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培养小朋友慢慢吃,细嚼慢咽的文明进餐习惯。
2.通过情景表演,培养小朋友正确的进餐姿势,饭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净,桌面清洁、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在游戏情景中引导小朋友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巩固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米饭、饺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萝、苹果等胸饰若干,饼干、水果、盘子若干,智慧帽。
活动过程:
1.念儿歌《吃饭时》、《小瓷碗》,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2.小实验
(1)把面包渣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2)怎样才容易把面包块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3)让小朋友比较,面包渣和面包块哪种更容易进入"食道"。
(4)小结:所以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过牙齿把食物磨碎嚼细,也就是细嚼慢咽,这样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动物"进餐"
(1)小兔和小猫表演"进餐时",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2)小朋友们说说小兔和小猫进餐时表现一样吗?
小兔是怎么表演"进餐"的?
小结:小兔:餐前没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还用手抓食物,米饭、饺子撒在桌子上,到处乱跑。
(3)小猫是怎么表演"进餐"的呢?
小结:所以我们进餐时应该像小猫那样,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净、卫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饭粒,保持桌面清洁。
4.观看小朋友进餐画面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交流。
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养成文明,卫生进餐的好习惯。
5.玩过家家的游戏
(1)分角色(五个家庭)
(2)过家家、吃点心。
(3)比一比哪个家庭进餐习惯最好,最讲文明、讲卫生。
(4)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家庭,并颁奖。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能力目标:能持物控球走跑, 会走“S线”绕过障碍物并将球赶到指定地点。
2. 认知目标:知道使用正确的方法持物控球。
3. 情感目标: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具有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农场的场地布置。
2、人手一个皮球、人手一根棒球棍。
3、背景音乐三首。
活动过程:
一、熟悉场地,律动热身
1、律动热身,播放《快乐小猪》音乐,练习活动四肢和腰部。
2、认识农场,熟悉活动场地。(桥洞,独木桥,泥坑小路,猪圈等)
二、提供材料,游戏探索练习
1、手推球——体验控球
(1)初次练习在直的路面上手推球
情境导入:农场马上就要改造了,猪妈妈希望我们帮小猪学习本领,让小猪能够独自一个人生活。
提出控球要求:小猪还很小,只能在地上滚来滚去,请小朋友轻轻的去猪圈领一头小猪回来,看看谁能够让小猪听你的话。
小结:你是怎样让小猪听你的话的?
(总结控球的方法,让幼儿初次体验球感、球性,激发幼儿对球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发现,推小猪的力量不能太大,要站在小猪旁边推着它的屁股走)
(2)再次练习在不同的'场景上手推球
师带领幼儿熟悉游戏场景:控球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绕过泥坑小路。
小结:提炼正确控球的方法。
2、棒赶球——持物控球
幼儿自选游戏场景,练习持物控球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你是在哪里学本领的?学的什么本领?你是怎样让小猪听你的话的?
3、棒赶球走“s”线——提升控球难度
分组竞赛,提升练习:幼儿分成四组,走“s”线绕过障碍物,把小猪安全送回家,锻炼幼儿的集体观,感受集体运动的快乐。
三、情景提升,音乐放松
播放轻音乐:让幼儿放松身体,引导同伴之间互相合作放松。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考:
球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器材,许多幼儿喜欢玩球。幼儿运动大纲中规定,拍球是中班幼儿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熟练地掌握拍球技能比较困难。中班幼儿要达到运动大纲对拍球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给幼儿探索模仿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进行规范的技能指导。因此特设计了"快来拍拍"教学活动,本活动力图通过拍球动作的分解教学与练习来破解中班幼儿"拍球难"问题。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习和掌握拍球的运动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增强手臂的力量,培养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意志。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
左、右手连续拍球。
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录音机,光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单手夹球踏步进入场地,双手持球在场地中听信号进行快走、慢跑交替活动。
2.在音乐声中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做头颈、上肢、腰腹、下肢、手腕、脚踝等关键部位的肢体活动。
3.教师:小朋友们,利用皮球有多种锻炼的方法,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试一试,看看自己能想出几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来。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进行拍、踢、滚、投、抛接球等运动。
4.教师集中幼儿,向幼儿进行右手、左手拍球运动技能示范与讲解,要求全体幼儿按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拍球。教师观察幼儿拍球的能力和水平。
5.集中幼儿,请个别拍球能力差的幼儿示范,要求小朋友找出不能连续拍球的原因,再请个别拍球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拍球示范,教师总结、提示正确的左右手拍球要领。
6.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中数数的方法继续进行左、右手拍球练习。
7.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站立在场地一端,场地对面一端对应四个组放置四张凳子,幼儿听信号进行推滚球锻炼(去时右手推滚球,回来时左手推滚球)。
8.全体幼儿散立在场地上进行拍球比赛。
(1)听到教师用右手拍球的信号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右手连续拍球。约一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
(2)听到教师用左手拍球的口令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左手连续拍球。约一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
(3)听到教师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口令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左右手交替拍球的方式拍球。约半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然后再重复进行两次。
9.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讲评后,带领幼儿跟随轻松的音乐坐在球上各自做放松活动:拍腿、体屈伸展、慢扭腰等。
10.教师小结活动:带领幼儿单手夹球踏步退场。
教学建议幼儿掌握拍球的方法和技能需要有"观察--模仿--感知--练习--熟练"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地分阶段进行指导,以防止幼儿产生害怕的心理。本活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拍球教学环节,动作分解练习的时间一定要充分,教师的个别指导也要及时。在练习环节中要注意提高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可适当地增加跑、跳等运动来达到理想的运动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红、黄、绿),大胆地在刷刷、玩玩中完成作品。
2.体验与同伴共同作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漆刷子、颜料、倒背衣。
2.音乐(粉刷匠)、PPT。
3.布置作画场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小朋友,今天,我们是小小粉刷匠,我们去刷房子喽!(带领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各种颜色的房子,增加幼儿作画的兴趣
1.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房子?
