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己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儿子们
j ng qi o ne t t ng t ng l i xi ng bB
井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
2、其它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4、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请大家说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和体谅妈妈的。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
3、激发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感情。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动物之间互惠互助?
2、这三组小动物的故事很有意思,让我们先来学习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情况。
(二)讲读第二段:
1、蜜獾和导蜜鸟在什么事上互助呢?打开书,请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2、它们合作捣毁蜂巢,各自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3、这就是它们互惠的一面,那它们怎样互助呢?
4、导蜜鸟凭什么能发现野蜂的巢?它又怎样传信号给蜜獾呢?
5、蜜獾得到信号后怎么做呢?
6、导蜜鸟目光敏锐,能发现蜂巢,蜜獾听觉灵敏,能听到信号,去捣毁蜂巢。它们配合默契,真是太聪明了,让我们齐读。
7、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找到小伙伴,表演一下导蜜鸟和蜜獾的互惠互助。
8、谁愿意来表演?
9、太精彩了!了解了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你们还想了解谁和谁的互惠互助?
10、请大家按自学要求再次合作。
11、小小组学习。
12、交流:
(1)请研究海葵虾和红海葵互惠互助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2)还有谁想补充吗?
(3)女生齐读。
(4)凶猛的鳄鱼和千鸟之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5)哪一句体现了它们的互惠互利?这里的关联词和本文哪一组关联词意思相同?
(6)它们更为有趣的地方表现在哪里?指名读。齐读。从“只要……就……”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两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鳄鱼和千鸟的亲密关系,这比前面的事例更生动。
(7)男生读。
(8)谁来补充介绍一下。
13、小结: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从中得到了好处。
(三)拓展知识:
1、大自然奥秘无穷,互惠互助的小伙伴还多着呢!汇报一下你课前收集的`例子。
2、小结:是呀,关心就是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我们在互助时肯定能互惠。在众志成城,共抗“非典”的时刻,我们更应学会合作,学会奉献!
(四)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将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仿照课文“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改写文中一则故事。
(五)板书设计:
蜜獾导蜜鸟
海葵虾红海葵
动物的互惠互助
鳄鱼千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
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天空)清亮。
2.讨论,感知全文。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将之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净的。
(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
(4)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舒适”的?请讲述理由。
明确:①济南三面环山。②像是“在一个小摇篮里”。③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④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⑤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二)课文分析
1.分析第1段。
(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2)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3)本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不可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2.分析第2段。
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老城”?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用“睡”“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分析第3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们的感受及遐想,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2)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
(3)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两方面。①小山:用“围”“小摇篮”“暖和”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②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
4.分析第4段。
(1)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明确:空间顺序。①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像日本看护妇)。②山尖:全白(镶银边)。③山坡:白雪黄草(穿花衣)。④山腰:露粉色(害羞)。
(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分别举一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树尖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②拟人:“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突出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2.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前4段进行了细读赏析,既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也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并且从写作特色等角度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新课讲授】
(一)课文分析
1.分析第5段。
(1)本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雪后济南的城外的景象。
(2)本段为什么用两个“卧”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唯有“卧”字才能把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及矮屋房顶上的薄雪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两个“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这样使全文一致,有一种和谐之美。
(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素淡雅致。
2.分析最后一段:
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清澈通透的特点。
(二)品析赏鉴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两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课堂小结】
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等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