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 课题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
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虽然这不算我担任教师的第一年,可是毕业以来,作为临聘教师,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接受过语文教学专业的训练与打磨,大学刚刚毕业,只有教学理论的我参加“大学生支教”行动,成为了一名镇区的初中语文老师,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完善,没有人教你如何备课、上课,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借鉴。但是我一直坚信我要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孩子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可是时间是无情的,我心里清楚这里不是我的归属地,我如浮萍般飘飘落落,不知道我能落到哪里?20××年9月,我参加了中山市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烟洲小学的一名正式老师,满怀信心决定在这里“生根、发芽”,来到这里我真的见识到了烟洲小学优秀的语文团队,尤其经历了那种蜕皮式的磨课后,我犹如破茧而出的蝴蝶,获得重生。下面是经过这次磨课后我的几点反思:
1、现代文中嵌入古诗文,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这次执教的《落花生》一课,作为《落花生》一课的拓展,在设计教案之初,我并没有选择《落花生》而是选择学生学过的《竹石》、《梅花》、《石灰吟》作为拓展内容,但是经过几次试教后,学生们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对这些学过的诗有新鲜感,而且似乎时间相隔有些长,孩子们忘记了那些古诗运用的写作手法,这样课堂上嵌入经典内容,就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这样的嵌入是不成功的,我有些灰心,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带着疑问我咨询了那些听课的老师,他们给我的意见是:试试孩子们没有学过的经典古诗词。那我想是否可以引用一些他们没有学过的诗词,并且要同样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就这样我选择了初中教材中的《爱莲说》一文。试教之后,问题又来了,听课的老师提出来:“是否《爱莲说》的选择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的问题我其实在选择时也想了很久,我认为:“可不可以将古今中外那些名传千古的语句或文章学段下放,抓住小学生记忆的黄金年龄时期,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初中背诵篇目移到小学阶段背诵?”因为大家都曾经历过初高中,了解到初中时课业负担相对于小学阶段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背诵初中的篇目,相比较同龄孩子,他曾记忆过,就会为他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一份自豪感,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因为课业负担而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初中阶段的背诵篇目,如果小学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移到小学阶段背诵,不过要注意如果这些初中的古诗词篇目在小学学习,请不要追求过细过深的讲解,只求让孩子们记忆即可。
2、音乐走进语文课堂,唱诵更有利于小学生经典古诗词的记忆。
曾经与一位音乐教师聊天,她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她说:“如果语文课堂上除了书声琅琅,也能听见孩子们的歌声多好,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教学,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杨再隋教授将再一次莅临烟洲小学指导教学,作为新教师的我接受了出一节课的任务,我欣喜若狂,这种专家指导的机会是不多的,我倍加珍惜,但是作为新教师,可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毕竟经验不足,但是也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于是经过斟酌,我选择了《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学,当我设计完自认为挺好的教案,并且在三角镇“实战演练”了一节后,我认为课堂气氛很活跃,可是评课时问题出现了,认真的听着每一位老师的建议,晚上回家,我按照意见对教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想着这回应该可以了吧,可是又一次试教结束后,问题仍层出不穷,到底该怎样改?都按你们意见修改了,可是怎么还不行?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梁丽莹科长找我谈话,她说:“一堂好课需要老师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再融合其他老师的精髓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展现属于自己风格的.课堂”她帮我修改教案,梁洁娴主任告诉我:“一节课要有亮点,有和别人不同的东西才是一节优秀课。”学校有很多工作,各位语文老师就利用课间时间,跟我提建议,帮我修改,我很感动,距离杨教授到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灰心丧气的我,拿什么呈现一堂精彩的课?莫惠冰校长看出了我的失落,她鼓励我说:“你每一次都有进步,只要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一席话重新点燃了我的勇气,害怕就意味着失败,有挑战才会有进步与成长,莫校长让陈丽红主任帮我改教案,每天为了学校的事情,陈主任很忙碌,她就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陪我磨课,修改教案,我看在眼里,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能给陈主任丢人,决不能给烟洲小学丢人。”就这样在陈丽红主任的帮助下,我的教案思路清晰,亮点也凸显出来,在杨再隋教授来学校的那天,我的课收获了各位老师的赞赏与好评,虽杨教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看法,虽然有不足,但是不足就是进步的空间,这次课基本得到了杨再隋教授的认可。
通过这次磨课,我学会了如何去讲课,怎样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更清楚了如何讲属于自己的课!同时我也真正明白“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的真正含义,作为教师,应该懂得与人合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感谢烟洲小学这个大家庭给我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白对照,让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的文言大意。
