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1 09:14:57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

  1、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2、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时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你了解大自然吗?你知道大自然的一些秘密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板题,生质疑。带着问题看课文,找出答案。

  二、阅读探究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句先作上记号然后可以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读一读:

  欲进而止 巢穴 嘲鹰 踯躅不前 突兀而来 若无其事

  颓丧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伫立 自作聪明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同学读1、2自然段

  师: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目的是什么?

  生: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

  师:太平洋绿龟只能在岛上产卵、孵化小龟,几个月后,小龟长大了,要离开巢穴进入大海了,你知道它们怎么进入大海吗?

  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师:小龟在入海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生: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读课文并考虑:在幼龟入海过程中会遇到危险,那么幼龟怎样才干平安地进入大海呢?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进行讨论)

  同学汇报谈论结果

  生:它们会先派出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假如有危险……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它们是先派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的呢?

  生:第7自然段。

  2、齐读第7自然段

  (1)、是呀,虽然幼龟在进入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危险,但是它们有自身的解决方法,这就是自然界之道。可我们人类却并不了解自然界之道,我们做了什么?

  生:救了一只被嘲鹰叼啄的幼龟。

  (2)、就在人们沾沾自喜以为自身做了一件大好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语气变急)请在课文里寻找。

  (同学默读课文8—11自然段,圈、点、划、写。)

  生汇报(成群的幼龟爬从巢穴鱼贯而出,奔向大海,结果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

  (3)、看着食肉鸟们大饱口福,此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虽然我们在尽力弥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几十只食肉鸟已经吃得饱饱的,这说明许多幼龟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口中之物。请同学们想像一下,此刻,鸟儿们的心理;我们人类的心理。

  生:食肉鸟们是得意、高兴、欢快……

  我们人类是繁重、哀叹、悔恨……

  (5)、是呀,此刻,鸟儿们是多么高兴、得意,而我们又是多么地后悔、痛心呀!谁想读一读?

  (指导同学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6)、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惨状吧。

  (课件:几十只食肉鸟在疯狂地啄食着海滩上的幼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同学真切感受到人类不遵循自然界之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它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xx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学情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闭塞,对外界认识较少,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有限。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课外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便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文题目“我爱家乡的柿子树”猜一猜,可文会写哪些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方面些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字字句句含着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孩子们摘柿子吃柿子乐趣无限

  3、默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爱家乡的大柿子?然后学生汇报

  第2自然段,写柿子花,非常美,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写出了对柿子的喜爱。

  第3自然段,写柿子树坐果,把青里透亮的小石子看作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生命”

  第4自然段,写柿子树的丰收。指导朗读,“火红”、“闪闪发亮”、“垂涎欲滴”,读出了柿子的美丽与可爱。

  第5自然段,写孩子们摘柿子时欢乐的情景。

  第6自然段,孩子们吃柿子,写出了对家乡柿子的喜爱。

  那一段你最喜欢?(孩子们摘柿子的欢乐情景)

  认真的读读,说说你最喜欢哪?概括出语言、动作、神态,将采摘的过程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采摘的过程写的条理清楚,先写“做好准备”,再写“分工合作”——有树上,有树下。

  有语气的读一读,看谁读的最生动。

  四、快速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1、体会写法。

  2、师总结:在写作者爱家乡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时,爱摘柿子的乐趣、欢乐的吃柿子,写出了作者对柿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爱。

  3、你们最爱家乡的什么?

  仿照这种写法,写出你对他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

  4、作业:习作:我爱家乡的________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家乡的特产栗子,学着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出来,一部分同学还加上了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2、我爱家乡的柿子

  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柿子 爱柿子,爱家乡

  摘柿子、吃柿子的无限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带词造句,把句子说完整,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正确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注意11个生字的读音。

  二、出示是个生字

  1、偏 辟 涎 扛 侦 敏 捷 战 熟 唇

  涩 缀 兜 攀 截 舔

  给这些生字注音,熟,有两个音,shu和shou

  2、用多种方法记住10个字,边说边组词。

  熟字加偏旁,两部分合起来,按笔划记,结合字义。

  3、用“敏捷”说一句话。

  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的爬上一棵大松树。

  同桌说一个句子。

  你能用“小心翼翼”说一个句子吗?

