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电线可以随意弯折扭曲的特性。
2.运用多种方法玩电线,并尝试造型。
3.能积极探究,大胆想象和表达。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电线的软硬适合幼儿操作。
2.课件“好玩的电线”(电线弯折成的太阳、大树、花朵、飞机、汽车等),音乐《欢乐舞》,电线弯折的跳舞小人。
3.幼儿经验准备:有认识弧线、螺旋线与波浪线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请来的小客人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会是谁呀?这个小人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师(举起一把彩色电线):电线宝宝来到我们班,小朋友要热情一点哦。
(采用情景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感知电线宝宝
1.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根电线宝宝,把它找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再跟好朋友说一说你的电线宝宝像什么,有什么特点。
2.师:你在哪里看到过电线宝宝?它有哪些用途?废旧的电线宝宝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强调“废旧的电线”)
(幼儿在这一环节逐步感知、了解了各种电线的特点,为接下来的操作活动做好了经验准备。)
三、用电线宝宝变魔术
1.教师用电线宝宝表演魔术。
师:老师想为你们表演魔术,你们想看吗?
请幼儿闭上眼睛,一起数到“3”睁开,教师将电线扭一扭成波浪线形状,提问:电线宝宝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教师分别用彩色电线变出弧线和螺旋线,边变边说出变的方法,让幼儿能够观看清楚。
师: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用电线宝宝变出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你可以用手比画比画。
小结变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的方法:电线宝宝扭一扭,变出一个波浪线宝宝;电线宝宝弯弯腰,变出一个弧线小宝宝;电线宝宝绕圈圈,变出一个螺旋线宝宝。
2.幼儿操作尝试。
师:电线宝宝非常想和你们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布置任务:那就请你们用电线宝宝绕一绕、弯一弯、扭一扭,变出自己喜欢的线宝宝吧。变好的小朋友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变的是什么线宝宝,它们还像什么。
3.和电线宝宝一起舞蹈。
师:我们变出了这么好看的线宝宝,和它们一起跳个舞吧。(师生随音乐自由舞蹈)音乐停时,摆成各自电线宝宝的造型。
(用提问和变魔术两种形式巩固幼儿的已有经验,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掌握了电线的各种玩法。随音乐舞蹈既活跃了气氛,又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四、电线宝宝变变变
1.师:电线宝宝真好玩,能变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形状。看,老师带来了一些电线变的图片,你喜欢哪幅图?是用几根电线变出来的?
2.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变出更好看的东西呢?可以去找好朋友一起商量着变图形哦。
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并将变好的图形拍照。
3.观看照片,启发思考。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变的图形,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还像什么?
(幼儿边玩边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既发展了想象力,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五、游戏“我是电线小宝宝”
玩法1:单独游戏
幼儿扮演电线宝宝,教师出示变好形状的电线,要求幼儿用身体变出这个形状,并说说变的是什么。如教师出现一个圆圈,幼儿用手臂、身体、手指等做出圆形,并说出自己变的是太阳、气球、包子等。
玩法2:合作游戏
先分组合作游戏,再全班合作游戏,如变成长长的火车。游戏数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废旧电线投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电线造型,并根据这些造型创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展开活动。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中,提升了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
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再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全体幼儿都有小小的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每一个幼儿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务。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
活动过程:
1、案例分析: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引导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卫什么?
2、教师讲解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3、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吃药才是安全的?
4、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将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教学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大胆与同伴交流爱护花草树木的经验。
2.学会制作简单的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品。
3.积极参与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幼儿收集的“如何爱护花才树木”的图片(2)制作花草树木宣传品的材料:废旧图书、水彩笔、剪刀、胶水、素描纸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收集的“如何爱护花才树木的图片”的'图片,交流自己知道的爱护花草树木的办法。例如,不摇小树,不摘采树叶、花草,不爬树,不在树上刻画,不随意践踏小草,轮流帮助小树,小草浇水等。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爱护花草树木的办法?
