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9 08:26:5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大全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班级的玩具箱里放置着一些乒乓球,和其他各种小球,幼儿每次在玩玩具时都对这些小球很感兴趣,但是每次玩球之后,球都散落一地。当我要求他们捡起来放好时,他们都会和我抱怨,球会滚动,放不住。于是我产生了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寻找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呢?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培养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2、情感目标:让幼儿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小球易滚动的.特性,并且进行各种尝试,寻求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幼儿,让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提前给幼儿渗透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可以一个人单独玩,也可以分组玩,鼓励孩子采取多种玩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大胆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可进行提示:可不可以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实践。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老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交流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减少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活动:让孩子利用其它材料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小球易滚动的特性,并让幼儿自己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这是我本节课的优点。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较少而且比较单一。其实在幼儿表述自己如何让球站稳的方法时,我可以说“恩你动脑筋拉”,“ 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等等之类的话语,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以后值得注意。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早晨的区域活动中,科学角的弹簧引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兴趣,他们一边用力压一边开心地叫起来:“看,弹起来了!”还有孩子把小动物的模型玩具放在弹簧上:“瞧,我们小狗在玩跳高了!”……孩子们已经对弹性有了探索的兴趣,于是就顺水推舟的.设计了“弹簧宝宝”的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尝试自制纸弹簧和铁丝弹簧,培养幼儿技术素养.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弹簧、弹簧玩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橡皮球、海绵。

  2、旧挂历纸.化妆品小盒子.小宝宝图片.铁丝.圆木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出示有弹簧与弹簧玩具。

  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玩一玩,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动?会伸缩?

  3、幼儿探索.发现弹簧宝宝的作用。

  二、认识物体弹性

  1、讨论:这些东西怎么改变的?

  2、探索后小结:拉或压弹簧.松紧带会使它们变长变短,压海绵或皮球会使它们变形,不再用力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状。

  3、扩展经验: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有弹性?橡皮筋.车轮胎.座垫.沙发.床垫……

  4、弹簧宝宝还能做什么?

  三、游戏制作“弹簧宝宝”

  1、交代制作方法:

  方法一:用厚的旧挂历纸剪成宽3CM,长30CM的纸条,将两纸条上下前端交叉相连在一起,把相重叠的两纸条上下交叉反复折叠,使其变成纸制的弹簧,将动物宝宝图片贴在纸弹簧一端,纸弹簧的下端贴在盒子底部,把盒子打开,人头就会跳起来。

  方法二:用圆木筷卷铁丝成铁丝弹簧,上面贴上宝宝图片。

  2、幼儿相互与弹簧宝宝游戏,进一步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3

  主要涉及领域:

  科学、语言

  活动说明:

  这天天气晴朗,太阳暖洋洋地照着。体育活动课结束后,孩子们静静地在草地上休息,纤纤和小峰几个孩子在玩影子的游戏。“我的手变成蛇,吃掉你的鸟。”“我的鸟飞走了……”他们的笑声吸引了更多的师,我的影子还会变呢!”“我的影子为什么会跟我走?”听着一个个问题,面对一张张好奇的面孔,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这一系列活动,共同探究影子的秘密,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一:寻找影子

  活动目标:

  在找找、躲躲、玩玩中,亲身感受影子形成的原因,体验玩影子的乐趣。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晴朗的天气;室外;纸张;笔。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子?找一找,记录你看到有影子的物体。

  师: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影子像什么?

  2.游戏: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教师讲游戏的玩法。

  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蹲成一团还有小小的影子?有的小朋友躲到树后面、屋子里就没有影子呢?

