉、压、团、沾、捏、切等方法。
3、自主选择内容,体验泥塑方法
(1)老师这里有一个事先做好的小泥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教师示范怎样做泥人。除了做泥人以外,还可以做小动物,器皿都可以做。课件展示一些泥巴做出来的作品。
(2)小组讨论准备做什么作品,动手尝试。可以独立完成,可以小组合作。
4、展示作品,观摩评价
告诉大家你们组的作品什么地方最丰富,最有创意,最精彩。你认为别人作品中有什么地方最有创意?你能给今天的泥塑课作一个小结吗?
与同学互相观摩讨论,找出有新意的地方。
评出兴趣奖,情感投入奖,合作学习奖,学习习惯奖,作品制作奖
(造型奖、精美奖、创意奖??)
5、课后延伸
“泥彩绘”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
今天同学们用了这么短的时间,用一双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时间虽短,但收获却不小,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活动作为一个起点,以后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们结成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创造主题作品来提高技能、总结一些经验,如果有同学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还可以通过学习、深造来继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将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
教学反思:
泥巴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我们从小和父母在田间与泥土打交道,挖泥土、捏泥巴、玩过家家,对泥土的可塑性及其用途有一些实际生活的知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经常和门口的几个小孩一起用水和泥巴,玩过家家,可以说泥巴至少和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本课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触、嗅等体感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泥巴的体验与感悟中去,形成了学生体验、情感投入的专注态度,促进了思维的发展。通过操作、制作而学习,贴近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刚开始,我事先在学生的抽屉里放了一块泥巴,让学生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摸、闻、亲、听来探究泥巴的特性,特别是听
这个环节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泥巴的特性以后,我再来让学生利用泥巴做一件喜欢的物件,题材不限。当然,我事先肯定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欣赏一些其他的小朋友制作的'泥巴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动手制作 ,最后评价作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激发兴趣,感知泥性,体验泥性,探究方法,欣赏作品,自由讨论。动手尝试展示作品,观摩评价,体验泥塑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教学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产生优质教育的前提应该是让教材去合理、优化地适合学生,而这中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应该创造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创造个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以及和同伴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教师在研究教学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造性的组织课堂教学。
《听话的泥巴》这节课的内容安排稍觉过多,学生的激情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被充分满足,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的投入角色。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