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10篇[合集]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生命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话题。如何与幼儿谈论人生、谈论生与死呢?我们尝试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员,人的生死亦如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开始与结束,从而引导幼儿把握“人本能向往美好事物”的情感脉搏,让幼儿在笑谈人生中初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标:
1、通过类比,知道人的一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有开始也有结束。
2、观察图片,学习按开始、发展、结束的时间给图片排序。
准备:
幼儿已具备按时间顺序给四至五张图片排序的经验。
杂技表演的录像短片。
有关海龟下蛋、运动员赛跑、人的一生等内容的图片。
能表现“美丽人生”主题的图片,如成为教师、科学家,周游世界等。
过程:
一、看录像短片
1、杂技表演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你知道还有哪些事情有开始和结束?(看动画片、玩游戏、画画、看书,等等)
二、按时间顺序给图片排序
幼儿各自按开始、发展、结束的时间顺序给图片排序,相互交流排序结果。
讨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开始”与“结束”?
出示“美丽人生”图片,引导幼儿集体排序。
小结:所有事情都有开始与结束,人的一生也有开始与结束。我们每个人都从婴儿开始慢慢长大,经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都是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想。
三、憧憬美丽人生
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美丽人生”图片。
启发幼儿憧憬:我的美丽梦想是什么?(长大了开军舰,长大了当空姐,长大了穿漂亮裙子当新娘,长大了当医生,等等)
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憧憬未来,把美丽的梦想说出来、画下来,展示在主题墙上。
欣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反思:
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幼儿通过给不同事件的图片排序,自然的感受到人生如同其它事物一样有开始也有结束,出生即是开始,死亡及时结束。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婉转的解释了生与死的意义,幼儿较易接受。
欣赏“美丽人生”图片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图片集中体现了幼儿对成长的渴望,对人生“最美丽一幕”的憧憬。一方面,教师选用印象派大师的部分作品以及摄影作品(包括婚纱照),带给幼儿美的享受,让幼儿在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积极的憧憬中冲淡对“人生结束”“死亡”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教师展示了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并带着愉快的情绪描述了自己的理想和现在的生活状况,表现出“重视过程,淡化结果“的理念,向幼儿战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剥栗子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香甜的栗子
2.带毛刺的栗子,栗子食品,手套。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课件一
1.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
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1)先让幼儿猜一猜。
(2)教师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刺,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二、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课件二
1.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2.问一问:有什么味?
3.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1)你想请谁帮忙?课件三
(2)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3)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
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
(4)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三、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课件四
1.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2.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能生长,初步了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尝试记录帮助种子生长的方法,体验帮助种子长大的快乐之情。
【活动准备】
1、中(2)班绿色家园责任田的照片。
2、下雨、阳光、蚯蚓ppt、视频。
3、记录纸(小苗的形状)、记号笔、展板。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前几天,我们在责任田里种了什么?(花生)它们发芽了吗?(没有)
这些小种子啊心里可着急了,它们好想快点长大!
那种子长大谁会来帮帮他们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种子宝宝在长大。
观看ppt,了解春雨、阳光、蚯蚓是怎样帮助想长大的种子的。
1、春雨
(1)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哗啦啦地下,落到绿色家园里,落到泥土上。
(2)种子宝宝喜欢它吗?为什么?
下了春雨,种子宝宝喝得饱饱的.,身体长得胖胖的。
2、太阳
(1)谁来帮忙了?
太阳公公散发着光芒,晒着太阳可真暖和啊,种子宝宝伸了个懒腰,使劲地往上长,长出了小芽芽。
3、蚯蚓
过渡:还有谁也会来帮忙呢?
(1)(我来啦,我来啦,我来帮助你)猜猜是谁呀?
