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
2、培养幼儿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以及加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3、尝试制作排笛,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真的倾听,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
[教学难点]:
探索长短不同的吸管,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教学流程]:
利用“身体乐器”让孩子与“声音”在游戏中拉近距离,从而产生兴趣——教师示范小豆实验,让孩子知道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让幼儿观察、倾听长度不同的管子所发出的声音有高低之分——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排笛”。
[教学准备]:
1、长度不同的吸管、双面胶、托盘若干。2、黄豆、手鼓、手鼓棒、中音铁琴。3、多媒体教学软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探究内容,通过“身体乐器”游戏,让幼儿产生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踏步地走进教室,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脚步声。
教师提问1:“为什么小脚会发出声音?”——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2:“那么,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够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发挥
幼儿与教师一起玩“身体乐器”游戏。
二、引出声音的产生。
师:“小朋友,真不错!现在,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了,在研究的过程中,请小朋友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我们才能够听见“声音”有什么不同,你们能做到吗?”
——教师示范小豆实验。
提问1:“你们听到什么?”
提问2:“你们看到什么?”
提问3:“声音从哪里来?”教师请一名幼儿上台用手,感受敲打的鼓面的振动。
提问4:“你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由四个关联问题,让孩子知道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
教师小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停止了。
三、通过乐器实验,倾听、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从而引出吸管实验。
实验一:敲击中音铁琴
教师提问1:“你们认识它吗?对,它就是中音铁琴,请你们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2:“它们发的声音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3:“好,让我们听听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4:同样的物体在振动,只是铁琴板长短不同,我们来听听两根长短不同的铁琴板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我们坐着先听一次……现在可以用身体来表达你听到的声音。”——(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相同的物体会因为长、短的不同,而发出高低的不同声音。
实验二:吹吸管,倾听声音
师:“同样是吸管,我们来听听两根长短不同的吸管吹出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
1、接着,教师再出示两排吸管,一排是长的,一排是短的。
让幼儿长的、短的吸管每人各拿一根,用吹的方法感受自己听到声音的高与低。
2、教师提问1:“你在吹这两根长短不同的吸管时,发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请各别幼儿上台吹,让台下的幼儿感受)
教师引语:“哦,原来声音不同。吸管的长短也有高低之分。”
3、教师展示:与幼儿对比实验的结果。
教师小结:吹奏时,嘴里的气流会振动吸管中的空气,产生声音。短的吸管振动频率快,所以音高;长的吸管振动频率慢,所以音低。
四、制作“排笛”。
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教学软件,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
2、教师示范“排笛”制作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排笛”。
3、幼儿吹奏“排笛”,感受成功的喜悦。
4、活动结束。
延伸教学:
教师与幼儿来到区域里,通过自制排笛的音律不同,自由吹奏自己喜欢的旋律,举办一场亲子“排笛”小演奏。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操作卡2、各种动物图片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5分钟)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10 分钟)
1、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3)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谁的尾巴短? 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谁的尾巴弯? 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4)小结: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1、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8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五)音乐声中结束课堂(2分钟)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会变魔术的水 大班
主题:
有趣的水
设计意图:
在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次玩水过程中,一位孩子问道:“老师怎么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我联想到死海上物体漂浮的现象,便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孩子们对实验活动渐渐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活动能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秘密,感受获得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实验的`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课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获得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动准备:
大脸盆两个 糖、盐、味精若干 一次性杯子每人一个 水 鸡蛋一人一个 小脸盆毛巾 课件《淹不死人的死海》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各种物品,并实验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介绍每组“沉与浮”的实验结果
课前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种物体并分组进行实验物体的沉与浮,课上由一位幼儿来介绍。
将物体按沉与浮分类
师:“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东西放在水肿是浮起来的”
二、 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鸡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
幼儿将鸡蛋防如装有水的一次性被子里实验,发现实验结果。
生“鸡蛋在水里是会沉下去的”
2、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份水,防如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个水中会浮起来呢”
生“放了盐”
出示盐、味精、糖
“老师在水里加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你认为我的水里放了什么?”
