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9 11:54: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品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精品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家的宝贝。

  2、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述,欣赏他人的宝贝。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的宝贝,理解宝贝的含义。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

  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自己家找一找有些什么宝贝,带来幼儿园(如家里特别的装饰、特别的花草、幼儿特别的玩具、特别的书等,可以是实物或照片)。教师自备宝贝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我家的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的含义。

  1、老师出示自己带来的家里的宝贝(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准备),先让小朋友猜猜,再想小朋友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老师为什么把它视为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就是自己喜欢和珍视的东西。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家里特别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宝贝。

  二、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宝贝。

  1、个别幼儿出示自己带来的宝贝,在集体面前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去爱护宝贝。

  2、幼儿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宝贝的含义上面,因此,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在活动的开始,我就自己先介绍了一下我自己的“宝贝”。

  我的“宝贝”是我的杯子,因为这是某个小朋友在教师节的时候送我的小礼物,而且这个杯子不仅外观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它很实用!平时上课嘴巴干了,喉咙痛了,都可以用上这个杯子。有了这个杯子,我的喉咙再也不会痛了,而且用的时候心里也暖暖的,所以,它是我的“宝贝”。

  听了我的介绍,小朋友们也都迫不及待地说开了。张诗涵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娃娃”,马晨紧接着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奥特曼”……我发现,孩子们还是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他们对宝贝的理解的都不够。

  我告诉他们,“宝贝”是自己很喜欢,很爱惜的东西,叫它“宝贝”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金悦麒把他的“宝贝”拿了出来,他的宝贝是在他生日的时候,老师画的一个小蛋糕,上面还有全班小朋友的指纹。他说这是他很爱惜的宝贝,是老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他的礼物。

  为了让孩子们对宝贝有进一步的理解,我接着说道“金悦麒的宝贝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亲手做好送给他的,而且他很爱惜这个宝贝,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最后,这个活动那么贵在热闹的讨论声中结束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想向大家展示他的宝贝。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展示自己的宝贝,我将时间进行了适当的演唱,在展示环节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让幼儿更明确了自己的宝贝!

  小百科:宝贝是被认为是少有的或宝贵的人。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各种材料建构成的障碍物上行走,练习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

  2、努力尝试多种练习平衡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材料:变形平衡木、大块积木、弧形塑胶板、沙包、硬纸板、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游戏《风和小树》做为活动腰部、颈部及手部肌肉的准备动作,同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昨天晚上的一场大雨把小河上的桥冲走了,小动物们不能到河对面去找食物了,请你们帮它们想个办法,可以顺利到达河的对面。"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平衡木、积木、塑胶板)建构不同的桥,并分别上去走一走,提醒幼儿小心。

  2、集中:讲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说说自己是怎样又快又稳地过桥的。

  3、幼儿自由练习,体验在不同障碍物上行走的难易度,手眼协调。

  4、集中:教师:"小动物们得到你们的帮助,又能吃到食物了,为了表示感谢,送来了好多吃的,咱们一起去运回来,好吗?"

  5、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把食物(沙包、硬纸板、雪花片)运回来,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食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放松:

  1、总结性评价,对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动脑筋想出的`各种办法给予表扬和肯定。

  2、一起做放松运动:甩手、扭腰、晃头、捶腿等。

  3、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材料后回班。

  教学反思:

  老师设计的环节很科学,先是热身,然后是平衡上由易到难的练习,再是将平衡组合进行走、跨的练习。活动中,教师设置了有趣的情境、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盎然,幼儿练习起来乐此不疲。

  小百科:平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亦泛指平稳,稳定。

中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注意不与他人碰撞,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幼儿已吃过西瓜的经验、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游戏玩法: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师:"西瓜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绿绿的皮,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别甜。

  2、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样?""洗一洗,然后切开。"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切西瓜"的游戏,想一起玩吗?

  3、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师:首先呢,我做切瓜人,来大家跟我一起说: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切开来!边说边做动作。

  4、教师再次强调游戏的玩法:切瓜人要随儿歌节奏切西瓜,最后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来"的时候,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达的.小朋友为胜,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5、开始游戏: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组(要求切瓜人要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

  注意事项:

  1、幼儿要边念儿歌边有规律的切西瓜;

  2、幼儿在奔跑过程中要注意躲闪、不碰撞;

  3、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跑。

  生成新玩法:

  通过仿编儿歌的形式复习巩固游戏。

  "小朋友,除了西瓜可以一切两半,还有什么水果可以这样切?"引导幼儿把儿歌改成 "切,切,切苹果,一个苹果切成俩。"依次变换成"切梨、切橙子"等比较圆的水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四、结束,

  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六、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方面:

  《相邻数》是中班综合主题活动三“我们身边的科学”活动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能感知相邻两数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认识数字9。目标制定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这条目标也是这节活动的重点;但目标定的过于注重知识的培养,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这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我觉得加上这一情感目标会更好!

