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1 09:38:2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7篇(优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7篇(优选)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

  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活动重难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整棵小麦,课件(麦粉制成的食品、麦秆制品、小麦生长过程挂图一幅)。

  2、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等。

  活动内容:

  一、开始部分:

  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根、茎、叶、麦穗。

  2、出示挂图,结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麦子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⑴ 小麦在什麽季节播种?(秋季)⑵小麦在什麽季节收获?(春末夏初)小结:秋天农民把麦子播种在地里;第二年春天麦子长的绿油油地;到了夏季,麦子抽穗开花、结果,麦粒由白变黄,由软变硬,说明麦子已成熟,农民伯伯要开始收割了。

  3、找一找,说一说。面粉能制作出什磨食品,你还知道小麦的其他用途吗?了解麦子的用途。小结: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秆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我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我是麦爷爷的孩子。”……

  5、联想活动:在夏季里,小朋友还见过那些粮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听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淀粉对人体的作用, 培养幼儿科学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一个小型的菜市场配有:莲藕、土豆、芋头、南瓜、米饭、饼干、包子、面条、四季豆、豆芽、西红柿、蘑菇、木耳、鸡蛋、猪肉、青菜、萝卜等事物。碘酒、淀粉、小刀、盘子人手一份。一段愉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以魔术的形式引出淀粉和碘酒,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魔术吗?在哪里看过?

  (幼)在电视上看过。

  (师)魔术很有趣,今天老师也来表演一个魔术。

  ——出示白纸一张,请幼儿观察。

  (师)这是一张百纸,你能看出上面有什么吗?

  (幼)上面没有什么。

  (师)现在我来要变了。大家可要看好了!这瓶是碘酒,小朋友打针时经常用来消毒的,现在老师把它均匀的涂在这张白纸上。

  (师)现在的白纸和刚才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幼)不一样,上面画了画。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吗?

  (师)总结:答案就是它——出示淀粉和碘酒,在这张白纸上看似没有什么,其实老师预先用淀粉加水调成了糊,再用糊在纸上面画了一副画,由于淀粉和纸一样也是白色的,所以才不容易看出来。但是淀粉碰到了碘酒就不一样了,它们会发生化学变化,遇到碘酒的淀粉会立刻变成深紫色。

  二、寻找食物中的淀粉

  (师)你们以前见过淀粉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幼)没见过

  (师)其实小朋友不但见过而且还喝过呢,只是你们没发现而已。厨房的阿姨为了使汤的味道更加美味,小朋友更喜欢喝,就把淀粉加在汤里了。现在小朋友回忆一下,我们喝过的西红柿汤、忌惮汤等是不是特别好喝呀?

  (幼)是,味道很鲜美。

  (师)对了,那是因为用淀粉做的汤清澈而又粘滑,口感和视觉都很好。不但如此,而且淀粉非常有营养,我们吃的大部分食物里就含有许多的淀粉,那什么食物中含有淀粉,什么食物中不含有淀粉呢?大家猜一猜。

  (幼)我想鸡蛋里含有淀粉,因为鸡蛋很营养…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但是靠猜是猜不出来的,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师)这些是纯淀粉,我们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大家看到滴了碘酒的淀粉立刻变成了深紫色。用这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找一找哪些食物里汗有淀粉,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来做第二个实验——出示莲藕和鸡蛋。

  (师)莲藕和鸡蛋我们经常吃,它们里面有没有汗淀粉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食物淀粉表

  (幼)我们发现莲藕里含有淀粉,鸡蛋里面不含有淀粉—教师将幼儿的表达记录在表格中(含有的画∨,不含的画×)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大家还想试试吗?

  (幼)想,我想试试,我也想试试。

  (师)大家都想试,那好吧。我们到菜市场去,条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回来进行实验,但是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家在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小刀切食物时不要切到自己的手,不会切的小朋友也可以请老师帮忙。我们分五组进行试验,每组一张记录表,并把你们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中(出示幼儿记录表),含有淀粉的就在食物名称后面画∨,不含的画×。好,大家行动起来吧!(将幼儿分成五组)

  三、集体实验(放一段愉快的.音乐),教师从旁指导

  四、师生总结

  (师)第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幼)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中含有淀粉,…中不含有淀粉。

  (师)请第二组的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找到了这么多含有淀粉的食物,因为淀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有效的抑制肠道疾病。所以我们应该多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其实呀,我们今天还只是找到了一部分,还有许多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象水果中同样也含有大量的淀粉,他们都等小朋友去发现。我们课后再去认真的找一找。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游戏操作活动,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分针。

