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12 12:31:0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实用9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与教师对唱歌曲的问答部分,能正确地接唱,不拖也不抢节拍。

  2、能听音乐信号做相应动作:起立、坐下。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歌,基本学会歌曲。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重点:

  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玩具电话若干

  (2)歌曲录音《打电话》

  (3)表示起立、坐下的音乐符号。

  活动过程:

  1、游戏:打电话。教师与幼儿打电话的问答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学说歌词。

  (1)教师与全体幼儿问答。

  (2)教师分别与男女幼儿问答。

  (3)教师与个别幼儿问答。

  2、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幼儿分别完整跟唱歌曲一、二段。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

  4、出示音乐信号、符号标记,弹奏相应乐句,让幼儿理解音乐信号下的.相应动作。

  5、对唱: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问答者,以多种形式练习对唱,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提醒幼儿接唱时合上节拍。

  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借用了手偶教具来引入教学,因此孩子们的兴趣也就被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我边放音乐边左右手来操作两个手偶,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2、通过故事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活动重难点重点:圆形和线条的组合

  难点:封闭的圆并用线条拉到小动物手里头活动准备前期经验:幼儿有画过封闭的圆形和线条的经验

  其他准备:PPT、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胖熊的礼物——引起兴趣,感受气球的特征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说说、讲讲胖熊的礼物,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气球的特征。)

  出示PPT

  1、今天请了一位胖熊朋友来做客,看看他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一共有几个气球?

  2、以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气球。

  小结:胖熊的气球又圆又大、五颜六色,真漂亮!

  二、胖熊吹气球——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操作,引导幼儿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的方式来绘画气球。)

  过渡语:胖熊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也喜欢漂亮的气球,胖熊会分给了哪些朋友呢?

  1、教师示范

  2、提问:小熊是怎样帮小狗吹气球的?

  小结:小熊吹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吹好了把线条送给了小狗,气球就不会飞走了。

  3、提问:看看,胖熊帮小猫吹气球,气球漏气了吗?飞走了吗?

  小结:气球不仅可以吹得又大又圆,吹时注意千万别漏气,而且牵气球时抓牢绳子,这样气球就不会被吹走。

  4、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组合绘画气球

  2)引导幼儿画面整洁,线条鱼线条之间要连接住

  三、一起玩气球——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说说、玩玩的环节,让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帮助朋友以及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1、帮小熊吹好气球了,将你的气球和朋友交换一下,看看朋友的气球吹得怎么样?

  2、听了胖熊的故事,你们喜欢胖熊吗?为什么?

  小结:有好东西要朋友一起分享,这样才会交到越来越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糖果宝宝真可爱啊!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二)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谁来试试把糖果分类?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秋天,我们组织孩子到“动物园”秋游,见到了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回来后孩子们议论着自己秋游过程中的见闻,滔滔不绝地相互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小动物。有的孩子说:“上次妈妈带我去杭州千岛湖玩,我去了猴岛,鹿岛,蛇岛等,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孩子说: “厦门海洋公园里有海豚、海狮和海豹,它们会表演顶球,跳圈,可神奇了!。”……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古灵精怪的小猴,温顺可爱的小白兔,酣态可掬的熊猫……在孩子的眼中都是非常的可爱,是他们童话世界中的人物,也是孩子们天真世界中的一部分,我们老师为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借助主题活动带领幼儿一起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一同去感知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

  活动目标:

  科学:

  1. 喜欢小动物,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2. 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 学习饲养小动物,积极参与小动物的探索活动.

  艺术:

  1. 感知道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感受动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

  2.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

  3. 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

  语言:

  1. 能大胆描述对小动物的认识和感受,学习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资料。

  2. 安静倾听同伴讲述有关小动物的趣闻,愿意与同伴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社会:

  1. 体验饲养小动物的乐趣,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乐意与同伴分享关于小动物的经验和看法。

  健康:

  1. 初步了解接近小动物的基本常识和简单方法。

  2. 喜欢玩有关小动物的体育游戏。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喜欢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 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动物玩具。

  2.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照片等,在班级创设自然角,饲养乌龟、金鱼、小白兔等小动物。

  2. 请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或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指导:

  一 .以组织“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为什么?

