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奔跑及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及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发展幼儿奔跑及协调的能力。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及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绳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首先带领幼儿做游戏前的热身运动;
游戏开始:
(1)请幼儿做和老师相同的动作(如老师说向左走,幼儿即朝相同的方向做动作),练习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走及小跑。
(2)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好,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同动作,练习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走和跑,要求两个人动作一致。
2、基本部分:
(1)幼儿两个人一组,站在前面的幼儿当小马,后面的`幼儿当赶马车人。教师示范绳子套法,从后颈部经腋下拉至身后。
(2)交待游戏的玩法:赶车人喊“驾——”小马就跑,赶车人喊“吁——”小马就停,要求小马要听赶车人的话,两人可交待角色请幼儿示范一次。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请协调能力较好的幼儿玩给全体幼儿看。
(4)增加游戏难度,由赶马车的人说向某一方向跑,扮马的幼儿根据赶马车的人口令改变方向并根据口令或跑或停。
3、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两人一组玩“炒蚕豆”游戏。玩法:两个幼儿为一组,相对手拉手,左右摆动,同时念儿歌:“炒蚕豆,炒豌豆,炒出白果翻跟头。”当念到“翻跟头”时两名幼儿各自手臂抬起,头从手臂下钻出,同时身体翻转一圈还原,游戏再继续进行。
活动效果
幼儿玩的很开心,此活动发展了幼儿奔跑及协调能力。
活动反思
下次组织幼儿玩此游戏时,可以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绳的多种玩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漫画,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二、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1、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2、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集体讲述。
4、幼儿个别讲述。
三、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四、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五、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过于具体,让幼儿少了想像的空间,这样就缺少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幼儿提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更加简练。活动中,教师引导恰当,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迁移经验。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题活动,我设计了一节节奏训练课。发展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打肢体节奏,从简单的一种肢体节奏到每小节一至两种节奏,培养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三、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欣赏乐曲:大灰狼,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1)、X X X XX X 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2)X XX X 要求:费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教师示范。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幼儿自由练习。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小百科: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对美丽家园的无限憧憬及遐想。
2、会用学过的或想象的绘画知识装饰天空、房屋、树木等。
3、充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对美丽家园的无限憧憬及遐想。
活动难点:会用学过的或想象的绘画知识装饰天空、房屋、树木等。
三、活动准备:
1、看电视报道,让幼儿了解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以激发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
2、人手一份绘画纸和油画棒。
3,教师范画《我的家》一幅。
四、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师:"孩子们,地震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人们都佷难过,灾区的小朋友也没有了家,好可怜,小朋友想不想帮他们建造一个美丽的家?……''(通过谈话,让小朋友了解灾区受灾情况,同时唤起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将同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对灾区人们的无限爱心。)
2、引导幼儿讨论:《我梦中的家》。
(1)师:那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梦中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
( 梦中的家园在太空中,那里远离灾害,没有污染; 梦中的家园没有难闻的气味,河水是清澈的,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我梦中的家园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绿草地,还有许多小动物一起玩。)
(2)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想象中的家的样子。
(通过讨论《我梦中的家》,为幼儿展示一个神秘梦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儿的思路)。
3、自主性绘画活动--"我的家",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师也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画出来了,想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朋友们说一说,房子上是用什么装饰的?房子前面、后面及后上面是怎么装饰的?(引导幼儿说出房子的`基本画法,并给予想象力弱的幼儿基础的思维开拓)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作画。
师: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想象中的家画出来呢?
(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绘画表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教师适时指导,使幼儿设计出的画面内容丰富、新颖独特。)
(3)边播放轻音乐边引导幼儿绘画。
4、展示幼儿作品,倾听幼儿的构思。
(1)幼儿相互介绍,讲述作品内容。
(2)请部分幼儿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
5、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一起用简单的折纸折出房子或粘贴房子,与同伴一起分享。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的美妙意境,知道获得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2、在模拟器乐演奏的表演游戏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知道郁闷与快乐的不同点。
2、物质准备:
(1)表现快乐情绪的音乐、播放器。
(2)各种动物的头饰。
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
引导语:①你生活中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②"郁闷"的意思是什么?。,假如你郁闷了,你怎么办?
2、欣赏散文《快乐的音乐会》(教师配乐朗读)。
3、结合散文内容讨论。
讨论:
①森林里的风景有什么特点?漂亮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什么会开音乐会呢?
②小动物们用什么办法演奏?他们选的"乐器"?有什么特点?(了解拟声词的运用特点。)
③如果是你,如何从你周边生活中选择或制作自己最喜欢"乐器"?
④嘻嘻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向它学习什么?
