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时间:2023-12-17 07:20: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

  (2)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教学重点:

  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教学难点:

  创编简单的节奏鼓点。

  教具:

  钢琴、录音机、vcd机、投影仪、挂图、鼓种类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学生听民乐合奏《丰收锣鼓》音乐片断愉快进教室。

  二、话说鼓:

  (1)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学生猜—乐器)(鼓)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鼓的世界。

  (2)趣说“鼓”字。(图片)

  ●同学们,你见过“鼓”字吗?它是我国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离现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

  ●传说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脚、鼓上还插着羽毛呢?

  ●“鼓”是象形文字,左半边的“士”,中间“日”是鼓身,下面“一”是鼓脚,上面“八”是插着的羽毛。

  ●右半边的“及”就像一个人的执槌去鼓。

  ●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鼓”字多像一个在敲鼓呀!

  ●鼓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个出个“”字来,现代鼓也是从古代鼓演变过来的。

  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

  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

  (3)鼓的种类名称:(实物及挂图)

  生:铃鼓、手鼓、腰鼓、长鼓、堂鼓、花鼓、战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击鼓方法:

  设问:在一个鼓上,你们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

  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三、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听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绪。

  (2)学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3)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强弱力度特点。

  (4)学生随音乐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5)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模拟大鼓与小鼓声音击鼓伴奏。

  四、展开:

  (1)鼓的功用:军事、音乐、舞蹈、戏剧、娱乐等,戏剧中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鼓点。

  (2)成语故事。

  传说成语“一鼓作气”,由来于春秋时期,齐国、鲁国两国的长勺之战。当时齐国强大,弱小的鲁国处于危难之中,鲁国的普通平民曹刿挺身而出,指挥作战。古时作战,听鼓声进兵。战斗开始,齐军擂鼓两次,士气减弱,而鲁军此时斗志旺盛,第三次击鼓进军追击,一鼓作气,终于以弱胜强打赢了齐国。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强军的有名战例”。

  (3)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欣赏《春节序曲》音乐片断。

  学生说说鼓的作用;喜庆、热闹……。

  (4)鼓—运用于舞蹈之中。

  欣赏朝族舞蹈《长鼓舞》片断。

  学生谈谈鼓的作用:蹈具、舞姿美……。

  (5)鼓—在京剧中的运用。

  欣赏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前奏。

  学生听听谈感受:急促、兴奋……

  五、生活实践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选出队长,举行击鼓擂台赛。

  (1)舞狮队:学生两手互攀肩成一巨龙,一学生舞绣球逗狮,一学生用快、慢不同速度击鼓点。

  (2)龙舟队:学生模拟赛龙舟场在,作划龙舟状,一组学生击敲鼓点,互相协调配合。

  (3)学生说一说对鼓的认识和感受。

  生:(喜欢鼓、想敲鼓、知道了许多种鼓,鼓的作用等)

  师:要求小朋友们回家用圆形的饼干盒、月饼盒模拟鼓敲击鼓点,感受会更深。

  小结:

  鼓象征着我们的团队精神,鼓声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给人勇气和力量、愿中华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长!望小朋友们踏着雄壮的鼓点健康成长!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和反思 2

  活动内容

  歌曲:《大鼓小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一中快乐感,一种身临其境的共鸣,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

  2、通过教学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力。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歌曲《欢乐舞》,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好吗?

  1、复习演唱歌曲《欢乐舞》。(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都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老师可真高兴。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我要看那位小同学观察事物最仔细,老师就把一个小礼物送给他。

  2、欣赏鼓的图片

  师:谁认识这是什么?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

  师: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大鼓、铃鼓、大军鼓、小军鼓(每显示一张图片,教师作介绍)

  二、学唱歌曲

  1、歌曲导入:鼓是最古老的乐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歌曲唱得就是大鼓和小鼓的响声,你们想听吗?(想)。

  (1)生听歌曲《大鼓小鼓》。

  (2)师提问:这首歌曲中有哪些乐器?

  (3)生:鼓(哪两种鼓?)大鼓和小鼓

  显示课题:课件显示大鼓小鼓的图片。

  2、认识力度记号

  (1)师:歌曲中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咚咚)小鼓呢?(嗵嗵嗵)今天,老师也拿了两只鼓,大鼓和小鼓,谁愿意来敲一敲?听一听,大鼓发出的声音和小鼓发出的声音在力度上,哪个强?哪个弱?

  生敲,答:大鼓发出的`声音强,小鼓发出的声音弱。

  (2)师:在音乐中强的记号用“f”来表示;弱的记号用“p”来表示

  (3)带领学生读一读。

  (4)师:如果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用哪两种拍法更能对比表示出大鼓的声音(强)和小鼓的声音(弱)?

  生:跺脚表示大鼓的声音;拍手表示小鼓的声音。

  师:我们来按节奏拍一拍xxxxx

  咚咚嗵嗵嗵

  3、师教学生朗读歌词(1)师读到“咚咚”,学生跺脚xx;师读到“嗵嗵嗵”,学生拍手xxx

  4、师范唱。

  师:注意听歌词中“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老师是怎样唱的?

  师唱,生回答问题。

  5、学唱歌词:师教唱三至五遍

  6、学唱歌谱:采用听唱法,划拍视唱。(二遍)

  7、演唱形式:结合律动(跺脚、拍手)

  8、齐唱

  三、师生互动

  1、分男女生

  2、一组唱大鼓,一组唱小鼓。

  3、师生接唱

  4、生敲大鼓、小鼓伴奏演唱

  5、歌表演《大鼓小鼓》。

  (1)、同桌相互练习歌表演。

  (2)、评选优胜表演者。(奖励小红星标志)

  四、拓展。

  1.两个小朋友对唱。(一个唱大鼓的声音,一个唱小鼓的声音)

  2.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