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8 11:59:1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

  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1) 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用画直线

  (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用画任意曲线。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词(长相思)。

  2.通过阅读《贝壳》,理解短文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通过介绍少儿节目,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能写出一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培养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学准备

  1.抄写《长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听或收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提一提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重力”。

  2.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4.培养尊重实验数据,进行重复实验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说说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

  2.图片出示香港太平山的缆车,你们认识图上的这辆车吗,它是怎样爬上山坡的?

  3.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出示课题:我们的小车。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

  1.太平山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的,我们用什么力来拉动小车呢?想一想,用几个垫圈可以吗?

  师(一手拿一根线,线上吊一个小钩,一手在钩上放一个垫圈):手一松开,会怎样?

  生:往地上掉。

  师:如果我把线的一头系在小车上,(边说边系,并请一位学生帮忙,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车上,眼睛都盯着小车)另一头穿过这块挡板,再穿过夹子(夹子夹在桌上),然后放手,又会怎样呢?

  生:垫圈就不会掉到地上。

  生:小车有可能会动起来。

  师:试试吧。(师把手松开,小车被拉动了)

  生(非常兴奋):真的是这样。

  师:那大家认为是什么使小车运动的呢?

  生:垫圈拉的。

  生:是重力的原因。

  生:手松开后,垫圈要往下掉,小车就跟着走了。

  生:我想应该这样解释,垫圈跟刚才的水、书本、书包一样,都有一个向下的力,就是重力,老师手一松开,垫圈的重力就产生了拉力,就把小车拉动了。

  师:解释得真不错。那刚才老师用了几个垫圈就把小车拉动了?

  生(齐声):一个。

  师:那如果我多加几个呢?小车的运动会怎样?

  生:会很快。

  生:垫圈多加几个,就是拉力加大了,拉力加大,小车的速度肯定也会加快。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垫圈,有什么感觉?再掂一掂文具盒、课本,拎一拎书包、凳子等重物,又有什么感觉?

  3.阅读课本上的资料,知道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并按课本中的图示组装小车,然后用垫圈拉动小车。

  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1.说说你们在刚才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小车的运动快慢一样吗?

  2.小车运动快慢不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一下。

  3.你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让小车每一次行驶的路程相同。

  ·逐个增加垫圈的个数,仔细观察当垫圈数量达到几个时,轻轻敲击桌面小车就能运动起来了。

  ·继续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

  ·相同垫圈数拉动小车的实验要多做几次。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垫圈个数

  次数

  小车运动快慢

  5.讨论:

  ·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

  ·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四、教师: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积累12个词语及2句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4、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观看录像。(南极风光)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仔细看,听清电影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南极)

  2、学生字“极”。

  3、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那里终年冰雪覆盖,非常寒冷,因此很少有生物能在那里生存,可是,有一种动物却常年生活在那里,猜猜它是谁?(媒示企鹅)

  4、学生字“企”。

  5、揭示课题:11、小企鹅和妈妈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本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小企鹅和妈妈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画面,听录音吧!

  你能学着录音,自个儿轻声读读这篇课文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学习生字“肚”、“柔”、“软”、“藏”。

  2、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3-9小节。

  妞妞藏在妈妈的褶皮底下都有些耐不住了,瞧,它正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世界,它看到了些什么?

  1、请小朋友看投影,读读课文3-9小节,注意读准带点的字,读完后小组自学这几节中的生字。

  媒示生字:欣、赏、惊、赞、叹、颜、晃、闯

  2、大组交流汇报。

  a.课文中哪个句子用到了“欣赏”这个词语?

  出示句子:小企鹅第一次高兴地欣赏这银色的世界。

  指导朗读:互相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b.小企鹅妞妞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怎样的`世界?(银色)

  课文中“银色”指的是什么?

  你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也是银色的?找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除了课文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外,你还能再找几个吗?

  c.我们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颜色,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小企鹅惊奇地赞叹道。

  出示句子:小企鹅惊奇地赞叹:“这世界真美丽!”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游戏巩固。

  (说明: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

  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齐读课文。

  2、小企鹅和妈妈的故事真美呀!小朋友,你喜欢吗?请你挑一节你喜欢的朗诵给大家听,或者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小企鹅和妈妈,也可以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交流汇报。

  (说明: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练习说话,拓展延伸

  1、渐渐地,小企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看见这世界。”妈妈答应了小企鹅的请求,那它会看到些什么呢?