二、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特点。
三.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课件展示精卫填海图,激趣导入
1、展示图片“精卫填海”,观察“精卫”的'样子: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有点像乌鸦。
2、它是谁?回忆读过的“精卫填海”故事。
二、出示《山海经》中文言文片段,文白对照,学习神话
1、出示《山海经》中文言文故事片段《精卫填海》,教师在音乐声中诵读故事。
2、学生跟师学读文言文《精卫填海》,注意句读,读出味道。
3、借助注释或组词语,初步理解文意。
三、阅读白话文《精卫填海》,文白对照,走进故事
1、小组成员开火车轮读故事,扫除生字障碍。
2、小组展示朗读情况,进一步感受故事情节。
3、进行文白对照,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1)在白话文旁将对应的文言文内容写上,注意整洁、美观、有一定速度。
(2)同桌互查文白对照情况。
(3)集体交流文白对照情况。(一生读文言文内容,一生对应朗读白话文内容)
四、再入文本,体会神话人物精神品质
再次浏览白话文故事,讨论交流:
1、精卫为什么要填平大海?
2、精卫能否填平大海?(可拟题辩论:你赞同精卫的做法吗?为什么?)
3、从精卫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宁死不屈,斗志昂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4、遇到困难时你会如何对待?
五、作业拓展,深化认识
1、续编故事:《小精卫填海》。
2、将故事编成课本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通过深入阅读,体会不同人士对于同一个故事的不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意图。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人对于故事发表的不同看法。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含义,从中明确由于职业、生活阅历、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则获得的结果也不同。那么一只狼在洞里把所有的洞口都不留余地地封住,最后自己被困其中,把自己送入虎口——这样的故事,我们能得到多少启示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大意。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全文。
2、同桌交流读后的初步感受。
3、指名说全文的大意。
4、指名读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读文:
1、结合图示,复述故事。
2、多种形式读各界人士说法不一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
说说不同人对这个故事分别是怎么的?
3、体会狼追捕三种动物时的不同心理,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
4、同一个故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不一样呢?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拓展与运用:
读课后短文《关于盘子……》,说一说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四、课堂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怎样去看待问题?
板书设计:
不留余地,自送虎口角度不同
不留余地的狼
各界人士对故事的结论不尽相同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要求】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预习学案:了解蝌蚪长成青蛙 的基本过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bì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课堂检测: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鼓
尾巴不见了 蹲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搜集诗人林杰的资料。
3、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与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乞巧)
3、板书:乞巧,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再读课题。
2、理解“乞巧”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3、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4、认识诗人
有谁知道诗人林杰是怎样一位诗人呢?介绍一些大家想知道的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介绍,相机补充。
5、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朗读要求: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并把古诗读通顺。
6、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正音:(宵————霄)(“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宵————晚上,霄————天空)
7、书写“霄”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看后练习。
8、再读古诗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读不懂的.地方请作好标记。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一)学习第一、二行诗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碧霄)(板书:看碧霄)
师: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学生说)
出示课件:夜空图。学生欣赏并朗读诗句。
师: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牛郎织女在这天晚上渡河桥相聚。)(板书:渡河桥)
2、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师:多么幸福的场面啊!(板书:幸福)
3、师:我觉得他们一年才相聚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你会怎样做呢?(指名回答)
当时的人们也想让他们幸福地过日子,所以,在七夕的晚上,人们看着天空就会想起(读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织女心灵手巧,人们是怎样向她学习的呢?读读第三、四行诗,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理解?