(2)小蚯蚓是怎样帮助种子长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帮助小种子松土。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蚯蚓帮种子宝宝松松土吧。
现在的泥土又松又软,小种子使劲地顶啊顶,终于钻出了地面。
总结:原来种子宝宝长大需要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还有小动物们的帮忙呢。
三、帮助种子生长。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你会怎样帮助种子生长:
他们对种子宝宝这么关心,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帮助绿色家园责任田里的种子快快长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它们,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记录帮助种子长大的方法:
(1)介绍记录纸
这是我们的记录纸,它像小苗苗一样,有两片叶子。想到一种方法记在一片叶子上,想到第二种方法记在另一片叶子上。
提问:一张纸上记录几种方法?
假如你还有别的方法,就再拿一张记录纸来记录。
(2)幼儿记录
3、交流分享:
(1)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们?
(2)做一做帮助种子长大(幼儿结伴表演)
总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帮助种子宝宝长大,相信我们责任田里的种子宝宝很快就会发芽、长大!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知道常用的沐浴的`名称、功用和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洗澡用品多又多》。
2.洗澡用品实物或空瓶,如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洗澡用品,请幼儿讨论洗澡用品的名字及其功用。
1.夏天很热,容易出汗,弄得身上臭臭的,浑身不舒服,该怎么办呢?
2.洗澡是一个好办法。洗澡会让我们变得很舒服。
3.你知道洗澡时要用哪些东西吗?
二、教师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各种洗澡用品的图片,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1.请幼儿认识各种洗澡用品。
(洗澡用品有很多,有清洁身体的洗发精、沐浴露、香皂;有辅助工具毛巾、海绵、沐浴球等。)
2.请幼儿谈论各种洗澡用品的使用方法。
(1)浴盆怎么用?(可以坐着洗也可以躺着洗)
(2)怎么洗才洗得干净?
(3)你是怎么变出泡泡的?
(将沐浴露或香皂倒(抹)在沐浴球、海绵上,搓一搓让泡泡变得多又多。)
(4)背上洗不到怎么办?
(5)这些洗澡用品是什么用的?(请幼儿演示使用方法)
(6)洗澡真快乐啊。最后别忘了将泡泡冲洗干净,用浴巾擦干,否则容易感冒哦。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材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材料构成了大千世界。材料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对繁多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选择和运用?怎样开发新的材料?这是材料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引领孩子们经历的认识过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从布料这一个视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渗水性、吸水性这一类特征。教材由4个部分组成:
1、观察雨中的布料;
2、“毛毛雨”下的布料;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物品,对这些常见的物品对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进行研究是这节课的主要意图。衣服是我们最常见的物品,人们穿衣服除为了饱暖美观之外(这是主要功能),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透气性)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课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为下面开展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尽管进入五年级了,但是观察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过我们追求的是在3、4年级培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不再单凭兴趣,而是要在经历模拟实验中经历一个连续的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不同变化,要力求体现观察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观察认真细致的精致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几种布料的特性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材料:不同布料每组四种共两份、放大镜、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供4种布料,这4块布料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说出4种布料的一些不同点,引出4种布料的名称,在屏幕上出示,认识4种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这4种布料里选择一种做雨伞的伞布,你们会选择哪一块?小组合作,作出选择,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设计方案
1、要知道你们的选择是否有道理,该怎样寻找科学的依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文件夹上写下要点(可以用图画或是文字)。
3、交流小组的初步设计方案,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进设想;小组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设计方案,提出不足之处。
4、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新的设计要点:自然界下雨的不同情况怎么模拟?如何做才能体现每种实验的公平?
