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3 10:01:2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必备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二、上课背景:

  20xx年4月21——24日,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市区实验小学一年级课改会课”活动,所有上课老师均借班上课。

  三、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是汪老师。尽管我们上个星期五刚认识,但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了。既然是好朋友,想知道我的名字吗?我的名字由两个字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个字我们学过,想知道吗?这个字藏在一个谜语里,猜出这个谜语,就知道了。“白肚皮黑皮袄,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虫子喂宝宝。”(打一种鸟。)

  猜出我的名字了吗?喜欢小燕子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故事里的小朋友也是个爱鸟的小朋友。齐读课题。

  (课堂上老师把学生看成朋友,学生也会把老师看成朋友。开头的谈话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导入课题,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的动画片。

  1、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制成动画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2、好看吗?想不想再看?这次可以坐得放松一点。你们想不想当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读。

  3、我发现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们还可以做文中的小鸟,小朋友们可以站起来,还可以离开座位,可以加上动作。

  (此处多次欣赏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欣赏到模仿到创造。第一次看动画片,着重让学生欣赏;第二次看动画片,主要让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一起读,低年级小朋友善于模仿;第三次看动画片,着重创造,学生可以变成文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学文伊始,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运动等智能)

  (二)读文赏析

  1、你们想像动画片里一样读课文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汪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这只小鸟非常可爱。昨天让小朋友们回去画小鸟取出在小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愿意在班级给大家展示一下?愿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画贴在黑板上。

  (3)(老师选择一幅画贴在黑板正中)这真是只可爱的小鸟。谁能将小鸟的可爱读出来吗?一生读,其他生一起读。

  (4)老师一边说“于是我把它放进笼子里”一边画鸟笼。“我给他食吃,给他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可把我急坏了”

  (5)这是谁的小鸟?你不着急吗?请你来读。

  (6)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4、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发生了什么事了?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小节。

  (2)小朋友们听鸟叫。一只鸟,两只鸟。你们听到了什么?(随机放上大鸟的画)

  (3)这时候小鸟会说些什么?

  (4)大鸟会说些什么?

  (5)小朋友会想些什么?

  (6)我想请你们找你们的好朋友,组成三人小组,商量一下,谁当小鸟,谁当鸟妈妈,谁当小朋友,看哪个好朋友小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谁把刚才小朋友们想象的话都用上。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拿破仑也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三人一组练说,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边说“我打开笼子,小鸟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边取出小鸟,放飞小鸟。

  (2)小朋友,这时小鸟又会说些什么?小朋友还会说些什么?

  (3)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动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愿意读最后一节的小朋友一起捧起书,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不但我们爱鸟,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音乐家也十分爱鸟,他们写了许多的诗,谱了许多的曲来赞美鸟。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背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

  2、小朋友们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这方面的诗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对小鸟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继续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说不定,将来,你还会成为研究鸟类,讴歌鸟类的专家呢!

  (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将学生有课堂引向课外。我校的特级教师岳德秀校长经常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书引出几本书,甚至几十本书。引导学生走向书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四)放飞“小鸟”

  小朋友们,文中的小鸟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我们也到黑板上取回你的画,晚上希望你做一个梦,梦里让它变成美丽的小鸟,飞回大自然。

  (本节课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加强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课堂上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考虑。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同学围绕阅读提示中的考虑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实际的.,在说说自身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同学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句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清笔顺。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先解决了前几天学习中记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互相提问,检查是否能用正确的笔顺写字。

  三、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

  3.出示词语:

  4.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5.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委有趣。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讨论: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学习成语歌。

  (2) 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 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 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 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四种修改符号的形式和作用,并练习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短文。

  2、阅读诗歌、“新三字经”,学会积累。

  3、通过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4、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四种修改符号的形式和作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写传记,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写传记,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温故知新”

