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手,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二、环境与资源
1、教师带幼儿外出参观街上的节日环境,师幼共同收集花灯,布置成“各种各样的花灯展”。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元宵节的风俗活动、传说故事,布置成“元宵节到了”专栏。
3、请幼儿带来自己的花灯,陈列在角色区里。
4、师幼共同收集小纸盒、小蛋糕盒等立体废旧物品,放在手工区里,准备制作花灯用。
三、区域活动设计
美工区
材料:彩笔、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画出见国的花灯或自由表现出自己设计的花灯。
材料:备种小纸盒、彩纸、胶槔、彩笔、剪刀、皱纹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话动。
材料:彩泥、垫板芍。
内容与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灯。
材料:包装纸、双面胶、礼品盒E的丝带等。
内容与要求:能包装自己收集来的'谜语,以作“藏宝”用。
材料:彩泥、陶土、纸属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纸屑做出各种“馅”的“元宵”。
音乐区
材料:磁带、打击乐器。
内容与要求:边听音乐边为音乐伴奏。
材料:老奶奶、老爷爷等的人物面具。
内容与要求:根据歌曲内容分角色表演,并尝试自编歌词。
角色区
材料:花灯大卖场、特色元宵专卖。
内容与要求:学会介绍、推销花灯和元宵。
语言区
材料:收集谜语、猜谜语。
内容与要求:能互相说谜面、猜谜语、
生活区
材料:米面、馅。
内容与要求:能自己动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尝。
体育区
材料:花灯、绣球、狮子面具(头饰)。
内容与要求:尝试玩舞龙灯、舞狮子等讲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内容
参观活动:元宵节到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反应的灵敏性。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感受室外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难点:逆向思维 。
活动准备
好天气就可以了
活动过程
一、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走成圆形队,然后老师站在圆心位置,大家面向老师站好。
二、游戏开始,老师说“高人”,全体孩子立即提起脚跟,同时两臂上举;老师说“矮人”,全体孩子立即蹲下,同时两手抱膝。 老师未说“高人” 或“矮人”时,不能做动作。
三、逆向思维,即老师说“高人”时,孩子做蹲下的`动作;老师说“矮人”时,孩子们提起脚跟,两臂上举。
四、在孩子们掌握了游戏的玩法后,我让一个孩子担任发指令者。
教学反思
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他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动作的敏捷性得到锻炼和培养;师生、生生互动得很好。但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逆向思维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应该多加强锻炼和提高。还有哪个孩子反应慢了,动作做错了,其他孩子们会起哄,看着他大笑,我及时地引导孩子们:不能嘲笑别人的错误,应该友好地提醒和帮助别人;我们不仅要长身体,长个子,我们心灵也要成长,成长为一个有礼貌、受欢迎的孩子!
小百科: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作为物理空间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较简单,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民乐中热烈欢腾的气氛,引导幼儿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感受《金蛇狂舞》的气氛。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过程:
——记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和孩子共同表演金蛇狂舞是很久之前的大班了。那时侯的孩子年龄普遍较大,自我控制力强,但是老师们都觉得这节课挺累,孩子学不好。往往是一节课还没完,连老师都觉得有点无趣了。现在想来,那时侯大家都急于完成欣赏的表演,音乐欣赏只是作为了乐曲的开始部分而已,接下来的都是“看着老师,作动作,用音乐”所以特别是看这蛇头变动作变成了最难的了。
现在,我觉得让孩子象蛇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跳并不是很的难,那是很有趣的事。问题是怎样可以十分开心的兼顾运动和欣赏音乐呢?
考虑再三,我觉得,既然是音乐欣赏那么,最重要的还是欣赏部分,对欢快乐曲有了舞动的兴趣,只要我把表演的要求定低,只是成为辅助欣赏的一部分那么这个活动会学得那么的有趣了。把较难的思路拆开来,一下子变得明朗,下面就是我设计的简单环节。
1、听音乐猜想:金蛇为什么这么的开心?
2、随乐感受乐曲ABA结构,并一起随乐跳舞。
3、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做狂舞的游戏,教师带头,在乐曲中表现ABA的结构。轮流全班分成四次完成。
4、幼儿带头和老师共同舞蛇游戏。
幼儿对一个音乐光有兴趣还不行,得让他觉得在他适度的努力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和简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和老师的情感交流是那么的`自然融洽,水到渠成。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锻炼体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平衡步道、沙包若干。
2、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小蝌蚪变变变
(1)我们一起把绳子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池塘,来做“小蝌蚪变变变”的游戏吧。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这一热身运动的动作,幼儿观察并跟随教师模仿练习。动作如下:
①身体趴在地上,双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
②蝌蚪长出两条后腿: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
③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④变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做全身运动。
2、青蛙跳田埂
(1)现在小蝌蚪变成了青蛙。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青蛙不仅会唱歌,还会蹦蹦跳。大家一起来学学青蛙跳田埂。
(2)教师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块一块间隔、两块两块间隔等),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难度。幼儿可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练习。教师指导要点如下:
①要求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用力蹬地,向前上摆臂;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②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变化难度,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给幼儿增加难度。注意观察个别能力较弱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③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时间。(通过本环节,全体幼儿熟练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部分幼儿能够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较远的距离。)
(3)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增加难度和语言指导(如“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怎样跳才正确”“现在步道变宽了,你怎样跳过去”等),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地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
小结: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和安全保护知识,在重点部分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
小百科: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方式,前置副歌学习,掌握跳音的唱法。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我来做老公公,你们做小猴子,我做什么,小猴子也要跟着学做。(教师和着副歌部分的旋律做动作,当唱“来来来来”时做拍腿动作,当唱“秋天多么美”时做张臂拥抱动作)
欣赏后提问:你发现这首音乐中哪一段音乐比较特别?(引出跳音)
—— 幼儿学唱。(重点学习跳音部分)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清洁讲卫生,做一个穿戴整洁,人人喜爱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标志。
2、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模型、儿歌、卡片。
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课件展示故事
边看边想,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分析原因
3、教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利用牙齿模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再结合老师的动作示范,全班一起练习正确的刷牙动作。
4、师生共同拍手学唱洗手歌,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5、出示洗澡的图片,讲解洗澡的益处。
6、如何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7、师小结
教学反思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孩子们明白了怎样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4-12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10-11
(经典)大班教案09-16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