5、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下雨情况(毛毛雨或是中雨),选取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再设计。
三、实验探究
1、交流新的设计方案,理清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2、交流所收集到的实验信息,实验中的哪些现象跟自己的预想差不多?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四、延伸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在四种布料中最差,防水性最好;布料除了做雨伞外还有更多的用处,经历了今天的科学学习之后,你能自己设计其他的模拟实验对布料的其他性质进行研究吗?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自然角是我们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一个难题,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走进自然角,承担起自然角中的主体责任,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植物的摆设,让自然角永远的充满生机是我们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从今年上半年时我们幼儿园把自然角作为我们一个课题,将自然角和我们的课程能够结合起来,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关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顾植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长期的忘记浇水,要么就浇过多的水,因为他们不了解浇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从本质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浇水,该怎么样浇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茎部输送水分的。
2、萌发对植物喝水现象的探究热情,初步学会照顾植物的简单方法。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植物喝水的秘密。
【活动难点】
能准确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课前和幼儿一起将芹菜放入红色墨水里。
2、植物根吸水的视频,植物茎吸水的ppt。
3、两位幼儿一组实验材料:已经吸水的芹菜,放大镜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万物生长离不开水。
ppt出示斑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张)
问:他们在干什么?(喝水),为什么要喝水?他们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吗?它没有嘴巴怎么来喝水?为什么?
老师带来了一株芹菜,我们来猜一猜,它是靠身体的那一部分来喝水的?为什么?
二、实验验证,引发孩子探究热情。
1、PPT呈现实验结果,问: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
小结过渡:原来植物是靠根来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刚才我们一起将芹菜放在红色的颜料里,现在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变化,(出示芹菜喝水现象对比图)
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植物的茎到底长得什么样呢?今天我们要来做小小植物学家,来解剖一下芹菜的茎。
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茎的运输功能。
1、用图示的方法显示茎的横截面和纵截面。
2、讲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先把把芹菜横着剪,纵向剪,然后用放大镜看看茎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等一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的横截面有红色的点,纵切时看到红色的线。
4、集中交流、讨论,请你用红线上来画一画你看到的。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结:植物的茎纵向看像吸管,有长长的通道。横向看有一个个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茎这根长长的细细的小圆管运输水分的。
四、迁移经验,进一步引发孩子关爱植物的美好情感。
出示一盆腐烂的仙人掌,引导孩子观察:仙人掌怎么了?为什么会烂呢?说明自己的'理由,再请相同意见的幼儿举手表决(由于小朋友给它浇了太多的水,让它的根烂了)
教师总结:虽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种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自然角有许多植物,该怎么照顾呢?听听科学小博士的建议PPT播放浇水要领:第一、土壤干燥需要水,第二将水浇在根部,要浇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浇水时间。
反思:
在活动中我出现了一个以前在试教的时候从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较湿,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导致活动中实验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还有就是我们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其实对于根吸水的现象已经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环节就很直接的将我的答案回答出来了,让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对于根吸水的现象我们可以忽略,其实科学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有些话说得有些啰嗦,孩子抛出的问题我并不能及时很好的给予回应。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缓慢均匀的.力气吹。
3、喜欢吹泡泡活动,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盆泡泡水,一块毛巾。
2.操作1:瓶盖,积木(木质,镂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测验证表。
3、操作2:夹子,漏勺,雪花片,积木,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贝们,欢迎来到泡泡王国。
(二)共同探讨,个别示范。
教师: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们会吹泡泡吗?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与验证。
1、猜测。
教师:泡泡王国的国王呀最喜欢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些东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觉得它可以吹出来么?
2、验证猜想,提出注意事项。
(四)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泡泡国王可开心啦,他还请那你们帮个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找了很多有洞的东西,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3、观看泡泡秀。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橘子宝宝的颜色、味道、形状等特征。
2、学念儿歌《橘子宝宝》。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橘子宝宝的颜色、味道、形状等特征。
进一步感知橘子宝宝的同时能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讲述橘子的各种特征
活动准备:
橘子、苹果、梨、香蕉若干,盒子1个。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猜个谜语,你们可要开动脑筋想好哦,小耳朵要听好了。师说出谜面(外面杏黄衣,姐妹抱一起,打开仔细看,都是一瓣瓣),猜一种水果,请幼儿猜谜底。
二、摸一摸,看一看
师出示一个盒子说: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神秘的礼物,放在这个盒子里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1、教师事先将苹果、橘子、梨、香蕉放入大箱子中,请每位幼儿上都来摸一摸,找一找。并请幼儿说说摸到了什么?摸上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师说:盒子里到底是谁我们现在把它请出来好吗?并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橘子
2、师:老师摸到了一个句子,你们看看橘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橘子长得圆圆的,黄色的皮)
3、师:你们喜欢橘子吗?请你们来摸一摸,闻一闻,(拿着橘子到小朋友的面前请他们摸一摸,闻一闻)师:橘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闻起来是什么气味的呢?
