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12 10:1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实用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实用3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由来空气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体,认识空气也是很多教师耳熟能详的题材,如何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目标,并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我从指南精神和幼儿实际经验入手,以“玩袋子”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孩子逐步感受空气的特征,尝试自主游戏、尝试发现、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提升经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的特征。

  2、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探索。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塑料袋若干;纸质圆盘、报纸、塑料瓶子、扇子、气筒、充气玩具、吹风机、风车等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和它流动的特点;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塑料袋。)

  (2)你们平时玩过它吗?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魔术。比比看,哪位魔术师能将袋子宝宝的肚子快速鼓起来,开始!(为增加趣味,此时,老师可以闭上眼睛等待幼儿,等睁开眼睛就喊停,看看哪位魔术师将袋子宝宝的肚子股的最大。)

  (3)魔术师们都很厉害,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用嘴吹袋子。

  幼2:用手抖动袋子。

  (4)用你们刚才的办法,再来一次,看看能不能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鼓得比刚才还要大。

  分析:本环节重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想象自己是一位魔术师,幼儿的参与性更主动,更容易获得成功感。

  2、启发思考,袋子宝宝鼓鼓的肚子里是什么?

  (1)哇!小朋友真棒,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都鼓的大大的。那袋子宝宝大大的肚子里是什么呢?

  幼:空气。

  (2)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幼儿说出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包括别人告知和自己获得。)

  (3)空气有很多的秘密,今天,我们用袋子宝宝和空气来玩游戏,小朋友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找一找的方法,去发现空气的秘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好吗?开始吧。

  分析:通过提问袋子宝宝的肚子里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空气的过程。

  3、让袋子宝宝和空气做游戏,发现空气的秘密。

  (1)你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秘密?你是怎么发现的?咱们一起跟他做一做。

  同伴交流:

  幼1:我发现空气没有味道。(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打开袋子口闻一闻-----没有味道。)

  幼2:我发现空气没有颜色。(将袋子宝宝鼓起来,看一看------没有颜色。)

  幼3:我发现空气看不到也摸不着。(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看一看-----摸不到、看不见。)

  (2)空气刚才可以跑到袋子宝宝的肚子里面,还可以从袋子宝宝的肚子里跑到出来,说明空气会怎么样?

  幼1:会跑来跑去。

  幼2:会动。

  (3)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好,一起感受一下空气流动的游戏。

  实验:让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留一个小口,用手捏袋子,对着自己的脸有什么感觉?

  幼1:凉凉的。

  幼2:很凉快。

  (4)袋子里跑出来流动形成了风,风吹向你就会有凉凉的感觉。空气流动形成风。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在探究之后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

  4、空气在哪里

  (1)小朋友们,空气眼睛看不见,用手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到,会流通。空气有这么多秘密,那空气都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咱们去找一找,你可以在教室里,还可以到外面去,找到空气后,让它装进袋子宝宝的肚子里,告诉我你从哪里找到了空气,好吗?

  (3)、你们都在那里找到了空气?

  同伴交流:

  幼1:我在窗户下面找到了空气。

  幼2:我在门口找到了空气。

  幼3:我在走廊里找到了空气。小结:哦!原来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是。

  分析:支持幼儿和同伴交流探究的结果,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感。

  5、“空气流通”小实验。

  (1)小朋友们,你们看袋子宝宝在干吗?(教师抖动袋子),我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幼:用手。

  (2)小魔术师们,除了用手,又不让我们的身体去碰袋子宝宝,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袋子宝宝动起来?

  幼:用嘴吹。

  (3)这个办法好玩,大家也来试一试、玩一玩。

  游戏:幼儿站成一排,同时吹袋子,看谁的袋子最先到达终点。(教师依据幼儿情绪,玩2-3次。)

  (4)你是怎样让袋子宝宝跑起来的?

  幼:用力吹。

  (5)用力吹袋子宝宝可以跑得快,轻轻吹会怎样呢?咱们轻轻地吹一次试试。

  (6)小魔法师们,用力吹和轻轻吹有什么不一样?

  幼:用力吹袋子宝宝跑得快,轻轻吹袋子宝宝跑得慢。

  (7)为什么我们用嘴巴一吹,袋子宝宝就跑起来了?