2.幼儿欣赏各种颜色的房子。这座房子有什么颜色?(红色、绿色)这是一座什么房子?(蘑菇房)这座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墙面是什么颜色的?
三.教师示范
1.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房子。
2.你们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白色)好看吗?
3.老师这里有一件工具,我觉得它是一把魔术刷,你想把房子刷成什么颜色,它就能变成什么颜色。(教师出示小刷子)你们以前见过吗?用来干什么的?
4.教师示范:魔术刷,蘸一下,翻过来,蘸两下,再和小筐亲一下,翻过来,亲两下,横刷刷,竖刷刷,沿着黑线刷一刷,小心小心再小心,颜料不刷黑线外,白色房子不见了,粉刷本领真正强。(教师边刷边念)
5.刚才,老师用魔术刷在颜料里蘸了几下?(两下)
6.颜料蘸好后,魔术刷又做了?(在小筐上亲两下)
7.老师是怎么刷的?(横刷刷、竖刷刷、沿着黑线刷一刷)
8.颜料可以刷在黑线外面吗?(不可以)这座房子刷好了吗?(没有)为什么?(要整座房子都刷好颜色)
9.你想刷那幢房子?房子的'屋顶刷什么颜色?墙面刷什么颜色?
四.幼儿操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期间可念一念儿歌,使幼儿快速掌握刷的技能。
五.结束
1.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
2.外面还有许多房子等着我们去刷,粉刷匠们我们出发喽!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百科:《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旋律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并以"xx xx∣xx x∣xx xx∣x -∣"的节奏贯穿全曲。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通过表演节目和动手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重点和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妈妈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单位辛苦工作的录象。在家观察妈妈做的事,或和妈妈谈谈单位里做的事(教师可适当地交代任务:“看看你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妈妈在单位里做什么事”)。 老师创设环境:“妈妈喜欢”的物品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准备好搭建舞台的材料。如积木、桌布、花盆、彩色纸等等。 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中班幼儿很依赖妈妈,单很少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很少想到为妈妈做事,所以,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中班幼儿单独表现、表演的能力都较弱,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共同来完成一件事。
五、活动流程
讨论表演的节目——搭建大舞台——庆祝活动——送礼物(一)讨论表演的节目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确定节目单。
1、说说三月八日是什么节。
2、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说明:告诉幼儿“我们为妈妈开一个庆祝会,说说庆祝会上,愿意为妈妈表演什么节目”。
3、制定节目单。说明:老师可引导幼儿合作为妈妈表演。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瓜瓜吃瓜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果皮纸屑的害处。
2、教育幼儿要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瓜瓜吃瓜》、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操作卡片,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瓜瓜吃到瓜了没有?为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2、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保育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是他们为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3、散步结束,组织幼儿回园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将园内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杂物等投放到清洁箱内。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具有动手建构的兴趣。
2、尝试一种材料多种砌法与用几种材料共同建砌。
3、体验建构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环境材料:
各种建构材料。
一、过程:
1、自由选择架子上的材料,并找个宽松的地方坐下建砌。
2、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活动。
3、活动后欣赏,共同分享建构成果,并初步学会评价。
4、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收拾好物品材料,分类放回原处。
二、指导重点:
1、启发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2、指导新来的幼儿大胆地邀请同伴合作建构。
3、注意提醒幼儿在活动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毁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经典】中班教案08-19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