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3 11:56:3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课本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杠杆。从生活中的撬棍引入杠杆,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上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分析出杠杆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能够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认识一些生活生产中的杠杆。

  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部分内容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本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认识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的杠杆、费力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主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与分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科学实验中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教学突破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感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讲授给学生。本着以科学课标的精神指导科学教学的原则,遵循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处理。在学生探究时,教师有扶有放,在教学活动中将讲解与指导相结合。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老师先和一名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看清实验步骤,明白实验的注意点。在师生合作完成示范实验之后,引领学生分组合作,经历这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初步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木棍、大石块、撬棍撬石头图片等。

  学生: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杠杆尺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用什么工具呢?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板书:杠杆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认识杠杆。

  什么是杠杆?

  1、出示撬棍撬石头图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结合撬棍撬起讲台和教材内容,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第四页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学生画三个点,老师巡视指导。

  6、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个点的正确位置。

  7、分辨杠杆

  观察第4 、5页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分别找出三个点)

  8、学生通过逐一的观察分析,说出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简单说明理由。

  9、集体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师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3、教师提问: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六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六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第6页的“杠杆尺的记录表”内。

  6、学生动手实验,并按要求记录数据。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填写: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7、学生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学生分析数据,说出大体意思,但表达不够简洁和完整。

  9、师生一起对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即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三、拓展活动

  1、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2、学生思考,各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骤。

  3、老师引导发现: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完整:1.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五、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阅读资料库“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问题。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板书设计

  2.杠杆的科学

  活动一:认识杠杆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数。

  教学反思

  优点:在导入的时候,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在突破难点的时候,通过“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的方法,使学生突然就明白了,这种“一点击破”的感觉很开心。

  不足:学生做实验不能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分析与归纳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确的表达。

  改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安排好,把时间留给学生,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知道学生平时只是爱玩滑滑梯,对其中得道理没有探究过。

  学生的基础较差,通过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比较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摩擦力理解不够深。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实际,改善生活;

  3、知识技能

  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难点: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五)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或有所进步。

  2、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为什么?

  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站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着急。

  教师介绍:一个大雪过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学,当她走到这个大山坡的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 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 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物体。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有一个孩子照着照着,突然影子不见了,他觉得很迷惑,原来他把手电筒罩在物体上了。

  4、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

  6、延伸活动:

  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 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

  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关影子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

  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 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科学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一个关于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种类的调查统计活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

  2. 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尝试对生活垃圾分类。

  3. 关注垃圾的去向、人们对垃圾的处理,逐渐养成主动保护环境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对家庭产生的垃圾及其数量、种类等进行调查。

  2.收集一些废弃的物品,如空塑料饮料瓶、玻璃瓶、纸盒等。

  3.收集有关垃圾堆、垃圾场的录像或照片。

  【 教学过程 】

  一、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对家庭垃圾的调查

  1.观看人们丢弃生活垃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大家说说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吗?这些垃圾分别又是怎么来的呢?引出对家庭垃圾的调查活动。

  3.讨论可以调查的内容:家里一天要丢掉多少垃圾? 试着给垃圾分类,看看丢掉的垃圾中有哪些东西,分别占有多少比例。

  4.讨论活动注意事项,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

  向家长说明要做的事情,得到他们的理解与帮助是很重要的,暂时保管垃圾,帮助测量垃圾的重量,确定分类方法等。

  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如果家长不愿意帮助怎么办?如果某些垃圾非常容易腐烂怎么办?如果一些垃圾很难测重量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际观测中容易碰到的,需要提前进行交流、解决。

  家庭在不同日子里产生的垃圾量可能不一样,怎么办?为了获取更真实的数据,可以记录 2~3天的情况再算出一天的平均值。要科学地进行调查活动。

  如实填写统计表。可以对相关情况做补充记录,便于最后统计。

  (以上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课时安排,要求学生们做好科学观测的准备)

  二、汇报讨论垃圾调查的情况

  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问:在经历调查活动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出示空塑料瓶、玻璃瓶、纸盒等)你们认为这些是垃圾吗?它们还有用吗?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些物体吗?