  吃完晚饭,刘燕小心翼翼的帮妈妈把碗端到厨房。这是老师想到的,你能说一个句子吗?

  4、检查,师说字,生书空写。

  5、重点指导书写。

  僻 涎 熟 馋 唇 捷

  三、认真书写字词,并造句

  作业:给11个字组词,看谁组的多。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生字掌握比较好,但“涎”的第七笔,唇字多写一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火字旁”“竖心旁”。

  2、了解词语意思。

  3、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课时安排: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2、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利用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自由读

  2、同桌对读,小组读,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1)汇报读;评议

  (2)指导读

  (3)练习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1)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时候?从那看出来的?读

  (2)晚上,小朋友快睡了,应该怎么读不打扰他?自己练一练

  2、书中的问号表示什么?表示问句的.语气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看谁读得有语气

  3、最后一句:小朋友睡着了,该怎么读呢?自己读一读体会

  4、理解“遥控”

  遥控( ) 关上( )

  三、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体味作品的复杂思想感情、丰富的象征意义。

  2、探讨爱的真谛和农村姑娘的情感世界。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探究等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体味作品丰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探讨爱的真谛。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分扮三个嘉宾角色:作者张洁、“她”(作者张洁姑娘时的同伴)、“我”(姑娘时的作者)。

  2、布置学生收集作者张洁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

  3、引导学生研读《拣麦穗》,深入理解作品多元化主旨和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所写所议、所思所想、所悲所悯、所爱所忧。除此之外,还应广泛阅读同题材的作者其他作品,以利全方位地解读作家作品和爱的真谛。

  4、在现场直播前还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选择理想的主持人;由主持人与问题提出者一起详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几天将问题通知嘉宾、观众,以使大家对问题有较充分的准备,开阔解题思路,理解问题实质;根据《拣麦穗》的内容,制作电脑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多媒体展示: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

  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北岛《触电》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一位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每个拣麦穗的少年,都依恋着田野和早期的岁月。因为那里不仅有艰难困苦,也有歌声欢笑;不仅有心的春播,也有爱的秋收;不仅有单纯、稚嫩,也有思索、审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艺术人生”栏目走去《拣麦穗》。

  二、现场直播:

  1、节目主持人闪亮登场,宣布节目主题(放映幻灯片),逐一介绍到场嘉宾。

  2、放映电脑课件。

  3、由作者张洁介绍《拣麦穗》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意图,要点如下:

  我近来的写作越来越注重去捕捉、度量一种心态,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或情感环境,而这样一种情感或心态,由于其包含的深重的歧义性,往往只会随着叙述的展开而变得更加浓烈、更加不可排遣。因此创作这篇的冲动正是来自于那难以排遣的忧伤。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对所爱的人或某种抽象之物的丧失而感到悲哀,可能会同时带来伤悼和忧郁。几十年来,有一种哀伤刻骨铭心,不可驱逐,使我所感到的惆怅和不安,这种不安源于我曾经的生活世界里依恋过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灶糖的老汉,可惜他在我长大成人的时候“老去了”。为了我们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缕缕温情,我不能不随着笔去重新把那一段往昔的时间和空间经历一遍,捕捉作为成人世界反照的儿童记忆,去寻找失落了的理想,去呼唤朴实、真诚的爱,去召回世间纯洁的人性美。

  拣麦穗需要分散开来,大部分时间里拣麦穗的少年是孤单的。我行走在田野中,也是行走在孤独里。孤独的风景有一种催化作用,我的情感和思想——把多年来麦子所积攒起来的钱所扯上的花布、缝秀好的衣物,装进包裹里,嫁一个理想的男人——破土抽芽,在风里,在阳光下,变绿,长高。可惜出嫁的那天突然发祥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论理,人需要物质的获取,但更需要拥有精神自由,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创造美好的人生之路。然而那时农村的实际情形是艰苦的、困窘的、冷漠的。百般无奈之下,还得顺从地嫁出去,没有他人的同情和关心,甚至连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幻想一个,美梦一场,咳!