4、师:你们是怎样吃橘子的?它里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体验剥橘子的快乐
1、教师示范一边剥橘子,一边念儿歌,打开之后请幼儿观察橘子肉的排列特征。
2、幼儿尝试剥橘子。师:请你数一数橘子肉有多少片?它长得像什么?
3、学习儿歌,鼓励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并作出剥橘子的相应动作。
4、师小结:橘子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一种水果,它长得圆圆的,有大的也有小的,黄色的果皮膜上去感觉有点粗糙,不过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大家平常可以多吃点。
四、品尝橘子
师:小朋友都看到了橘子长得圆圆的,穿着黄色的外衣,橘子宝宝排排坐着非常的好看,可是不知道吃起来味道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口?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把橘子放到小鹏友的嘴巴里,让幼儿品尝橘子的味道,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围绕主题《秋天的水果》,选取橘子这个农村自然物开展了这次小班科学活动。活动中能够使幼儿对生活中最常见的橘子有进一步认识,对橘子的内外特征有了较深的感知和了解。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尝一尝等活动方式不仅锻炼了幼儿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和规范,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小百科:橘子中的维生素A还能够增强人体在黑暗环境中的视力和治疗夜盲症。橘子不宜食用过量,吃太多会患有胡萝卜素血症,皮肤呈深黄色,如同黄疸一般。若因吃太多橘子造成手掌变黄,只要停吃一段时间,就能让肤色渐渐恢复正常。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了解动物的不动种类,能说出几种动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2. 了解海洋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爱护海洋动物的意识。
3. 培养倾听的习惯,激发与同伴合作、竞争的意识。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参观水族馆.
2. 开展以“海洋动物”为主题的生成活动.
3. 收集相关资料(图书、标本、vcd等).
4. 蓝猫、淘气图片各一副;沙鱼、海马、鲸的图片及vcd.
5. 邀请一位老师当裁判.
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引起比赛
(1)出示蓝猫、淘气图片
教师:蓝猫和淘气现在也在研究海洋动物,今天他们争吵了起来,都说自己知道的海洋动物多.现在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
(2)将幼儿按自愿分成蓝猫队和淘气队.
2. 进行比赛
第一环节:你说我也说
要求:(1)说出你知道的海洋动物名称.
(2)两队幼儿轮流回答,每人有一次向别人求助的机会.
(3)说的多的一组可以的五个标志,少的得四个标志. (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肯定幼儿的表现)
小结:(1)按鱼类和非鱼类引导幼儿进行简单分类.
(2)裁判评发小标志,激发幼儿下一步比赛的.欲望.
第二环节:你争我抢
要求:(1)根据电视画面回答.
(2)采取抢答的方式,答对一个得一个标志.
(3)每人有一次求助的机会
问题:沙鱼是怎样捕食的?
安康鱼是怎样钓鱼的?
鲸是鱼吗?
(引导游儿认真听仔细看,根据画面及解说来回答)
小结:请裁判评说.
第三环节:大家一起说
讨论:大海被污染了,海洋动物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能做什么?
要求:幼儿自由讨论,两队可以有相同的看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请裁判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评比.
3.总结:
(1) 幼儿交流感受
(3)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资料,比一比哪队多.
(2)创建海洋博物馆.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有一个顾虑,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太难了。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老师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孩子们将前一段时间探索出来的知识全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观看电视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当孩子们的小手如森林般举起时,我才感到这才是孩子们自主的学习。
科学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二、教学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2、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四、教学过程。
(一)猜测沉浮的物品。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
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
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
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
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经典)08-21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精选】科学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