  (一)修改符号。

  1、修改书上的短文,认识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弄清它们的用法。

  (1)表示不做删改,保留原文不动。

  (2)表示词语或句子移到指定的位置。

  (3)表示左右词语互换位置,中间的词语或标点不动。

  (4)表示向右移两格,另起一段。

  2、让学生试着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短文出现的错误

  找出下面短文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下着小雨,天灰蒙蒙的,放学了,都向校门口走去,一把把雨伞撑起来了,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我没带雨伞,呆呆的站在那里。

  3、拓展与交流。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内容,紧密围绕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挚的亲情的这个话题,交流心得体会

  (1)启发谈话。

  大家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被一个个人间亲情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本单元的课文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抒发了人间真挚的亲情。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爱是伟大的,他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重温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吧!

  (2)阅读题目和例文,确定交流内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明确本次交流的内容是“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阅读丫丫同学写的一则日记,受到启发,打开思路,并结合课文,想一想这些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丫丫写的这则日记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写学完了这个单元课文后的整体感受,“每篇文章都令人感动,都让想起过去的很多事情……”;第二段抓住自己喜欢的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联系实际写体会:一是作者描写妈妈包饺子的场面,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二是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看,课文最后一句‘花边饺子里浸满浓浓的爱‘中的‘浸’字,把这份母爱表现得多深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角度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挚的感情的。

  (3)组织交流。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己领悟多少就谈多少。评一评:谁的发言最好?为什么?

  (4)阅读平台。

  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背下来,组织学生交流后的感受,说说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4、积少成多。

  (1)质疑。

  (2)懂得内容: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于此,中国以礼仪之邦、信用之邦而著称于世。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文中讲到的“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让知道的学生讲一讲,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练习熟读背诵。

  二、口语交际

  1、启发谈话。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学完本单元课文,我们一定会被课文中真挚和深沉的人间真情所感动。让我们以“人间处处有真情”为话题,开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吧。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内容要选则一两件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你感动的.事情,可以使自己经历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看到、听到的事,并回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

  (2)讲述的事情要真实、完整,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并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变化。

  (3)听别人讲述时,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发言同学的心情。

  (4)同学互相交流时,要说出自己听后的感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繁衍态度要真诚

  3、做好口语交际准备。根据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准备,列出见出简要的发言提纲。

  4、按照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5、做好活动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讲述的事情是否真实、完整;讲述的内容是否有条理,重点突出;讲述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等。

  三、习作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

  2.自传是什么?

  自传世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生平经历示指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

  3.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自己的生平经历,这次习作只要求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可以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忙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往事,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历绝对真实地记述下来。

  (2)讲述自己重点经历不能写成流水账,除了写自己感受深的内容,还要适当穿插自己对往事的想法。

  (3)为了展现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的顺序来记述自己的重要经历。这样文章就显得更有条理,别人看了自然也会清楚明白。

  4.写完了要认真修改,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语文教案 篇5

  教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指导学生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教学重点、难点:

  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对于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刻画,文中却只有一句对他的语言描述,细心的你能快速找到它么?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祖国沦陷→离别祖国→思念祖国→难忘祖国

  2、明确目标: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离别祖国,感受离别的动人场面

  3、效果预期: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信心么?准备好了么?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离别的场景,

  梳理全段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策略:默读课文2自然段这段写了告别的哪三个场景?哪个场景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1)赠送银杯

  (1)(结合文中句子“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交流时引导学生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刻画了这个感人的场景。

  补充时,学生交流出了“宁恋家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

  (2)吟唱送别曲

  (结合文中句子“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交流时拓展《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深化学生情感。

  (3)老师叮嘱

  师相机评点: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见解;你们能从课外资料中应证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这浓浓的师生离别情,爱国情读出来吧!