  2、学习《我会说》一书中的例子。

  3、小组讨论。

  4、交流汇报。

  (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五、布置作业

  读读《北极回来的小雪人》中的《小企鹅和爸爸》一文,学会其中的生字。

  (说明:让学生课外阅读短文,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案说明:

  《小企鹅和妈妈》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结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小企鹅和妈妈》一课中,我让学生一开始便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抓住特点,主动识字

  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淡化分析,以读为本

  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自主合作,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同学自身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同学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假如同学读对了一定给予褒扬,假如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同学:“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同学练习读,教师和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同学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同学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同学自身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同学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同学观察。

  4、同学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褒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同学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同学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同学练习书写,让同学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褒扬鼓励,激发同学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只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褒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身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1、师: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

  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看看这两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

  师:是啊!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3、齐读词语:充满稚气朝气蓬勃

  4、请同学们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结构。

  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齐读)

  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

  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二、导入揭题。

  1、师: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了散文“母校”。

  2、板书课题:36 母校(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文章,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

  2、交流板书:校门操场

  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2次)补全板书:校门操场校门

  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5、师: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从拱形的校门写起,作者离开母校,又在校门口驻足回首,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校门,这种写法叫——(生答:首尾呼应。)除了写法上的首尾呼应,反复写到拱门还有深一层的原因,等会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先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整体出示第一小节,老师范读

  2、我“熟悉”(变色)的是什么?

  (加线:颜色、造型)——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门,而是(加线: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气质”一般拥在——现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校门,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强调作用,强调熟悉的仅仅是这些吗?

  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师:三个“似乎”告诉我们拱门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景象,板书: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读看到的拱门的样子,男生读回忆起的情形。

  4、还是因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我久久的望着,啊,没变,没变!

  (“没变”放大)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1)师:没变的是拱门的样子,读!没变的还有记忆中那欢呼声,那油漆香,那留恋情,读!

  (2)回复“没”字,那“变”的又是什么?(自己、伙伴、心情……)

  师:因为毕竟“阔别”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读读这两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能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情

  (3)师点评:随机板书:惊喜、激动

  5、小结:一看到拱门就激起了作者的惊喜、激动之情,把情和景交织在一块儿写,就是“情景交融”。(贴出)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惊喜与激动之情。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师:作者走进大门,读读第二小节,联系上下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小节?

  2、生答:过渡节

  3、这是从大门到操场的过渡,这过渡节篇幅很短,但作者却是一步一景写得很细致。引读:甬道是——石砌的,花园是——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石阶——宽宽的,操场是——宽阔的。

  4、小结: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来到宽阔的操场,自己读读这一节,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交流

  (2)小结:作者写景采用“依次描写”的方法,先写操场地面,再写操场四周,最后写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接着继续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道

  指名读句子: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这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3)什么“情”呀?板书:五年的喜怒哀乐

  (4)放新武宁的一组镜头,配合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过的一幕幕,让作者记忆的闸门一触即开,就像作者一样,齐读上句。那操场是特别的——,那花木是美丽的——,那教学大楼或许和当年有了少许变化,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可以说,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

  (三)学习课文5——8小节。

  过渡:正当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一阵熟悉的铃声打断了他的回忆。在操场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忆?(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读第5小节,看到——;第7小节,回忆到——

  师:作者看到此情感觉到什么?

  2、(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

  3、感受眼前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读读5——7小节,找一找。

  小结:相似之处——体育比赛;场上比赛的人们差不多;都在为集体努力、奋斗。

  4、师: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学习第6小节)联系文章感受“笑”的含义。(“被绊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气与可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是如此的亲切。)

  5、师小结:操场上看到跳长绳的一幕,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那是留给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忆,所以作者抓住重点写得写得尤为具体。

  6、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读: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四)学习课文9——11小节。

  1、并且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门时达到了,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板书:千种情思

  2、引读

  他赞美母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恋母校——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3、你体会到了千种情思了吗?跟着音乐自己读读。请男女生各一名读。

  4、千种情思凝聚到一点,赞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恋母校,那都是因为——

  “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母校的怀抱中。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师:摇篮、怀抱、让我们想到了——母亲,母校犹如母亲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当年的喜也好、怒也好、还有哀与乐,如今都化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贴在课题旁)。