  二、活动准备方面:

  活动的成功与否,准备很关键,数学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枯燥性,而教材上的准备过于平乏,对幼儿缺少一定的吸引力,会让孩子在开始时,就缺少了探究的欲望,那整个活动会较为平淡,我在准备做课前准备时,加入了一副挂图和神奇的百宝箱,让活动一开始就具有情境性,活动中期又能缓解孩子的知识压力。另外我还进行了前期经验的准备,“你坐在哪一组?你有好邻居吗?”让孩子们在活动前对“邻居”有一定的概念。

  三、活动过程方面:

  数学活动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观察和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游戏环节能环环相扣,使孩子们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而教材上的过程较为简单,幼儿操作环节多,游戏环节少,我应该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只有在游戏的基础上理解相邻两数多1和少1的的关系后,操作才会显得有必要、有价值。

  教案再设计:

  设计思路:

  从孩子兴趣出发,动物是孩子们熟悉又愿意接近的事物,我以“给小动物找邻居”为载体,让孩子理解“邻居”的含义并进而感知“相邻数”的含义,通过比较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是比它大1和小1的数。活动通过情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进而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相邻两数数量关系,能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

  2、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两数的数量关系,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1~10的磁力扣,挂图一幅,1~10的扑克牌,百宝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搬家

  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挂图)“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的邻居是小猴子,1号的小羊和3号房间的熊猫。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

  [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三、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5号房间的狐狸的邻居是4号房间的小猪、6号房间的老虎,小动物有了邻居,那房间的门牌号数字也有自己的邻居,5的邻居是离他最近的两个数,引出相邻数。以2为重点,让孩子说一说找一找,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让幼儿理解2的'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1和比它大1的3,3的相邻数让幼儿动手操作摆扑克牌分组找,4、5、6和7、8、9和相邻数,让幼儿到前面展示。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四、游戏

  1、找朋友。

  请小朋友带上有数字的动物头饰,给数字宝宝找朋友。我是4,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3和5迅速站在4的两边,数字都找自己的朋友,按一定顺序站出来,反复几次,看谁的反应快。

  2、百宝箱。

  出示百宝箱,装有2~9的数字,让幼儿拿出一张看它们相邻的数在哪里,手里有扑克牌的出来站排,站到数的两边,看哪组动作快又对,反复进行。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相邻数的认识。]

  五、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动作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6

  如今,班内性格各异的孩子不乏人数,在生活中不愿开口不善交流,这样的孩子朋友少,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主动地与他人诉说,寻找他人的帮助,使问题不能及时、很好地得到解决。儿歌《乌龟怪脾气》是主题活动《我对你说》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指偶操作中,在情景表演与角色游戏中自主地感悟说话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的口语听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了幼儿喜爱的情境表演,形象生动的图片和指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看、听、做、说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意义,产生了一种想说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集体和分组情境表演的环节,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角色,与同伴同作,在愉快的情绪中大胆地表现自我,我发现平时不爱说话的小朋友也选择了小乌龟的指偶和小伙伴一起沉浸在角色与情境中,一边表演一边大声地说,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活动开始时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儿想和小乌龟说话的.愿望,小朋友看见可爱的小乌龟纷纷和它说话,南南问:“小乌龟,你吃了饭吗?”乐乐说:“我想和你一起玩。”笑笑说:“你是坐车来的,还是自己爬来的?”等等。当发现小乌龟始终不理睬他们时,乐乐问我:“老师,它怎么不说话呀?”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她说:“那你发现乌龟有个什么怪脾气呢?”小朋友都说:“它不理睬人,不爱说话。”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问题,接下来我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乌龟改正怪脾气,并创设让幼儿交流,讨论的机会,并通过创编诗歌,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幼儿把问题从小乌龟的身上迁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说话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 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理解掌握20以内的数物对应。

  2、理解数量的意义,提高幼儿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画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20以内)、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完成数物对应的操作,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超市里新进了一批货物,但还没来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物)

  二、集体活动。(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习20以内数物对应。)

  (1)依次出示20以内的物品,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对应相对应的数字。

  (2)出示2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说出相对应的物品的数量。

  三、操作活动。(继续帮超市管理员整理货物)

  (1)出示数字,幼儿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种物品数量的数字标签管理员已经做好了,但是每个数字标签相对应的物品还没摆好,(屈老师请小朋友根据数字标签帮助管理员放入相应数量的物品。)

  (2)游戏“猜猜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猜出数字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插入相应数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单数。)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第1组每人发1张画有20以内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1张。第2组每人发数字1―20中任意一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观察,拿图片的幼儿迅速数出自己所拿图片物品的数量,然后找到拿与自己物品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的小朋友,站在他的旁边,拿数字的小朋友检验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的跳跃。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胸牌(青蛙,兔子,母鸡,小朋友等);

  3、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蹦’的声音

  师:听到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蹦”的声音

  关键提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声音?

