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按情节线索进行想象。
2、 尝试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感受体谅、关心别人的心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情节线索想象。
难点: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拉线桌面教具一套,胸饰若干。
2、薄纸每人一张。
3、表演用服装、道具(实物)若干,小篮子九个。
活动过程:
一、 激趣设疑
1、 幼儿每人一张薄纸,感受"喷嚏"的威力。(教室中自由活动)
3、 介绍故事名称,讲述第一段。
提问:花脸虎打了这么有威力的喷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 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尝试按线索想象。
1、 操作教具,讲述第二段。运用渐进提问方法。 导语:那么是不是发生了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事情呢?边操作提问
一个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老师讲述)幼儿感受"憋足了劲" 花脸虎的喷嚏把小猴怎么了? 看见树上的鸟窝,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听讲第二段后:这时候花脸虎会怎么想?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想?
2、 听讲第三段:
你听到小动物在说什么?(回忆对话)
花脸虎心里是怎么想了?("要对付我")
3、 尝试思考和想象,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体验角色情感变化。
提问:你得过感冒吗?你得病时会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原谅花脸虎吗?(感受关心别人心情)幼儿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三、 创编结尾,倾听完整故事。
1、 幼儿四人一组,选择表演道具,(也可根据小组能力自己准备)
2、 分组编结尾,教师巡回听讲。
3、 倾听完整故事。
四、 概括讨论,表演延伸。
1、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 你愿意学学它们吗?(可表演或寻找需要帮助的事,作为延伸结束。)
组织幼儿到科学发现室活动。
附故事:
花脸虎从来不生病,这一回它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难受,要是能打个喷嚏,该有多好啊。
它找来胡椒粉,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吸,鼻子痒痒的,“啊,啊嚏——”一个憋了好久的喷嚏打了出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花脸虎的喷嚏打得真痛快,一个比一个有威力。
花脸虎和小熊一起划船。
“啊、啊嚏——”一个憋足了劲的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
花脸虎走过小猴的果园,小猴正在树上采果子。
花脸虎刚张嘴,“啊、啊嚏——”,打招呼变成打喷嚏,小猴被喷嚏震得摔了下来,果子撒了一地。
更加严重的是,花脸虎把鸟妈妈的鸟窝也打走了,小鸟摔伤了翅膀。
花脸虎一边走一边踢着石子生自己的气。突然,它听到大伙在一起议论这事。
小熊先说:“花脸虎打喷嚏,不捂住嘴巴,太不应该了。”
“对,对对,不能再发生可怕的事情了。”鸟妈妈抱着小鸟说。
最后小猴说:“那我们分头行动,想想办法吧。”
“原来,它们在想办法对付我。”花脸虎很生气。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过程: 一、救小鱼 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活动过程
1.一一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观看课件 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记录、交流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记录,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细化思路:
1.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科学领域数学活动的目标。而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因此着重幼儿在数学中去感悟,体验;探索,交流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目标要求,我认为可以运用有趣的游戏和操作,来引导幼儿感知单双数的奥秘。
2.单双数是5—7岁幼儿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伴随着中班孩子社会经验的增多,而不断在生活中出现。但同时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因此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不断地体验感知,从而探索出单双数的含义。
3.本节课首先让幼儿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去亲身体验和感受数量中单和双的现象。接着让幼儿帮动物宝宝两个两个找朋友,通过量的单和双,去发现单双数的奥秘。最后请幼儿在种树的游戏中,通过操作去验证,进而探索出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判断单,双数的方法,探索10以内单双数。
3.体验参加判断单、双数游戏的乐趣。
重点: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难点:操作判断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会玩《找朋友》的游戏。
环境准备:学具:“树苗”、“苗圃”、数卡、操作单。
教具:笑脸、哭脸、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拉起小火车去春游,引出课题。
师:春天到了,草儿绿,花儿开,让我们和好朋友拉起小火车,一起去春游吧。
2、《找朋友》游戏,引导幼儿体验数量单和双的现象。
1)请出双数幼儿玩游戏。
师:数一数几名幼儿参加了?猜一猜他们全部都能两个两个的找到朋友吗?
2)请出单数幼儿玩游戏。
师:数一数多少人?猜一猜他们全部都能两个两个的找到朋友吗?
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感知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探索单双数的含义。
(1)教师出示动物宝宝(9只猪、10只兔),请幼儿帮动物宝宝两个两个的找朋友。
师:数数有几只?他们能全部找到朋友吗?谁来试一试?
(2)幼儿用两个两个圈一起的方法为动物宝宝找朋友,发现单双数的奥秘。
师:先数一数你有几只动物宝宝,再把它们两个两个的圈在一起,看看你的动物宝宝能全部找到朋友吗?
(3)引导幼儿发现数量的单双。
师:哪些数量的动物宝宝,全部找到了朋友?(2、4、6、8、10)出示笑脸娃娃标志。
师:哪些数量的动物宝宝,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还剩下一个?(1、3、5、7、9)出示哭脸娃娃标志。
(4)提出疑问,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师:为什么有些数量的动物宝宝全部都能找到好朋友,而有些数量的'动物宝宝两个两个的找朋友,总是还剩下一个呢?