  教师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任务二:

  快速浏览第4段,肖邦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日夜思念?有感情地读一读,交流读书的感受,看看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作者是按照先总后分的叙述特点表达的。

  指导朗读

  三、检测导结:

  想象肖邦的同学们离别时的画面是怎样的?试着写一写。

  可以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几方面来写。学习作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吟唱送别曲 环境描写

  离别祖国 老师叮嘱 神态、动作

  赠送银杯 语言

  【教学总结】

  学完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一个长眠在异国他乡,灵魂却渴望回归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学生们同我一样,也一定或多或少会有感动。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揭题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抓住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学生初步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然后话锋一转: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离开呢?

  2、带着问题初读探疑

  让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无奈,通过从课内课外获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愤中离开祖国的`不得已: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督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

  3、深读课文,抓重点句

  肖邦的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感,与他离开祖国前夕,他的老师和同学特地为他送行时的谆谆嘱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一个重点段,描写具体细致,情感渲染淋漓尽致。

  4、讨论解疑、悟情

  我抓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这几个“送别”场面,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从肖邦的神态、动作中体悟他满怀爱国之心、报国无门、远走他乡的无奈和忧愤,当然还有一份对祖国的不舍。当《即使你远在他乡》的送别曲在课堂中响起时,我相信,学生此刻已经走进了肖邦的内心……这样,顺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异国他乡用音乐作为武器、拼命工作、忧愤而死的生活经历,就能理解肖邦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这四步,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肖邦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者,从而使学生对肖邦的敬仰之情达到沸腾的顶点,同时也使学生在心中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后,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对”

  1.课件出示“对”字,说一说“对”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对”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对”这个字。

  4.【本义】两手心相合。

  5.师小结,向着: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

  6.指导书写“对”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妈mā。【部件】①“女”表示女性。②“马”表示如马似的辛劳。【本义】甘为子女当牛做马的女人。

  注意女字的笔顺:撇点、撇、横。

  (三)学习书写生字“全”。

  1.课件出示“全”字,说一说“全”字部首、结构。

  2.引导生说出“全”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全”这个字。

  4.师小结:纯玉。

  5.指导书写“全”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回huí”。【字形】金文像漩流之形【本义】漩涡(液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引申义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来。

  (五)、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1.课件逐一出示“住、孩、玩、吧、呀、久”等10个认读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2.10个生字同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三、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各地的不同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文化。

  2.感受标点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

  (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正确流利朗读后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山市》教案。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三、诵读课文

  第一遍,听课文朗读录音;第二遍,学生自读;第三遍,学生齐读。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2、根据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划出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注意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相顾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2)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不久,不一会儿)

  (4)高垣睥睨(高墙)

  (5)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连绵不断)(城市)

  (6)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7)一切乌有(乌,同“无”)

  (8)黯然缥缈(隐隐约约)

  (9)裁如星点(裁同“才”)

  (10)窗扉皆洞开(窗户)

  (11)或凭或立(靠着)

  (12)倏忽如拳如豆(突然)

  (13)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

  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3)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赶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四、体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

  为下文写神奇的“山市”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

  2、作者写孙公子及其朋友“相顾惊疑”,在文中有何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山市”的神奇,教案《山市》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3、找出并解释《山市》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看看“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明确: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无何、未见、既而、逾时等。综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①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先总写一笔:”高原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副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③**阶段:危楼的出现。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的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4、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很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这些词语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变化的突然性,“无何”“未几”“既而”“逾时”等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表明山市的.景象率化很快。

  5、在描写“山市”变化的过程中,那些内容是详写?那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

  详写:如城郭:高垣睥睨……以亿万计如危楼:风定天清……不一。

  略写:其它变化过程是略。

  可以使描写更生动,富于变化,有很强的层次感。

  6、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明确: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五、拓展延伸

  1、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作“鬼市”?你能不能用你了解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当时的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只好用迷信的方法解释它。

  海市蜃楼——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平静的海面或沙漠就成了这些图像的“地面接收站”。古人认为是天上的一种大虫吐气形成的,所以称为“海市蜃楼”。

  六、课堂小结

  《山市》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楼的妙文。文章将变幻莫测又而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眼前,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教案[精选]08-20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

[精选]语文教案08-24

(经典)语文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