二、分组制作。
鼓励幼儿自选材料,分组制作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品。
制作宣传广告。用剪贴、绘画等形式制作宣传广告传单。
制作宣传海报。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制作“爱互花草树木”大海报。
三、作品欣赏
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启发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谁设计的宣传品最有创意和宣传效果。
四、宣传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宣传活动的地点。
鼓励幼儿向家人或行人等介绍“爱护花才树木”宣传海报的内容。活动延伸:
在班级贴一张“我们的环保行动: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自己保护花草树木的行动时间和内容,并于同伴交流。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所熟悉的,他们在游戏中奔跑着、寻找着、追逐着,在找找玩玩中,对影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幼儿喜欢在教室里选择教师提供的自制影子游戏材料,玩手影游戏。因此,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选择了影子的内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影子的特征,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科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影子的特征。
2、乐于对影子进行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相同与不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找影子游戏
2、物质准备:粉笔
活动过程
一、观看手影PPT,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1、提问:你们玩过手影游戏吗?会做什么?
2、出示影子ppt,提问:这是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3、出示手做影子的ppt,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4、你在哪里见过影子?
二、户外玩“影子”游戏,感知影子的特征。
1、游戏“找影子”,感知影子和光的关系。
幼儿探索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重点观察:哪里有影子,哪里没有影子
师生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2、游戏“看影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
幼儿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提问:
你站在阳光下,看看影子形状、颜色是什么样子?
你站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看看影子的形状、颜色有什么变化?
师生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状会变;影子是跟着我们一起变的。
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提问:自己和影子有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通过幼儿之间合作画影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幼儿互相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造型画影子。
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个物体的轮廓,但影子很有趣,会变、会动。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3、游戏“捉影子”。体验玩影子游戏的快乐。
三、集体分享,观察影子的不同造型,体验创造影子的.快乐。
1、出示户外画影子的照片,提问:
“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喜欢那个影子,一起来做一做。
2、师生小结: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有光的时候出现。
五、活动延伸找影子: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有影子。
活动反思与建议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幼儿也喜欢玩有关影子的游戏。活动中我不断的以问题游戏的情节贯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发现,通过自己的探索、比较、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感受科学探索游戏的快乐,养成喜欢探究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诗歌《吹泡泡》篇幅短小,共四句,诗中意境优美,有一定的韵味,适合中班上学期教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入这个活动,也为了取得好的互动效应,我在班内区域中投放了玩“吹泡泡”的游戏材料,班中孩子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自由活动或吃过午饭后,他们几个人一组兴致勃勃地玩着,一边吹一边交流着自己的的发现:“我的泡泡多大呀!”“我的泡泡是彩色的”“我的泡泡是小鱼吐的.泡泡”中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在此基础上,他们愿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发现、想象,基于此,我把《吹泡泡》纳入了活动课程。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优美、抒情的语言,能在学念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彷遍、想象。
2、懂得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存在着相互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孩子已有吹泡泡的经验 。
2、诗歌图片几幅。
3、优美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小朋友,上次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都吹出了泡泡,好玩吗?
2、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们这么好玩,她也想玩了,她是谁呀?(看图片)
3、这个小妹妹一边玩,一边还在说着“吹泡泡”的诗歌呢,听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二)、倾听,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师朗读诗歌一到二遍
2、小妹妹说了什么?
3、师根据幼儿说的随即贴上图片
4、我们能不能跟着小妹妹一起说一说诗歌
5、为什么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雨点、小鱼、果子)
(三)、彷编诗歌
1、小妹妹还要吹很多泡泡,看看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会不会用“谁是谁吹的泡泡”帮小妹妹说一说。
2、小朋友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儿彷编,根据孩子彷编的诗句,幼儿互相学习,
(四)、延伸活动
把我们刚才编的诗歌画出来,贴到图上去,让全班小朋友看看说说。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精选)中班教案09-06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10-06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