  5、因为难忘那甜蜜的岁月,所以一看到拱门——

  因为拥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场——

  因为留恋那甜蜜的时光,所以再次来到拱形校门下——

  6、(出示首尾小节)师:拱门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恋的地方,作者初见拱门,触景生情;回到拱门,情感迸发,配乐朗读第1、11小节。

  五、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将自己在校门和操场上看到的,回忆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据板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看到回忆到

  (贴板书: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六、情感升华

  师: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不久,我们也将告别母校,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美好记忆呢?课后也来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用我们的笔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感抒发出来。写一篇《我的母校》。

  板书设计:

  母校(甜蜜)

  (景)(情)

  校门惊喜、激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故事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卧薪尝胆》,谁来说说上堂课我们所学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生讲述。

  3、师补充:有一次,他们在会稽打起了仗,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国大获全胜,越国掺败,可二十多年后,越国转弱为强,反败为胜,把吴国给灭掉了。听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呢?

  4、学生提问

  过渡: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课文《卧薪尝胆》给小朋友准备了想知道的答案。

  请你用读故事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会稽一战,越国被打败后,越王作了一个什么决定?

  二、教学二、三、四自然段。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交流:(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只好)

  师:就是吗,有哪个国君不想做主人,倒想当奴仆的?这里的“万般无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无奈的。看来,读书还是要用心读!

  指导朗读:请你试着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生读,评,齐读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师:(出示图片:谋臣们向吴王进见)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

  (小组练说)

  师:假如你们都是吴王的谋臣,你们会向吴王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听了谋臣们的进言,吴王又是怎么说的.??

  生……

  师:多么骄傲的吴王啊!能把他的傲气读出来吗?

  生读。

  齐读,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给表达出来。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勾践夫妇只好给吴王当起了奴仆。小朋友,见过“奴仆”吗?

  生:自由发言。

  师:补充说明。

  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生:自由读课文。

  师:(等学生读完后)谁愿意来读一读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内容?

  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师:“磨”见过吗?

  (“磨”有上下两个圆圆的石头做成的,可以把米磨成粉。)

  师:(出示图片“磨盘”)你们推过磨吗?

  师: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生:勾践夫妇。

  师:这就是勾践夫妇受的屈辱!

  师: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生:……(发挥想象)

  师: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对于勾践来说就是“屈辱之事”?

  生:发言

  师补充:(国君一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勾践代表越国,现在成了吴王的奴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屈辱的。吴王侮辱越王,就是侮辱越国。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当然感到是一种耻辱了。)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生:……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指导朗读: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过度:这度日如年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勾践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有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对“卧薪尝胆”有新的理解吗?

  师补充:“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四)小结:学到这,这问号能解决了吗?生自己小结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还记得沉香吗?沉香为了能救出被压在华山下的妈妈,他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就这样几年后,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救出了妈妈。这种精神就是“卧薪尝胆”的精神,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古人把“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幅对联中,(出示上联: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生读,说说理解。(再出示下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理解吗?老师有个建议,请小朋友注意听,我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

  生:建议。

  师:“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一样吗?(板书:建议、意见)你看,“意见”是心里对别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议”是把心理的话说出来了,所以有个“言”字旁。

  (用“建议”说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汉字;能区别形近字,并填空组词;熟练地查字典,解释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将物品进行归类,并依类属大小顺序排列填写。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会改正意思重复的病句。

  3、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先让学生轻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同桌或全班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订正

  二、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1、让学生独立查字典

  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义项

  3、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读句子,初步了解该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条读该字的'几种意思,反复推敲相近意思的区别

  (3)将选择的字义带回句子中解释,加深体会该字的意思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要求读准每组字的读音

  2、区别字形,练习字义,想想该怎样区别、记忆

  3、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让学生轻声朗读例句,看看例句中上下两句有什么不同,下一句加了一个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

  2、让学生照样子独立填写

  3、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一、找出句子中意思重复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1、让学生指出每个句子中重复的地方

  2、要求删去重复的词语。

  再告诉学生:删去哪个词语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决定,应尽量保留表达准确、语音连贯的词语。

  二、照样子,按一定的顺序填写。

  1、让学生弄懂例子,明确“雨伞、小雨伞、花色小雨伞都是雨伞,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具体。它们都属于生活用具。

  2、接着让学生照样子,将十六个词语分成四类,明确类别与所属

  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1、让学生默读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题(1),理出“骆驼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3、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语言概括骆驼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个难点,要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第(2)题时,要使学生明确,包括例句在内的四个句子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教案03-22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6

小学语文教案11-1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

  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1) 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用画直线

  (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用画任意曲线。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词(长相思)。

  2.通过阅读《贝壳》,理解短文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通过介绍少儿节目,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能写出一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培养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学准备

  1.抄写《长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听或收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提一提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重力”。

  2.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4.培养尊重实验数据,进行重复实验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说说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

  2.图片出示香港太平山的缆车,你们认识图上的这辆车吗,它是怎样爬上山坡的?