  讨论得出:当物体被太阳等光线直接照射,就能产生影子。

  3.游戏:踩影子。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通过游戏,幼儿知道影子是跟着自己动的,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幼儿与家长一起准备蜡烛、手电筒、台灯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寻找、记录时都非常的认真,葛成甚至观察到在地上爬的西瓜虫也有小小的影子。

  藏影子时,如星、源源几个孩子躺在地上,以为这样影子就会没有了,旁边的几个孩子叫了起来:“还有影子,影子变成了黑线了。”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比较轻松自如。

  活动二:玩玩影子 活动目标:

  感受影子在灯光下的变化,并学会用标记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表格,如下图: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商讨确定记录的标记。

  如:影子大(),影子小();影子色淡模糊(),影子色浓清晰();影子数量多(),影子数量少()。也可用自己能看懂的标记记录。

  2.和家长一起记录观察的影子。

  夜晚,孩子与家长一起在灯下观察记录,并填写表格。

  3.分享记录的结果。

  来园后,幼儿交流记录结果。教师操作灯具,一起检验观察记录的正确性

  活动反思:

  幼儿带来的记录可谓千姿百态,有的在一格里记录了一种标记,有的记录了几种标记;有的用商量好的标记,有的自己画的图,还有的填好后在后面打了一个“?”。来园后,孩子们都认真地将他们的发现讲给我听,在检验时,记录正确的孩子开心得很,为自己感到自豪有不同结果的孩子老师建议他们晚上回家再做一次实验。

  活动三:探索影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黑夜、日食等形成的原因及一些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2.产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请来教中学地理的苗苗爸爸,并带来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日食、月食等图片。

  各种动物影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动物影子图片猜动物。

  2.讨论:地球也有影子吗?

  苗苗爸爸以交互式谈话方式边操作模型、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使孩子了解黑夜、月亮的变化和日食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3.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通过观察发现: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通不过,所以在物体的后面光线较弱,形成了黑黑的影子。

  4.交流分享。

  幼儿与苗苗爸爸自由交流,请他解答一些问题。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搜集一些有关影子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苗苗爸爸的演示讲解感到很新奇,不知道原来地球也有影子。调皮的超超把手放在地球仪前面:“我把地球遮黑了。”苗苗爸爸说:“对,当你的手有足够大时,就能遮住地球。有时天上有云经过时,它的影子遮住了我们,是不是要凉快些?”韩辰说:“我要造一把大伞,夏天时撑在天上,我们躲在它影子下面就不热了。”……孩子们自由问答,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活动四:用影子

  活动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到影子有非常大的作用。

  2.学习制作皮影戏道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盏台灯、纸、笔。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了解古人对影子的利用。

  观看古时候竖竹竿、量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多媒体课件。

  2.讨论:人们还利用影子来干什么?

  (如伞的影子可以给人遮凉,观察影子知道物体,医学上的造影,皮影戏等。)

  让幼儿感受到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

  3.初步学做皮影戏道具。

  活动延伸:

  1.在操场上竖一根竹棒,观察早、中、晚影子的长短变化及影子的方向变化并记录。

  2.继续学做皮影戏,并利用道具表演。

  3.收集整理所有的记录资料。

  活动反思:

  通过几次活动,孩子们对影子有了基本的了解。有的孩子用硬纸剪成图形表演皮影戏,还有的直接用手表演;苗苗等几个孩子还在自己家门口竖了一根筷子来观察记录。孩子们都初步养成了仔细观察、自己动手试一试的好习惯,并学会了用简单的标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主题活动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浩瀚的大海捡拾起其中小小的浪花,都值得我们细细把玩,慢慢体味。影子,常见又易忽略,用心探研,却又是奥妙无穷。活动中,孩子们在“找、玩、讲、用”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小问号紧紧地攒着孩子的眼球,引得他们一头钻到里面欲罢不能、兴致盎然。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活动中去尝试、去体验、去发现、去收获;而我们成人需要做的,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

科学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4、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5、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亲切愉快的情感交流。

  2、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获得自己周围有许多颜色的经验,将常见的物品按照颜色归类。

  活动准备:

  1、利用环境,创设“彩色商店”。

  2、各种颜色的玩具、蔬果、生活用品等。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晓晓老师!你们知道吗?前面新开了一家彩色商店,里面有各种五颜六色的商品,可漂亮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你们一起坐上我的小汽车,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教师与幼儿学小汽车跟随音乐入场。

  二、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气球,认识气球的颜色,顺利拿到奖励“小笑脸”。

  教师带幼儿来到彩色商店门前,请幼儿看一看彩色商店门前都什么?都有哪些颜色的气球?引导幼儿说出:有XX,有XX,有XX还有XX。说完后可以得到小笑脸作为奖励,幼儿任选颜色,教师引导带相同颜色笑脸的儿童相互抱一抱。