(1) 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东西进行实验
实验后讲述“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 换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盐,进行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三、 死海的秘密
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观看课件,了解死海能使物体漂浮的成因。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在活动前,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在水中加如盐后放入硬币、纽扣等,但都未有预期效果,放入蛋实验的结果最明显,也便于幼儿实验后得出结论。
2、 在实验中提供生蛋熟蛋都可,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不能使用咸蛋,因其在淡水中也会漂浮。
3、 在活动第二环节中教师要提供一个篮子,并放入毛巾,以便幼儿放入淡水中的鸡蛋拿出放入篮子,再在水中添加自己认为的东西,以免鸡蛋滚落地上后发生碎裂等情况。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本着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掂一掂、借助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用具(橡皮筋)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并感知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发展感知和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并感知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在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准备:
大小苹果各一个、足球和泡泡球、装有不同东西的鞋盒、供幼儿操作的多种物体若干、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呢?(大苹果和小苹果;足球和泡泡球)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用眼睛来看就能看出哪个重哪个轻。
二、想一想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用我们的眼睛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扁担、推一推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三、掂一掂
1、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呢?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怎么样?(请幼儿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2、哎呀,还有很多东西都想来比一比他们的轻重呢?幼儿分成四组,每个小组的三样物品相同。请小朋友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一比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比好后,请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比的结果。(要求:每组小朋友对三样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并说一说,感知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教师小结:
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对于比他重的'物体来说,他就是轻的,对于比他轻的物体来说,他就是重的。
四、吊一吊
1、师:(出示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用手好象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所吊的物体越轻,橡皮筋拉得越短。
五、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进一步感知轻重的相对性
1、师出示四个瓶子里面装有不同的东西。
师:现在我们在这四个瓶子当中任选其中的两个用手掂或用皮筋来吊一吊的方法来比一比谁比谁轻,谁比谁重?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3、幼儿动手操作并记录
4、教师总结记录。
说出谁最重?谁最轻?谁比谁重又比谁轻?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有些东西是有生命的,有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
2、萌发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珍惜有生命的东西。
活动准备 图片:常见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图片
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
请幼儿相互说说这些东西的.名称。
二、图片分类。
指导幼儿将这些东西按有生命和无生命进行分类。
三、交流分类的情况。
1、根据幼儿的分类,进行讨论。
(1)会叫的东西都有生命吗?
(2)会动的东西都有生命吗?
(3)不会叫、不会动得东西都没有生命吗?
(4)什么东西是有生命的?
(5)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那些东西是无生命的?
2、幼儿再次分类。
四、教师小结。
由小到大,逐渐成长,最后死亡的东西,它们是有生命的(动物、植物)。
而工具、用品,它们虽然能动、会叫、会坏,但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区域活动一:分图形
准备;○、△、□几何图形若干,每种形状有2种颜色、2种大小,小篮子若干。
过程:师:“弟弟妹妹要玩拼图游戏,可是这些图形都混在一起,他们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图形,怎么办呢?”(让幼儿思考后说一说,然后教师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这些图形可以怎么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们能找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区域活动二:娃娃超市
准备:绒布玩具、饮料瓶、塑料恐龙、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车、积木等
过程:师:“娃娃超市现在有一批东西乱糟糟的,经理可头疼啦。他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怎么帮呢?”(可以提示幼儿:小朋友都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对,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把一样的东西整齐地放在一起。”
区域活动三:涂色
准备:相似的物体若干
过程:给相同的物体涂上相同的颜色。
游戏:找朋友
玩法: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不同数量的印章卡,当音乐起时,幼儿快速找朋友,音乐停时,找到同数量印章卡的幼儿手牵手出教室。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11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风》科学教案04-1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