  老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后说出自己的喜好。

  幼儿:“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我最喜欢小花猫,因为它会抓老鼠”,“我喜欢小狗,因为她会看家”……

  二.老师请出小动物或拿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

  老师:“大家看看图片上有什么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幼儿:“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蜗牛的背上有厚厚的壳,像一座房子”,“螃蟹有八条腿,是横着走路的”,“刺猬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

  三.请饲养员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简单常识,让幼儿了解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方法。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知道该怎么样关心照顾小动物吗?我们请饲养员叔叔给我们介绍一下。”

  饲养员叔叔:“小白兔怕水,给它喂食时,注意不能让它沾到水;小金鱼的胃口很小,不能一下子喂很多的饲料,不然小金鱼就会撑破肚子;小乌龟冬天的时候会冬眠,只要两三天喂一次,把肉剁成小块,它最喜欢了……”

  幼儿:“原来饲养小动物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让我试试看,我也想照顾小动物!”

  四.提供条件,让幼儿与小鸡、小兔、小乌龟、小鱼等小动物接触,鼓励幼儿与小动物玩耍,给小动物取名,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一段时期,静观孩子的活动,他们对动物的观察体会有了更细微的认识,如:泥鳅的尾巴摆动的时候力气特别的大,总是把水溅到鱼缸的外面;金鱼吃东西的时候用力张大嘴巴,食物进入口中后快速游开了,螃蟹横着运动的样子好可爱……显然通过一段时间与动物宝宝的亲密接触,孩子们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活动与反思:

  在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收集下,资料越来越丰富了,教室的墙壁上到处是动物的图片,有网上下载的,有图书,图片上剪下的,也有小朋友和家长画的。展示台、橱窗上摆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玩具:小狗、小熊、小鸭、小鸡,企鹅,长臂猴、大象、老虎、狮子、鸵鸟等。自然角饲养了小白兔、乌龟、金鱼、小狗、鹦鹉等,一时间,整个活动室俨然成了一座动物乐园,孩子们置身于“动物王国”中,“会说话的”的环境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随着幼儿观察的深入,幼儿陆陆续续地提出问题,如:小狗为什么总是伸长舌头?小兔为什么总是怕水,为什么它的耳朵特别长?小鸟为什么没有牙齿?等。教师欣喜地看到,随着活动的逐渐开展,幼儿开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进行了下阶段的活动。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秘密

  活动目标:

  1. 增进对小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认识

  2. 乐意与同伴分享有关动物的趣闻,激发探究小动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期准备: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2. 收集关于动物秘密的图片、录像等资料,鼓励家长课后与幼儿一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过程:

  举办“小动物新闻发布会”启发幼儿模仿电视主持人,向同伴介绍自己发现的小动物趣闻。

  老师:“刚才观看VCD时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动物?”

  幼儿:“我看到了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能当被子盖” ,“蜗牛的壳是抵抗寒冷过冬用的”,“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人发现”“小狗摇尾巴是因为它很快乐,它伸长舌头是因为天气太热了”……

  老师:“你们想了解更多动物的秘密吗?你们还想知道动物的什么问题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充满了好奇,提出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特别长?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又会长出来?小鸡为什么不会飞?小袋鼠为什么要藏在妈妈的袋子里?……教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去寻求答案,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查询等方法,找到了有关动物问题的答案,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他们获得了动物的知识,同时表现出极大的快乐。

  活动反思:

  “无疑则无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肯定,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幼儿在寻求答案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聪明才智。这不仅能让幼儿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幼儿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其最大教育效能。

  活动三:我和动物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创作活动,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乐于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活动准备:

  海报、彩色笔、纸箱、鞋盒、布条、纸屑、萝卜、青菜、大型积木、积塑等

  活动指导

  一.以组织幼儿观看小兔受伤的录像引入活动,激发活动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我们该怎么帮助小白兔?引导幼儿通过回想自己生病时父母是怎么照顾自己的,想出帮助小兔的办法。

  二.请幼儿说出帮助小兔的办法,并将幼儿的想法记录在海报纸上。

  三.组织幼儿讨论:办法有了,可需要用哪些材料来做呢?