  重点关注:幼儿对声音的合理猜测。

  小结:这是青蛙跳起来,“蹦”的声音。

  二、感知模仿“跳”的动作

  过渡:除了青蛙,还有很多动物会跳呢?

  (一)动物跳

  多媒体课件:小猫,兔子,母鸡及其他跳跃的动作

  关键提问:看看,谁来了?它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图片的观察,能否用语言表达不同动物的跳。

  小结:小猫张开胡子跳跳跳,兔子竖起耳朵跳跳跳,母鸡张开翅膀跳跳跳。

  (二)小孩跳

  过渡:看到动物们跳跳跳,小孩也想来试一试。

  关键提问:小孩是怎么跳的?谁来试试?

  你看到小孩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跳跃动作;同伴之间的互动。

  小结:小朋友会各种各样的跳,有的单脚跳,有的双脚跳,有的会转圈,有的分开并拢跳……

  (三)一起跳

  过渡:跳一跳,心情也变得更加快乐啦,让我们心情跳起来吧。

  说明:

  1、教师出示不同动物的胸牌,幼儿模仿其跳跃动作;

  2、教师用“XX跳,XX跳,XX跳完XX跳”等语言组织;

  3、第一遍无音乐,第二遍有音乐。

  三、拓展体验:“动物跳”的'游戏

  过渡:我们来玩个“动物跳”的游戏吧

  (一)看视频

  关键提问:录像里的小孩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表达游戏规则。

  小结:游戏规则是4名幼儿每人选择一个动物胸牌,代表一种动物;教师指定一幼儿开始,被指定的人根据其身份,边跳边说:“XX跳,XX跳,XX跳完XX跳”;被叫到的那名幼儿,跳起来重复指令,以此循环,没接上的幼儿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的幼儿胜出。

  (二)玩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的肢体表现及反应力

  延伸: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跳呢?等会儿把你们想到的小动物也加入到游戏中玩一玩吧。

中班教案 篇9

  总体目标

  一、以游戏的形式,通过让幼儿在玩中学,发展感知觉,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尝试大小不同球(像球的物体)的不同玩法,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生活活动

  一、接待:

  (一)热情接待家长,与家长简短交谈,登记服药幼儿名单。

  (二)检查幼儿口袋,排除不安全因素。

  二、游戏活动:

  (一)引导幼儿尝试多种方法玩球。

  (二)愿意与他人共同玩球。

  三、早操:

  (一)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跟做。

  (二)能听口令、动作协调地做操。

  四、盥洗:

  (一) 指导和帮助幼儿按顺序洗手(分组),知道不玩水的道理,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二) 随时观察幼儿是否需要大小便,提醒幼儿根据需要入厕。

  (三) 适时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活动后提醒其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五、进餐:

  (一) 以游戏口吻创设愉快的进餐气氛,并放些轻松、愉快的音乐,鼓励幼儿吃饱、吃好,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保持桌面、地面、衣服整洁)。

  (二) 帮助幼儿学习正确使用餐具,要求幼儿独立进餐,知道应该爱惜食物,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六、睡眠:

  (一) 提醒幼儿睡前入厕,指导帮助幼儿有序脱衣、鞋,并放于指定处。

  (二) 巡回观察幼儿的睡眠,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睡眠习惯,保持正确睡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教学活动

  集体教育活动一:语言活动 捉迷藏

  一、活动目标:

  1. 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并感受游戏的快乐。

  2. 感知方位,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3. 培养幼儿安静倾听及用恰当词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特征。

  2. 物质材料准备: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纸画动画、动物头饰、游戏场景布置。

  三、活动进程:

  1、以游戏“捉迷藏的玩法”导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意力,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教师出示纸画动画引出活动内容。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逐一找出小动物。

  3、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内寻找“藏”起来的小动物,并告诉别人“……藏在……”。

  4、师生共同玩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更换主语说句子“我(他、她)藏在……”。

  四、活动延伸:

  1. 幼儿在操场上玩捉迷藏的游戏。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等。

中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会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我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认识五官的.基础上,能画出好朋友头部的特征,并装饰画像。

  2、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用描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3、通过绘画,增强热爱好朋友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水彩笔、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夸夸我的好朋友(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拉近小朋友之间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亲近感)

  二、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好朋友的大概特征。

  (讲述好朋友的特征,为下面幼儿绘画的环节打下了铺垫,便于幼儿进行更好的绘画)。

  (1)、请幼儿相互讨论、观察自己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两两相对,并能相互观察对方头部的基本特征。

  三、讲解示范:

  请幼儿讨论,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脸上都长着什么.

  四、幼儿练习

  鼓励、启发幼儿根据好朋友的性别、特征进行绘画

  五、教师、幼儿点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