  3.学生对调查的垃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关注学生汇报的方式、其他学生相互倾听的态度以及调查的真实性等问题)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是否碰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等。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垃圾的数量。如人口数量和垃圾数量有何关系;有几天垃圾数量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数量上能否进行适当的控制;哪些垃圾是每天肯定会产生的等。

  B.垃圾中都有些什么?

  C.如何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多种途径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

  按照材料分:塑料、金属、纸、玻璃等。

  按照原来的用途分:食物、包装、一次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

  按照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还可以按照来源和处理方法来区分。

  5.全班统计的基础上,对垃圾的总量、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进行计算。并算一算垃圾中纸品、塑料大致占的比例。

  6.可以推算一下全市、全省、全国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7.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相关问题:垃圾增加的原因;人们是如何简单处理垃圾的;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关于垃圾的问题有哪些?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老师这还有更难的呢!敢接受挑战吗?(敢)好,让我们走进第一关,智力猜猜猜,(闪闪红星,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板书课题)

  (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情节造成的悬念,引起学生大胆的猜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请大家分组讨论,选出我们的最佳方案(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说出理由)

  ……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盐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想)那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呢?(生交流)

  请各组组长来材料超市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

  2、实验揭秘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

  对,盐真的能化在水中,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板书)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老师宣布,第一关成功!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比比谁最快!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想法非常好,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

  大家真了不起,设计好了自己的实验,老师很佩服你们!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分工合作。

  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

  好,现在实验开始。

  汇报交流。

  谁能根据以上小组的汇报,对加快食盐溶解的条件总结一下?

  生总结汇报。

  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关,看谁想得多!

  4、联系实际学科学

  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加快溶解?

  ……

  第三关闯关成功!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盐该怎样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

  反思: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伙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主的交流方案,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我就是科学家的感觉,科学活动才是愉悦的。

  4.2.1 水落“盐”出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2、探究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水的沸点与冰点。

  3、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学难点:

  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教学准备:

  水盆、玻璃片、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水、盐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由上节的故事引入,回顾问题:“小红军是怎样把掩藏起来的?谁能再说一下?”找个学生重述一遍。复习“溶解”的'概念。

  提出问题:“小红军把盐藏到水中带到了山上,可红军怎样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板书课题《水落“盐”出》。

  二、集体探究。

  1、教师提问:我们怎样让盐再变回来,怎样变比较快?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建议搞一次竞赛:比一比,看哪一组能让盐尽快地“变”出来。

  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会有一些学生能猜想到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析出食盐。

  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学生假设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小组交流。

  (2)制定实验方案。

  (3)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4)交流汇报实验结论,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水蒸发的快慢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水的温度。)

  4.2.1 水落“盐”出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2、探究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水的沸点与冰点。

  3、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学难点:

  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教学准备:

  水盆、玻璃片、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水、盐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提出问题:“水到哪里去了?

  2、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讨和阅读,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知识。接着就引导他们围绕新的问题:“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状态变化?”进行猜想。

  3、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实验:(1)研究水变成水蒸气。(2)研究冰变成水。(3)水蒸气变成水。

  ①水蒸气固化成霜的实验,是通过在冰水中加盐,令冰强行融化,从而杯内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汽碰到杯壁时就会凝结成霜。这个实验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实验时可在冰水中插入一支温度计进行观察。用金属杯做这个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能对着杯子呼吸,否则他们呼出的热气会使这个实验失败。

  ②冰熔化成水的实验比较简单,但由于要用到酒精灯等器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和杯内水温的变化。重点观察冰水共存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和现象,并记录下来。由于当时的实际气压可能不会正好是一个大气压,再由于水的纯度和温度计的精度及读数的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测得的沸点会比100℃低。届时可向学生说明。

