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22 07:33:5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4篇(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4篇(通用)

中班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图案的间隔与对称进行装饰。

  2、 通过给大树妈妈准备新衣的活动,幼儿感受节日愉快、热闹的气氛。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图案的间隔与对称进行装饰。

  三、 活动准备:

  教师用范例三张,幼儿各式形状的纸,蜡笔或彩色水笔。

  四、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马上要到了,我们把幼儿园打扮了起来。大树妈妈说要过节了,她也很高兴,也想给自己的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于是,她来到服装店,营业员为她拿出了两件树叶的新衣服。

  (二)欣赏讨论:

  1、 师:营业员拿出两件衣服,请大树妈妈挑选,大树妈妈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请小朋友们帮她选一件。

  2、 出示范例1、2

  3、 请挑选的小朋友说出颜色排列的方法,大家一起找一找选的是哪一件。

  A、 排对的颜色有没有?念出来,找一找在哪里?

  B、 发现左面有,右面也有。

  师:大树妈妈说,这两件衣服的颜色都是有深有浅,而且排得很整齐,我都满意,可是我的树叶宝宝很多,两件衣服不够穿。

  4、 师:营业员又找出一件衣服,可是大树妈妈不满意,她为什么不满意?

  (出示范例3)左右虽然排列,但是不对称。

  师:树叶上的叶脉也像小小手一样,左也有,右也有,否则小树叶穿在身上会很不舒服。

  (三)尝试操作:

  师:营业员答应为大树妈妈赶做新衣,让小树叶快快活活地过节,请小朋友一起来帮个忙。

  提示:1、找到中心,把树叶对折一下,再开始分割。

  2、启发幼儿涂色时分辨颜色的深浅,介绍幼儿不同的分割方法。

  (四)讲评小结:

  1、 大家来做检验员,找一找今天的衣服合格吗?(左右对称)找对称为合格。

  2、 选一张不对称,引导讨论出修改方法。

  (五)延伸活动:

  在教室里准备大树干,把叶子围着贴成一棵彩色树,装饰节日环境。

  评析: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美术这一载体大胆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的审美感受。“树叶宝宝的新衣”的活动设计注意幼儿美术活动与生活经验积累、美术活动目标与幼儿年龄特征、美术活动过程与师幼互动等等关系,使美术教学的大纲得以实现,并真正地被幼儿接受。

  一、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四至五岁的'幼儿绘画最明显的色彩特征是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和采用夸张的表现使色彩鲜明。色块装饰画就是一种让幼儿学会选用各种颜色有规律的对比配合,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色感,有利于幼儿大胆地表现对颜色的感受。“树叶宝宝的新衣”是教师在前一次间隔装饰的基础上,启发幼儿进一步选用树叶的形状进行对称装饰,较容易被幼儿接受,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选配颜色的兴趣,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 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

  儿童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其所知所想进行表现,生活经验越多,体验越深刻,美术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教师选取秋叶这一题材。不但联系了幼儿对秋季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而且再现了幼儿对欢度节日的强烈感受,又给秋季树叶色彩的变化赋予了童话色彩,符合幼儿富有情感的想象。因此,当教师提出给树叶宝宝进行装饰时,立刻得到幼儿的认同。

  三、 通过师生互动来实施教学要求。

  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间隔排序的过程中,采用了请某一幼儿念出颜色排列的顺序,其他幼儿和老师共同寻找这一规律,使得一个问题带动了所有幼儿的探索。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氛围中,教师又在与孩子不断碰撞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颜色的深浅排列,加入了新的深浅颜色的排列方法,使幼儿更易接受多变的排列方法,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3、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像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教育领域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萝卜兔的故事》这一活动正是体现了这一指导要点。 结合季节秋天的到来,自然角出现了许多的萝卜,萝卜工艺品。于是我选择了故事萝卜兔来作为活动内容并采用幼儿喜闻热见的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即能体现季节的特征,又能激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

  2、大胆想象,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萝卜兔的故事》

  2、认识了解萝卜的基本特征。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逐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启发幼儿讲述。

  重点提问:

  A、猜猜看,萝卜兔会怎么去旅行?

  B、萝卜兔怎么过沟?

  C、萝卜车掉到沟里去了怎么办呢?