  四.分区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办法,自选材料,按意愿分区进行帮助小兔的操作活动。教师观察,适时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

  区域活动:

  操作区:投放胡萝卜、红薯、卷心菜、黄瓜、青菜、米饭等。引导幼儿给小兔子做好吃的食物。

  科学区:投放馒头、饼干、萝卜、苹果、青菜等。引导幼儿给兔子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分类。

  角游区:投放若干动物玩偶、针筒、药瓶、听诊器、娃娃家等玩具。引导幼儿给动物玩偶看病,学着照顾小动物。

  动物之家:投放盒子、箱子、积木、篮子等,引导幼儿给小兔子搭房子。

  美工区:投放剪刀、皱纹纸、塑料袋、布、纸张、双面胶等材料,引导幼儿给小兔子做衣服。

  表演区:投放各种动物头饰、服装、录音机等,引导幼儿开展时装表演给小兔子看。

  活动反思:

  虽然幼儿的作品略显稚气,但在教师眼里,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因为里面满载了幼儿的爱心、真诚与热情。幼儿对于小兔子的爱护与关切表露无疑,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深深打动着我。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增加了,保护动物的意识更为强烈,但幼儿爱心的树立不是一朝半日便可形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爱的熏陶、爱的感受、爱的体验、爱的激励和爱的引导,让爱心教育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

  活动四:动物乐园

  活动目标:

  1. 愿意用简单的艺术方式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认识。

  2. 尝试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小动物的活动方式,发展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收集纸碗、纸蝶、纸盒、橡皮泥等多种美工材料

  2. 提供动物头饰、服饰、手偶等,让幼儿进行自由表演

  活动指导:

  一.创设情境,播放《森林舞会》的音乐,启发幼儿说一说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二.提议班级举行依次“小动物舞会”,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己

  要表演什么动物,表演什么动物。

  老师:“你们都听过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故事?你们最想排演故事里哪只小动物呢?”

  幼儿:“我想演《小兔乖乖》里的红眼睛”、“我要演《三只小猪》里的大灰狼”,“我喜欢演《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小蝌蚪”……

  三.启发幼儿根据各自准备的节目和所扮演的动物角色,讨论都需要准备哪些道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老师:“表演前我们需要什么道具?”

  “服装,头饰,动物的尾巴,房子……”

  教师进一步启发:“我们该用什么来制作道具呢?”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可以用箱子和积木来盖房子”,“我想用塑料袋和纸盘子来做小兔子”,“我想用纱巾来做蝴蝶的翅膀,用皱纹纸来做头顶上的花。”幼儿的发言不禁令我赞叹,他们提出的一些道具是老师连想都没有想到的。

  四.分组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材料,分组进行各种动物作品的创作与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

  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准备活动中,用胶粒、插塑拼插出各种形状的镜子;用大型积木或纸箱来搭房子;用彩色皱纹纸揉成丝带;到娃娃家找来头梳、围裙、手套;用纸盘、纸杯、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制作出小兔子、小猫、小鱼等各种小动物……

  五.交流分享,教师组织幼儿轮流表演节目,互相观赏,引导幼儿议一议,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看哪个节目,为什么。

  活动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情绪愉悦,而且想象力很丰富。在表演活动中,道具是不可少的物质材料,它能吸引、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与兴趣,教师一改以往为幼儿事先准备好各种道具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一起来制作游戏所需要的道具,让幼儿参与到道具的设计与准备中来,使幼儿充分体会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又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致,在角色互换时有出现争抢的想象,在以后活动中,教师将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协商或其他方法教幼儿学会自己处理问题,避免这一现象再次发生。

  1.主题内容具有生活性。

  动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长接触到的事物,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本主题内容的确定,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推进主题活动的延伸与拓展,丰富和拓宽幼儿的新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

  2.活动过程突显主体性。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好奇心是幼儿探索活动的前提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幼儿的好奇心是基于对事物认知的兴趣,此时教师的角色应向促进者转变,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尊重幼儿的选择,质疑,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有关主题活动的经验,帮助幼儿在充分展现个体潜能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3.活动方式体现探究精神。