  ③水变成水蒸汽的实验在前面水中“取”盐活动中已经做过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安排。如把这个实验与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结合起来,则更有利于解释问题。如教材43页“水和水蒸气”实验图所示,同时演示水的汽化和汽的液化两个过程:一是酒精灯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汽遇到装冰的勺子又变成水。这个实验证明了水变成水蒸气的条件是遇热,而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是遇冷。

  另外需要向学生指明的是,水加热后在水上方出现了“白气”,有很多学生以为那就是水蒸气,要让他们知道这实际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的小水珠,这实际就是天上的云,地上的雾。

  三、总结与交流

  讨论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各组汇报与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结论,总结出水的蒸发快慢(盐析出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讨论水发生三态变化的条件,总结出水蒸气、水和冰两两之间发生变化的条件。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四、拓展活动

  讨论生活中蒸发的例子,如:杯中的水时间长了怎么少了?怎样晾衣服干得快?

  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如:烧开水时,锅盖上可观察到的现象。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到室内,眼镜片上发生的现象。

  4.3 沉与浮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应备条件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材料准备:

  老师用:大玻璃缸、白菜、萝卜等常见的生活物品。

  学生用:玻璃缸、木块、塑料块、铁块、石子、鸡蛋、盐、橡皮泥、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并以此作为阿基米德小组的获得要求。)

  一、认识各种材料(木块、石头、鸡蛋、泡沫塑料、萝卜、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帮小红军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我们把盐藏在了什么地方?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材料。

  二、猜想实验,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这些材料也会像盐一样溶解在水中吗?

  师:我们猜测一下哪些会溶解在水中?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师:让我们动手也试一试吧!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刚才的猜想正确吗?

  大家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问题吗?

  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有些物体浮在水面,而有些物体则沉在水底?”谁能说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猜测。

  这个问题曾经吸引许多科学家进行研究,大科学家阿基米德也研究过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有所发现的小组,我们给命名为阿基米德小组。(指阿基米德小组奖章)

  三、感知浮力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水对浮在水面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大家试一试,是真的吗?

  学生亲身体验。

  师:说说你的感受。那沉在水底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了水对它的托力呢?

  学生猜想。(不止一种)

  师:你猜想的有什么根据吗?根据是什么?怎样为“我们的猜想”找到证据呢?

  学生设计实验。

  动手实验。

  汇报交流。

  师:像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四、谁主沉浮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真像一个小阿基米德,那老师这还有一个问题:“怎样使鸡蛋和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谁愿意接受挑战?

  动手动脑,大胆猜想和实验。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了吗?

  学生汇报交流。

  师:大家的表现太精彩了,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游戏比赛。

  游戏。(看谁的橡皮泥能承受更多的玻璃球)

  五、拓展活动

  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浮力的。

  六、课堂小结

  我们看看是哪个小组获得了“阿基米德小组”的称号?有请阿基米德小组的同学上台,我们来给他们合影留念!(教师给上台同学拍照)

  其实这节课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出色,都做到了科学家一样的严谨有序,相信我们班以后会出很多像阿基米德一样的科学家的。

  把实验的材料整理好,准备下课。下课!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握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范例教学

  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挖掘教材比较概括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讨论探索

  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意识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

  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C、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

  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你知道当年建立这项伟业的人物事迹吗?(组织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人物姓名:詹天佑;重要贡献: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干线];年代:1905——1909年;

  突出成就: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本领,报效祖国];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强烈的创新意识[设计“人”字形路轨]。)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A、成功时间:20世纪20年代

  B、代表作:《制碱》

  C、主要成就:比欧洲制碱成本低40%

  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

  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钻研,意志坚强];强烈的创新意识[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2.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3.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方法

  信息搜集法 小组讨论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

  1、 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2、 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了解呼吸过程;

  2.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能提出和呼吸相关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对“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作出假设,学会制定简单的对比实验计划,用实验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根据假设和实验获取的证据进行分析,对人的呼吸作出解释,形成科学的结论;