2、通过种树游戏验证数量的单双,探索发现单双数的含义。
(1)幼儿玩种树游戏。
师:取出一张数卡,拿出相应数量的树苗,按两棵一排的要求种在花园里。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把数卡送进笑脸娃娃家里。还剩一个找不到朋友的,就把数卡送进哭脸娃娃家里。
(2)老师验证操作结果,引导幼儿探索出单双数的含义。
师:谁把数字送到了笑脸宝宝的家,为什么?都有哪些数字?
师:谁把数字送到了哭脸宝宝的家,为什么?都有哪些数字?
师:其实数字可以分为单数和双数,猜猜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为什么?
小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三)结束部分
1、游戏:照相
规则:如果老师出示的数卡是单数,就自己摆个造型照相,如果老师出示的数卡是双数,就找个好朋友,两个人一起照合影。
2、两个人一排拉起小火车出教室,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一、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同伴的动作做出相应的镜面动作。
2、感受和同伴相互模仿动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照镜子的感性经验。
2、落地镜。
三、 活动过程:
1、照照镜子。
——听音乐《小鸟飞》进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镜子前翩翩起舞。
——幼儿自由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观察并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2、游戏:我是你的镜子。
——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一人做照镜人,摆出一个姿势,另一人做镜子,边说“看我学得像不像”,边迅速模仿“照镜人”的动作,摆出相应的镜面动作。“照镜人”根据“镜子”模仿的姿势做出反馈:“像,像,像,你真像!”
——幼儿两人交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
——组织幼儿互相观看同伴是怎样结伴游戏的,做了些什么动作。“镜子”模仿得像不像。
——幼儿交换伙伴继续游戏,鼓励“照镜人”做出更多的动作来。
四、 活动建议:
1、这个活动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2、鼓励幼儿摆出与他人不一样的动作,让同伴模仿。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牙齿的作用,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早晚要刷牙。
活动准备:
长有龋齿的大嘴怪一个,各种食物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大嘴怪。
1.认识好吃的大嘴怪,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幼儿讨论)我是大嘴怪,瞧,我有好多牙齿!我特别喜欢吃好吃的东西。我的牙齿很厉害!能很快把许多好吃的东西吃完,
2.给大嘴怪喂食。
哎呦!我的肚子好饿,你们有好吃的东西吗?快拿来喂喂我吧!请小朋友一个一个把椅子下的食物拿出来喂大嘴怪吃,引导幼儿完整的说:“大嘴怪我喂你吃xxx”。大嘴怪用牙齿咬住实物图片吞下去,边吞边说:真好吃真好吃。
二、寻找大嘴怪的烦恼。
1.引导幼儿发现大嘴怪压痛的原因。
大嘴怪忽然捂住牙齿,痛苦地叫起来:“啊哟,啊哟!我的牙齿,我的牙齿好痛啊,小朋友快帮我看看我的牙齿怎么了?(幼儿讨论,发现大嘴怪有个龋齿)原来大嘴怪的牙齿上有个洞,他的牙齿烂掉了。烂牙又叫龋齿。小朋友你们像大嘴怪一样牙痛过吗??为什么会牙痛呢?牙痛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2.帮助大嘴怪解决问题。
小朋友,我的牙齿怎么会龋齿的呢?(吃完东西不漱口不刷牙,将食物残渣留在了嘴里,所以导致了龋齿和牙疼)我该怎样保护牙齿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要保护自己的牙齿,吃完东西就要刷牙,要漱口,不然牙齿烂光了,就不能吃东西了。)
三、大家来刷牙
1.大嘴怪学本领。
大嘴怪:小朋友帮我想了这么多办法,我知道该怎么样保护牙齿了,可是我不会刷牙,你们能教教我吗?小朋友你们是怎么刷牙的呀?(幼儿自由表述)大嘴怪边听边做各种刷的动作。
2.师幼创编儿歌《刷牙歌》
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刷牙的方法,老师把你们说的方法汇编在一起,成了一种新的刷牙方法:小牙刷,手中拿,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牙齿咬面来回刷,早上刷,晚上刷,牙齿健康笑哈哈。
3.与大嘴怪一起念儿歌做刷牙的动作。
师:小朋友刷牙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教大嘴怪吧。(师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大嘴怪:小朋友教我学会了刷牙,我的牙齿好舒服。用刷牙来保护牙齿的方法真好。我回去要告诉别的大嘴怪,让他们也要刷牙保护自己的牙齿。
四、师生一起练习刷牙的方法。
1.教老师刷牙。
小朋友,刚才你们教大嘴怪学了什么本领?(刷牙)我也想学,请你们一起教教我吧。(师生再次练习刷牙)
2.讨论一天什么时候刷牙好。
师:小朋友,你们都学会了刷牙的本领,可是你们知道一天要刷几次牙?什么时候刷牙好吗?(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要想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就要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认真刷牙,吃完东西后及时漱口。
五、结束。
大嘴怪:谢谢小朋友,我学会了刷牙的正确方法,也知道了什么时候刷牙好。我会保护我的牙齿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会变的圆圆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寻找图片中圆的不同状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鼓励幼儿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对圆和圆的不同状态的想象与组合,创作出各种小动物的造型。
活动准备: 1、会翻跟斗的圆圆一个、教师范例镜框一幅。
2、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圆若干、水彩笔、固体胶、幼儿用小镜框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寻找圆圆,体验变身的圆圆 ◎
重要提问:
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圆的?