  4、嘉宾与观众互动:

  (1)观众向嘉宾提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到困惑,通过搜集整理进行对话。)

  A、作品种的“她”与“我”在美梦破灭之后各持怎样的态度?(请“她”、“我”回答)

  提示:搜寻信息,可从作品中找出依据。

  作品中的“她”梦幻般的期待被活生生地打断之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用一种原始的勇气与无知的韧性去接受残酷的现实。

  作品中的“我”在得知疼爱自己的卖灶糖的老汉死去的消息之后,“哭得很伤心”,“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伤悼之余,还有对爱的渴望和珍惜。

  B、“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要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提示:“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C、你认为这种感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

  多媒体显示资料: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主持人问: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这样?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观众与嘉宾互动交流

  提示:在现实中,村姑们幻灭的梦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经常遭遇爱的幻灭,

  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虽然这种真爱可能失落过。

  (观众或嘉宾可谈谈请大家谈谈曾经感受到过的至真的情感及其对你的影响。)

  D、观众问:我总觉得作品有点像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蕴含着某种命运,您认为文中的细节“大红柿子”,它是不是有特别的意思?

  嘉宾答:的确如此。文中两次写到了“小火柿子”,同样是红得透亮,但因为前后感情的不同,而寓含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不知老汉死去之前,“我”只觉得小火柿子是风刮不下,雨也打不下,雪夜压不下的,顽强的生命个体让人感到世间或许还真有人在吟唱喜盈盈的爱的颂歌。但事实是即使小火柿子没有让人摘下来,难道它自己不会老去吗?当老到掉在地上时,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所以这是《拣麦穗》又成了一个寓言故事,它在询问人们: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我”没有给你们明确的答案,但委婉地告诉世人:“我”常常想念他,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似的烟荷包。

  E、观众问:张老师(学生),这么说,您在作品中对“我”在卖灶糖的老汉死去之后的'人生选择未作明确的表态。可物换星移,几十年后的今天,您内心深处该有我们确切的答案吗?

  (学生可根据开篇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可推测):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如果在二者之中择取其一,那么会选择后者。因为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地去爱和被爱的时候,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又有什么不值得?

  (2)嘉宾向观众提问。(嘉宾的问题,其实是在师生对话中得以启示,通过问题的设计,再让学生进行新的,更高一层的对话)

  作品中的“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由怜悯到牵挂、依恋再到伤悼、怀想,这一情感发展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观众可以多元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A、“我”的感情变化,都说明了“我”对爱的渴望、专注,并为了“爱”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急切地期待,执著地追求。

  B、两个异性的个体之间彼此关爱,相互依恋,朴素地爱着,真诚地恋着,无论贵贱,无论长少,这就是爱的真谛。

  C、这一老一少之间确有那么一丝悠长之关爱、一丝从容之温情,但由于爱的物质条件相差悬殊,最后只能是以卖灶糖的老汉的死去而告终。这样的憧憬经不起风雨的吹打,这样的爱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爱,难怪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可是,它(荷包)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是的,“我”的幻想“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三、播放音乐。

  主持人总结:拣麦穗这种人类行为有一种古老的意味,使人想起原始人类,想起古代诗篇。他们知道,唐代的人,汉代的人,甚至更久远朝代的人都这样在田野上走过,寻觅过、希望过、沉思过、孤独过、爱恋过,也怨恨过,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走过去,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这一代,今后的人们还要在田野上走下去,直到永恒……

  布置作业:

  1、张洁的长篇纪实作品《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已改编成一部电影。倘若有人要把《拣麦穗》搬上银幕,你会如何导演?把这篇作品改写成一部剧本,并为该剧谱写一首主题歌。

  2、阅读张洁的散文,比较分析张洁的创作风格。

  资料集萃:

  张洁(1937~)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天地教案01-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经典)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

  1、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2、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时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你了解大自然吗?你知道大自然的一些秘密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板题,生质疑。带着问题看课文,找出答案。

  二、阅读探究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句先作上记号然后可以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读一读:

  欲进而止 巢穴 嘲鹰 踯躅不前 突兀而来 若无其事

  颓丧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伫立 自作聪明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同学读1、2自然段

  师: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目的是什么?