4、根据作品中的内容,玩模拟器乐演奏的表演游戏。
5、尝试运用拟声词,说说自己演奏所发出的'声音特点;学习用"XXXXX像XX"的比喻句,表达对声音特征的理解。(也可以学习作品原文的比喻句子。)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消气俱乐部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营造俱乐部的情景,受伤的小狗、肥胖的鹅小姐的情景表演,事先安排好的情景表演剧,《表情歌》音乐磁带,生气调查表展板,创设音乐吧、玩具吧、悄悄话吧、音乐吧的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生气调查展板”导入活动。
1、师:周末我们做了一次“我生气了”的调查,大家填写的很有意思,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出示生气调查展板)
2、师幼观看并举例说明。
3、师小结:不开心生气了,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会越来越差。所以,生气了,我们要想办法消气,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小朋友是怎么消气的。
4、师幼观看调查表怎样消气栏,结合具体事例讲解。
5、师小结:生气了想办法消气让心情快乐起来,是件好事情。我忽然灵机一动想开一个“消气俱乐部”,让大家变得快乐起来。我的“消气俱乐部”准备开张了。
二、“消气俱乐部”开张,接待第一位来宾(受伤的小狗),引导管理员开展工作。
1、师:我是消气俱乐部的经理,我想招聘管理员,招聘的条件是,管理员必须积极动脑想办法,积极为人消气,好的管理员我会发奖牌的,招聘管理员。
2、师幼一起喊俱乐部的口号:消气俱乐部,开心你我他,耶!
3、受伤的小狗出场,引导幼儿从他的声音、表情判断小狗怎么了?
4、小狗表述生气的原因。
5、幼儿出主意,让小狗快乐起来(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想办法,颁发最佳管理员奖)
6、小狗谢俱乐部退场。
三、接待第二位来宾(肥胖的鹅小姐)鼓励管理员尝试工作。
1、肥胖的鹅小姐上场。
2、师:看来小狗的宣传起作用了,看,俱乐部又来一位客人,谁能为鹅小姐消气解愁呢?(出示金牌,鼓励管理员自己尝试工作)
3、管理员询问鹅小姐生气的原因,并为她想办法。
4、师颁发奖牌并小结:管理员你们为鹅小姐想了这么多减肥的办法,让鹅小姐快乐起来。其实我们更应该提醒鹅小姐,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有一颗爱大家、爱生活、快乐的`心,人即使胖点也会很美的。
5、鹅小姐感谢俱乐部退场。
四、接待第三位来宾(抢东西的情景剧表演),启发管理员独立工作。
1、启发管理员独立工作。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来做经理,经理有权选择管理员为人消气,可以为好的管理员颁发奖牌。(选经理)
2、情景表演。
3、幼儿处理事件,想消气的办法。
4、大家双方感谢俱乐部退场。
五、具体操作,实践探索多种消气的办法。
1、师: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生气时,我们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具、说悄悄话,也可以运动一下、大哭几声,那样你就消气了,就会快乐起来,身体也会健康起来的。
2、伴随《表情歌》的音乐师幼共同律动,缓和情绪,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去运动吧、悄悄话吧、音乐吧、玩具吧消气解闷。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背景:
分享阅读作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图书,能引起幼儿较大的阅读、编故事的兴趣,当分享阅读的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的时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设计思路:
瑞吉欧提出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皮亚杰有“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这观点自制图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强调幼儿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图书。在孩子已经有了创编故事的基础上,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它变成图书。《纲要》中也指出应:“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开展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能理解和初步运用自制图书的基本要素,能与其他人进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三)能进行自我评价,并能较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
四、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学具:自制图书自评表、图书内容表、水彩笔、绘画纸
2、教具:自制图书评价表
(二)前期经验:根据读本已创编故事
五、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切入主题
1、教师用一本书直接切入:“今天我们要制作图书。”
2、教师:“一本好的图书应当具备那些要素?
3、观察自评表,讨论图书要素的条件
(二)教师出示自制图书自评表,请幼儿说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图书,这些图书的要素应该达到什么条件?
(三)分组商量,将故事融入图书,填写图书内容表。
1、组织幼儿按编故事的小组分组,讨论上一次根据《贪吃的小猫》所编的故事该怎样编成小书,将故事内容融入图书,成为图书的一部分,填写图书内容表,商量图书每一页的内容是什么?
2、小组共同协商分工合作。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分工,将封面、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具体分工,防止出现抢着绘制封面、第一页的情况,并将商量结果显示在图书内容表上,分工后接下来的页数按照绘制的速度来分配。
(四)分工合作,绘制小书,并进行自评。
每一组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始绘制图书,教师将自评表发下,让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对照,并在结束后进行自评。
(五)共同分享,阅读自制图书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合作绘制的图书,分享孩子的阅读乐趣。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组的故事。教师出示自制图书互评表,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六、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和幼儿将图书装订好,并将文字进行补充。
2、在图书后面附一张红花表格,放在阅读角,幼儿阅读后,喜欢就画上一朵红花。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四等分。
2、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四等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手工纸若干张、剪刀、等分和不等分的图片若干,四等分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圆形的四等分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奇幻的图形王国里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呀?