  2、学会看整点,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款式小闹钟。自制一座大钟(教师用),自制小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引入课题:(投影出示)

  1、对,就是闹钟。今天闹钟的一家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欢迎他们。

  2、我们一起逛超市: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的指针和数字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时钟上有数字1—12,12总在上面,6总在下面。这些钟都有两根针,一根长针,一根短针。(这根长长的针叫做分针,短短的针叫做时针。

  3、时钟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不停的`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进行工作、学习、休息,给人们带来有规律的生活。)

  二、认识时针和分针

  1、长针和短针转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小秘密。长针跑得像小白兔一样快,短针像小乌龟一样慢,长针跑一圈,短针只跑一格(可让幼儿一起做出动作加深印象)。

  2、教师师范拨一次时钟,提问:长针跑一圈,短针跑多少呢?(一格)就是一个小时。

  三、认识时间

  1、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来认识时间了,现在长针指到12,短针指到

  几就是几点了。(长针指到12,短针指到3,就是三点整了)可重复几次。

  2、教师说几个时间,请幼儿操作(如:7点钟该起床了,8点钟该上学了,5点钟该放学了等等)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巩固整点的认识

  幼儿扮成小白兔,教师扮成大灰狼,小白兔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不说话就在时钟上拨点,如拨3点,然后幼儿看时钟就说啊三点了,教师一拨12点小白兔就跑回家。

  3、"时钟时钟几点钟了的游戏"教师当小闹钟,小朋友问:时钟时钟几点钟了?教师敲铃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点钟了,(如:敲4下,就代表4点钟了),请小朋友表示出来。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自己拨出正确的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每个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意义,区分单数和双数。

  2、体验寻找与发现的乐趣。

  分糖果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10个自制的糖果、两个盒子、标有数字1—10和相应圆点的卡片、记录纸、铅笔等。

  (2)准备学习包《科学、圈星星》。

  指导要点:

  1、请幼儿每次取一定数量(10以内)的糖果,并用卡片表示糖果的个数。将糖果分到两个盒子里,一个盒子分一个,轮流分完为止,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并交流几个糖果可以让两个盒子平分,几个糖果不能平分,引导幼儿按能平分和不能平分的标准将糖果的'个数归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能让两个盒子平分的糖果的个数是双数,不能平分的糖果的个数是单数。

  3、结合卡片说一说哪些数字是双数,哪些数字是单数。

  4、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如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是双数。

科学教案 篇6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冬天

  一、设计意图:

  无声之间又一个冬天来了, 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忽略这些细小的变化,我说话怎么在冒烟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麽样的产生了好奇,而关于冬天的话题引来了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于是,我们就本次活动,试图让幼儿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对冬天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时候应该多运动,身体才能更健康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情景图片若干

  2、幼儿已了解一些冬天的特征(活动前教师让幼儿向爸爸妈妈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说说冬天是什么?

  1、师:现在进入什么季节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变化哪?

  2、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表扬回答积极的幼儿。

  3、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让后再请幼儿进行回答冬天的特征。

  4、教师小结:重点关注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冬天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戏:找冬天

  1、师:冬天还是怎样的哪?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在众多图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

  3、以散文《冬天来》进行小结。

  (三)阅读《冬天是什么》

  1、请幼儿打开自制图书《冬天是什么》,边看图书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2、师:冬天是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回答。

  3、师:冬天还是什么哪?我们到处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进行延伸活动――续编散文《冬天是什么》)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影子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评析: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 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秋天的主题教学活动。幼儿在户外散步时观察了树叶,并采集了许多树叶回来布置教室。孩子们对树叶有很强烈的兴趣,在探索和观察的过程中,班里的幼儿总会问:为什么树叶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到秋天就变颜色呢?……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好奇,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了解树叶的多种特征,学会按树叶标记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通过操作,探索叶子的多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3、能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述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叶子、篮子若干

  2、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律动《秋天》

  二、通过动手操作,尝试按两个特征分类

  1、导入:“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许多的树叶宝宝,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

  2、幼儿尝试第一次分类。

  (1)先仔细观察树叶宝宝,想想你会怎么分?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讨论出你们要这么分,并画好标记?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注意帮助和引导个别幼儿。

  (3)请幼儿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

  (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操作边讲述)

  3、第二次分类。

  (1)幼儿第二次分类。

  幼儿再次讨论做标记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共同讨论交流。

  三、教师小结;

   幼儿随音乐《秋天》做小律动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经典)08-21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经典)科学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