  生: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

  师:太平洋绿龟只能在岛上产卵、孵化小龟,几个月后,小龟长大了,要离开巢穴进入大海了,你知道它们怎么进入大海吗?

  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师:小龟在入海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生: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读课文并考虑:在幼龟入海过程中会遇到危险,那么幼龟怎样才干平安地进入大海呢?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进行讨论)

  同学汇报谈论结果

  生:它们会先派出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假如有危险……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它们是先派侦察兵出来侦察情况的呢?

  生:第7自然段。

  2、齐读第7自然段

  (1)、是呀,虽然幼龟在进入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危险,但是它们有自身的解决方法,这就是自然界之道。可我们人类却并不了解自然界之道,我们做了什么?

  生:救了一只被嘲鹰叼啄的幼龟。

  (2)、就在人们沾沾自喜以为自身做了一件大好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语气变急)请在课文里寻找。

  (同学默读课文8—11自然段,圈、点、划、写。)

  生汇报(成群的幼龟爬从巢穴鱼贯而出,奔向大海,结果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

  (3)、看着食肉鸟们大饱口福,此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虽然我们在尽力弥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几十只食肉鸟已经吃得饱饱的,这说明许多幼龟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口中之物。请同学们想像一下,此刻,鸟儿们的心理;我们人类的心理。

  生:食肉鸟们是得意、高兴、欢快……

  我们人类是繁重、哀叹、悔恨……

  (5)、是呀,此刻,鸟儿们是多么高兴、得意,而我们又是多么地后悔、痛心呀!谁想读一读?

  (指导同学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6)、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惨状吧。

  (课件:几十只食肉鸟在疯狂地啄食着海滩上的幼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同学真切感受到人类不遵循自然界之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它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xx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学情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闭塞,对外界认识较少,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有限。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课外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便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文题目“我爱家乡的柿子树”猜一猜,可文会写哪些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方面些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字字句句含着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孩子们摘柿子吃柿子乐趣无限

  3、默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爱家乡的大柿子?然后学生汇报

  第2自然段,写柿子花,非常美,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写出了对柿子的喜爱。

  第3自然段,写柿子树坐果,把青里透亮的小石子看作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生命”

  第4自然段,写柿子树的丰收。指导朗读,“火红”、“闪闪发亮”、“垂涎欲滴”,读出了柿子的美丽与可爱。

  第5自然段,写孩子们摘柿子时欢乐的情景。

  第6自然段,孩子们吃柿子,写出了对家乡柿子的喜爱。

  那一段你最喜欢?(孩子们摘柿子的欢乐情景)

  认真的读读,说说你最喜欢哪?概括出语言、动作、神态,将采摘的过程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采摘的过程写的条理清楚,先写“做好准备”,再写“分工合作”——有树上,有树下。

  有语气的读一读,看谁读的最生动。

  四、快速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1、体会写法。

  2、师总结:在写作者爱家乡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时,爱摘柿子的乐趣、欢乐的吃柿子,写出了作者对柿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爱。

  3、你们最爱家乡的什么?

  仿照这种写法,写出你对他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

  4、作业:习作:我爱家乡的________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家乡的特产栗子,学着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出来,一部分同学还加上了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2、我爱家乡的柿子

  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柿子 爱柿子,爱家乡

  摘柿子、吃柿子的无限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带词造句,把句子说完整,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正确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注意11个生字的读音。

  二、出示是个生字

  1、偏 辟 涎 扛 侦 敏 捷 战 熟 唇

  涩 缀 兜 攀 截 舔

  给这些生字注音,熟,有两个音,shu和shou

  2、用多种方法记住10个字,边说边组词。

  熟字加偏旁,两部分合起来,按笔划记,结合字义。

  3、用“敏捷”说一句话。

  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的爬上一棵大松树。

  同桌说一个句子。

  你能用“小心翼翼”说一个句子吗?

