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4 09:37:09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科学教案6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在我班开展“种子”这一主题时,有幼儿认为核桃是种子就带来了。开“种子展览会”时,幼儿提出了“核桃、土豆是不是种子”的问题。在翻阅、收集大量资料后,幼儿肯定了核桃不是种子。与此同时,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及一些工具如:放大镜等,让幼儿观察发现种子的秘密。而核桃则被我随手放在自然角,没多久我就发现许多小朋友很喜欢摆弄核桃,经常这里摸摸,那里敲敲,有的小朋友说“我吃过核桃肉,很好吃的。”

  而有的小朋友说“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打开它?”有的小朋友就直接向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因此我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些核桃和工具,想让幼儿探索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打开核桃。应该说对大班幼儿而言,使用这些工具打开核桃是很有挑战性的,可是我在区域活动中发现幼儿对这些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思考:怎样使区域活动中个别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怎样让他们获得的经验在同伴间进行分享交流?同时我认为对大班幼儿来“怎样使用工具”用语言进行表述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制订了此次目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并能与同伴交流分享。

  2、激发幼儿尝试运用多种工具打开核桃。

  三、活动准备:

  1、各种工具的图片及实物,二张大的记录纸。

  2、每位幼儿一个塑料底盘,一张记录纸、笔。

  3、每组一个小盘子。

  四、活动流程:

  (一)说说议议。

  (二)幼儿操作。

  (三)交流分享。

  1、重要提问:

  (1)你用过哪些工具?哪些工具成功了?哪些工具没成功?

  (2)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3)为什么同样的`工具,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成功呢?

  (4)你用的什么工具,怎么打开核桃的?(强调动词及表达语言的完整)

  2、讨论:说说在这些工具中哪些工具容易打开核桃的,哪些工具不容易打开核桃的?(有不同意见,引导幼儿讨论)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教师: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6、: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3.蝗虫好动,在测量它的身长和展翅长度时,需要两个同学合作进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能愉快地学做泥球。

  2.了解泥的显著特征,感受湿泥的粘性。 活动准备: 用细泥铺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开一小孔)一个小盆,围兜,各种泥制品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干泥

  1.带幼儿到泥地前,一起来玩泥巴。

  2.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脚在泥里踩一踩,比较不同。(知道干泥是松松的,软软的。)

  二.尝试做泥球

  1.让幼儿自己尝试做泥球,发现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将水放在一边,不做提醒。)

  2.幼儿加水继续尝试,观察幼儿是否加了适量的水。(不做指导)允许个别幼儿尝试失败。

  3.请做成的幼儿来演示,讲解用什么办法,如何做成泥球。

  4.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做泥球。故意加过量的水引导幼儿观察。从而引导幼儿发现要加适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泥湿了就会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请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里,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泥球最多,最圆。

  三.尝试讨论

  1.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泥?什么东西长在泥里的?

  2.泥可以做泥球,种树,花,西瓜等东西以外,还可以做什么?

  (让幼儿欣赏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砖等)

  四.延伸活动

  1.请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妈妈妈找一找,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用泥做的, 带来给小朋友看。

  2.引导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方法比较叶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图片,带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课外作业及学生精彩发现激发学生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果实又是怎样变化呢?

  二、观察叶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叶子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是非辨别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电视中也时常有社会公益广告宣传,他们有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后,知道人类愿意生活在美好的绿色环境中,对于脏、乱、差要积极想法整治,并将自己喜欢居住在美丽家园的心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初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鼓励幼儿创造画出美丽的家园,培养幼儿运用色彩表现美的能力。

  2、知道地球是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初步培养幼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大胆运用绘画手法和协调的色彩表现人们喜欢居住的环境。

  活动准备:

  地球仪,有关地球的录象;范例,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感知、交流------体验表现------延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1、出示地球仪,问:“这是什么?是谁的家?”

  2、:这是地球,是人类、动植物的家。

  二、感知地球环境,交流环保经验。

  观看两段录象(美好家园和脏、乱、差的环境),组织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我们喜欢生活在花园般的地方,那儿空气清新,既干净又美丽。

  2、你不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我们不喜欢生活在又乱又脏的地方,那儿没有小鸟,没有花、草、树木。

  3、怎么样将它变得既干净又美丽呢?

  :废气、废水不可乱排放,不乱扔垃圾,多植树绿化,交通工具使用无污染的能源等。

  4、:地球只有1个,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好地球,才能生活在空气清新、干净、美丽的.家园,人类和动植物才能快快乐乐。

  三、体验美丽的家园,表现美好的愿望。

  1、你想象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幼儿介绍)

  2、教师示范讲解:绿色的大地、树林;兰色的天空、海洋。绿、兰表示清洁、干净;红、黄、橙表示美丽、幸福。

  3、幼儿绘画: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并用色彩来表现。

  四、延伸活动

  1、幼儿作品、创作绘画、色彩表现。

  2、延伸活动:我们一起努力将地球建设得更加美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经典)科学教案10-22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精选)科学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