  以三个主要问题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请幼儿自由表达,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提问,一问多答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很聪明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的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幼儿完整听故事。

  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完整的听故事变成小白兔的自述。变成幼儿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互动,幼儿在感受旅行经历的同时,完整欣赏了故事,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三、幼儿互讲故事。

  请幼儿把萝卜兔的故事相互地讲给好朋友听。充分体现了幼儿语言学习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四、个别幼儿讲故事。

  鼓励幼儿大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故事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五、幼儿集体跟讲故事。

  语言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说话,因此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并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中班幼儿来讲,听、跟说以后,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活动反思:

  《萝卜兔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爱吃萝卜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没有车子。最后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萝卜来做一辆车。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耐人回味。让我们体验了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儿兴趣,以这种讲述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故事情节。为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将幼儿的注意导向对故事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过生动有趣、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调动了幼儿讨论的积极性。幼儿认知得到了扩展,情感得到了培养,语言的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中班上学期的操作体验材料中为孩子们配备了小乐器,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铃鼓和小沙锤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玩弄着这个新鲜的玩意,在敲敲打打中体验着快乐。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设计了和小乐器捉迷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听"、"辨"、"玩"、"奏"等有趣环节中,不断获得新的音乐经验,也为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打击乐器的音色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兴趣,为打击乐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小乐器进行游戏和演奏活动。

  2.通过感知对比,尝试听辨四种乐器的声音,并在游戏和演奏活动中正确运用。

  3.能看懂图谱,迅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运用所听出的乐器进行演奏。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1)认识铃鼓、沙锤、响板、碰铃四种乐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熟悉乐曲《郊游》。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铃鼓、沙锤、响板、碰铃四种乐器若干。

  (2)音乐播放器、帷幕、四种乐器图样标记。

  (3)地面用彩色粘贴布置成田字格状,分别贴上标记。

  (4)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乐曲《郊游》演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引入

  1.以与藏在帘子后面的小乐曲做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听辨的兴趣。

  2.教师分别敲击乐器,幼儿进行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称。

  二、听辨乐器声音,与小乐器做游戏

  1.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与小乐器交朋友。

  2.教师在幕后敲击某种乐器,请幼儿辨别,判断后站在贴有它标记的家中。

  3.听辨过程中让幼儿自由交换手中的乐器,感受每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形式。

  ★先后敲击某一种乐器。

  ★同时敲击某两种乐器。

  ★同时敲击某三种乐器(根据幼儿接受情况而定)。

  三、在音乐背景下,听辨乐器并随着音乐旋律敲击乐器

  1.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教师先后敲击不同乐器,幼儿听到那种乐器的声音就演奏相同的乐器。

  2.不停变换敲击乐器的种类,逐步加大听辨的难度。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同时敲击两种不同的乐器。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同时敲击两种声音相似的.乐器。

  ★在音乐背景下,轮换敲击和同时敲击乐器。

  四、看图谱,合奏乐器

  1.看图谱,请幼儿根据图谱上的标记为乐曲《郊游》配伴奏。

  2.进行打击乐表演。

  3.在演奏打击乐《郊游》中,引导幼儿理解和听指挥进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动延伸:

  1.继续接触有关符号、节奏、音符的游戏活动。

  2.投放多种打击乐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听辨出铃鼓、碰铃、沙锤、响板四种乐器的声音。活动的难点是,能迅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运用所听出的乐器进行演奏。目标定位是,听辨能力是音乐中比较关键的能力,也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基础。因此此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各种游戏,听辨、区别乐器声音,并尝试在演奏活动中运用。在活动材料方面,我选择了四种乐器,涵盖了高中低三个声部,使得音色有所区别。

  整个活动都围绕和小乐器捉迷藏的游戏情景,使活动充满神秘感和情趣,活动中设计了田字格,使幼儿在有趣的占格游戏和器乐合奏中完成目标,实现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节一:听乐器声音,猜乐器名称(说出乐器的声音特性,说说声音像什么?激发幼儿想象力,调动幼儿生活经验,进一步提升对乐器音色的感知。环节二:与小乐器交朋友,选择乐器玩听声音找家游戏。(幼儿每人选择一种乐器,听到幕后的声音就站到相对应乐器的家中(占格)。这里逐步加大听辨的难度,从一种乐器单独敲击--两种乐器同时敲击--同时敲击四种乐器。幼儿在过程中不断与同伴交换乐器,体验各种乐器声音性质的不同。环节三:在音乐背景下,迅速听辨乐器并有节奏的随着音乐敲击。(在第二个环节上难度有所提升,不光要听辨乐器音色,更要听乐器旋律和节奏。)环节四:看图谱,合奏乐器。(提升经验,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开展,孩子们在"听"、"辨"、"玩"、"练"等有趣环节中,不断获得新的音乐经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7

中班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