1、生自由读三、四行诗。
2、汇报
师:人们是怎样向织女学习的呢?在第三行诗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乞巧)
师: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后资料袋回答)原来这就是乞取智巧的意思,那^少.女们是怎样乞巧的呀?(穿红丝)来,读读诗句吧。(生读第四行诗)
A、读了诗句,你有什么想问的呢?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尽”以及人们对“巧手”的追求。
B、同学们,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巧,她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地方)
C、有这么多地方呀,那当时的场面就……(热闹了),这两句诗该用什么语气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就因为这样,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来表达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大家能读好古诗吗?(指名读、齐读、合作读)
2、有的同学在这么多次的读书中,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了,能一起背吗?(学生齐背)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也搜集了和七夕有关的古诗,请你自由读读吧。(古诗《秋夕》)
2、可以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读后区分两首诗的异同,老师对诗作介绍)
3、积累
学习古诗,光会读会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学习的古诗积累下来,希望同学们课后把古诗抄在积累本上。
六、总结
通过古诗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其实,不光在课内,在课外我们也可以去朗读更多的古诗,了解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看碧霄渡河桥追求幸福
乞巧
穿红丝乞巧学习巧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是6和7的物体,能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会读、写6、7。
3、能比较5和6、6和7的大小,了解0-7各数的大小。
4、学会6、7的组成。能从6、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6、7的书写、组成、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6位小朋友、7个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7的认识》。(揭示课题)
师:你想学习有关6、7的哪些知识呢?
生1:我想在田字格里写好6和7;
生2:我想知道6和7比,谁大谁小;
生3:我想学习6、7的分成。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课题,然后借学生的口,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基础说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新颖别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6、7的'认识
1、认识6
师: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6、7是怎么来的。
师:(出示5只小鸡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了5只小鸡。
师:(出示1只小鸡走来)怎么样了?
生:又来了1只小鸡。
师:(圈起来)现在是几只?
生:现在有6只小鸡。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6只小鸡。
师:(出示5块方块图)这里有几块方块?现在有几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块再添上1块就是6块。
师:(演示拨珠的过程)原来有几颗珠子?又拿来几颗珠子?一共有几颗珠子?谁能把老师拨珠子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生:原来有5颗珠子,又拨上一颗珠子,一共是6颗珠子。
师:哪颗珠子与众不同?由下朝上数黄珠子是第几颗?
师: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都用6来表示。6像什么?(读儿歌:6像哨子666。)
2、认识7
师:(在多媒体电脑上把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下移)怎样就能变成7条鱼、7块方块、7颗珠子呢?
生:都添上一个。
师:从下往上数黄色珠子是第几颗?它的下面一颗排第几?7像什么?(读儿歌:7像镰刀777。)
师:生活中处处要用到6和7,你能6、7说句话或说个词吗?
生:6朵花、6个人、妈妈买了7棵菜、我家有7口人。
三、数的顺序
师:找找看你的文具上有没有6和7。
生:我的直尺上有6和7。
师:仔细观察,6和7在直尺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生:6在前、7在后。
师:(出示断尺图)老师这里也有一把直尺,不过刻度只从0-5,6该放哪儿呢?7放哪儿呢?
生:6放在5后面,7应该在6后面。
师:(指断尺图)读一读,想一想,再讨论讨论,你会有所发现的。(生读0-7,再读7-0后讨论。)
生1:我发现从0-7,一个比一个大。
生2:我发现从7-0,一个比一个小。
师:(出示练习六第2题)老师学具盒里的数字卡片跟小朋友桌子上的数字卡片一样,给弄乱了。你能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学生自己排,老师巡视。)
生1:我是从小到大排的,0、1、2、3、4、5、6、7。
生2:我是从大到小排的,7、6、5、4、3、2、1、0。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认识了6,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就显得重复累赘了,本课认识7时出示个数是6的物品问学生"怎样就能变成7个了呢?"教学数的顺序时,让学生读、想、讨论,果然有了不同的发现;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卡片,学生也有了不同的排法。这样做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体尝成功的愉快。)
四、6、7的书写。
1、师:(多媒体电脑出示书写规范的6、7)你觉得6和7怎样写比较漂亮?
2、电脑范写,学生跟着电脑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习写6、7。
五、数的大小比较。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写6、7,那么你能摆出6个圆片吗?(学生摆);你能对着上面的圆片摆出7个三角形吗?(学生摆)
师:比较6个圆片和7个三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6个圆片少,7个三角形多。
师:7和6比,谁大谁小?7和6的中间添什么号?7>6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比7小的数还有哪些?
师:6和5比,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填什么号?6除了比5大,还比谁大?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4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09
小学语文教案03-22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