  3.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出示课题:我们的小车。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

  1.太平山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的,我们用什么力来拉动小车呢?想一想,用几个垫圈可以吗?

  师(一手拿一根线,线上吊一个小钩,一手在钩上放一个垫圈):手一松开,会怎样?

  生:往地上掉。

  师:如果我把线的一头系在小车上,(边说边系,并请一位学生帮忙,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车上,眼睛都盯着小车)另一头穿过这块挡板,再穿过夹子(夹子夹在桌上),然后放手,又会怎样呢?

  生:垫圈就不会掉到地上。

  生:小车有可能会动起来。

  师:试试吧。(师把手松开,小车被拉动了)

  生(非常兴奋):真的是这样。

  师:那大家认为是什么使小车运动的呢?

  生:垫圈拉的。

  生:是重力的原因。

  生:手松开后,垫圈要往下掉,小车就跟着走了。

  生:我想应该这样解释,垫圈跟刚才的水、书本、书包一样,都有一个向下的力,就是重力,老师手一松开,垫圈的重力就产生了拉力,就把小车拉动了。

  师:解释得真不错。那刚才老师用了几个垫圈就把小车拉动了?

  生(齐声):一个。

  师:那如果我多加几个呢?小车的运动会怎样?

  生:会很快。

  生:垫圈多加几个,就是拉力加大了,拉力加大,小车的速度肯定也会加快。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垫圈,有什么感觉?再掂一掂文具盒、课本,拎一拎书包、凳子等重物,又有什么感觉?

  3.阅读课本上的资料,知道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并按课本中的图示组装小车,然后用垫圈拉动小车。

  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1.说说你们在刚才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小车的运动快慢一样吗?

  2.小车运动快慢不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一下。

  3.你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让小车每一次行驶的路程相同。

  ·逐个增加垫圈的个数,仔细观察当垫圈数量达到几个时,轻轻敲击桌面小车就能运动起来了。

  ·继续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

  ·相同垫圈数拉动小车的实验要多做几次。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垫圈个数

  次数

  小车运动快慢

  5.讨论:

  ·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

  ·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四、教师: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积累12个词语及2句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4、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观看录像。(南极风光)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仔细看,听清电影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南极)

  2、学生字“极”。

  3、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那里终年冰雪覆盖,非常寒冷,因此很少有生物能在那里生存,可是,有一种动物却常年生活在那里,猜猜它是谁?(媒示企鹅)

  4、学生字“企”。

  5、揭示课题:11、小企鹅和妈妈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本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小企鹅和妈妈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画面,听录音吧!

  你能学着录音,自个儿轻声读读这篇课文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学习生字“肚”、“柔”、“软”、“藏”。

  2、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3-9小节。

  妞妞藏在妈妈的褶皮底下都有些耐不住了,瞧,它正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世界,它看到了些什么?

  1、请小朋友看投影,读读课文3-9小节,注意读准带点的字,读完后小组自学这几节中的生字。

  媒示生字:欣、赏、惊、赞、叹、颜、晃、闯

  2、大组交流汇报。

  a.课文中哪个句子用到了“欣赏”这个词语?

  出示句子:小企鹅第一次高兴地欣赏这银色的世界。

  指导朗读:互相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b.小企鹅妞妞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怎样的`世界?(银色)

  课文中“银色”指的是什么?

  你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也是银色的?找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除了课文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外,你还能再找几个吗?

  c.我们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颜色,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小企鹅惊奇地赞叹道。

  出示句子:小企鹅惊奇地赞叹:“这世界真美丽!”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游戏巩固。

  (说明: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

  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齐读课文。

  2、小企鹅和妈妈的故事真美呀!小朋友,你喜欢吗?请你挑一节你喜欢的朗诵给大家听,或者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小企鹅和妈妈,也可以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交流汇报。

  (说明: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练习说话,拓展延伸

  1、渐渐地,小企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看见这世界。”妈妈答应了小企鹅的请求,那它会看到些什么呢?