  吃完晚饭,刘燕小心翼翼的帮妈妈把碗端到厨房。这是老师想到的,你能说一个句子吗?

  4、检查,师说字,生书空写。

  5、重点指导书写。

  僻 涎 熟 馋 唇 捷

  三、认真书写字词,并造句

  作业:给11个字组词,看谁组的多。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生字掌握比较好,但“涎”的第七笔,唇字多写一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火字旁”“竖心旁”。

  2、了解词语意思。

  3、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课时安排: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2、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利用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自由读

  2、同桌对读,小组读,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1)汇报读;评议

  (2)指导读

  (3)练习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1)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时候?从那看出来的?读

  (2)晚上,小朋友快睡了,应该怎么读不打扰他?自己练一练

  2、书中的问号表示什么?表示问句的.语气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看谁读得有语气

  3、最后一句:小朋友睡着了,该怎么读呢?自己读一读体会

  4、理解“遥控”

  遥控( ) 关上( )

  三、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体味作品的复杂思想感情、丰富的象征意义。

  2、探讨爱的真谛和农村姑娘的情感世界。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探究等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体味作品丰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探讨爱的真谛。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分扮三个嘉宾角色:作者张洁、“她”(作者张洁姑娘时的同伴)、“我”(姑娘时的作者)。

  2、布置学生收集作者张洁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

  3、引导学生研读《拣麦穗》,深入理解作品多元化主旨和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所写所议、所思所想、所悲所悯、所爱所忧。除此之外,还应广泛阅读同题材的作者其他作品,以利全方位地解读作家作品和爱的真谛。

  4、在现场直播前还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选择理想的主持人;由主持人与问题提出者一起详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几天将问题通知嘉宾、观众,以使大家对问题有较充分的准备,开阔解题思路,理解问题实质;根据《拣麦穗》的内容,制作电脑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多媒体展示: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

  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北岛《触电》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一位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每个拣麦穗的少年,都依恋着田野和早期的岁月。因为那里不仅有艰难困苦,也有歌声欢笑;不仅有心的春播,也有爱的秋收;不仅有单纯、稚嫩,也有思索、审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艺术人生”栏目走去《拣麦穗》。

  二、现场直播:

  1、节目主持人闪亮登场,宣布节目主题(放映幻灯片),逐一介绍到场嘉宾。

  2、放映电脑课件。

  3、由作者张洁介绍《拣麦穗》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意图,要点如下:

  我近来的写作越来越注重去捕捉、度量一种心态,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或情感环境,而这样一种情感或心态,由于其包含的深重的歧义性,往往只会随着叙述的展开而变得更加浓烈、更加不可排遣。因此创作这篇的冲动正是来自于那难以排遣的忧伤。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对所爱的人或某种抽象之物的丧失而感到悲哀,可能会同时带来伤悼和忧郁。几十年来,有一种哀伤刻骨铭心,不可驱逐,使我所感到的惆怅和不安,这种不安源于我曾经的生活世界里依恋过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灶糖的老汉,可惜他在我长大成人的时候“老去了”。为了我们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缕缕温情,我不能不随着笔去重新把那一段往昔的时间和空间经历一遍,捕捉作为成人世界反照的儿童记忆,去寻找失落了的理想,去呼唤朴实、真诚的爱,去召回世间纯洁的人性美。

  拣麦穗需要分散开来,大部分时间里拣麦穗的少年是孤单的。我行走在田野中,也是行走在孤独里。孤独的风景有一种催化作用,我的情感和思想——把多年来麦子所积攒起来的钱所扯上的花布、缝秀好的衣物,装进包裹里,嫁一个理想的男人——破土抽芽,在风里,在阳光下,变绿,长高。可惜出嫁的那天突然发祥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论理,人需要物质的获取,但更需要拥有精神自由,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创造美好的人生之路。然而那时农村的实际情形是艰苦的、困窘的、冷漠的。百般无奈之下,还得顺从地嫁出去,没有他人的同情和关心,甚至连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幻想一个,美梦一场,咳!