  幼:因为空气流动产生风,风让袋子宝宝动起来。小结:因为人的身体里也有空气,嘴巴一吹,让空气流通起来,产生了风,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将游戏和探究融在一起,让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发现空气的流动和自己用力的大小有关。

  6自主探索“空气流动”

  (1)除了用手,用嘴巴,不用身体去碰袋子宝宝,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袋子宝宝跑起来。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工具,你们可以从中选一种,试一试,玩一玩,看能不能让袋子宝宝跑起来。(可以互换玩一玩。)

  (3)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让袋子宝宝动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我用扇子……

  幼2:我用圆盘扇……

  幼3:我用报纸……

  幼4:我用空瓶子……

  (4)谁跟他用的工具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用了那些工具?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利用手中的工具,让空气流通起来,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支持和回应幼儿的探索行为,让他们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满足。

  7、人类利用空气流动的现象,发明了很多对人们有帮助的工具。

  (1)除了这些工具之外,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工具让空气流动起来产生了风呢?小结:小朋友知道的真多。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但是空气的作用却很大,人们就利用空气到处都是,会流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帮助我们生活,为我生活带来方便的工具。

  (2)比如:我手里拿到的电吹风,他可以用来干什么?电风扇,他有什么作用呢?

  (3)打气筒可以干什么呢?我们来试一试,找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看这两种气筒哪一种快?

  延伸:看来,我们人类是愈来越聪明了。小朋友们,空气对人类的作用很大,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有关空气的秘密之外,空气还有很多秘密,(好,捏住你的鼻子,不要松手,我数十声数,再松开,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捏住鼻子就难受?

  小朋友回去可以询问爸爸妈妈,上网查询,翻阅图书,把你知道的答案我和小朋友们好吗?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是一节感知空气特性为主的科学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为主线,通过孩子用袋子和空气玩一玩、找一找、闻一闻、摸一摸的探索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利用空气的流动原理让幼儿自主探索,快乐游戏,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创造、交流、合作等能力。整个活动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都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上进行着,孩子们的学习经验都是在快乐探索和合作中获得,这是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把科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3、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

  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

  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认真倾听并能理解熟悉故事内容。

  3、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有各自不同的本领。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真倾听并能理解熟悉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懂得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力量大

  活动准备

  教学故事、手偶(猴子、梅花鹿、大象)若干桌子。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教师引言:森林里,住着一只猴子和一只梅花鹿,它们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俩却吵架了,为什么会吵架呢,原来,他们是想比比谁的本领大,梅花鹿说:“我的本领可大了”,猴子说;“我的本领也很大”,他们比来比去,谁也分不出谁的本领大。

  提问:猴子和梅花鹿各有什么本领?

  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呢?

  基本环节:

  1. 教师:为了不在争吵,它们决定比比,看看究竟谁的本领大。

  提问:比赛得话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判断谁输谁赢,是谁呢?(裁判)

  会请谁来当裁判?(大象)

  你们觉得比什么好呢?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提问:比赛结果会怎么样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

  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互相帮助去摘果子)

  4.师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

  提问:他们是怎样摘到果子的?

  什么是合作呢?(几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

  5.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

  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力量大)

  教师小结:这个任务要梅花鹿和猴子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他们的本领都很大,要比谁的本领大,要看他的本领用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结束环节:

  1.你们觉得你们平时在区角里做的怎么样?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商量着解决问题,不争不吵,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一起玩。

  2. 教师鼓励幼儿3个人合作来进行故事表演。

  提问:在故事表演之前你们应该做些件什么呢?(商量)

  教师小结:所以合作就是几个人商量着一起做一件事情。

  3.幼儿3人合作表演故事。

  延伸环节:

  1.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做简单的小节。

  2. 教师请幼儿将教室的桌椅摆放整齐。(体现幼儿两人商量、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这个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边听边思考的情境,如让幼儿去思考小猴子和梅花鹿谁的本领大?比赛结果会怎么样等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猜测结果不一致时,我适时追加提问为什么?成功地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同时还精心设计了让幼儿“做”的环境,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就感。不仅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幼儿实践能力,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由于教学环节不够严谨,没有抓住重点,在提问中语言不够精炼,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没有给幼儿太多的'鼓励,感觉很肤浅。应多给幼儿创设自主想像与发挥的空间,引导幼儿大胆地说、有目的地说、完整地说,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应答。

  小百科:本领即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