  为了促进幼儿知识建构,教师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耐心聆听他们的想法,同时还为幼儿提供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利用各种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这就要求老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学会观察,捕捉教育契机,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让他们能通过 “跳一跳,够得着”去积极思考,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实践、验证,获得经验。本案例中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幼儿通过搜集资料、网上查询、交流对话、实践操作等形式,不断地深化对主题的探究活动,让他们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以魔术的方式引入主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到颜色配色带来的乐趣。

  2、通过对颜色配色的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探索颜色变化的规律。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的变化。

  2、难点:通过对颜色配色的探索,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瓶盖、刷子、白纸、调色盘、颜料、杯子、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当一次魔术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请仔细观察。看老师手中的这瓶水是什么颜色的啊?(无色)

  “小朋友看清楚了,魔术开始了。千万不要眨眼啊!”

  教师晃晃瓶子,变变变。

  师:我们一起喊,一二三。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了?(黄色)

  换盖再晃一次变变变。

  师:一二三。这次变成什么颜色了?

  (二)展开:

  1、教师揭开谜底。

  将黄色与蓝色混在一起就会变成绿色。告诉幼儿变色的小秘密:老师手里是一瓶清水,之前老师把盖子拧下来涂上了黄色的颜料,所以晃一下瓶子水就变成了黄色的了。之后再换上涂了蓝色颜料的瓶盖,然后再摇晃瓶子,水就变成绿色了。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玩玩变色的'小魔术啊?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水粉、油画棒)请大家随便选两种颜色在白纸上涂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蓝和红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黄和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红和黄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这个实验,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每人只能用两种颜色。不能把颜料洒在衣服或桌子上,注意保持卫生,做一个不乱涂乱画的好孩子。

  3、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

  (1)个别幼儿展示。请幼儿说说红宝宝和黄宝宝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宝宝?生活中什么东西是橘色的?答:橘子等。紫宝宝是哪两个宝宝合在一起变成的?答:红宝宝与蓝宝宝。生活中紫色的物品有哪些?

  师幼小结:在我们周围,到处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世界非常美好。

  (三)结束:

  宝贝们,为我们的世界做出一点贡献吧。老师这有一棵树宝宝,但没有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来装扮一下它吧。把橘色的当树宝宝的果实,绿色的当树干,紫色当花心。树宝宝终于有漂亮的衣服和大大的果实了说:“谢谢小朋友。”“不用谢”自然结束。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 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流程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教师手里也有一些小圆卡请小朋友们也来帮帮我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排队。

  三:结束部分:

  “1.鸡妈妈和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他想邀请小朋友和他一起来去跳舞《吹泡泡的舞蹈》

  2小朋友们跳的太好看了现在鸡妈妈说徐老师手里有很好看好玩的作业的单需要小朋友的帮忙一起来做。

  四.分组操作

  1.玩积木《粉红塔》

  2.圆柱体或圆

  3.作业单

  总结幼儿的做的情况。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A段与B段旋律不同的情绪,初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体验小狗嬉戏的快乐。

  重点

  感受A段与B段旋律不同的情绪,初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难点

  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条自制的"尾巴";《小狗圆舞曲》的音乐、小狗的叫声;相关的PPT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和小狗喜爱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A段。

  1、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一遍,感受快速、活泼的音乐情绪。

  2、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二遍,初步感知旋律与音乐形象。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开心吗?""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呀!"(快快的.)

  3、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三遍,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提问:"其实,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只小动物,会是谁呢?你们来听听。"

  4、请幼儿用动作表现,请其他幼儿模仿跟学。

  二、音乐欣赏B段。

  1、播放B段音乐,感知音乐变化。

  提问:"小狗玩累了,这个时候它会干什么呢?"(播放B段音乐)

  〇幼儿用动作表现。

  提问:"你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听出来的。"(音乐里)

  "那这个音乐是变快了还是变慢了?"