  4、嘉宾与观众互动:

  (1)观众向嘉宾提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到困惑,通过搜集整理进行对话。)

  A、作品种的“她”与“我”在美梦破灭之后各持怎样的态度?(请“她”、“我”回答)

  提示:搜寻信息,可从作品中找出依据。

  作品中的“她”梦幻般的期待被活生生地打断之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用一种原始的勇气与无知的韧性去接受残酷的现实。

  作品中的“我”在得知疼爱自己的卖灶糖的老汉死去的消息之后,“哭得很伤心”,“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伤悼之余,还有对爱的渴望和珍惜。

  B、“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要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提示:“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C、你认为这种感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

  多媒体显示资料: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主持人问: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这样?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观众与嘉宾互动交流

  提示:在现实中,村姑们幻灭的梦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经常遭遇爱的幻灭,

  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虽然这种真爱可能失落过。

  (观众或嘉宾可谈谈请大家谈谈曾经感受到过的至真的情感及其对你的影响。)

  D、观众问:我总觉得作品有点像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蕴含着某种命运,您认为文中的细节“大红柿子”,它是不是有特别的意思?

  嘉宾答:的确如此。文中两次写到了“小火柿子”,同样是红得透亮,但因为前后感情的不同,而寓含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不知老汉死去之前,“我”只觉得小火柿子是风刮不下,雨也打不下,雪夜压不下的,顽强的生命个体让人感到世间或许还真有人在吟唱喜盈盈的爱的颂歌。但事实是即使小火柿子没有让人摘下来,难道它自己不会老去吗?当老到掉在地上时,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所以这是《拣麦穗》又成了一个寓言故事,它在询问人们: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我”没有给你们明确的答案,但委婉地告诉世人:“我”常常想念他,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似的烟荷包。

  E、观众问:张老师(学生),这么说,您在作品中对“我”在卖灶糖的老汉死去之后的'人生选择未作明确的表态。可物换星移,几十年后的今天,您内心深处该有我们确切的答案吗?

  (学生可根据开篇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可推测):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如果在二者之中择取其一,那么会选择后者。因为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地去爱和被爱的时候,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又有什么不值得?

  (2)嘉宾向观众提问。(嘉宾的问题,其实是在师生对话中得以启示,通过问题的设计,再让学生进行新的,更高一层的对话)

  作品中的“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由怜悯到牵挂、依恋再到伤悼、怀想,这一情感发展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观众可以多元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A、“我”的感情变化,都说明了“我”对爱的渴望、专注,并为了“爱”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急切地期待,执著地追求。

  B、两个异性的个体之间彼此关爱,相互依恋,朴素地爱着,真诚地恋着,无论贵贱,无论长少,这就是爱的真谛。

  C、这一老一少之间确有那么一丝悠长之关爱、一丝从容之温情,但由于爱的物质条件相差悬殊,最后只能是以卖灶糖的老汉的死去而告终。这样的憧憬经不起风雨的吹打,这样的爱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爱,难怪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可是,它(荷包)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是的,“我”的幻想“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三、播放音乐。

  主持人总结:拣麦穗这种人类行为有一种古老的意味,使人想起原始人类,想起古代诗篇。他们知道,唐代的人,汉代的人,甚至更久远朝代的人都这样在田野上走过,寻觅过、希望过、沉思过、孤独过、爱恋过,也怨恨过,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走过去,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这一代,今后的人们还要在田野上走下去,直到永恒……

  布置作业:

  1、张洁的长篇纪实作品《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已改编成一部电影。倘若有人要把《拣麦穗》搬上银幕,你会如何导演?把这篇作品改写成一部剧本,并为该剧谱写一首主题歌。

  2、阅读张洁的散文,比较分析张洁的创作风格。

  资料集萃:

  张洁(1937~)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天地教案01-05