  2、进入彩色商店,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与个别幼儿交流:你选了什么?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

  (2)请幼儿给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3、请幼儿找到与自己的小笑脸相同颜色的椅子。

  选了这么多东西,你们累了吧,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的休息区休息

  一会吧。请幼儿选择与自己的小笑脸相同颜色的小椅子坐下,教师随机指导,引导幼儿选择正确颜色的小椅子。

  4、游戏:《买东西》

  教师提出要买幼儿手中的物品,幼儿必须说出自己手中的是XX颜色的XX,物品被买走后可以跟在老师的身后。教师每买走一件物品,幼儿就问老师:“买够了吗?”当老师说买够了时,幼儿迅速跑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下,教师则与幼儿抢椅子,看谁最快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5、引导幼儿按颜色将商品进行分类。

  小朋友们,你们看,刚刚老师太粗心了,把这些物品都摆乱了,你们能帮我把这些物品送回原来的地方吗?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照颜

  色进行分类。

  三、结束

  小朋友你们,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彩色商店,彩色商店里漂亮吗?都有什么呀?你都认识了哪些颜色?你们今天可真棒,不仅认识了很多颜色,还将相同颜色的物品送回了自己的家中,真是聪明的孩子。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会家了,让我们一起坐上小汽车,快乐的回家吧。跟随音乐开小汽车离场。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知道一些也才的名称、特征、生长环境以及挖野菜所需的工具、材料。

  2、乐意参与小组的讨论及材料的准备,有一定的任务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挖些野菜,每组一份。

  2、活动前幼儿做关于野菜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谈话,感知野菜的特征。

  师:你吃过哪些野菜?

  教师出事相应的野菜,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各种野菜的名臣及外形特征。

  师:你还知道哪些野菜?它们为什么叫野菜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野菜的根、茎、叶,了解其明显特征。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各种野菜的`根、茎、叶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发现。

  2、引导幼儿讨论野菜的生长环境。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野菜,你们想去挖野菜吗?它们可能会长在什么地方呢?它是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呢?喜欢阳光还是阴暗呢?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讨论挖野菜所需的工具。

  师:每组小朋友都想好了挖野菜的地方们可是我们怎样挖呢?需要哪些材料帮助我们呢?挖到的野菜放到哪里呢?(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此讨论后,按组依次介绍。)

  师:这些材料由谁来准备呢?(每个小组自己讨论一下。)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准备工具,并落实到每个幼儿,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任务意识。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手机资料和动手探究,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尝试将污水变干净,提高探索能力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将污水变干净的。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有关水净化的资料。

  2.师幼共同收集石子 粗沙 细沙 棉花 废布 干净的`玻璃杯 过滤杯(矿泉水瓶剪

  掉底部并在瓶盖上钻个洞)等材料;污水处理的录像;水被污染的录像(公园的湖水或社区的池塘被污染)。

  活动过程

  1.相互交流收集来的资料。

  --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污水净化的方法。

  2.了解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过程。

  --幼儿带着问题看录像;污水处理厂是用什么东西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经过

  了哪些程序?

  --提问:污水处理厂是用什么东西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经过了哪些程序?污

  水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3.偿试操作,让污水变干净。

  --幼儿观察石子 粗沙 细沙 棉花 废布 干净的玻璃杯 过滤杯等各种材料,

  猜测哪些材料使用于净化污水。

  --幼儿5人一组,分别用各种材料做实验,教师分组指导。

  --引导幼儿交流实验结果。提问:你是怎样让脏水变干净的?你发现可什么? 哪种方法比较好?

  --幼儿运用多种材料组合,再次操作,让污水变干净。

  --比较前后两次净化的水,说说有什么发现,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情况。

  4.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幼儿带着问题"水为什么被污染"看水被污染的录像。

  --讨论:生活中我们怎样保护水不受污染?怎样节约用水?