  2、学习《我会说》一书中的例子。

  3、小组讨论。

  4、交流汇报。

  (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五、布置作业

  读读《北极回来的小雪人》中的《小企鹅和爸爸》一文,学会其中的生字。

  (说明:让学生课外阅读短文,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案说明:

  《小企鹅和妈妈》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结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小企鹅和妈妈》一课中,我让学生一开始便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抓住特点,主动识字

  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淡化分析,以读为本

  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自主合作,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同学自身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同学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假如同学读对了一定给予褒扬,假如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同学:“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同学练习读,教师和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同学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同学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同学自身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同学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同学观察。

  4、同学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褒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同学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同学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同学练习书写,让同学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褒扬鼓励,激发同学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只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褒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身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1、师: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

  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看看这两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

  师:是啊!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3、齐读词语:充满稚气朝气蓬勃

  4、请同学们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结构。

  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齐读)

  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

  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二、导入揭题。

  1、师: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了散文“母校”。

  2、板书课题:36 母校(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文章,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

  2、交流板书:校门操场

  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2次)补全板书:校门操场校门

  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5、师: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从拱形的校门写起,作者离开母校,又在校门口驻足回首,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校门,这种写法叫——(生答:首尾呼应。)除了写法上的首尾呼应,反复写到拱门还有深一层的原因,等会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先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整体出示第一小节,老师范读

  2、我“熟悉”(变色)的是什么?

  (加线:颜色、造型)——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门,而是(加线: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气质”一般拥在——现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校门,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强调作用,强调熟悉的仅仅是这些吗?

  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师:三个“似乎”告诉我们拱门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景象,板书: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读看到的拱门的样子,男生读回忆起的情形。

  4、还是因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我久久的望着,啊,没变,没变!

  (“没变”放大)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1)师:没变的是拱门的样子,读!没变的还有记忆中那欢呼声,那油漆香,那留恋情,读!

  (2)回复“没”字,那“变”的又是什么?(自己、伙伴、心情……)

  师:因为毕竟“阔别”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读读这两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能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情

  (3)师点评:随机板书:惊喜、激动

  5、小结:一看到拱门就激起了作者的惊喜、激动之情,把情和景交织在一块儿写,就是“情景交融”。(贴出)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惊喜与激动之情。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师:作者走进大门,读读第二小节,联系上下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小节?

  2、生答:过渡节

  3、这是从大门到操场的过渡,这过渡节篇幅很短,但作者却是一步一景写得很细致。引读:甬道是——石砌的,花园是——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石阶——宽宽的,操场是——宽阔的。

  4、小结: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来到宽阔的操场,自己读读这一节,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交流

  (2)小结:作者写景采用“依次描写”的方法,先写操场地面,再写操场四周,最后写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接着继续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道

  指名读句子: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这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3)什么“情”呀?板书:五年的喜怒哀乐

  (4)放新武宁的一组镜头,配合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过的一幕幕,让作者记忆的闸门一触即开,就像作者一样,齐读上句。那操场是特别的——,那花木是美丽的——,那教学大楼或许和当年有了少许变化,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可以说,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

  (三)学习课文5——8小节。

  过渡:正当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一阵熟悉的铃声打断了他的回忆。在操场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忆?(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读第5小节,看到——;第7小节,回忆到——

  师:作者看到此情感觉到什么?

  2、(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

  3、感受眼前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读读5——7小节,找一找。

  小结:相似之处——体育比赛;场上比赛的人们差不多;都在为集体努力、奋斗。

  4、师: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学习第6小节)联系文章感受“笑”的含义。(“被绊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气与可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是如此的亲切。)

  5、师小结:操场上看到跳长绳的一幕,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那是留给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忆,所以作者抓住重点写得写得尤为具体。

  6、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读: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四)学习课文9——11小节。

  1、并且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门时达到了,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板书:千种情思

  2、引读

  他赞美母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恋母校——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3、你体会到了千种情思了吗?跟着音乐自己读读。请男女生各一名读。

  4、千种情思凝聚到一点,赞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恋母校,那都是因为——

  “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母校的怀抱中。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师:摇篮、怀抱、让我们想到了——母亲,母校犹如母亲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当年的喜也好、怒也好、还有哀与乐,如今都化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贴在课题旁)。