2、 “圆圆”在哪里?它变了以后又躲在哪里?
3、教师追问:“半圆形或扇形还能变成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调皮的“圆圆”有时是圆圆的,当它翻一个跟斗时,能让自己变成半圆,如果翻两个跟斗就能让自己变成一把小扇子,“圆圆”的本领可大了。
二、想想做做,圆圆大变身 ◎重要提问:
1、“圆圆”和翻跟斗的“圆圆”能变出什么小动物?
2、今天你想用“圆圆”变出什么小动物? ◎ 操作要求:
1、可用一个或几个圆及翻跟斗的圆变出一个小动物造型。
2、变好后想一想这个小动物它最喜欢待在哪里可以添画背景。 ◎幼儿创作,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想象组合或添画变出小动物造型。
三、分享交流(“圆圆”找朋友)
找找“圆圆”的朋友都躲在哪里,以鼓励语表扬幼儿。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桃花,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桃花的认识与感受。
2、尝试用点彩画的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桃花。
3、体验绘画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课件(桃花)、音乐、水粉颜料(粉色、桃红色、白色)、调色盘、卡纸若干、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桃花朵朵开》入场。
师:在刚才的音乐里面,你听到了什么啊?
幼:桃花师:你见过桃花吗?在哪儿见过呢?
二、初步感知对桃花的认识。
1、回忆桃园美景,感知幼儿园身边的桃花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桃花。
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桃花,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桃花的认识和感受。
2、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中的桃花长得什么样?等会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师:播发ppt中桃花的结构分解图。
A、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B、桃花有几个花瓣
C、中间的花蕊是什么颜色?
三、教师出示课件PPT桃花,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这么美的桃花,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今天啊,我们就用以前学过的"点彩画"的`方法来画桃花。
四、通过讲解并示范"点彩画"的绘画方法及过程。
(1)教师演示画法:
A、先在树枝上点出花瓣。提醒:画花瓣,要五个点围成一个圈。技法:学习"点、收"。
B、没开的花蕾,我们就用小圆点表示。
C、请一至两名幼儿上前作画。
提示:要画满树上的桃花时,可以先把花瓣全画下来,最后去点花蕊。
(2)、幼儿作画:
幼儿回忆并说说作画过程,加深幼儿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然后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要点:
提醒幼儿大胆创作,并注意作画的技巧、画面的布局等。
五、活动结束,评价作品。
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桃花树分组排好,供大家欣赏。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1)把作品都贴上,互相欣赏。
(2)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学反思:
桃花色彩鲜艳,盛开时景色怡人。孩子们对桃花都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引导幼儿去画一画桃花,但如果单画一棵桃树或一簇桃花显得略微单薄,为了给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发表想法和心声的空间。前期组织幼儿去观察了桃树,请孩子观察桃树的构成,桃花的构成,你最想画哪一个部分。孩子们都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在观察的前提下再进行作画,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
接下来是让孩子现场作画,这时出现了困惑,孩子们根本无从下笔,桃花虽然单朵画不是很难,但整体表现出一片桃树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不知该先画树还是先画花,花的构图,以及树和树的叠加关系又成了一个难点。我通过言语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有了前期观察的辅助,孩子们都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过多的提示孩子桃花的花瓣的形状,很多孩子都画了四片花瓣。但最后成品图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这次作画活动,让我想到了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多注意细节的内容,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用递进的方式去完成目标。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卫生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
2.有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操作卡第21、第22页。
物质准备:了解并收集预防生病的民间谚语。
活动过程:
一、讨论:能吃吗?
1.谈论:路边食品的危害。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学会分辨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知道吃了脏东西会生病。
(1)提问:这些食品摆在什么地方卖?它们干净吗?
(2)提问:吃路边的食品有什么害处?
2.教师引导幼儿看21页上的图,然后提问:图中哪些食物不能多吃,为什么?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有哪些?请你在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
二、谈话:这样做卫生吗?
1.多喝饮料好吗?喝哪种水最利于身体健康?
2.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1页,指导幼儿判断图中幼儿喝饮料习惯的好坏。教师可以提问:图中小朋友喝的.是什么饮料?说一说哪种饮料好。
三、交流:预防生病的妙方。
1.幼儿自由交流了解到的有关不生病的民间俗语。
2.读一读?预防生病的妙方。
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2页,丰富幼儿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附:预防疾病的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希望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各种三角形图片、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我这次开展的数学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三角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认识三角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三角形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这次活动,幼儿参与性比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 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角形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教师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07-20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精选]10-06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精选)中班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