幼:想。
教师:老师想起来图形王国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他们呀正在为如何把一张圆圆的饼怎样平均分成两份而发愁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用我们学过的二等分的知识帮帮他们呢?
幼:想。
教师:那谁来试一试呢?(教师出示圆形卡片,请一位小朋友演示)教师:你真是个愿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分的很公平,教师出示课件二等分小猴子动图。现在呀,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不,四只小猴子也为怎样分得同样大的饼而发愁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幼:愿意。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动手试一试,我们可以将圆形对折再对折,折完的小朋友观察一下,你折完的四部分是不是一样大?
幼:一样大。
教师:你是怎样检查的呢?我们给每组的小组长发一把剪刀让他们沿着折痕剪一剪,看看剪下来的四个图形能不能重合。
验证结果:可以重合。
教师小结:四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等分后的每一份的大小都是同样大小的,而且他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教师出示课件四等分小猴子图片。
2、正方形的四等分小组长分发正方形纸片,引导幼儿将正方形四等分,启发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等分方法教师:小朋友们,正方形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引导幼儿将找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找三位折的不同的小朋友分别展示。
教师总结: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第一种对边折再对边折;第二种横向对折一下在纵向对折一下;第三种是对角折再对角折。
3、长方形的四等分首先分发长方形纸片,接下来请三位小朋友展示。
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四等分发方法也有三种:第一种把短边对折再把长边对折;第二种方法是短边对折再短边对折;第三种是长边对折在长边对折。
四、操作练习引导幼儿完成操作单《四等分》,在四等分的图形下面()里画"√",在不是四等分的()里画"×"。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将掌握了四等分的方法,接下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完成操作包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请大家先在操作单上独立完成,一会我们一起核对结果。
五、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二等分,四等分,那你们想一想,会不会有六等分和八等分呢?请小朋友们在游戏的时候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玻璃杯倒扣入水而手绢不湿的方法,感知空气存在并占据着空间。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第一次探究材料:小手绢、可封口塑料袋、不封口塑料袋、有盖的盒子、没盖的盒子、有盖的瓶子、没盖的瓶子、塑料包装 纸、皮筋、剪刀、透明胶带、清水一盆、干抹布若干。
第二次探究材料:玻璃杯人手一只,小手绢、干抹布若干、装满水的水盆每组两个。
其他材料:可乐瓶、小纸球、透明水盆、彩色乒乓球,玻璃杯。
2.幼儿经验准备:
了解水的特性及有关空气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只用小手绢叠成的小老鼠)“小手绢可以折出小朋友喜欢的许多物品,小手绢还可以做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手绢不怕水的游戏。
二、第一次探究活动:使用封闭的、半封闭的材料,探索让小手绢到水里也不会湿的.办法,感知和发现“密封”能使小手绢不湿。
1.熟悉材料,寻找探究的方向: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想想看,怎样做能让小手绢到了水里而手绢不湿。
2. 幼儿分组尝试,教师交代实验要求:试完一种方法,可以再试一种。但必须用抹布把材料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
3.组织幼儿集中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有谁没有成功的,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第一次递进,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手绢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小朋友明白了用密封的办法能让小手绢不湿。
三、第二次探究活动,加深难度,解决“用一只玻璃杯让小手绢不湿”的问题,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1.设置新问题:“只用一只玻璃杯,能不能让小手绢到了水里也不湿呢?幼儿自由尝试。
2.教师适时提示:“将玻璃杯杯口朝下压入水底,再把杯子提出水面,试试看,杯子里的手绢会怎么样?”
3.教师指导并请个别幼儿讲述成功的方法: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4.幼儿集中讨论:“刚才我们把手绢严严实实密封起来才不会湿,而玻璃杯口这么大,手绢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思考: (1)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绢还有别的东西吗?(2)这种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吗?(3)在杯口斜着浸入水中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泡泡的?
5.第二次递进,小结:玻璃杯里装满了空气,是空气把杯子严严实实地密封起来,水流不进杯子里,所以杯子里的手绢不会湿。
四、第三次探究活动,体验验证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一个彩色乒乓球,一个玻璃杯,一盆水,想想怎样能使乒乓球“沉”到水底呢?一个小纸球、一个可乐瓶,想想不用手扔,不用脚踢,怎样让纸球飞上天?
2. 第三次递进,小结: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而且空气是要占据空间的。
五、拓展延伸:
空气还有很多的秘密,我们要多动手、多思考,努力去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