  5、因为难忘那甜蜜的岁月,所以一看到拱门——

  因为拥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场——

  因为留恋那甜蜜的时光,所以再次来到拱形校门下——

  6、(出示首尾小节)师:拱门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恋的地方,作者初见拱门,触景生情;回到拱门,情感迸发,配乐朗读第1、11小节。

  五、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将自己在校门和操场上看到的,回忆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据板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看到回忆到

  (贴板书: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六、情感升华

  师: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不久,我们也将告别母校,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美好记忆呢?课后也来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用我们的笔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感抒发出来。写一篇《我的母校》。

  板书设计:

  母校(甜蜜)

  (景)(情)

  校门惊喜、激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故事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卧薪尝胆》,谁来说说上堂课我们所学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生讲述。

  3、师补充:有一次,他们在会稽打起了仗,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国大获全胜,越国掺败,可二十多年后,越国转弱为强,反败为胜,把吴国给灭掉了。听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呢?

  4、学生提问

  过渡: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课文《卧薪尝胆》给小朋友准备了想知道的答案。

  请你用读故事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会稽一战,越国被打败后,越王作了一个什么决定?

  二、教学二、三、四自然段。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交流:(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只好)

  师:就是吗,有哪个国君不想做主人,倒想当奴仆的?这里的“万般无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无奈的。看来,读书还是要用心读!

  指导朗读:请你试着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生读,评,齐读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师:(出示图片:谋臣们向吴王进见)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

  (小组练说)

  师:假如你们都是吴王的谋臣,你们会向吴王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听了谋臣们的进言,吴王又是怎么说的.??

  生……

  师:多么骄傲的吴王啊!能把他的傲气读出来吗?

  生读。

  齐读,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给表达出来。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勾践夫妇只好给吴王当起了奴仆。小朋友,见过“奴仆”吗?

  生:自由发言。

  师:补充说明。

  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生:自由读课文。

  师:(等学生读完后)谁愿意来读一读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内容?

  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师:“磨”见过吗?

  (“磨”有上下两个圆圆的石头做成的,可以把米磨成粉。)

  师:(出示图片“磨盘”)你们推过磨吗?

  师: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生:勾践夫妇。

  师:这就是勾践夫妇受的屈辱!

  师: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生:……(发挥想象)

  师: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对于勾践来说就是“屈辱之事”?

  生:发言

  师补充:(国君一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勾践代表越国,现在成了吴王的奴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屈辱的。吴王侮辱越王,就是侮辱越国。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当然感到是一种耻辱了。)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生:……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指导朗读: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过度:这度日如年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勾践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有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对“卧薪尝胆”有新的理解吗?

  师补充:“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四)小结:学到这,这问号能解决了吗?生自己小结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还记得沉香吗?沉香为了能救出被压在华山下的妈妈,他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就这样几年后,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救出了妈妈。这种精神就是“卧薪尝胆”的精神,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古人把“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幅对联中,(出示上联: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生读,说说理解。(再出示下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理解吗?老师有个建议,请小朋友注意听,我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

  生:建议。

  师:“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一样吗?(板书:建议、意见)你看,“意见”是心里对别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议”是把心理的话说出来了,所以有个“言”字旁。

  (用“建议”说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汉字;能区别形近字,并填空组词;熟练地查字典,解释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将物品进行归类,并依类属大小顺序排列填写。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会改正意思重复的病句。

  3、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先让学生轻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同桌或全班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订正

  二、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1、让学生独立查字典

  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义项

  3、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读句子,初步了解该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条读该字的'几种意思,反复推敲相近意思的区别

  (3)将选择的字义带回句子中解释,加深体会该字的意思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要求读准每组字的读音

  2、区别字形,练习字义,想想该怎样区别、记忆

  3、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让学生轻声朗读例句,看看例句中上下两句有什么不同,下一句加了一个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

  2、让学生照样子独立填写

  3、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一、找出句子中意思重复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1、让学生指出每个句子中重复的地方

  2、要求删去重复的词语。

  再告诉学生:删去哪个词语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决定,应尽量保留表达准确、语音连贯的词语。

  二、照样子,按一定的顺序填写。

  1、让学生弄懂例子,明确“雨伞、小雨伞、花色小雨伞都是雨伞,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具体。它们都属于生活用具。

  2、接着让学生照样子,将十六个词语分成四类,明确类别与所属

  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1、让学生默读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题(1),理出“骆驼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3、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语言概括骆驼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个难点,要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第(2)题时,要使学生明确,包括例句在内的四个句子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