  活动建议与提示

  1.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场,指导幼儿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净化污水(用明矾等)。

  2.幼儿学习的难点是比较前后两次过滤的水那个更干净,从而知道哪种材料让污

  水变干净更有效,教师知道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比较。针对活动准备的

  材料,教师要先进行实验。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幼儿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力,同时也知道了怎样保护水资源,怎样节约用水。主要不足:实验过程中应该再利用其他材料做过滤,让幼儿知道其实过滤的方法不止一种。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前半部分的学习,对小猪变形进行创编。

  2、通过“箭头”和“问号”的设置,激发幼儿发散性思维。

  3、鼓励幼儿合作,完成连环画的集体创作。

  活动准备:

  1、《小猪变形记》绘本

  2、小猪图形人手一份。

  3、图示7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绘本“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讲了谁的故事?”

  认读书名“谁认识这个书名?”“你们知道变形是什么意思吗?”(改变原来的.模样)

  二、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边翻阅边讲)

  1、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来变长颈鹿?

  2、我们来看看书里的小猪是怎么变的?

  3、小猪变成了长颈鹿开心极了,它还想要变,这次它会变什么呢?会怎么变呢?

  三、帮小猪变形。

  1、小猪到底会变成谁?请小朋友帮忙变一下。

  2、请小朋友先商量一下,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一组上的小朋友变的动物不要重复,不要一样。

  3、幼儿帮小猪变形。

  4、幼儿相互讲述: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

  四、讲解图示。

  “小朋友帮小猪变了很多的形象,这里面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来把小猪变形的故事编成一本书。”

  出示图示。“图上有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箭头表示我们看书的方向。问号表示变形时发生有趣的事情,或说的话,或讲的话)

  五、续编故事。

  1、把画纸贴到画板上。

  2、幼儿编故事。

  3、装订成书。

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名称

  奇妙的传声筒——科学活动

  二、活动对象

  小班幼儿

  三、活动设计意图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些“声筒”给孩子们玩,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产生了该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的方案设计。我用薄的硬纸板卷成一些“声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传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五、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音乐乐曲。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

  师: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它是长长的。

  幼:它是圆圆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幼:很有兴趣地拿起纸棒玩,有的把它当马骑着跑;有的把它当望远镜;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滚……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师:你们玩的的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幼XX:放在地上滚。

  幼XX:当望远镜玩。

  幼XXX:拿在手里拍。

  (评析: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玩纸棒,既体现了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幼儿以自己的探索方式产生对纸棒游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师: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吗?

  幼:想(齐声高呼)

  师:请XX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幼XX:听到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到吗?

  幼:没有。(齐声说)

  师:请XX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幼XX:老师叫了我的名字XX。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幼:想。(齐声说)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活动时要相互谦让,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结伴开始活动,有的幼儿在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

  师: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幼XX:XX说星期天和爸爸去夫子庙玩。

  幼XX:XX说妈妈给她买了大吊车。

  (评析:开始部分幼儿对纸棒已充满了兴趣,经过老师的示范,而且对纸棒说些“神奇”的悄悄话后,幼儿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心得玩法。而且,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充分分享探索的经过和结果。)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师:刚才玩的游戏,你觉的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只见此时幼儿的表现:有的在摇头,有的在大声说“听不清,听不清”……

  师:你听到好朋友的话吗?

  幼XX:听不清楚。

  幼XX: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师: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幼XX:哎呀,这根里有纸团。

  幼XX:刚才那一根是空的。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结伴游戏,有的幼儿不时把两根纸棒当望远镜看……

  3、总结

  师: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幼XX:空心的传出的声音清楚。

  幼XXX:有纸团的传不出声音。

  幼XX:有纸团的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师:小朋友门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幼:传声筒。(齐声说)

  (评析:这一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眼观察,有的幼儿用手拍打,有的幼儿用嘴吹纸棒,他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是再次玩空心和实心的纸棒时,幼儿情趣高涨,虽然有的幼儿叫活跃,但他们都体验着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拓展延伸

  师: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他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播放音乐)

  幼:自由探索交流。

  七、总评

  小小的纸棒在小朋友的手中变得奇妙,也很有魔力,是活动良好的开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活动在前,认识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感知科学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主动、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10-22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科学教案【经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