  4.能积极参与集体交流,对他人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善于质疑。

  2.养成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3.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提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知道它们在身体上的位置,了解呼吸的全过程;

  2.了解呼吸的基本功能,知道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槽一个,火柴,玻璃杯两只,玻璃片两片,表格一张、人体半身模型一个、秒表一只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水槽一个,火柴,玻璃杯两只,玻璃片两片,吸管两根,活动记录一份、标有刻度的饮料瓶一只。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呼吸器官

  1.憋气活动,初步感知

  生试着憋住气,不呼吸。说说憋气时的感觉,体验生命离不开呼吸。

  生了解科学家的相关解释(课件出示: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会全部死亡。人一般超过5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教师指导:吸气再呼出就是一次呼吸。

  2.体验呼吸,认识肺

  生口答: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感觉呼吸?

  学生将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描述胸部有什么感觉,认识胸腔内这个伸张和收缩的器官是肺。

  学生猜测肺可能是什么样的,并将自己的想法试着画出来。

  学生展示的自己所画的肺,并说说自己这么画的想法。

  出示人体半身模型,学生找出肺在人体的位置。

  全面观察肺模型,并用自己的语言对肺进行描述。

  3.认识其他呼吸器官

  生猜测人体其它呼吸器官。

  观看课件,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师点击课件,出示人体的呼吸器官名称。)

  生说说人体的呼吸器官,并找出它们在身体的位置。

  提问:空气是怎样进入人体,再呼出体外的?

  生口答。

  课件演示呼吸全过程,生了解呼吸的全过程。

  同桌交流,相互说说呼吸的全过程。

  再次深呼吸,再次感受呼吸的全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呼吸的全过程)

  [观察、体验,完善认知。此环节,几次深呼吸,作用不同。第一次深呼吸,初步感知呼吸,唤起学生的原有体验。第二次深呼吸感知肺的位置和呼吸时肺的变化。第三次深呼吸,结合原有经验,了解呼吸的全过程。在认识了呼吸器官,了解了呼吸全程后的第四次深呼吸,结合动画的演示和对模型的观察,逐步修正学生关于呼吸原有的错误认识,形成科学的认知。]

  二、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1.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提问:关于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确定研究问题: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假想答案,提出自己的假设。

  2.设计实验,指导设计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对比实验在本次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研究气体的方法,自学课本,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请两组学生汇报实验计划。

  其他组对这两组所设计的实验进行质疑,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汇报组的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提问,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演示。

  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收集进行比较的两种气体;(2)用什么方法比较两种气体;(3)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

  各组修正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思先于行,动手之前先动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小组协作制定实验计划,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对实验计划进行质疑、演示、解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操作技能,教师针对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实验操作进行适当、有效的指导,为将要进行的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3.学生实验,交流实验发现

  学生按照完善后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用实验证据验证假设,进行解释。

  4.阅读表格,形成结论。

  出示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分析表。学生仔细阅读,并比较科学家对气体的分析和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想法。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

  空气(100克)78%21%0.4%0.6%

  呼出体外的

  气体(100克)78%16%4%1.2%

  学生运用研究结论和已有知识经验,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呼吸。

  认识呼吸实际上是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这两种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形成科学结论,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此环节,注重让学生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两种气体成分分析的结果对问题进行解释,完善学生对“人为什么要不停呼吸”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提问: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呼吸,我们的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想知道我们每天需要多少新鲜的空气吗?

  生思考并口答:计算人每天需要多少新鲜的空气,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小组讨论:如何获取这些数据?

  学生测量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并记录。

  生演示利用标有刻度的饮料瓶用排水法收集每次呼出气体的含量。

  学生实验,获取数据,进行计算。

  交流:通过计算,想到了什么?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实验中学会的排水集气法测量人体每次呼出(即吸进)的空气的量,再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计算人每天需要新鲜空气。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从具体的数据中体验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四、小结全课

  科学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研究的过程。关于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