  2、随乐集体表演。

  三、再次欣赏--A段。

  再次欣赏A段音乐,体验音乐得再次速度变化。

  四、欣赏《小狗圆舞曲》,并自制"尾巴"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1、边完整欣赏音乐,边游戏。

  2、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

  五、结束部分

  完整播放《小狗圆舞曲》,在结束部分引导幼儿随着配班教师离开活动现场。

  延伸活动:自制乐器、传统乐器让幼儿尝试随着节奏演奏,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在歌曲的伴奏下两拍一下地用发响的玩具拍击。

  2、能产生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响的小乐器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向前走》。

  1、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唱边做动作。

  2、教师出示小猫的教具,幼儿替换歌词:小猫小猫向前走。

  二、出示袋鼠,幼儿说出其名称和走路方式。

  教师:这是什么?(袋鼠)那我们来学一学袋鼠跳吧。

  三、倾听歌曲《袋鼠跑,袋鼠跳》,理解歌曲内容。

  四、老师做袋鼠妈妈,并在歌曲伴奏下两拍一下地做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幼儿边看袋鼠蹦跳,边两拍一下地拍手,蹦跳,跺脚,并在歌曲最后两小节高举摇动,表示袋鼠跳回家的快乐。

  五、人手一个玩具沙球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拍击,最后两小节摇奏。

  教师:“现在我们来用好听的乐器一起来跟袋鼠妈妈做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辨别两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里,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空八宝粥罐子、红豆、米若干。

  2、录音机,舞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介绍新朋友罐头宝宝。

  1、教师与幼儿拿着空罐头宝宝一起跳舞。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新朋友与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

  二、给罐头宝宝喂食。

  1、师:罐头宝宝与小朋友玩得真高兴,可是他们的肚子有点饿了,怎么办呢?(喂东西给他们吃)

  2、师:你知道罐头宝宝喜欢吃什么东西呢?(让幼儿随意地说说罐头宝宝吃的东西)

  3、师:你们觉得罐头宝宝喜欢吃这么多东西,那我们来瞧瞧他们到底喜欢吃什么,看看你们有没有猜中了。

  教师边说边用视频转换仪出示米和红豆

  4、师:你们愿意给罐头宝宝喂食吗?

  后面都是为罐头宝宝准备的这些食物,呆会请小朋友来选择一种食物喂给你手里的罐头宝宝吃,然后我们把罐头宝宝轻轻摇摇,用你的耳朵来听一叮你手里的罐头宝宝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

  幼儿拿好自己手里的罐头宝宝到活动室后面给罐头宝宝喂食,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不要让把食物弄在地上,罐头宝宝吃好后轻轻地摇一摇罐头宝宝。

  三、分辨罐头宝宝发出的声音。

  1、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好你的罐头宝宝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坐位,把你的罐头宝宝藏在椅子下面。

  2、师:刚刚我们给罐头宝宝喂了好吃的食物,谁愿意来让你的罐头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

  请幼儿上前来示范用罐头宝宝发出声音。

  3、师:这个小朋友的罐头宝宝发出了什么好听的声音呀!

  鼓励幼儿能用一些简单的词来说说听到的声音。

  4、那你们知道他给罐头宝宝喂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让幼儿来猜测罐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并用视频转换仪来验证幼儿的说法。

  5、请能发出相同声音的罐头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6、师:谁还愿意到前面来让你的罐头宝宝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

  教师请给罐头宝宝喂另一种食物的幼儿带他的罐头宝宝上前去示范罐头发出的声音,教师引导幼儿能听清声音,知道罐头里喂的是什么食物。

  四、幼儿相互交换罐头宝宝。

  1、让幼儿尝试听不同的声音。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玩个游戏,刚才你们都知道两种不同的食物喂给罐头宝宝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请刚刚给罐头宝宝喂过米的小朋友和刚刚给罐头宝宝喂过红豆的小朋友交换一下手里的罐头宝宝。

  让幼儿去寻找另外一种声音的罐头自己来尝试倾听。

  五、请幼儿带着罐头吃饱了的罐头宝宝一起运动一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看似简单,调理清晰,但是,等我真正把活动上完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事实证明了,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未必简单。

  首先,我在拿到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看活动过程时,发现,应老师所设计的活动非常周密,她好像不仅把活动大致流程处理了,而且还把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也考虑进去了。这个就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与一个名师的区别。处理细节总是那么心思缜密。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如何上出一节出色的教学活动,关键就是看活动过程是否清晰,有条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及一些活动中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又是如何处理。如果说这些能做到比较好。那么,也就是说,能从新教师转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老教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